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在初次见面的情况下,这种人的好恶表现也相当明显,不是表现得很不耐烦,就是亲热若多年挚友。
除此之外,说话说到伤心处,往往就哭哭啼啼、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人,说明他的依赖性非常强烈。这种人尽管平常表现得和蔼可亲,善于交际奉承,但实际上非常自私、任性,大多属于不受欢迎的角色。
好掉泪的人有一个屡试不爽的看家本领,就是以半哭半泣声调,打动别人的恻隐之心,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不听对方说话,只顾自己滔滔不绝、口沫横飞的人,则属于强硬类型,这种人只要在说话的时候,别人肯“嗯、嗯”地静静听他说,就可以得到好感。这种人的最大弱点就是自尊太强,经常喜欢抢先别人一步。
有的人不善言辞,说起话来支支吾吾,这一类型的人,有时是因为缺乏表现力,无法巧妙地表达自己想要说的话,有时则是个性阴柔、思考深沉、度量狭窄。更有的是欠缺智慧,或者精神上有某种缺陷。
日本作家大久光曾经提出一个有趣的比喻:“协调关系是糖,对立关系是盐。单单是糖太过甜腻,适度地加点盐,人际关系才会变得更协调。”
逆反效应:越禁止越向往的偏激情绪
逆反效应是指受众由于受某种原有立场、思维定势的影响,而产生与传播者的传播意图相反的心理倾向。逆反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受众因素和传播者因素。从受众方面的原因来讲,最主要的就是受众本身所持有的思维定势。
它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感情好恶。传播者如果利用得好,就会产生积极的效果,利用不好,则可能会产生负效应。每个人作为一个主体,都会有逆反心理,体现在工作、学习和爱情等方面,如果能巧妙地利用这种逆反心理,就能产生积极的效果。
越是被禁止的行为,越能让人向往
在古希腊神话中,有个叫潘多拉的姑娘从万神之神的宙斯手里,得到了一个神秘的盒子,宙斯命令禁止她私自打开。但是这就诱发了潘多拉的猎奇和冒险心理,使她在种种刺激和诱惑下,将盒子打开。于是,灾祸由此飞出,充满人间。
在现实生活中,总会碰到这样的情形:越是被社会规范所不容的事情,人们就越想尝试一下;越是被禁止的行为,越能让人产生强烈的向往。禁止会促使人产生逆反心理,采取各种方式去恢复被禁止的自由。
在社会心理学中,人们把一个人对外界的情感与行为做出负向心理反应并影响其后续行为的现象,称之为逆反效应。
逆反效应,也就是利用人的逆反心理,来增强信息的可信度,改变人的态度。所谓逆反心理,就是反其道而行之的心理态势。例如,越是短缺的商品,人们越是千方百计地购买;某篇文章被批评了,某本书被禁止发行了,人们越是争相传阅,以求先睹为快:告诫青年人不要酗酒、抽烟,反而会促使他们偷偷地喝酒、抽烟。
人们的逆反心理是多种因素引起的,其中好奇心是一个主要因素。把某项活动搞得越神秘,人们就越感到好奇,从而引起人们的关心和注意,产生种种猜测,并千方百计去打听它,想方设法得到它。“禁果分外甜”就是这个道理。
在改变人的态度时,根据逆反心理这一特点,把某种劝说信息以不宜泄露的方式让被劝说者获悉,或以不愿让人们多得的方式出现,就有可能使被劝导者更加重视这一信息,并毫不怀疑地接受它。土豆从美洲引进法国的历史就很耐人寻味,它说明利用逆反心理能成功地改变人的态度。
法国在很长时间内都没有推广土豆的培植。宗教界称土豆为“鬼苹果”,医生认为土豆对人体健康有害,农学家则断言土豆会使土地变得贫瘠。
著名的法国农学家安瑞·帕尔曼彻在德国当俘虏时,亲口吃过土豆。回到法国后,他决心要在自己的故乡培植它,可是很长时间他都未能说服任何人,于是他耍了一个花招,在国王的许可下,他在一块出了名的低产田里栽种了一批土豆。根据他的要求,由一支身穿仪仗队服,全副武装的国王卫士看守这块土地。但这些卫士只是白天看守,到了晚上就全部撤掉了。这时人们受到禁果的引诱,每到晚上都来偷挖土豆,并把它栽在自己的菜园里。土豆就这样在法国得到了推广。
这说明,越是对人劝说,有时人们越不接受;越“不想对人劝说”,反而越能成功地劝说人们。在人际交往中,如果我们不想要别人做某件事情,可以采用较为温和的劝诫方式,而不要粗暴地禁止,如果因此激发了对方的逆反心理,反而让他们的行为与我们的初衷背道而驰。在人际交往中,因双方思想情绪的对立,你要他向东,他偏要向西;你从正面说理,他偏要反面理解。这种心理状况构成一种抗体,阻碍我们对人体的行为进行有效控制。在论辩的过程中,利用对方的对立思想情绪,有意识地反过来说理论辩,使对方与你唱反调,以达到自己的预期目的。
超限效应:物极必反,过犹不及
说话做事要简洁有力,才能信服于人。能用一句话说清楚的事情,不要用两句,能用一个字表达明白的,莫用两个字。
如果能简简单单说明白的事,却罗罗嗦嗦地说了一大堆,肯定让人反感,引人不快,让人心理不耐烦。由于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现象叫做超限效应。
