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英宗即位,见余靖为人刚劲,言语恂恂,不见喜怒,所言不烦碎。前后经制五管,皆有惠爱,乃加晋余靖为集贤院学士,拜为工部尚书。其时,侬智高起兵反邕州,乘胜掠九郡,围攻广州。朝廷为顾南方,起用余靖为秘书监、知潭州,改桂州,诏以广南西路委为经略。智高西败走邕州,余靖料他必会勾结交趾,胁迫诸峒峒主以自保。于是余靖约李德政合兵围击邕州,备了万人军粮;并答应给缗钱二万助李德政兴师,约定若平贼再赏缗钱二万。又招募侬、黄诸姓酋长,委以要职,使他们不与侬智高合作。朝廷派遣狄青、孙沔挥军共讨侬军。侬兵败于归仁,逃窜大理。诸将班师,得胜回朝。独留余靖治广西,再派兵入特磨道擒智高三人,押解进京。《曲江乡土志》载余靖“经制南事,为帅十年,不载南海一物”。表其清廉,于是徙知广州。
到任即首奏罢番舶装船税,又请立法,戒广南官吏不得市南药诸番货。其间,写下一篇重要的海洋学论著《海潮图序》。当时,中国古代对海洋潮汐作过长期的观察研究,对其运动规律及形成原因进行了认真探索。古人已认识到潮汐起落与月相变化相关,并认为最有信者莫如潮,它一日两至,随月盈亏,准而有信。认为潮汐是月与海水相感应的结果。余靖为研究潮汐现象,写《海潮图序》,曾亲赴海门(今属上海)、广东东莞虎门,观察潮汐变化,对东海、南海的潮汐作了大量观察研究,针对自古以来有人把潮汐起落说成是海水增减的争议,论证潮汐成因不在太阳,而在月亮引力,其周期与月亮朔望变化同步发生的规律。《海潮图序》是一篇难得的海洋学论文,他在文中指出:“潮之涨退,并非海之增减,而是月临于海,水往从之,”是“从其类也。”明确认为潮汐“皆系于月,不系于日。”并列出了东海和南海的潮期,并指出潮汐产生在于月而不在日,这同近代万有引力说在结论上大体吻合。他又指出潮汐之期每日推迟“三刻有奇”,所以一个月内会少潮汐各一次,这同近代以一个太阳日24小时50分为潮汐的周期是一致的。此观点彪炳于我国潮汐学和海洋地理学。
今韶关著名的“风采楼”,就是为纪念他而建的。此源于古人对他的评价的“更加风采动朝端”诗句。
《海潮图序》和指南针在航海上都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大大推动了航海业的发展,珍宝奇货在广州市舶库内堆积如山,除了少部分供当地消费,绝大部分运往京城及其他地方。当时从岭南通往中原的路线主要有四条:一是经过南雄过梅关入江西,二是从乐昌入湖南宜章,三是溯西江入湖南,四是沿海岸航行北上杭州等地。沿着这几条路线,进口货物辐散全国,而全国各地的出口货物也源源不断运到广州输往国外。
四、溷一图
1、千里石塘
迟至元代,南沙群岛已归我国管辖。《元史》地理志和《元代疆域图叙》记载元代疆域包括了南沙群岛。其中《元史》记载了元朝海军巡辖了南沙群岛。
明代,中国海上势力一度大张,以郑和七下西洋形成高潮,盛况空前,举世奇创。数遍游弋南中国海,踏足南海诸岛。明代《海南卫指挥佥事柴公墓志铬》记载:“广东濒大海,海外诸国皆内属”,“公统兵万余,巨舰五十艘,巡逻海道几万里”。表明南沙群岛属于明代版图,明代海南卫巡辖了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
