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理学家弗里德曼和他的助手曾做过这样一项实验,让两位大学生访问郊区的家庭主妇。其中一位首先请家庭主妇们将一个小标签贴在窗户上或在一个关于安全驾驶的请愿书上签名。这是一个小的、无害的要求。
两周后,另一位大学生再次访问这些家庭主妇,要求她们在今后的两周时间里在院内竖立一个呼吁安全驾驶的大招牌。这是一个大要求。
结果答应了第一项请求的人中有55%的人接受了这项要求,而那些第一次没被访问的家庭主妇中只有17%的人接受了该要求。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登门槛效应”,又称得寸进尺效应。
经过分析研究者们认为,人们拒绝难以做到的或违反意愿的请求是很自然的,但是他一旦对于某种小请求找不到拒绝的理由,就会增加同意这种要求的倾向。而当他卷入了这项活动的一小部分以后,便会产生自己是关心社会福利者的知觉、自我概念或态度。这时如果他拒绝后来的更大要求,就会出现认知上的不协调,于是恢复协调的内部压力就会使他继续干下去或做出更多的帮助。
登门槛效应通俗地讲,犹如我们登台阶时要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登,不可能一步飞跃到目的地,只有这样才能更容易、更顺利地登上高处,到达目的地。
这种效应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多:比如,一位大爷向你问路,等你告诉他方向怎么走时,这位大爷还是搞不清楚,让你帮忙带领一下,看到这位年纪大的老人你也不好意思拒绝,只好答应了,索性送“佛”送到西,帮人帮到底吧;想请同事帮忙修改图片,把所有图片交给他弄会让人家产生畏难情绪,因为人家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会拒绝请求,而如果先让他修改几张,然后再慢慢请他做接下来的部分,他也许会想善始善终吧,一帮到底。
明代洪自成也曾谈到这个问题,他在《菜根谭》中说:“攻人之恶勿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勿太高,当使人可从。”一下子提出一个较大的要求,被要求者一般很难接受,如果逐步提出要求,不断缩小差距,被要求者就比较容易接受。这主要是由于被要求者在不断满足要求的过程中已经逐渐适应,意识不到逐渐提高的要求已经大大偏离了自己的初衷。
不要追求一步到位
日常生活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在你请求别人帮助时,如果一开始就提出较大的要求,很容易遭到拒绝。如果你先提出较小要求,别人同意后再增加要求的分量,则更容易达到目标。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利用“登门槛效应”的例子:推销员在推销商品时,并不是直接向你提出买他的商品,而是先提出试用化妆品、试穿衣服的要求,等这些要求实现之后,才提出购买要求。男士在追求自己心仪的女孩时,并不是“一步到位”,而是通过看电影、吃饭等小要求来逐步达到目的。
人们都希望在别人面前保持一个比较一致的形象,不希望别人把自己看作“喜怒无常”的人。因而,在接受别人的要求、对别人提供帮助之后,再拒绝别人就变得更加困难了。如果这种要求给自己造成损失并不大的话,人们往往会有一种“反正都已经帮了,再帮一次又何妨”的心理。于是,登门槛效应就发生作用了。
一个人接受一个小的要求后,往往愿意接受一个更大的要求,犹如登台阶时要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登,这样更容易更顺利地登到高处。用“登门槛”来形容这种心理现象简直是太形象了。推销员就常常使用这种技巧来说服顾客购买他的商品,通常成功的推销员都不会向顾客直接推销自己的商品,而是提出一个通常人们都能够或者乐意接受的小小要求,从而一步步达成自己推销的目的。其实对于推销员来讲最困难的并非是推销商品本身,而是如何开始这第一步。当你把一名推销员让到你的屋里,可以说他的推销已经成功一半了,即使你开始并不想买他的账,仅仅是想看看他如何表演。有时我们发现这的确是达成自己目标的好办法,尤其是用于和不太熟悉的人打交道的时候,偶尔使用一次成功率还是挺高的。
在管理学中,企业领导者应利用“登门槛效应”激励员工循序渐进地提高业务能力,而不是在一开始就把要求定得很高,让员工望而却步,打消他们的积极性,失去前进的信心和勇气,影响工作的进度。在要求别人或者下属做某件较难的事情而又担心他不愿意做时,可以先向他提出做一件类似的较小的事情。
