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新时期青少年社交与处世读本
28457100000003

第3章 社交效应(2)

投射效应,就是“以己论人”,常常以为别人与自己具有同样的爱好、个性等,常常以为别人应该知道自己的所想所思。心理学家罗斯做过这样的实验来研究投射效应,在80名参加实验的大学生中征求意见,问他们是否愿意背着一块大牌子在校园里走动。结果,48名大学生同意背牌子在校园内走动,并且认为大部分学生都会乐意背,而拒绝背牌的学生则普遍认为,只有少数学生愿意背。可见,这些学生将自己的态度投射到其他学生身上。投射使人们倾向于按照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来知觉他人,而不是按照被观察者的真实情况进行知觉。克服投射效应的消极作用,我们应该辩证地、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和他人,严于律己、客观待人,尽量避免以自己的标准去判断他人。一般而言,投射效应的表现形式主要分为感情投射和缺乏认知客观性两种。感情投射者认为别人的喜好与自己相同,将自己的思维方式强加给对方,比如,自己喜欢某一事物,跟他人谈论的话题总是离不开这件事,不管别人是不是感兴趣、能不能听进去。喜欢高雅音乐的人对听流行音乐的年轻人嗤之以鼻,认为他们俗不可耐,根本不懂音乐。缺乏认知客观性者主观地将自己的认知当做客观的评判标准,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他人或事物之上,认为自己喜欢的人或物都是美好的,对自己喜欢的人或事越来越喜欢,越看优点越多;自己讨厌的人或事是丑恶的,并且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这些人或事上进行美化或丑化的心理倾向,失去了人际沟通中认知的客观性,从而导致主观臆断并陷入偏见的泥潭。由于投射效应的存在,我们常常可以从一个人对别人的看法中来推测这个人的真正意图或心理特征。因为人都有一定的共同性,都有一些相同的欲望和要求,所以,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对别人做出的推测大都比较正确,但是,人与人之间毕竟有差异,如果胡乱地投射一番,就会出现错误。

《庄子》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尧到华山视察,华封人祝他“长寿、富贵、多男子”,尧都辞谢了。华封人说:“寿、福、多男子,人之所欲也;汝独能不欲,何邪?”尧说:“多男子则多惧,富贵则多事,长寿则多辱。是三者,非所以美德也,故辞。”人的心理特征各不相同,即使是“福、寿”等基本的目标,也不能随意“投射”给任何人。我们应该知道,人与人之间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如果投射效应过于严重,总是以己度人,那么我们将无法真正了解别人,也无法真正了解自己。

尔之砒霜,吾之熊掌

投射效应是一种严重的认知心理偏差,它是由怀疑引起的对别人人格的歪曲。“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是投射效应的典型写照。当别人的想法或行为与我们不同时,我们习惯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从而认为别人是错的。比如,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会以为别人都是善良的;一个经常算计别人的人就会觉得别人也在算计他;一个敏感多疑的人,则往往会认为别人不怀好意;喜欢嫉妒的人常常认为每个人每天都在嫉妒等。

人们总是相信“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认为同一个群体的人总是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征,因此,在认识和评价与自己同属一个群体的人的时候,人们往往不是实事求是地根据自己的观察所得到的信息来判断,而是想当然地把自己的特性投射到别人身上;把自己的特点投射到别人身上,自己和别人就都一样了,没有什么区别,自己不错,别人也好不了。

当对方的年龄、性别、经历等方面的因素与自己相似时,人们在潜意识中习惯将对方当做自己的一个影子,容易发生投射效应;此外,当自己遇到不称心的事时,习惯把一些问题转移到别人身上,以求心理平衡,逃避责任。投射效应是在人际认知过程中,人们常常假设他人与自己具有相同的属性、爱好、情感、倾向等,常常认为别人理所当然地知道自己心中的想法。事实上它也是一种心理定势的表现,它以评价人自己的心理特征作为认知他人的准备,作为认知他人的标准。由于评价人往往把自己的某种品质、性格、爱好投射到甚至可以说是强加到被评价者身上,以自己为标准去衡量被评价者,从而使评价的客观性打了折扣,最终使评价结果产生误差。

宋代著名学者苏东坡和佛印和尚是一对好朋友,两人经常一起吟诗作赋。一天,苏东坡去拜访佛印,两人相对而坐,谈论佛法诗词,甚是欢畅。席间,苏东坡对佛印开玩笑说:“我看见你是一堆狗屎。”佛印则微笑着说:“我看你是一尊金佛。”苏东坡以为自己占了便宜,十分开心。回家以后,苏东坡得意地向妹妹提起此事。苏小妹说:“哥哥,你错了。佛家说‘佛心自现’,你看别人是什么,就表示你看自己是什么。”

