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新时期青少年人生与生命读本
28457800000005

第5章 领悟人生的真谛(1)

希望的灯

美国作家欧·亨利在他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病房里,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从房间里看见窗外的一棵树的树叶,在秋风中一片片地掉落下来。病人望着眼前的萧萧落叶,身体状况也随之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

病人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

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用彩笔画了一片叶脉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最后一片叶子始终没掉下来。只因为生命中的这片绿叶,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人生可以没有很多东西,却唯独不能没有希望。希望是人生存的支柱,有了希望,生命之树才会常青!当心中的希望之火熄灭了,就会停止追寻生命的步伐,“死神”的脚步也就近了。

学会弯曲

孟买佛学院是印度最著名的佛学院之一,它建院历史悠久,拥有灿烂辉煌的建筑,还培养出了许多著名的学者。

还有一个特点是其他佛学院所没有的。这是一个极其微小的细节,但是,所有进入过这里的人,当他再出来的时候,几乎无一例外地承认,正是这个细节使他们顿悟,正是这个细节让他们受益无穷。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细节,只是人们都没有在意:孟买佛学院在它的正门一侧,又开了一个小门,这个小门只有1.5米高、0.4米宽,一个成年人要想过去必须学会弯腰侧身,不然就只能碰壁了。

这正是孟买佛学院给它的学生上的第一堂课。所有新来的人,教师都会引导他到这个小门旁,让他进出一次。很显然,所有的人都是弯腰侧身进出的,尽管有失礼仪和风度,但是却达到了目的。

教师说,大门当然出入方便,而且能够让一个人很体面很有风度地出入。

但是,有很多时候,人们要出入的地方,并不是都有着壮观的大门,或者,有大门也不是随便可以出入的。

这时候,只有学会弯腰和侧身的人,只有暂时放下尊贵和体面的人,才能够出入。否则,很多时候就只能被挡在院墙之外了。

佛学院的教师告诉他们的学生,佛家的哲学就在这道小门里。

其实,人生的哲学何尝不在这道小门里?人生之路,尤其是通向成功的路上,几乎没有宽阔的大门,所有的门都需要弯腰侧身才可以进去。

加拿大魁北克一条南北向的山谷,西坡长满松树、女贞、柏树,而东坡只有雪松。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因为东坡雪很大,雪松比较柔软,当雪在树上积累到一定重量时它就弯曲了,令雪滑落下来。而女贞、柏树却不能弯曲,它们被雪压断了。

一对情侣在决定分手前的最后一次旅行中发现了这个秘密,然后他们重归于好了。

即使再锐利,如果轻易就断掉,那也是毫无用处的。人固然需要刀片般的锋利,也需要柳条一样的柔韧。在这个世界上,要柔中带刚,刚里带柔,方里见圆,圆中显方,才会活得自由自在。

在风中,小草容易弯曲,参天大树则巍然挺立,不摆不动。一阵狂风可以把大树连根拔起,可是,不管风有多大,也不能把弯倒在地的小草连根拔起。

能屈能伸是高情商者的超人之处,情绪的控制并非是对逆境永远的坚贞不屈。屈者,比坚者有更大的柔韧性,对情绪控制的能力也会炉火纯青。

在古代亚洲有“扮羊吃虎”的说法。按照这样的观念,猎人准备狩猎老虎的时候,将自己装扮成老虎的诱饵,披上羊皮,在树林中等候。当老虎走到猎人射程之内时,便遭到射杀。

这时,判断英雄的标准不是论其捕杀老虎的本领,而是看其忍受扮羊耻辱的力量和能力。谁具备这样超人的耐心与承受力,就有可能成为成功者!

珍珠和沙粒

有位年轻人毕业后屡次碰壁,一直未找到理想的工作。他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对社会感到非常失望,因此产生了轻生的念头。他来到大海边,打算就此结束自己的生命。

这时,有位老人从他身旁走过。老人问他为什么要走绝路,他说自己得不到别人和社会的承认,没有人欣赏并且重用他。

老人从脚下的沙滩上捡起一粒沙子,让年轻人看了看,随后信手将沙子丢在地上,并对年轻人说:“你能把我刚才扔在地上的那粒沙子捡起来吗?”

地上到处都是沙子,而且没有太大的差别,要捡起老人刚才丢弃的沙子,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年轻人摇了摇头。老人没有说话,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一颗晶莹剔透的珍珠,随便地扔在了地上,然后对年轻人说:“你能不能把这颗珍珠捡起来呢?”

年轻人说:“当然可以!”