明太祖洪武廿二年(1389年)朝廷已将大洋海域彩绘为长3.86米、宽4.75米绢本地图《大明溷一图》,为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收藏,因年代久远,已难辨认。但建文四年(1402年),由朝鲜人所绘《混—疆里万代国都之图》中,在南海从东北向西南依次绘有“石塘”——“长沙”——“石塘”。从地理位置判断,前“石塘”指东沙群岛,“长沙”指西沙群岛,后“石塘”则指南沙群岛。现日本东京龙谷大学图书馆保有1500年日本人的摹绘本。
茅元仪《武备志卷二百四十》载有1425年-1430年间,明代航海家郑和命部下绘制《郑和航海图》详细记录了西、南沙群岛的位置。西沙群岛被称为“石塘”和“万生石塘屿”,南沙群岛被称为“石星石塘”。并绘有“石星石塘”、“石塘”、“万生石塘屿”标志。“石星石塘”绘在东面,用点和圈交错表示,是水下礁沙的意思,指中沙群岛;“石塘”绘在西面,指西沙群岛;“万生石塘屿”绘在“石塘”之东偏南,且范围画得比“石塘”大,指南沙群岛。还记录了1429年,明宣德皇帝派万州海军经南海诸岛都国外,并护送外国进贡。
《大明溷一图》及《溷一疆理历代国都之图》说明元明之际中国已知南非,并绘之于地图中,此二图实为我国最早绘有南海诸岛的古地图。虽然两图中所注不尽相同,内容也略有差异,但二图均初步把南海诸岛划分为四大群岛了。当时就有洞庭湖人氏吴惠往占城,驶巨舟经西沙和中沙群岛的故事。郑和舰队屡次西航船只抵达东非海岸,更遑论发现美洲、澳洲乃至南极洲了。郑和七下西洋结束之后,古籍中继续载有“长沙”、“石塘”,还标绘有南海诸岛的古地图。
《郑和航海图》精密地记录每一次航行,方向、远近、锚地以及暗礁险滩,都有详细的记载。并详尽记录了海上风向、气候和潮汐等自然变化的知识。从其航行日志可以看出,郑和是利用季候风航行的。随同郑和出使的马欢、费信、巩珍等人均有著作,各自记录海外见闻。马欢著《瀛涯胜览》,费信著《星搓胜览》,巩珍著《西洋番国志》。
明代不少学者为南海诸岛著书撰文,如王佐在1486年所著《琼台外纪》也记载万州辖长沙、石塘。唐胄在1521年所著《正德琼台志》载“千里长沙”和“万里石塘”为琼州所属。1536年,黄哀在《海语》中述:“万里长沙在万里石塘东南,即西南夷之流沙河也,风沙猎猎,晴日望之如盛雪,船误冲其际,即胶不可脱,必幸东南风劲,乃免陷溺。”此“万里长沙”即指南沙群岛。他清楚地写道,“万里长沙”位于‘万里石塘’的东南方,分水即外罗海是我国南海疆域的西面界限。这与南沙群岛确实位于西沙群岛东南方的事实一致。1554-1557年,明代罗洪先作《广舆图》,并清楚绘有“长沙”和“石塘”。
还有如黄佐著的《广东通志》记载明水师在七洲洋巡海、防寇。罗曰裘《咸宾录》记载南海诸岛的“万里石塘”(南沙群岛)王在晋《海防篡要》绘有“长沙”和“石塘”。明朝廷所颁《武备秘书地利附图》更将南海诸岛(包括南沙群岛)纳入中国版图。
清代,1709年《大清中外天下图》及1724年《清直省分图》,以后清廷历绘《大清万年一统天下全图》、《大清一统万年地理全图》、《皇清各直省分图》均将西沙、南沙、中沙群岛纳入中国疆域版图,明确把南海诸岛划分为四个岛群。在清代图书中,仍有“长沙、石塘”、“千里长沙、万里石塘”、“千里石塘、万里长沙”,“万里长沙、万里石塘”许多等地名记载。
同时,广东水师副将吴升巡视西沙群岛海域,广东巡抚明山派人在西沙群岛打捞暹罗进贡船只。广东水师提督李准率领水师官兵、官商、测绘学生、化验师、工程师、医生以及各种工人共170余人,分乘“伏波”、“琛航”和“广金”3艘军舰到西沙群岛巡视勘察。对西沙群岛的15个岛屿进行了调查、测绘,逐一命名,勒石竖旗。
