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新时期青少年心理与心态读本
28456700000011

第11章 青少年必读的心理学知识(10)

我国关于青少年品德不良的概念一直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理论。什么是品德不良?大致有三种定义:第一种是从违反道德准则的频率或道德过错的程度的角度来定义,即:“学生品德不良是指学生经常发生违反道德准则或犯有较严重的道德过错。”第二种是从道德动机的意识程度来定义,即:“品德不良是指个体在明知道德规范的情况下却故意发生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第三种是从品德不良的构成要素来定义,即认为品德不良行为是“由不良需要引起,受已形成的某些不良意识倾向或个性特点所支配,有意识地采取有害的行为方式,产生违反道德规范,损害他人和集体利益的不良行为。带有经常性、有意性、倾向性等特点,在青少年中还可能带有集团性”。第一种对品德不良的定义具有模糊性。第二种对品德不良的定义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第一种定义中的模糊性,相对较精确一些,但还是不够全面。第三种定义对前两种定义进行了整合,总体来说较为完整、合理。

(二)青少年品德不良行为形成的原因分析

青少年品德不良行为形成的原因可以分为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两种。

1.外部原因

(1)家庭原因。家庭是孩子的笫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首任教师。家庭环境是孩子获得早期人生经验的主要区域。家庭成员的生活习惯、行为作风和教育影响等无不在有意或无意地塑造着孩子的个性品质。家庭影响青少年成长的不良原因主要表现为以下情况:

第一,家庭对孩子过于溺爱、放任、无人管教;

第二,家庭对孩子过于严格,经常有家庭暴力;

第三,家庭成员对孩子漠不关心;

第四,家庭成员教育观念不一致,导致孩子道德观念混乱;

第五,家庭结构缺损或破坏等。

(2)社会原因。社会舆论、大众媒介传播的信息以及周围成年人的影响作用都会对青少年的品德发展产生影响,学生在社会的染缸中生活,如果缺乏正确的判断能力和较强的抗诱惑能力,就会受到不良的社会风气的感染,其内心深处的价值观就会倾斜或混乱,有走入歧途、产生不良行为的可能。

(3)学校教育原因。不正确的学校教育理念和教师行为也会对青少年品德的发展造成影响。主要表现在:

第一,部分学校教育理念不正确,只注重智育,追求成绩,忽视学生情感和道德的发展;

第二,学校思想教育工作的简单化、成人化;

第三,教师工作方法不正确;

第四,教师缺乏责任心,道德失范等。

2.内部原因

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存在的依据。青少年品德不良除了与外部环境有相当大的关系外,还与自身心理发展的特点密切相关。品德不良的学生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观念。有的学生分不清是非、善恶,甚至以是为非,以非为是。有的是由于“意义障碍”而不能理解或不能正确理解有关的道德要求和道德准则,如:把违反纪律视为“英雄行为”,把包庇同学的错误看做“讲义气”,等等。

(2)道德意志薄弱。研究证明,品德不良的学生自我控制水平明显低于优秀学生,他们容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很难抵抗那些极具诱惑力的不良因素的影响,以致逐渐走上歧途。在以后的生活中,也许他们能够发现自己的错误,但是由于缺乏坚强的意志,他们又不愿意改过,以致错误越犯越大。

(3)性格上的某些缺陷。品德不良或失足青少年大多存在心理障碍和人格缺陷。据调查,我国违法犯罪的青少年中10%—20%的人有人格障碍,累犯、惯犯的比例更高。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10个方面:狭隘、抑郁、虚狂、恐惧、神经过敏、过度激动、无动于衷、报复情绪、怯懦、不良行为习惯。品德不良青少年往往自卑感较重,容易产生消极的自我暗示,心理承受能力较脆弱,同时他们的逆反心理较强。还有部分青少年因缺乏关爱而寻求病态的行为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三)青少年品德不良的预防

青少年品德不良的预防是指在学生尚未发生品德不良或正处于萌芽状态而采取的防范措施,目的是“防患于未然”。预防青少年学生的品德不良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优化环境,削弱和消除品德不良的客观动因

环境为青少年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外部条件,直接影响青少年品德的形成。很多青少年不良品德的形成就是受到外界环境的诱惑。所以,要预防青少年不良品德的形成就要注重环境的优化,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向善的、和谐的、温暖的外部环境,陶冶青少年的情操,潜移默化地引导青少年形成积极的道德倾向,养成良好的品德。客观环境的优化需要社会机构、家庭和学校三者的密切配合。

2.正面引导,削弱和消除品德不良的主观动因

预防品德不良行为的发生,要通过教育手段或者心理治疗等手段,针对青少年的品德发展的心理特点,提前对症下药,使其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拥有积极的道德情感,从而做出正确的道德行为。