同样,对于一个新人,上级不要一下子对他们提出过高的要求,建议先提出一个稍有进步的小要求,当他们达到这个要求后,再通过鼓励,逐步向其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样员工容易接受,预期目标也容易实现。不过还要记住,有些时候还是要看住自己的“门槛”,该拒绝的时候一定要拒绝。
在现实中,我们做事之所以会半途而废,往往不是因为难度较大,而是觉得成功离我们较远,感到倦怠和无助,看不到希望而动力不足。
所以,选好自己的参照系,在大目标正确的前提下,定好自己的阶段性目标,才能让你更快更好地走向成功。有些人误以为自己能一步登天,一口吃成个胖子,所以常梦想一举成名。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一是由于你的能力并不够,二是由于成大事必须经过长久磨炼。因此,真正的成大事者善于化整为零,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
在人际交往中,当你要求某人做某件较大的事情又担心他不愿意做时,可以先向他提出做一件类似的、较小的事情,然后一步步地提出更大一些的要求,从而巧妙地操纵别人,最终达到自己的目的。
多看效应:潜移默化影响他人思想
在日常交往中,见面时间长,往往不如见面次数多给人留下的印象深,更容易产生亲近的感觉;相反,见面次数少,哪怕每次见面的时间较长,也难以消除因为间隔的时间太长而产生的隔阂,甚至可能因为相处的时间过长而产生摩擦。
如果想增强人际吸引,就要留心提高自己在别人面前的熟悉度,这样可以增加别人喜欢你的程度。因此,一个自我封闭的人,或是一个面对他人就逃避和退缩的人,由于不易让人亲近而令人费解,也就不太讨人喜欢。
见面时间长,不如见面次数多
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查荣茨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向参加实验的人出示一些照片。有些照片出现了20多次,有的出现10多次,而有的只出现了一两次。之后,请看照片的人评价他们对照片的喜爱程度。结果发现,参加实验的人看到某张照片的次数越多,就越喜欢这张照片。他们更喜欢那些看过20多次的熟悉照片,而不是那些只看过几次的新鲜照片。也就是说,看的次数增加了喜欢的程度。
这种对越熟悉的东西就越喜欢的现象,心理学上称为“多看效应”。
人心既坚强又柔弱,是一个很奇妙的存在体。有些感情因素,比如喜欢,会在不知不觉的接触中产生。接触频率越高,或者说见面次数越多,就会越喜欢。
有社会心理学家为了证明这个效应,曾做过一个实验。
在一所大学的女生宿舍楼里,他们随机找了几个寝室,发给她们不同口味的饮料,然后要求这几个寝室的女生,可以以品尝饮料为理由,在这些寝室间互相走动,但见面时不得交谈。一段时间后,心理学家评价她们之间熟悉和喜欢的程度。
结果发现:见面的次数越多,相互喜欢的程度就越大;见面的次数很少或根本没有,相互喜欢的程度也较低。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这种现象:那些人缘好的人,大多性格活泼开朗,善于制造与他人接触的机会,从而提高彼此间的熟悉度,互相产生更强的吸引力;在我们新认识的人中,初次见面时可能会觉得他其貌不扬,可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多次见面之后,逐渐觉得他顺眼多了,有时甚至会发现他在某些方面很有魅力;经常在领导身边出现的人,往往容易受到领导的信任,被委以重任;亲戚朋友之间经常多来往能增进感情,否则就可能会慢慢疏远。
如果你想改善自己的人缘,不妨多到朋友家中走动走动,哪怕只是露个脸,小坐一会儿,也有助于提高你的人际关系;作为职场人士,如果只知道在工作中埋头苦干,从不与人交往,把自我封闭起来,就不是明智之举。要有好的同事关系,最简单的方式就得多与同事拉拉家常,交流沟通,工作上相互帮助等。假如你想得到领导的重视和赏识,你就有必要经常向领导汇报工作。工作一开始,就要先汇报,工作进行到一定阶段,要按时汇报,进行到一定程度,要及时汇报,工作完成,要立即汇报。
这样,经常性地汇报,与领导接触的机会就多了,见面的次数也多了,让领导了解你的机会也多了,与领导越熟悉,领导越有可能喜欢你,这样,提拔你的可能性就大了。多向领导请教,多与领导交流沟通,这样往往能够帮助你赢得领导的器重。
有时仔细回想一下,我们对有些人的印象一般,但是随着经常的接触,是不是会越看越顺眼,甚至会越来越喜欢?
