书城保健养生《黄帝内经》与阴阳养生之道
28360000000018

第18章 志有余和志不足之病

有一次,黄帝问岐伯:人其志有余和不足,会出现什么症状呢?

岐伯回答说:人其志有余,就会出现腹胀飧泄;人其志不足,就会出现其足厥冷。这是为什么呢?古代学者张志聪做过解释,指出:“五脏”中的“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则聚水而为腹,胀飧泄矣。肾为生气之原,故不足则厥逆而冷。”《太秦》卷二十四虚实补泻亦注释云:“足道冷也。”

然而,如果是气血没有相并之前,“五脏”安定之时,有邪气侵袭,则邪气仅侵袭于骨,会使人骨节问有物鼓动的感觉。

黄帝又问:怎样进行针灸补泻治疗呢?

岐伯回答说:志有余的,则应泻然谷下筋以出其血;志不足的,则应补复溜穴。所谓“志有余则泻然筋血者,不足则补其复溜。”《太秦》卷二十四虚实补泻注释云:“然筋足少阴者,在足内踝之下,名曰然谷。足少阴经无然筋,当是然谷下筋也。复溜足少阴经,在足内踝上三寸,此二皆是志之脉穴,故泻然之血,补复溜之气。”

黄帝又问:当气血尚未相并,邪气仅侵袭于骨时,应当怎样进行针刺呢?

岐伯回答说:应当在骨节有鼓动感时,立即针刺;但是需要注意不要中其经脉,其邪气去尽便会立虚。

总之,以上所说的志有余和志不足之病,其反映或症状及其如何进行针灸治疗的一些内容及其精神实质,均来自《黄帝内经》“调经论篇第六十二”。其原文为:

帝曰:善。志有余不足奈何?岐伯曰:志有余则腹胀飧泄,不足则厥。血气未并,“五脏”安定,骨节有动。帝曰:补泻奈何?岐伯曰:志有余则泻然筋血者,不足则补其复溜。帝曰:刺未并奈何?岐伯曰:即取之,无中其经,邪所乃能立虚。

阴阳之气有余和不足之病

按照中医学的认识和解释,人体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其阴和阳之气有余或者不足,皆会发病。

一、厥阴之气有余会患阴痹,不足会患热痹

人体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其厥阴之气有余,亦不好,为什么?因为厥阴之气有余,会使人病发。

所谓“阴痹”,是属于阴寒一类的痹痛。对此,《类经》十七卷第七十注作了这样的解释,指出:“厥阴者风木之气也,风木有余则邪于肝,肝经之脉若结于诸阴之分,故病阴痹。”

那么厥阴之气不足,人会怎样呢?

人体内其厥阴之气不足,就会使人发热痹病。

所谓“热痹”,就是指痹痛红肿发热,多因阳盛阴虚而致,故厥阴不足发生热痹病。不仅如此,如果是脉见滑象,则病狐疝风;其脉若见涩象,则病少腹中有积气。这里说的所谓“狐疝风”,《类经》十七卷第七十二注释云:“疝者,前阴少腹之病,男女‘五脏’者皆有之。狐之昼伏夜出,阴兽也。疝在厥阴,其出入上下不常,与狐相类似,故日狐疝风。此非外人之风,乃以肝邪为言也。”这里说的所谓“涩象脉则病少腹中有积气”,其“涩”则指涩脉,主气虚血滞,邪气留于少腹滞而不行,故病此。

二、少阴之气有余会病发皮痹和隐疹,不足则病发肺痹

人体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如果少阴之气余,就会病发皮痹和瘾疹。这里说的皮痹和隐疹,按照中医学的解释来说,就是指肺合于皮,少阴君火之气有余,上犯于肺故病皮痹。隐疹,今称为痳疹。

少阴之气不足,会使人病发肺痹。因为少阴君火之气不足,则肺舍无畏而燥邪独盛,故病如此。《类经》十七卷第七十注释云:“火不足则舍无所畏,燥邪独盛,故病为肺痹。”不仅如此,如果是脉见滑象,则病肺风疝;如果是脉见涩象,则病积聚和尿血。这里说的所谓“肺风疝”,《类经》十七卷第七十二注释云:“滑实则君火为邪,故乘于肺,病在气也。”这里说的所谓脉“涩象则病积聚和尿血”,《类经》十七卷七十注释云:“涩为心血不足,故经滞而积聚,血乱而为溲血也。”

