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精致养女10件事
28460800000010

第10章 勇气:我也是奥特曼(3)

教会女儿说“不”,既是保护她又是在教会她委婉地处事。妈妈要这样告诉女儿:自身权利受到侵犯的时候,可以大胆地说“不”!比如职场上的不公,或没有给予自己一定的肯定,这时的你可以说“不”。

最好的办法是避开同事找到主管说出不公平之处,要求获得自己应得的权利,这样的解决方法让主管不至于小看你。又比如班干部竞选的时候,票数已经达到,为何老师还是安排了别的孩子当班干部?这时的你也要学会说“不”,让别人懂得你的付出,懂得你的价值,从而被重视起来,也可以单独找到老师沟通解决问题。如果遇到歹徒,当严厉地说“不”也不能制止他时,那么在生命至上的前提下,说“不”也需要委婉一些,不要用坚决的“不”毁掉了你的生命。至于具体怎么说要视情况而定,随机应变了。如果遇到的是分手,就不要决绝地说“不”,毕竟两人曾经相爱过,就算到了分手的那一刻也要给对方一个缓冲期和面子,而不能用甩掉和踹掉的口吻增加对方的痛苦,甚至导致对方的失控进而威胁到你的生命。

父母应该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国内很多父母都是控制狂,这也不许干,那也不许干,孩子在父母的呵斥下从小就生活在“不”的口吻中,进而演变成逆反心理,甚至丧失想象力。原来,我们才是“不”的创造者,而这“不”应该怎样说呢?

当孩子用她自己的方式来做事的时候,“不”也要分情况对待。

3岁的甜甜偷偷用剪刀剪纸,被发现后,父母的反应就是赶紧夺下剪刀,用严厉的“不”的口吻来阻止她,岂不知这样会导致孩子失去想象力,这时的“不”就显得很多余了。如果我是她的妈妈,或许我会参与到她剪纸的活动中,并告诉她私自用剪刀是会发生危险的,可以让她下次用剪刀的时候告诉你一声。这样既保护了她的想象力又让她懂得一些道理。

她故意违反规则的时候,就要严厉地说“不”了。溺爱会导致她性格缺失,如果无原则地纵容她,自私霸道的性格就很容易形成。从成长的心理角度来看,孩子在一生中要经历两次心理反抗期:第一次在两岁左右就可能出现,第二次是在青春期,这时的“不”大多代表着成长,代表着她自己的主见。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轻松地对她说“不”,让她懂得有些事是可以做的,有些事是必须遵从规则的。

当然也要教会她说“不”,这是因为“不”既是一种保护,也是一种技巧。不过,我不希望女儿用那种粗暴的态度对我大声喊“不”,这样的后果只能是生气再生气。我可不想让她用粗暴的“不”把我喊得灵魂出窍,想必你也如此。

女孩不一定就要做“胆小鬼”

孩子对于英雄的崇拜要超出你的想象,她可不想要一个“胆小鬼”的称号。

一日,女儿独自看《小魔女梦娜》,我在一旁见她一边捂着眼睛,一边忍不住看的样子感到好笑。电视镜头锁定在梦娜的那两个尖牙上,一头辫子的小魔女不知道又在想什么办法解决问题呢?女儿一边怯怯地看,一边崇拜地说:“如果我也会魔法就好了。”

每个孩子都想拥有魔法,有了魔法就可以做很多好玩的事。不只是孩子会这么想,有时成年人也会有这样的想法。那么,如果拥有了魔法会干什么呢?女儿给我的回答是“当然是做英雄了,像梦娜一样”。这时一个可怕的镜头出现,女儿赶紧用手遮住眼睛,看到她这个样子,我既觉得好笑又感到有点苦恼。是不是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女儿不是“胆小鬼”,而是一个胆大心细的女孩子呢?

女儿天性胆小,这点不像我,我小时候像个闯王。女儿的胆小从有认知后就表现了出来。在女儿会走以后,奶奶带她到外面玩,女儿总是紧紧贴着奶奶走,见到好几个同龄小孩,奶奶逗引她上前去玩,她却躲在奶奶身后。这时,一个小女孩野蛮地抢了女儿手里的饼干,女儿大哭,奶奶哄不好,只好抱她回家。我笑笑,“宝贝,下次再有小朋友抢你东西,咱就去抢回来。”

两岁时,女儿还是惧怕陌生人,我鼓励她和别的孩子一起玩,她却总是被欺负,之后哭着扑到我怀里。自卫对她来说就是一个空谈,看样子有时候孩子的性格真是天定的,而你只能辅助她去学会改变。