老人说:“那你应该明白了吧?现在你自己还不是一颗珍珠,所以你不能苛求别人立即承认你。你要想脱颖而出,那你就要想办法使自己成为一颗珍珠才行。”

年轻人蹙眉低首,一时无语。

是啊,如果你没有超出常人的才能,就不要抱怨自己被忽视,因为此时你还只是一颗普通的沙粒,而不是价值连城的珍珠。若要得到社会的承认,就要修炼自己的才华和品格,使自己卓然出众,成为一颗闪闪发亮的珍珠。

平衡现实和梦想

两个人结伴到山里去露营。这两个人性格截然不同,他们一个浪漫,一个现实。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浪漫者依然兴致勃勃地抬头看天,欣赏天上的星星和月亮,轻轻地哼唱着和月亮有关的歌曲。而现实者离开宿营地去拾柴火,准备晚上凉意上升的时候烤火取暖。可是等他回来的时候,却发现他们的帐篷和睡袋都没有了。

现实者马上意识到肯定有人偷走了他们的东西。他心急如焚,为如何度过这个晚上而发愁,看到在不远处傻坐着的同伴,不禁气不打一处来,于是讥讽地问他:“你看得这么认真,你到底看到了什么呢?”

同伴高兴地回答说:“你没有看到天上的美景吗?你看!满天的星星,还有皎洁的月亮,难道你不为之而深深震撼吗?宇宙多么的浩瀚,造物者又是多么伟大,我们的生命是何等的渺小和短暂……那你告诉我,你又看到了什么呢?”

现实者愤愤不平地回答道:“是的,我们是很渺小,渺小到别人偷走了我们的帐篷却都看不见,又无能为力!”说完,竟伤心地哭了起来。

同伴笑着说:“能够在空旷的天底下睡觉,享受篝火的温暖不也很美妙吗?”说完,兴致勃勃地烤起火来了。

生活中不乏这两种极端的人——要么太现实,要么太理想化。而真正理想的生活状态是将现实和理想调和至平衡。其实生活就是一场现实和理想共同参与的混合双打比赛。

人活着必须要考虑到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冲击。但如果一个人太过现实,只为金钱、衣着、食物、地位、权利等上下求索,最后会变得俗不可耐,而且生活得很累。一个人活着只看到实际的生活,却忽略了梦想等抽象的东西,是对生命的降格和浪费。

如果一个人只谈人生理想,忘掉人活着还需要油、盐、柴、米、酱、醋、茶等,他也许会很快乐,但最后很可能被现实环境击败,陷入生活的困境。

因此,人既要立足于现实,又不可失去梦想。

不要盲目攀比

面对着案桌上要批阅的文书,国王皱着眉头,感叹说:“要是能像神仙一样四处云游,逍遥自在就好了!”于是,他走出宫廷,到御花园里去散心。

可是,本来应该欣欣向荣的花园里竟然一派萧条,花和树都枯萎了。

“昨天你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枯萎了呢!”国王对橡树说。

“我没有松树高,于是我不停地往上拔自己,结果我的根脱离了土壤……”橡树有气无力地说。

“可是,松树,你比别人高,你为什么也枯萎了呢?”国王问松树。

“我不能和葡萄一样结果子,很难过,吃不下东西,就成这个样子了!”

国王更加诧异地问葡萄:“连松树都羡慕你,你怎么也气息奄奄了呢?”

“我多么想开出绚丽的花啊,像郁金香那样……我心里真是不平衡!”

询问了一大圈,最后国王欣慰地发现,在他的脚边还有一棵茂盛的小草,差点就被他踩在了脚底下。

“小家伙,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心安草。”小草摇头晃脑地回答。

“别的植物都枯萎了,只有你还在有滋有味地生长,这是为什么?”

“因为我只安心地做一棵安心草啊!”

橡树没有松树高,松树不能像葡萄一样结果,葡萄没有郁金香的芬芳,国王觉得没有神仙逍遥,而只有安心草不和别人比,安安心心地享受自己的生活,快快乐乐地成长,可见,只有安心于做真正的自己,才能让生命鲜活灵动。

和那些比自己强的人相比,自然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很多人攀比着,立下很多志愿:“有朝一日,我要和某某一样当大老板!有足够多的钱……”“我要努力往高处爬……”什么样的老板和生意才算大?多少钱才为足够多?多高才称得上高?“有朝一日”又在什么时候才能到来?

攀比只能为你增添追逐的劳累。为了不比别人差,攀比的人们更加努力地赚钱,马不停蹄地工作。为了房子、车子、面子,朝着“有朝一日”穷追猛赶,或许钱赚了一些,但心却累了很多,身体差了很多,又有什么快乐可言呢?

如果想获得幸福,那很容易实现;如果想比别人更幸福,那将都难以实现。而这也正是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烦恼和疲惫的根源。若想享受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不妨安然于平和与宽裕,细细体味自己所拥有的,那些足以让自己幸福和快乐。

重视自身的价值

孤儿院中有一位男孩非常悲观,总觉得自己活着没什么价值。一天,院长交给他一块石头,说:“明天早上把这块石头拿到市场上去卖,但无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第二天,男孩拿着石头蹲在市场的角落,意外地发现有不少人对他的石头很感兴趣,而且价钱愈出愈高。当男孩兴奋地向院长报告此事时,院长没说什么,只是让他明天再把石头拿到宝石市场上去展示,结果石头的身价再次上涨。

由于男孩怎么都不卖,后来,这块石头竟被传扬为稀世珍宝。男孩兴冲冲地捧着石头回到孤儿院,把这一切告诉给院长,并问为什么会这样。

院长告诉男孩说:“一块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惜售而提升了它的价值,竟被传为稀世珍宝。生命的价值就像这块石头一样,在不同的环境下就会有不同的意义。只要自己看重自己,自我珍惜,生命就有意义,有价值。”