三、太阴之气有余会患肉痹和寒中,不足会患脾痹

人体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如太阴之气有余,按照中医学的解释,太阴之气有余,就会使人患肉痹和寒中;而太阴之气不足,会使人患脾痹。这里说的肉痹、寒中,是指太阴为湿土之气,主脾,脾主肌肉而位居中焦,故有余则湿胜,而发为肉痹寒中。然而不仅如此,如果是脉见滑象,就会患脾风疝;脉若见涩象,就会使人病积聚和心腹时时胀满。这里说的“脾风疝”,《类经》十七卷七十注释云:“太阴脉滑,则土邪有余,脾风疝者,即肿癞重坠之属,病湿也。”

四、阳明之气有余会发脉痹,不足会发心痹

人体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如阳明之气有余,按照中医学的解释,就会使人病发脉痹,时时发热,不足则会使人病发心痹。

那么,阳明之气有余,为什么会病发脉痹呢?因为阳明主燥金之气,燥金之气有余,则灼伤血脉,故病为脉痹。

那么阳阴之气之不足,为什么会病发心痹呢?对此《类经》十七卷七十注作了这样的解释,指出:“燥气不足,则火盛为邪,故病为心痹。”不仅如此,如果是脉见滑象,会使人病发心风疝;而脉见涩象,会使人积聚和时常发惊。

那么,为什么会使人病发心风疝呢?因为脉滑为阳明燥金之气盛,气盛则风动于心,故病发为心风疝;其症状可见少腹有块,气上中胸暴痛。

五、太阳之气有余则病发骨痹,不足则病发肾痹

人体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如少阳之气有余,按照中医学的解释,就会使人病发骨痹和身体沉重;不足会使人病发肾痹。

那么,太阳之气不足,为什么会使人病发肾痹呢?因为太阳为寒水之气,主一身之表,内合于肾,不足则会使人肾气衰,故病发肾痹。不仅如此,如果是脉见滑象,就会使人病发肾风疝;若脉见涩象,就会使病积聚和常常发生巅部疾病。

那么,为什么脉见滑象,就会使人病发肾风疝呢?对此, 《类经》十七卷第七十注作了这样的解释,指出:“太阳清实者,风寒挟邪,故病肾风疝。”

六、少阳之气有余病发筋痹,不足则病发肝痹

人体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如少阳之气有余,按照中医学的解释,就会病发筋痹和胁部胀满;不足则就会使人病发肝痹。

那么,为什么少阳之气不足,会使人病发肝痹呢?因为少阳为相火之气,内含于肝,少阴之气不足则肝虚,故疾为肝痹。不仅如此,如果是脉见滑象,就会使人病发肝风疝;脉见涩象,就会使人病积聚和时时筋脉拘急目痛。

那么,为什么会发病肝风疝呢?对此,《类经》十七卷第七十注作了这样的解释,指出:“滑实则风热合邪而为肝风疝,病为筋也。”

总之,以上所说的这些内容,均来自《黄帝内经》“四时刺逆从论篇第六十四”。其原文为:

厥阴有余,病阴痹;不足,病生热痹。滑则病孤疝风,涩则病少腹积气。

少阴有余,病皮痹隐轸;不足,病肺痹。滑则病肺风疝,涩则病积溲血。

太阴有余病肉痹、寒中,不足病脾痹。滑则病脾风疝,涩则病积心腹时满。

阳明有全病脉痹,身时热;不足,病心痹。滑则病心风疝;涩则病积,时善惊。

太阳有余病骨痹身重,不足病肾痹。滑则病肾风疝;涩则病积,善时巅疾。

少阳有余病筋痹胁满;不足,病肝痹。滑则病肝风疝;涩则病,积时筋急日痛。

是故春气在经脉,夏气在孙络,长夏在肌肉,秋气在皮肤,冬气在骨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