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离异一年多,独自拉扯孩子,未再婚。当初坚决选择要下孩子,就是不想让男人得逞。H的脑海里总是显现出男人背叛的可耻,弃十年的感情而不顾的可悲和另觅新欢的可恨。离婚的那一刻,H坚决要了女儿,并改了女儿的姓氏,要她永远不要提及父亲。这时她的女儿已经12岁,隐约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H对男人的仇恨并没有波及女儿,女儿还是时常想起父亲的好,提出要见一下父亲,却遭到H的训斥和打骂。一日,H发觉女儿离家出走了,这才惊慌起来。在她的思想里,认为女儿就应该嫉恨自己犯错的父亲,岂知血缘关系怎么会因为犯错而轻易被割舍?所以说,不要拿离婚做借口向孩子发泄对对方的不满,这样做的后果只会引起孩子的仇恨和叛逆,让孩子失去一定的安全感,进而怀疑整个人生。
正确的态度是:既然选择了要孩子,首先就要给孩子一个稳定的情绪环境,不要因为你的情绪影响孩子的情绪。其次,向孩子解释大人之间是因为性格不合而导致分开,虽然分开但还是孩子的父母。最后,鼓励孩子积极面对生活中的苦与乐,只有积极乐观的态度才不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太大的阴影。
离婚后最忌讳的就是诋毁对方和自暴自弃,因为诋毁产生仇恨,自暴自弃让孩子随之也自暴自弃。很多孩子就是因为父母的离婚导致逃学、打架、早恋等问题。问题出现后,父母不做自我检讨,而是把责任都归罪于离婚本身,却不知道离婚的行使者是人而不是物。离婚前夫妻双方就没注意对孩子进行感情疏导,而是一味地把心思放在吵架、打闹或是冷漠上。
离婚后更是如此,恨不能把对方妖魔化。仇恨的种子在孩子幼小的心中慢慢地发芽,最终导致孩子失去安全感,形成性格缺陷。
女儿就曾经问我:“妈妈,为什么大人结婚了还要离婚?就不能不离婚吗?”她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我需要了解其中的真相。我问她为什么要这样问,你们班里有同学的父母离婚了?女儿告诉我:“是啊,我同桌的爸爸妈妈最近就在闹离婚,他偷偷地趴在桌子上哭。我问他为什么要哭,他说不想让爸爸妈妈离婚。为什么结婚了又要离婚啊?你们大人真奇怪!”
为什么要离婚呢?有时两个成人都不知道为什么非要分开,为什么就不能好好地过。更何况孩子还幼小,不想失去父母的爱,离婚对则他意味着分离,这种打击让他受不了。
我只能对女儿这样解释,“有时两个人在一起生活久了,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当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的时候就要分开,分开也许会好些,免得天天吵。结婚后的分开就是离婚,结婚要领结婚证,离婚时同样要去民政局换成离婚证,证明两人离婚了,可以分开生活了。不过,父母虽然分开了,孩子还是他们的,只是生活方式不同而已。你可以劝劝你的同学,让他对大人离婚这件事想开点。这是他父母之间的决定,是他左右不了的。
再说分开了也不一定是坏事,总比天天吵架好。”
女儿听完我的话,还是似懂非懂,继续纠缠我,“妈妈,我想还是不要离婚的好,你和爸爸千万别离婚。”我摸了一下她的头,“我向你保证,一定不会!”
你看看,孩子对离婚这件事有多敏感,还是不要轻易去伤害孩子。如果真到了离婚那一步,你也需要向她做足够的解释,早早地对她进行心理疏导,尽量避免给她造成太大的伤害。
怎样面对父母的感情
9岁时,父母的一次激烈争吵吓呆了我,我躲在门后一边抹眼泪一边哀求着他们不要吵。可是,我的哀求无济于事,他们依旧激烈地大声争吵,一声高过一声,弟弟们则以大哭来抗议。争吵终于结束,母亲搂着我们三个说要和爸爸离婚,要带我们回到千里之外的姥姥家,这让我害怕极了,我非常害怕他们会分开。这种情绪持续了好几天,直到他们和好,我才放下了心。有了女儿后,我告诫自己不要在孩子面前大声吵,能不吵就不吵。可是,谁又能长期压抑住情绪呢?每当我忍不住发火时,女儿就会发出抗议,“为什么你和爸爸要吵架?我害怕!”