话说三遍淡如水
一次,马克·吐温在听牧师演讲时,最初感觉牧师讲得真是太好了,太感人了,打算捐款100美元。
10分钟过后,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开始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些零钱。
又过了10分钟,牧师仍没有讲完,他决定不捐款了。
在牧师终于结束演讲,开始募捐时,过于气愤的马克·吐温不仅分文未捐,还从盘子里拿走了2美元。
在心理学上,这种由于人的机体受到刺激过多、过强或持续时间过长,而引发的心理不耐烦或逆反心理的现象,就是“超限效应”。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如:做家长的反复告诫孩子要收拾好自己的屋子,孩子却将家长的话当做耳旁风,不当一回事,屋子杂乱如前;做妻子的苦口婆心地劝诫丈夫要戒烟,可丈夫依然我行我素地吞云吐雾;领导一次又一次地训诫员工要提高工作效率,他们依旧拖沓懒散……
苏联文学家高尔基说,如果有个人说起话来废话连篇,这就说明他自己也不甚明了他说些什么。
所以,我们在说话时,要做到言简意赅,简短有力。让自己的话,能够像一粒沉甸甸的石子,在人们平静的心湖里激起层层波浪。
邹韬奋先生应邀,于1936年10月19日在上海各界公祭鲁迅先生大会上发表了演讲。他的演讲只有一句话:“今天天色不早,我愿用一句话来纪念先生。许多人是不战而屈,鲁迅先生是战而不屈。”
通过这一句话,我们能够感受到里面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既有对当时政治战线、思想战线、文化战线上“不战而屈”的投降派的谴责,又有对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勇敢战斗、决不屈服的品格的赞颂。
一句话铿锵有力,激发了人们奋起抗争的勇气,战斗不止。
无独有偶。1948年,牛津大学举办了一个主题为“成功秘诀”的讲座,邀请丘吉尔前来演讲。演讲的那一天,会场上人山人海,全世界各大新闻媒体都到齐了。
丘吉尔用手势止住大家雷动的掌声,说:“我的成功秘诀有三个:第一是,决不放弃;第二是,决不、决不放弃:第三是,决不、决不、决不能放弃。
我的演讲结束了。”
说完他就走下了讲台。
会场上沉寂了1分钟后,突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那掌声经久不息。
德国著名诗人和戏剧家贝托尔特·布莱希特讨厌那些冗长单调而又没有多大效果的会议。一次,他去参加一个聚会,并受邀致开幕词。一开始,主办人讲了一通很长却没有什么实际内容的贺词,向到会者表示欢迎,然后情绪激昂地宣布:“现在,有请特邀嘉宾布莱希特先生为我们这次大会致开幕词。”
布莱希特听后,迅速站了起来,快步走向演讲桌前。到会的记者们赶紧掏出笔和小本子,照相机也咔嚓咔嚓响个不停。
不过,布莱希特却让某些人失望了,他只讲了一句话:“我宣布,会议现在开始。”
人们先是惊诧,然后就是发自内心的欣喜,鼓起了热烈的掌声,在这种会议的形式程序上,大家的内心多么渴望着这样开宗明义、直截了当的话语呀。顿时,让萎靡不振、昏昏欲睡的人们感到精神百倍。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与人交往、与人沟通。在我们与人沟通中,经常会发现别人身上的缺点和过错。当我们发现别人的过失时,应该及时予以适当指正和批评,这是非常必要的。
同时,批评是一种艺术,其出发点在于如何让对方虚心接受批评,让对方更加正确地行事,同时也使自己的人际关系更加和谐。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种批评如果反复进行,就会失去作用。有的人在批评他人时,总以为自己占了理,批评个没完没了。其实这是种低下的批评方法。有经验的人在批评他人时,总是适可而止。
批评别人时,每次可只提及一两点,切勿“万箭齐发”,让人难以招架,否则会使对方难堪。批评的话不宜反反复复,一经点明,对方已经听明白并表示考虑或有诚意接受,就不必再说下去了。如果只图“嘴巴快活”,说个没完,就可能得到相反的效果。
“话说三遍淡如水”,没完没了的说教,往往让对方产生听觉疲劳,甚至让人极度反感,反而达不到说服的目的。相反,言简意赅的批评既能避免让受众产生反感情绪,又能留出空间让他自我反思,更容易让对方接受自己的意见。
问得太多惹人烦
有个人家里出了一点麻烦,可他并不想让别人介入这件事。可是有个朋友一次到他家去,感觉气氛不对头,于是就不断问:“怎么回事?你家出什么事了?”搞得他很无奈。
经常遇到一些喜欢刨根问底的人,“无微不至”地关怀,让人不堪忍受啊!假如有人没完没了地打听你的生活,你感到烦不烦呢?与人交往,不该知道的就不要知道。知道多了反而惹是生非。每个人都有自己需要保密的东西,都有不想让别人知道某些事的权利。你的朋友因一个不愿让他人知道的事闹得情绪很低,而你又敏感地从他的神色上猜出了他有心事,于是就问对方遇到了什么麻烦,可对方觉得告诉你不好,不告诉你又怕得罪你,这不是难为他吗?