3.防微杜渐,了解掌握品德不良前的征兆

青少年学生品德不良前的征兆可以表现在许多方面:人际关系、物质追求、性的要求,以及学习、工作、劳动等。通过对青少年的观察,经常注意他们行为的变化,提前进行干预,防患于未然。

4.青少年品德不良的矫正

青少年品德不良的矫正是指对已经发生品德不良或犯有严重错误的青少年所采取的治疗措施,目的是促使其醒悟,健康成长。根据品德教育的特点和青少年品德发展的特点,品德不良的矫正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人格感化法。对待品德不良的学生,严厉的斥责与惩罚只能增加他们的自卑感或逆反心理,使得他们失去自信,更失去自尊。所以,作为教育者最重要的就是要以自己的真挚的情感去唤醒品德不良学生的心灵,以自己高尚的品德、人格以及对他们真诚的关怀,对他们进行诚恳的鼓励和表扬,让他们真正体验到人们之间的深厚情谊,体验到教育者真诚的期望,使他们重新评价自己,重新认识自己的价值,从而恢复或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以此作为出发点或突破口,使他们进一步懂得感恩,懂得关爱,懂得奉献。

(2)正面引导法。品德不良的青少年在主观心理上多少存在自卑、自负、恐惧、抑郁等不良因素,逆反心理较强,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不能采取压制、命令的方法。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启发自觉。告知他们正确的道德知识,消除他们在道德认识上的“意义障碍”,形成新的道德认知,明确道德的社会意义,改错规正。教育者在使用正面引导法时,可以利用班集体的作用,动员与道德不良青少年关系较好的同学朋友参与进来,效果会更好。

(3)行为矫正法。对于那些经常扰乱他人或自身存在心理障碍的行为可以采取行为矫正法。行为矫正原理源于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人的行为不管是功能性的还是非功能性的,正常的或病态的,都是经学习而获得的,而且也能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学习的原则就是受奖赏的、获得令人满意结果的行为容易学会并且能维持下来;相反,受处罚的、获得令人不悦结果的行为,就不容易学会或很难维持下来。因此,掌握了操作这些奖赏或处罚的方法,就可控制行为的增减或改变其方向。行为矫正法要求教育者首先深入调查了解、关心爱护学生,和家庭社会紧密配合,使学生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培养他们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启发他们对照榜样、对照行为规范,发现差距,从自发到自觉,对自己的不良行为进行矫正。

(4)心理咨询法。品德不良的学生往往是由于将很多的心理矛盾积存在心中,不愿和他人倾诉,最后导致心理呈现封闭性的特点,产生很多偏激行为。所以,改变学生品德不良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对品德不良的青少年进行心理辅导和教育,化解其心中的矛盾,改变其错误的认识,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5)环境陶冶法。为品德不良的学生创设良好的道德环境,减少他们对于不良因素的接触,这既是预防的手段,也是矫正的手段。让青少年断绝导致其品德不良的环境,为其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这样可以使品德不良者有机会重新认识自己、反省自己,理解新的道德知识和行为,产生新的道德情感,养成新的道德行为习惯。

品德不良的矫正办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配合、互相协调的。总之,对品德不良的青少年一定要细心、耐心,要用爱心,要通过多方配合,采取多种手段,有时还要多次反复地进行教育、矫正。

人际关系应畅通

一、青少年人际交往的特点与类型

(一)青少年人际交往的特点

人际交往是青少年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的基本形式与途径。人际交往为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青少年的内在需要也是在人际交往中得到满足的。因此,人际交往既是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条件,又是他们保持心理平衡和完善个性的有效方式。这一时期青少年在交往对象、交往方式和择友方面都具有明显的特点。

1.交往对象的变化

个体从出生后就开始了与他人的交往,幼儿期主要以家庭成员为交往对象。

儿童期个体的交往对象虽然从父母扩展到教师和同伴,但在情感上仍十分依恋父母。到了少年期,由于自我意识和独立性的发展,个体交往对象的重点开始向同龄伙伴转移,感情的重心也逐渐偏向关系密切的朋友。与同龄伙伴交往的平等关系能提供与父母交往所不能提供的心理稳定感、认同感以及发挥自身能动性的机会和场所,通过朋友之间分享共同的情感、矛盾、忧虑和困难,在相互帮助和尊重中满足了自我发展的需要。初中阶段是学生结交知心朋友的高峰期,到了高中阶段,青少年几乎达到了一个结交同性朋友的高峰期。我国学者杨瑞丽对500名工人和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在这些人中,认为高中阶段的朋友最多者占35.4%,排第一位;认为自己最好的朋友是高中时期结交的占45%,也排第一位。