做父母的都会尽量照顾孩子的情绪,但两个大人之间的争吵多少会影响孩子的情绪,我可不想再让童年的经历在女儿身上延续。我这样对她说:“两个人在一起久了,难免会发生争吵,就像你和小朋友之间也会因为一些小事情发生吵闹一样。吵架有时并不是坏事,它可以让双方相互了解各自的想法,进而达到沟通的效果。能用平和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当然好了,可是,情绪总有压抑不住的时候,吵闹自然会发生,就像你有时对着妈妈吵,是不是想叫妈妈关注你的想法呢?”女儿点头,“这倒也是!不过,我还是不喜欢你们吵,这会让我害怕。”我看着她说:“害怕什么,我们又不是因为你而吵架,过一会我们就会和好啦,只是在争吵的时候谁也拉不下这个脸。”说到这儿,突然有点好笑,拉不下这个脸?我们向来好面子,吵架当然也关系到面子问题。我们赢回了面子,却让孩子感到担心,这可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不如赶紧和好吧。
夫妻之间的吵架常常会让孩子怀疑你们的感情,尤其是长期的冷战,会让她认为你们可能分开。那些经常当着孩子面大吵的夫妻,给孩子留下的印象就是你们的感情并不好,为什么还要坚持在一起过?你们天天争吵却没有吵散,这种毫无顾忌的长年累月的吵闹会让孩子失去安全感,偏偏你又经常在她跟前说:还不是为了你,要不早就离婚了!这种无意识的情绪发泄让孩子怎么想?她会感觉婚姻就是一个枷锁,两个人在一起无非就是吵架,那还不如单身的好。长大后的她或许真会选择单身呢!这其中就有你的因素。所以,不要毫无顾忌地在她跟前不停地吵,然后又向她抱怨可恶的婚姻,这是最不明智的做法。
现实中哪有不吵架的夫妻,或者说哪个孩子没见过父母争吵?吵架也是一种情绪的发泄,它和大笑一样重要。你需要让孩子认识到你们的吵架和她无关,也与婚姻无关,它只是一种情绪的发泄,想让事情得到更快的解决。切忌在孩子面前大打出手,用暴力解决问题,这无疑会给她造成心理上更大的伤害,她可不希望你们像仇人一样往死里打。有的父母喜欢冷战,这样的家庭氛围想想就令人心寒,冷战甚至比家庭暴力更可怕,在她的心里,你们就是感情不好,而不是吵架的问题了。
某网站调查:怎样看待父母感情不和?大多数青春期的孩子表示:
“真不明白他们,既然没有爱了,为什么还要坚持?”“挺可怜他们的,好像是为了我才一直不离。”“挺憎恨他们的吵,为什么不离?”看看吧!青春期的孩子不可能容忍虚伪的婚姻,“可怜”这个词被孩子用在父母身上真是有点可悲。
这世上存在许多空壳婚姻,维持这种婚姻的理由可能也是为了孩子,也许他们认为这样就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岂不知长期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对孩子来说更是一种压抑,这样环境下生长的孩子大多偏激,没有安全感,甚至可能会造成爱无能,不敢爱,有的还会有暴力倾向。
看到这儿,是不是应该节制一下你们的争吵?如果仅仅是小吵小闹,对她解释一下就可以。如果是不停地吵,大吵特吵,就要考虑一下自身的因素了!别忘了门背后一直有双眼睛,这双眼里的你们应该是柔和的,相爱的,就算不爱了,也不要那么虚伪。
结婚证到底有什么用