三岁时,女儿迷上了天线宝宝,每当她看到熊在黑树后吼叫的画面,就会吓得捂着眼,大叫关电视,过一会儿她还要看,真让人哭笑不得。我给她解释勇敢的孩子会战败大灰熊,女儿不听。

三岁半,女儿到了幼儿园的入学年龄。我坚决主张送她上幼儿园,奶奶和姥姥都反对,家里又不是没人看孩子,明年再去也不迟。而我主张多让女儿扩大接触范围,以克服她的胆小性格。经过软磨硬泡,终于说动了老人,女儿开始了幼儿园之旅。入园后,我经常和老师沟通。虽然她还是遭遇许多的欺负,但渐渐地她敢于自我表现了,可以面对许多小朋友去唱歌了,这也算是一个进步吧。

对于胆小的孩子,强制不是手段,疏导才是主要的。但很多时候强制却成了一部分家长的唯一手段,我们常常强制孩子拿出勇气,比如说:“你怎么那么胆小?”这句话会给孩子造成心理暗示,让她以为自己就是一个胆小的孩子;“你就不会去揍他?笨蛋!”这一句加强了孩子的自卑感,使她越发胆小;“我怎么会生出你这样胆小的孩子?”这给了孩子挫败感,还怎么提升她的勇气?强制有时候使家长走入误区,孩子在你强制的口气下变得越发胆小。别奢望孩子像大人一样能够守住规则,规则也是在慢慢疏导的过程中培养的。无论胆小还是霸道,这两种极端性格都是没有学会分享的结果。越不去分享,胆小的孩子越被疏远,霸道的孩子越发自私。

孩子的性格在6岁前已经形成60%,12岁基本定型。所以,幼儿时的性格培养不容忽略。女儿小时候,我所采取的方法就是让她多和陌生人接触,比如引导她和小朋友在一起玩,“宝贝,过来和小姐姐拉拉手,好吗?”和一帮孩子接触时,一般先要选择比她稍大一点的孩子,这样才能让她有一种安全感。“宝贝,玩具让小弟弟玩一下吧!”这时最好选择比她小的孩子分享快乐,可以让她有当姐姐的成就感。这里说的分享包括和小朋友一起分享食物、分享快乐,营造一个良好的礼貌的交流氛围,使孩子懂得这个世界不仅仅是自己的。胆小的孩子通过分享的培养变得不再惧怕陌生人,渐渐地胆子大起来。霸道的孩子通过分享懂得自私的后果就是没有朋友,进而懂得让步,变得宽容起来。总之,选择和陌生人接触,要视环境而定,不要去强迫,只能诱导。再就是扩大孩子的生活圈子,比如上幼儿园,当然不能全托,全托对胆小的孩子很不利,易造成孤独感,进而使她更加胆小。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也是性格培养的一部分,孩子性格的形成一部分来源于遗传,另一部分来源于环境,良好的家庭氛围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夫妻间的暴力和吵闹容易造成孩子的心理问题,比如“你给我滚”

这句话很可能让孩子产生恐惧心理,“你个没出息的东西”这种粗口会让孩子产生自卑直至学会暴力。

有些家长生了孩子后,就把孩子完全托付给老人或幼儿园,这对孩子成长很不利。我的观点是孩子最好还是自己带,其他人都是辅助。留守和全托更多时候会造成孩子的孤独感,从而形成更大的性格缺陷。尤其对于胆小的孩子,如果完全脱离了家庭环境,会更加胆小。所以,对于胆小的女儿我采取的是混养,由老人、幼儿园、自己来综合调节,这样,胆小的女儿才不至于感觉孤独,进而产生一定的勇气。

其实孩子的性格是多彩的,就像一块石头,我们不能要求都是一样的。无论是“胆小鬼”还是“小霸王”,很多时候都只是我们成人主观的臆断,然后用我们所谓的方式去强制改变。只要一强制,就变了样,那不是在教育孩子,是在调教机器。

孩子总有一些天性,也总有一些缺点,如果用完美的态度去对待,到最后只能让你失望。只有用疏导和赏识的赞美教育为主调,才会让她性格更加完善起来。

虽然有时女儿看《小魔女梦娜》依旧会尖叫,那让她尖叫好了,小魔女不也一样会尖叫的吗?我们有时不是也会尖叫吗?尖叫有时也是一种魅力呢。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不要偶尔的一次两次尖叫就当她是胆小鬼,胆小鬼是指那些性格懦弱没有主见的孩子。妈妈不要为她一次两次的尖叫就大惊小怪,那可是会把她吓成胆小鬼。

女孩的里子与面子

一日,女儿站在那儿对我狂吼,“不,我就不!明明是你的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