苏小妹所说的“佛心自现”指的便是心理学上的“投射效应”。

有一句“尔之砒霜,吾之熊掌”的俗语,便是告诫人们不要轻易地以己度人。自己珍视的东西,别人未必喜欢;即使是世人大多认可的东西,别人也未必喜欢。我们在认知他人的时候,既不能依据自身的偏好,也不能墨守成规地将世人公认的常理“投射”给他人。

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我们往往认为自己生活的四周是晶莹剔透的玻璃,我们能够透过这层玻璃看到外面真实的世界。事实上,每个人的周围都是一面巨大的镜子,我们所看到的不是外面的世界,仅仅是自己投射的一个影子而已。因此,为了克服投射效应所带来的认知心理偏差,我们需要辩证地、全面地去看待别人和对待自己。

造成这种偏见存在于人们的头脑里,有其认识方面的根源。因为人的思维总是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如果在没有充分掌握某一类人全面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就做出概括,往往会形成不符合这一类人的实际特征的印象。而依据这种印象去评价与判断人时,又不考虑个人的具体生活经验,自然就会产生“刻板印象”偏见了。刻板效应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由于刻板印象建立在对某类成员个性品质抽象概括认识的基础上,反映了这类成员的共性,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信度,所以它可以简化人们的认知过程,有助于对人迅速做出判断,增强人们在沟通中的适应性。但它也容易阻碍人们对于某类成员新特性的认识,使人认识僵化、保守,一旦形成不正确的刻板印象,用这种定型去衡量一切,就会造成认知上的偏差。

刻板效应:有色眼镜不可戴

刻板效应,指的是人们用刻印在自己头脑中的关于某一类人的固定形象,来判断和评价人的心理现象。每一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有着独特的人生经历、相异的个性特征、独立玄妙的内心世界。别让刻板蒙蔽了我们的眼睛,用心看待每一个具体的、活生生的人。

我们在评判他人时,往往喜欢把他看成是某一类人中的一员,而很容易认为他具有这一类人所具有的共同特征,这就是刻板效应。

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头脑中存在的,关于某一类人的固定形象。比如,有人认为老年人是保守的,年轻人是易冲动的;“80后”是不懂做人做事、没有责任感、不爱国的;“90后”是不用正经文字语言说话的、自私的;知识分子是文质彬彬的;商人常是尖酸刻薄、狡诈精明的。认为男人总是独立性强、竞争心强、自信和有抱负,而女性则是依赖性强、起居洁净、讲究容貌、细心软弱。又比如,北方人常被认为性情豪爽、胆大正直;南方人常被认为聪明伶俐、随机应变,等等。事实却并非都是如此。由于刻板效应的作用,人们在认知某人时,会先将他的一些特别的特征归属为某类成员,又把属于这类成员所具有的典型特征归属到他的身上,再以此为依据去认知他人。

人们运用这些刻板印象去判断别人的现象,在心理学上,我们称为刻板效应。刻板效应,指的是人们用刻印在自己头脑中的关于某一类人的固定形象,来判断和评价人的心理现象。俗话说“一棍子打死一群人”,就是它的典型表现。

比如种族偏见、民族偏见、性别偏见等就是刻板效应下的产物。

刻板效应在人际交往中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积极作用在于它简化了我们的认识过程,因为当我们知道某类人的特征时,就比较容易推断这类人中的个体的特征,尽管有时候有所偏颇;消极作用,常使人以点代面、以先入为主的某种成见待人,使人认识僵化、保守,令人产生认识上的偏差,如同戴上有色眼镜去看人。

苏联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经典的实验。

将一个人的照片分别给甲乙两组被试者看,照片的特征是眼睛深陷,下巴外翘。分别向两组被试者介绍照片上的这个人的情况。对甲组说,这是一个罪犯,对乙组说,这是一位著名学者。然后让两组分别对此人的照片特征进行评价。

结果显示,甲组被试者认为:深陷的双眼表明他凶狠、狡诈,内心充满仇恨,下巴外翘证明他顽固不化的性格。乙组被试者认为:深陷的双眼表明此人思想的深度,下巴外翘表明此人具有探索真理的顽强精神。

对同一个照片的面部特征所做出的评价为何有如此大的差异?