晕轮效应:警惕人际交往中的“爱屋及乌”
所谓晕轮效应,是指我们在评价他人的时候,常喜欢从其某一点特征出发来得出或好或坏的全部印象,就像光环一样,从一个中心点逐渐向外扩散成为一个越来越大的圆圈,是一种在某一突出特征影响下所产生的以点带面、以偏概全的社会心理效应。
巧妙地运用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桑戴克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他认为,人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也即常常以偏概全。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一切都好的品质;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坏的,他就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认为具有各种坏品质。这就好像刮风天气前夜月亮周围出现的圆环(月晕),其实呢,圆环不过是月亮光的扩大化而已。据此,桑戴克为这一心理现象起了一个恰如其分的名称“晕轮效应”,也称作“光环作用”。晕轮效应对人际交往有很大的影响。多数情况下,晕轮效应常使人出现“以偏概全”、“爱屋及乌”的错误,影响理性人际关系的确立。但晕轮效应有时可以增加个体的吸引力而助其获得某种成功,这或许是有利的一面。
我们在应聘、交友过程中,如果能够巧妙地运用这种晕轮效应,有意将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展示出来,便容易博得他人的好感与认可,获得成功。
小刘是一位刚毕业的专科生。一天,他来到一家公司应聘,发现其他应聘者大多是本科、研究生学历,顿时傻了眼。他想,如果按照常规程序投递简历,自己肯定没戏。于是,他趁中午招聘人员吃午饭时,拿着一张全英文版的画报在他们面前阅读。果然不出所料,招聘人员被彩色画报吸引,探过头来向小刘询问。小刘充分利用自己深厚的英文功底,用一口流利的英文向招聘人员介绍画报上的内容。最后,他们对眼前这位擅长英文的小伙子十分青睐,从众多高学历的应聘者中录用了仅有专科学历的小刘。
晕轮效应在较为感性的人身上或不熟悉的人之间更容易发生。外表是最能产生晕轮效应的因素。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大都会以服装评判对方的品味和地位,以初次的言谈举止判定对方的才能与品德,以偶然性的行为判定一贯性的行为。或许无意中的一个粗俗的举止,便会让你在朋友的眼中大打折扣;也或许一个善意的举动,便能让你光彩倍增,在别人心中留下良好的印象。
晕轮效应有时候会对人际关系产生积极效应,比如你对人诚恳,那么即便你能力较差,别人对你也会非常信任,因为对方只看见你的诚恳。
心理学家戴恩做过一个这样的实验。他让被试者看一些照片,照片上的人有的很有魅力,有的无魅力,有的中等。然后让被试者在与魅力无关的特点方面评定这些人。结果表明,被试者对有魅力的人比对无魅力的赋予更多理想的人格特征,如和蔼、沉着、好交际等。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有些人看起来慈眉善目,温文尔雅,彬彬有礼,待人和善。我们常常会喜欢这样的人,认为这样的人必定善良、友好,有涵养、有层次、有水平,是一个值得结交的好朋友,一个优秀的合作伙伴。然而事实未必如此,一些伪君子、骗子、表面一套背地一套的小人常常最具伪装性和迷惑性。
为了防备晕轮效应的不利影响,我们要善于倾听和接受他人的意见,尽量避免感情用事,全面评价他人,理性和人交往。如果想利用晕轮效应的有利面,我们在与人交往时应采用先入为主的策略,全面展示自己的优点、掩饰缺点,以留给他人尽量完美的印象。
以点带面影响人际交往
日常生活中,晕轮效应往往是悄悄地却又强有力地影响着我们对人的知觉和评价。
晕轮效应的极端化就是推人及物了,从喜爱一个人的某个特征推及到喜爱他整个人,又进而从喜爱他这个人泛化到喜爱一切与他有关的事物。这就是所谓“爱屋及乌”。
晕轮效应的特征,给人们认知带来的消极影响的直接结果就是偏见。偏见是以有限的或不正确的信息来源为基础的。一个走进晕轮效应迷宫的人,势必会产生偏见。
你是不是喜欢听某个演员唱歌,就喜欢他(她)?觉得他(她)这也好,那也好,越看越喜欢。
你是不是会因为看了某部电影或电视剧,喜欢里面的某个角色,而喜欢他(她)的一切,不管他(她)参加的什么其他节目,你都喜欢?喜欢他(她)整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