《琼州府志》载:“长沙海、石塘海俱在城东外海。古志云:万州有千里长沙、万里石塘然俱在外海,海舟触沙立碎,入港多无出者,人不敢近,莫稽其实。”《古志》即《琼管志》所载“千里长沙、万里石塘”乃指南海诸岛,而“长沙海、石塘海”则指南海诸岛的海域。
中国人民在南海诸岛的活动和了解更为深入频繁。海南文昌县铺前镇七峰村渔民蒙宾文与同村的老渔民去西沙及南沙群岛捕鱼,住过铁峙(中业岛)、第三峙(南钥岛)、大罗孔(马欢岛)、黄山马(太平岛)、南乙(鸿庥岛)、鸟仔峙(南威岛)。更有渔民翁文芹定居北子岛,并葬于北子岛上,立有碑文。海南琼海潭门渔民在太平岛西北部建浮波庙一座,并在掘水井一口,在红莓岛、中业、双子、南钥、南威等岛均掘有水井一口,还种植椰子树20至100株不等。长期居住南威岛西南的文昌县渔民,在屋中里挖有地窖,以存海味、干货和粮食等。
曾任清浙江总督,谙熟世界地图的武将陈伦炯所著《海图闻见录》书中描述了这些群岛的地理位置,并在他所绘制的插图《四海总图》中绘出了这这些群岛。并绘有“气”、“沙头”、“长沙”、“七洲洋”和“石塘”。据方位及记载看,“气”即“南澳气”,指东沙群岛;“沙头”即沙岛之头。南海诸岛中,沙岛在东沙群岛始现,故“沙头”亦指东沙群岛。书中记载及图将“七洲洋”绘于西,指西沙群岛;“长沙”绘在“沙头”和“七洲洋”之间,指中沙群岛;“石塘”绘在南,指南沙群岛。这是明确把南海诸岛划分为四大群岛的开始。《海国闻见录》中述:“南澳气。居南澳之东南,屿小而平,四面挂脚,皆石娄古石,底生水草,长丈余,湾有小州..隔南澳水程七更..气悬海中,南续沙垠,至粤海,为万里长沙头,南隔断一样,又从南首复生沙垠,至琼海万州,曰万里长沙,沙之南,又生石娄古石,至七洲洋,名曰千里石塘……”从航程和自然情况判断,“南澳气”即今东沙群岛。
由舟师船工根据航海经验所编《指南正法》载:“南澳有一条水屿,俱各有树木,东边有一屿仔有沙湾拖尾,有似万里长沙样,近看南势有一湾,可抛舡,是泥地。若过此山,可防西南边流界甚急……其中后急可过舡。西北有沉礁……北边边有沙坡……拖尾在东势,流水尽皆拖东,可记可记。”可见“南澳气”亦指东沙群岛。
我国著名的航海史学家章巽先生(字丹枫,1914年生,浙江金华市人)精心整理,详加考释,著成《古航海图考释》(海洋出版社,1980年版)一书,这是一册很重要的以对形为主的孤本古航海图。其中载有民间航海家手抄的航海图六十九幅,据章先生考证,其形成年代至少与《指南正法》成书年代相当。《古航海图考释》中第69幅航海图,图注记有“中可过船,流界甚急……”“正比有沉礁……”,这与《指南正法》“南澳气”条中的记载相合。显然这幅民间航海图当为南澳气,即为东沙群岛。
清代航海家谢清高在《海录》中述:“出万山后向南行少西,约四、五日过红毛浅,有沙坦在水中,其极浅处,止深四丈五尺。”从航程、水深、宽度看,“沙坦”指中沙暗沙群。可见,“红毛浅”即中沙群岛。《海录》载:“船由吕宋..若西北行五、六日,经东沙,又日余。见担杆山,又数十里入万山,到广州矣。东沙者,海中浮沙也,在万山东,故呼为东沙。”这是“东沙”在万山以东的海中浮沙,即为东沙群岛。千里石塘在菲律宾西,东沙的正南为石塘。这个石塘至南沙群岛,基本反映出我国南海疆域的东部界限。
2、《更路簿》