我们在认知一个人的时候,很容易根据自己头脑中已经存在的与此人相联系的某一类人的固定印象来对其进行判断。

把他当罪犯来看时,自然就把他眼睛和下巴的特征归类为凶狠、狡猾、顽固不化,而把他当成学者来看时,就会认为是思想的深邃和意志的坚忍。

一般来说,刻板效应主要有三个特征:

(1)对社会人群简单化的分类方式和泛化概括的认识。

(2)同一社会人群中刻板印象具有很大的一致性。

(3)与事实不符,甚至有时完全错误。

不要以偏概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眼睛和头脑的联合作用往往导致我们出现错误的认知判断。

我们总是习惯于把人进行机械的归类,把某个具体的人看成是某类人的典型代表,把对某类人的评价看作是对某个人的评价,甚至会根据一些不是十分真实的间接资料来对并未接触过的人进行刻板评价,因而影响了正确的判断。

“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居住在同一地区、从事同一种职业、从属于同一种族或同一年龄层的人总会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刻板效应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它毕竟是一种概括、抽象而笼统的看法,不能代替每一个活生生的个体,容易导致以偏概全,以一斑窥全豹的失误,进而导致人际交往的失败。

它通常不是以直接经验或者事实材料为依据,而仅仅单纯地凭借一时的偏见或者道听途说、人云亦云而形成,通常与事实并不相符,甚至有时是完全错误的。

它常常造成我们的认知偏差和偏见,影响我们的判断,欺骗我们的思维,导致我们不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具体的个人。

恩莫德·巴尔克曾警告人类:“以少数几个不受欢迎的人为例来看待一个种族,这种以偏概全的做法是极其危险的。”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世界上不会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有着独特的人生经历,相异的个性特征,独立玄妙的内心世界。

别让刻板蒙蔽了我们的眼睛,要客观看待每一个具体的、活生生的人。

那么,我们如何克服刻板效应呢?

第一,要善于用“眼见之实”去核对“偏听之词”,有意识地重视和寻求与刻板印象不一致的信息。

第二,深入到群体中去,与群体中的成员广泛接触,并重点加强与群体中有典型化、代表性的成员沟通,不断地检索验证原来刻板印象中与现实相悖的信息,最终克服刻板印象的负面影响而获得准确的认识。

蝴蝶效应:慎之毫厘,得之千里

在人际交往中,蝴蝶效应告诉我们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一个表面上看来非常微小的细节可能会对交往结果造成重大影响。

小事影响大事

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这就是著名的蝴蝶效应。这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气象学家洛伦兹(Lorenz)于1963年12月在华盛顿的美国科学促进会的一次演讲中提出的。原因在于:蝴蝶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引起微弱气流的产生,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它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

蝴蝶效应之所以令人着迷、令人激动、发人深省,不但在于其大胆的想象力和迷人的美学色彩,更在于其深刻的科学内涵和内在的哲学魅力。从科学的角度看,蝴蝶效应说明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十分细微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

从哲学的角度看,它揭示了局部与整体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局部对整体的发展有着制约或促进的作用。

我们可以通过下面一个故事对此做形象的说明。

历史记载的许多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朝代兴衰更替事,感人的都是那些生在枝枝杈杈间曲环交错的细节。有些片段,当时看着无关紧要,后来事实上却牵动了大局。人类历史上因细节而导致失败的事情太多了。

国王理查三世准备与敌军决一死战,因为这场战斗的胜者将统治英国。

战斗进行的当天早上,理查派马夫去备好自己最喜欢的战马。

马夫对铁匠说:“快点给它钉掌,国王希望骑着它打头阵。”

铁匠回答:“你得等等,我前几天给国王全军的马都钉了掌,现在我得找点儿铁片来。”马夫不耐烦地叫道:“我等不及了,敌人正在向我军推进,我们必须在战场上迎击敌兵,有什么你就用什么吧。”

铁匠埋头干活,钉了3个掌后,他发现没有钉子来钉第四个掌了。

“我需要一个钉子,”他说,“得需要点儿时间砸出一个。”

马夫急切地说:“我告诉过你我等不及了,我听见军号了,你能不能凑合一下?”

“我能把马掌钉上,但是不能像其他几个那么结实。”铁匠说。

“能挂住吗?”马夫问。

“差不多能,”铁匠回答,“但我没太大把握。”

“好吧,就这样,”马夫叫道,“快点,要不然我们得挨罚的。”马掌钉好后,马夫将战马牵到国王面前。

两军交锋,理查国王冲锋陷阵,鞭策士兵迎击敌人:“冲啊,冲啊!”

他还没走到一半,突然,一只马掌掉了,战马跌翻在地,理查也被掀倒在地上。

国王没有再抓住缰绳,惊恐的战马就跳起来逃走了,理查环顾四周,他的士兵们见国王倒下了,便纷纷转身逃跑。敌人的军队包围上来。不一会儿,敌人的士兵俘获了理查,战斗结束了。

从那时起,人们就流传一首民谣说:

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

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

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

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

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这次战斗的损失都是因为少了一个马掌钉。马蹄铁上一个钉子是否会丢失,本是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但其“长期”效应却是一个帝国存与亡的根本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