女儿从抽屉里找出我和老公的结婚证,寻找我们当年结婚时的蛛丝马迹。这个红色的小本本深深地吸引了她,她指着结婚证上的结婚照说:“妈妈,结婚必须要有结婚证吗?这个本本可以证明你们结婚吗?”我说:“是啊,结婚必须要有结婚证,这样经过法律的公证才算是合法的。”女儿继续拿着结婚证仔细看,一边看一边说:“你和爸爸笑得好灿烂啊,当时去办证的时候是不是很幸福?”说完又仔细地把它放回了抽屉里。此后,女儿经常把我的结婚证拿出来看,那段时间里她对这个红色本本的关注度比我和老公多了不知道多少倍,每次拿出来我都要和她一起重温当时的幸福,结婚证在受到她的关注后显得越发有魅力了。
记得那天领了结婚证后,我看了又看,心中很有踏实的感觉。在结婚典礼上证婚人认真地宣读结婚证,又后来办准生证,再后来它就一直被搁置在抽屉里,直到女儿把它找出来,才得以重见天日。很多人都曾问过我:“结婚证到底有什么用?”现在我可以回答你了,“可以在孩子长大的时候,拿出来让她看看你们当初那灿烂的笑,让她感到自豪,这就是它的用处。”
现在很多人在怀疑结婚证到底有什么用,如果两个人相爱还差这一纸契约吗?说实话,有时还真差这一纸契约。爱得死去活来的时候,可以什么都没有,可是谁又能知道没有一纸契约的爱情到底有多少可靠度呢?对于大多数女人来说,没有名分的爱始终是虚无的,到了一定的年纪,名分就代表着一辈子的幸福。所以,还是不要自欺欺人,结婚证就是对爱情最好的证明,我们就需要这个证明,有了它才合法,踏实。作为妈妈的你,就要给女儿灌输这样的思想:结婚证是爱的坚定表现,是结婚最有利的证明。
最好不要在孩子面前传达错误的信息,那会让她以后怀疑婚姻的幸福度。有的妈妈看到孩子拿出结婚证会这样说:“拿它干什么,快放回去,我早把它忘掉了。”这样的消极情绪传达到孩子心里,到底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孩子会认为你们的结婚也许并不是那么神圣,如果神圣为什么还会这么轻视结婚证?这可能会导致以后她对结婚证的怀疑和忽略,那么,当她无意中发现你们结婚证的时候,一定要给她一个确定的美好的解释。
假如有一天她发现了这个红色本本,对它投入极大的兴趣,你正好和她一起回忆一下第一次将结婚证拿在手里时的兴奋和幸福,结婚典礼举办时众亲友祝福的温暖感,以及结婚以后有了她带给父母的幸福,这不正好是一堂很好的亲子课吗?你可以大方地告诉她结婚证的神圣与作用,让她对爱充满信心。如果她正处在青春期,一定要告诉她结婚的真正意义,让她明白结婚应该是爱的见证,是神圣而庄严的,并不是一纸证书而已。不要让懵懂的她以为结婚就是一把枷锁,把两个人拴在一起生活,又或是结婚无非是有一个家有个归属,这些想法都对她以后的情感不利。
要让她对结婚有个正确的认识,让她认为结婚证是神圣的,领取结婚证必须具备一些条件,比如:男女必须自愿结婚,结婚必须达到法定年龄——男年满22周岁、女年满20周岁,双方没有配偶,不是近亲血缘关系的,符合以上条件的两人,才可以去相关单位登记结婚,才能获得结婚证。这样的交流可以让我们和她一起讨论结婚年龄、结婚的合法性,可以让她知道现在社会上一些偏离轨道的行为都是不被法律所认可的。我们要让她意识到必须正确地对待结婚,不要把结婚当儿戏,不要认为那只是一纸证书,那其中既含有爱,又含有许多责任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