生命的价值首先取决于自己的态度,只要自己珍惜自己,珍惜这短暂的几十年光阴,然后不断充实、发掘自己,最后别人才会认同你的价值。

史迈利·布兰敦说:“适度的自爱对每一个正常人来说,都是很健康的表现。为了从事工作或达到某种目标,适度关心自己是绝对必要的。”

要想活得健康、成熟,“喜欢自己”是必要的条件之一。但这并非充满私欲的自我满足,而是意味着自我接受——一种清醒的、实际的接受自己的本来面目,并伴以自重和人性的尊严。

自信的人最美

俗话说:自信的人最美丽。这句话不无道理。自信是对自己的正面肯定,相信自己才能把自己展示得更好。有些人似乎老是自我轻视,面对一切都是躲躲闪闪,不敢正视。不管去哪里,总是坐到最后一排的一个角落里,或者想尽办法逃离人们的视线。但在人的天性中,确实存在着这种令人鄙视的弱点。而真正有魄力的人能够不断突破这些,他们可以从容不迫地应付生活,不卑不亢地面对一切。那些勇敢的人,精神自由,思想独立,昂首行走在人群中,过着自己想过的生活。

爱默生说过:“如果一个人不自欺,也就不被欺。”你拥有坚定和自信的个性,总是能对自我和生活作出积极的、实事求是的评价,就可以不断塑造自己的品格;就不会自欺欺人,同时也不会遭到别人的轻视或欺骗。在生活中,抬起头来,不要无端地低估自己,你是天地间唯一的一个。

成功的人都是对自己有信心的人。来自哈佛大学的一个研究发现,一个人的成功85%取决于有坚定的自信心,15%取决于智力等其他因素。拿破仑·希尔说:“信心的力量是惊人的,相信自己,一切困难都将不会是困难。”自信犹如一盏起航灯,它会在茫茫无边的人生海洋中给你力量,也给你前进的动力。试问,一个连自己都不相信的人,如何博得他人的信任?

关于自信带来的成绩,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教授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他把一群小白鼠随机地分成两组:A组和B组,并且告诉A组的饲养员说,这一组的老鼠非常聪明,你必须把它们训练成为能够走出迷宫的老鼠;同时又告诉B组的饲养员说他这一组的老鼠智力一般,恐怕难以完成迷宫的任务,尽力而为吧。结果几个月后,发生了令人吃惊的结果:当他对这两组的老鼠进行穿越迷宫的测试时,发现A组的老鼠真的比B组的老鼠聪明,它们被训练得真的完成了迷宫任务。

后来罗森塔尔教授又来到了一所学校进行心理测试。他依然是随机地抽出了几个学生,并告诉校长说,这些学生智商很高,告诉他们,他们不是普通人,他们一定可以取得异于常人的成绩。

过了一年,罗森塔尔教授来到学校检查测试结果,果然如他所料。那些所谓的天才儿童确实取得了傲人的成绩。罗森塔尔教授这时才对校长说,事实上,自己对这些天才学生一点也不了解。校长很吃惊,问:“那为什么他们会取得如此好的成绩呢?”罗森塔尔教授笑了:“这就是自信带来的奇迹。”

不错,自信带来奇迹,同时也照亮人生。人没有自信,做任何事情都不会成功。自信犹如助燃器,不断地给你的人生增添燃料,它才能不断地高飞。

世界著名的交响乐指挥家小泽征尔在一次大赛中,按照评委会给他的乐谱指挥演奏,但他敏锐地发现了不和谐的声音,他觉得是乐谱有问题。而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坚持说乐谱没有问题。他却斩钉截铁地说:“不,一定是乐谱错了!”话音刚落,评委们立即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掌声不仅仅是对他的音乐才能的肯定,更多的是对于他的自信的赞赏。原来,评委们精心设计了一个错误,来检验指挥家在发现乐谱错误的情况下,能否坚持自己。小泽征尔的自信表现不但给他的演奏加了分,更为他的人生加了分。

值得注意的是,自信和自负、自傲不是一个概念。自信的前提是了解自己,不能作不切实际的相信。如果一只鸡信誓旦旦地说,我相信自己肯定能和老鹰飞得一般高,这种言论大概只能遭到同类的笑话。自信是建立在实力基础上的,不切实际的吹捧反而使自己迷失了方向。

天生我材必有用。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每个人的身上都潜藏着一种巨大的能量,或许一般不易被人所察觉,但是你自己得了解自己的这种能量,在这种巨大的能量的发挥下,你可以克服掉你的自卑或者怯懦,从而完成你良才的角色。

也许你会失败,也许你正处于贫穷之中,但是,你要坚信你自己的神圣的权利,昂起头,勇敢地面对世界。无论遇到任何困难,都要坚定向前,其实在充满自信和勇气的你面前,这些都算不了什么的。要坚信:自己生来就是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如果连你自己都怀疑自己的能力,那么没有人会信任你。要发挥你所有的才能,激发你所有的潜力,去承担生命中的重大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