2.交往方式的变化

儿童交友方式的主要特点是团伙性,即六七个儿童经常组合在一起做活动或游戏。这种交往是以活动为中心的,内容以游戏、玩耍为主。到了小学高年级,这种交友的团伙形式发展到了顶点,然后逐渐趋于解体。进入青春期后,青少年由于自我意识的增强、身心发育的矛盾,造成其心理上的不安和焦躁,他们需要一个能倾吐烦恼、交流思想、表露自我并能保守秘密的地方。团伙式的交往已满足不了这种要求,因而他们交友的形式开始注重个人内在素质的特征,交往内容也开始逐渐从活动的外在层面向内在认识和体验方面发展。他们选择朋友的主要标准是:有共同的志趣和追求;有共同的苦闷和烦恼;性格相近;在许多方面能相互理解等。这一阶段朋友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建立起的友谊相对稳定和持久。

3.择友特征的阶段性变化

青少年对朋友的选择是以其对交友意义的新认识为基础的。少年期朋友的选择主要以活动为中心,只要能愉快相处就是朋友,朋友之间要绝对忠诚、坦白,相互之间要保守秘密,遵守无形的伙伴关系准则。

高中生的友谊要比初中生的友谊稳定和深刻得多,他们在择友时更注重内在的品质与情趣,即强调对方的气质、性格、能力和兴趣爱好等。由于此时青少年的判断力和自我调节能力都得到了相对的提高,因而他们能够做到求大同、存小异,朋友间的一些非原则问题不会影响友谊的继续。青少年志趣爱好的不断拓展和内心的逐渐丰富,使高中生的交往领域比少年广泛得多,他们更倾向于选择不同的朋友来满足自己不同的需要。

(二)青少年人际交往的类型

人际交往的类型是复杂多样的。按交往对象划分,青少年人际交往的类型主要为:

1.代际交往

主要指家庭中两代人的交往。青少年朝气蓬勃,他们有新颖的思想观点和行为方式,与阅历父辈们丰富的经验、处事方式成为鲜明的对比需要进行互补。但是,代际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几十年来,代际冲突这一社会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和明显。从本质上讲,青少年与中老年人之间的代际冲突主要是心理冲突,即价值观念、思想方式、行为方式的冲突。

2.师生交往

学校中的人际交往是社会人际交往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既具有社会人际交往的普遍性,又具有校内人际交往的独特性,它比起社会上错综复杂的人际交往相对要简单得多。在学校中,最现实、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

从教书育人的角度来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最主要的,师生关系的质量对教育教学的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3.朋辈交往

同龄青少年由于其生理、心理的发展水平相近,思想、经历、行为特征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容易互相吸引,结成友伴。而且,随着青少年的日益成熟,他们越来越关心自我的问题,关心自我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他们迫切需要参与和适应社会,通过与同龄人的交往和比较,可以获得从父母和教师那里得不到的经验和技能,从中发现自己的价值。

二、青少年人际交往的障碍

人际交往障碍是指在交往过程中,交往双方受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交往困难或交往不顺利。青少年的自我意识较强,他们不愿依赖家长、老师,希望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社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结交朋友,但由于心理不成熟度,适应能力不强,因此,一些青少年出现了人际交往障碍。

(一)由人际认知偏差引起的交往障碍

1.对自己的认知偏差

自我中心。这类同学很少关心别人,与他人关系疏远;固执己见,唯我独尊;自尊心过强,过度防卫,有明显的嫉妒心。

自卑。自卑是影响交往的严重心理障碍,直接阻碍了个体走向群体及与其他人顺利交往。

2.对别人的认知偏差

晕轮效应。与人交往时,看到他好的一面,就觉得他什么都好;看到他差的一面,就觉得他什么都差。由片面看全面,由已知推未知,歪曲了对一个人的真实评价,影响到与他人的交往。

投射效应。青少年常表现出对自己不喜欢的人过度地贬低,主观臆断,以己度人。如一个对他人有敌意的同学,总感觉到对方对自己怀有仇恨,似乎对方的一举一动都有挑衅的色彩。

此外,对他人的刻板印象、从第一印象出发看待他人、根据自己的需要去选择信息加以接受都是引起青少年交往障碍的常见原因。

(二)由不良情绪引起的交往障碍

愤怒。青少年的愤怒常常是因为家庭的放纵、溺爱或管教过严、青春期的情绪不稳,以及个人的修养不够所致。在青少年的交往中,愤怒常会伤人感情,破坏融洽的气氛,造成人们之间的裂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