聪聪、小华和明明三个人在高中念同一个班,彼此都是很好的朋友。但是高考之后,聪聪和小华考到了同一所大学读书,而明明则考到了另一座城市的一所大学。
聪聪和小华几乎每个星期都会碰面四五次,有时是相约一起出去玩,有时是一起吃个饭,有时是在校园巧遇。明明在新学校也结识了许多自己的新朋友,和聪聪、小华则只在寒暑假才在家乡见面,一起开心地玩几天。
结果:很显然,尽管他们三人还是好朋友,但是不知不觉中,聪聪和小华的关系更加亲密,而与明明则有些莫名其妙的生疏。
可见,若想增强人际吸引,就要留心提高自己在别人面前的熟悉度。
多找机会和他见面
在男女交往过程中,“多看效应”往往能够建立起一种熟悉而稳固的感情,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日久生情”。或许“日久生情”没有“一见钟情”
触电般的感觉,它是男女经过长期磨合后,培育起来的一份心灵的默契,显得更加珍贵。
某高校的大三女生玲玲,家里给她介绍了一个男朋友。初次见面时,长相平平的男孩并没有给她留下深刻的印象,两人也就不了了之。大四时,玲玲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找了一份工作实习。恰好,那个男孩也在这座城市。初入职场,玲玲感觉压力很大,再加上她在这里举目无亲,时常感到孤独。
一次,玲玲拨通了男孩的电话,向他倾诉苦闷。后来,他们见面了,经常一起吃饭逛街,慢慢地两人有了默契。玲玲逐渐发现,男孩虽然长得不很出众,但很经看,相反在他身上还有很多优点:他的沉稳大度能够包容她的任性,他体贴细心,会烧一手好菜。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后,她觉得自己越来越离不开他了。一年过后,玲玲和那个男孩有情人终成眷属。
在商业交往中,运用“多看效应”可以培养与客户之间的亲密感情。很多事业有成的客户通常都十分忙碌,没有太多的闲暇时间留给你。只有经常出现在客户的视野里,进行频繁而短暂的交流,才能加深客户对你的印象。当他需要相关产品或服务的时候,自然会首先想到你。
生活节奏的加快,让每个人的时间变得极为有限。在人际交往和商业运作中,如果能运用“多看效应”缩短见面时间,增加见面次数,更加容易增进彼此感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多看效应”并非万能钥匙。它发挥作用的前提是给人的第一印象不是很差,否则见面越多就越讨人厌,反而起了副作用。
发挥作用的前提是,首因效应要好,即给人的第一印象不是很差,如果第一印象就很差,那么见面越多就越惹人讨厌,“多看”反而让人“多厌”,那就得不偿失了。所以,一切的前提,还是认清自己,理顺了,再拿给别人看。
因此,如果你希望被别人喜欢,别忘了给他机会多“看见”你。但是请注意,“多看”的次数是有界限的,过于熟悉可能会产生厌烦感。
如果我们想与某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就不妨多找机会和他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