指南针早在北宋时发明,并应用于指导远航的罗盘。北宋、南宋典籍《萍洲可谈》、《诸蕃志》记有“指南针”;《宣和奉使高丽图经》记有“指南浮针”,《梦粱录》记有“针盘”。此后有关罗盘针位之书籍有增无减。元周达观《真腊风土记》已有“自温州开洋,行丁未针……”云云。明《郑和航海图》记及往返各地的罗经方向及针路,黄省曾《西洋朝贡典录》则谓“海行之法,六十里为一更,以托避礁浅,以针位取海道”。
早在明代,有海口港、铺前港和清澜港渔民及文昌县渔民到南沙群岛去捕捞海参等物。至清末,海南岛和雷州半岛各地渔民到南沙群岛去捕鱼,不计其数。其中以文昌、琼海两县为众。郑和群礁更有两县渔民久居礁间者,以捕取海参,贝壳为生,足迹遍及诸岛。每年都有十多二十多条渔船相互来往。携米粮及其他必需品,与岛民交换参贝。船于每年十二月或一月离海南,至第一次西南风起时返。
由明迄清,“针谱”、“针簿”、“海道针经”一类书籍甚多,多为舟子船工之作,《更路簿》最早产生于明代,后不断完善。是中国海南岛渔民自明清以来,经过祖祖辈辈在南海诸岛,在西沙和南沙群岛进行生产活动的航海指南,是中国海南岛渔民积累了许多人航行实践经验的集体创作。记载南沙群岛地理位置和航行路线并用中国式罗盘方位给部分岛礁命名的“海道针簿”。在帆船航行时期,渔民出海时点香,以香枝算更,一般以顺风计,一更10海里,计算西南沙群岛各岛礁之间的航海针位和更数。以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海南方言“约定俗成”记载南海诸岛地名,自编传抄民间航海针经书“秘本”《更路簿》。记载由海南东部文昌清澜港和琼海潭门港航行至东南亚各地,尤其是航行至西沙、南沙群岛航程,故名《更路簿》。
《更路簿》经过祖辈渔民熟悉岛礁特征的基础上命名的,因而多以形象命名,鲜明生动,能望名知义。如把环礁称为“筐”,把南威岛称为“岛仔峙”,把司令礁称为“眼镜铲”,把安达礁称为“银饼”,把仙宾礁称为“鱼鳞”等。对具体岛、洲、礁、沙、滩间的相对位置,是通过针位(航向)和更数(距离)确定下来的,因而位置比较准确。文中把西沙群岛的永乐群岛称为“石塘”,与北宋以后古籍载西沙群岛为“石塘”相一致。
再据明黄淳《崖山志》述:“七里洋,在文昌东海中,与吴川相对,一名七洲洋”,文昌“东海”是琼人俗名。韩振华“宋端宗与七洲洋”一文谓指今西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更路簿》亦载西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为东海。
《更路簿》有“苏德柳抄本”、“许洪福抄本”、“林鸿锦抄本”以及“郁玉清抄藏本《定罗经针位》”、“陈永芹抄本《西南沙更簿》”、“王国昌抄本《顺风得利》”、“麦兴铣存《注明东、北海更簿》”、“李根深收藏《东海、北海更流簿》以及符宏光填绘的《西南沙群岛地理位置图》等九种民间航海针经书中,共载有西沙群岛琼人俗名22处,南沙群岛琼人俗名76处,合共载98处。除少数几个表示群体的地名外,其余都是表示具体的岛、洲、礁、沙、滩等个体的地名。表示群体的,如“东海”(对包括西沙群岛在内海域的俗称)、“北海”(对包括南沙群岛在内海域的俗称)、“石塘”和“下峙”(永乐群岛的俗称);表示具体的个体地名,如“干豆”(西沙群岛之北礁),“巴注”(永兴岛),“圆峙”(甘泉岛)、“大筐”(华光礁)、“丑未”(诸碧礁)、“五百二线”(皇路礁)、“黄山马”(太平岛)、“铁峙”(中山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