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精致养女10件事
28460800000034

第34章 特别篇怎样对付她奇怪的小脑瓜(2)

我对女儿说:“谁说小孩子不能赚钱,小孩子是可以赚钱的!但是要注意赚钱的场合,比如在学校里就不能卖东西赚钱,那是违反学校规定的。当然如果去给别人打工赚钱也是行不通的,法律规定任何企业不能雇用童工,这是违法的。”那么,怎样才能赚到自己的钱呢?我建议女儿可以从家务劳动上赚钱。于是,我们列出一个清单:扫地、刷碗、擦桌子、洗衣服等家务劳动,做一次可以得到2元的报酬。但是,自己的衣服除外,那是自己应该做的。女儿为此兴奋了一会儿——她终于可以赚钱了。

可是,只干了一小会儿,就向我表示:赚钱太辛苦了。借此我对她说:

“小孩子主要任务不是去赚钱,而是怎么学到知识。以后你就可以凭借学到的知识去赚钱了,当然学点家务劳动也是应该的,如果现在你想赚钱,也只能帮妈妈扫地刷碗了。”

记得自己小时候放寒假和暑假都会领着弟弟出去捡废品以赚到零花钱,那也是一笔不少的收入。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家长尽量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当她们有赚钱的想法时,竟然吃惊得不能再吃惊,甚至用强制的手段来压抑她的这种思想。其实,这时的孩子并不是真的想放弃学习去赚很多钱,只是想从赚钱中获得足够的乐趣,这也是培养她财商最佳的时期。无论孩子提出怎样奇怪的问题,我们都要学会合理地解答和引导,比如这次,女儿通过干家务知道了赚钱的辛苦,并从中获得了快乐。

孩子们对于金钱的兴趣从她和你一起购物开始,那时的她就懂得钱的作用,钱可以用来换东西。等她真正拥有了自己买东西的能力后,越发感到钱的魅力。这时,她会强烈地滋生出赚钱的念头。这种念头是罪恶的吗?当然不是罪恶的,我们人人都有想赚钱的想法,而且从很小时候就表现了出来,赚钱意味着自己可以独立地拥有钱,并用钱来实现愿望。

对此,妈妈要做的并不是阻止或者促使孩子去赚钱,而是向孩子正确传递金钱观念: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钱绝对不行,将来你要通过合法的手段赚到自己的钱并获得你想要的快乐。幸福一部分和钱有关,但是又不是完全有关的。钱是为我们服务的,而不是我们为钱服务。就拿女儿的做家务赚钱来说吧,如果太过于贪财,一天做了超过自己能力的家务来赚钱,那后果是怎样的呢?肯定就感觉不到赚钱的快乐了。所以,对于赚钱来说还是要量力而行,而不是去拼命。

为什么大人能骂人,小孩子不能

“为什么大人能骂人,小孩子不能?”我惊讶于女儿这样的提问,并制止了她想骂人的冲动。

我和她讨论为什么要这样问,女儿说:“这几天班里一个男同学骂别人是猪,被老师训斥了,还让她检讨。可那天我无意中听到老师也说别人是猪,为什么他可以,我们就不可以呢?”女儿接着问我:“难道长大了就可以骂人了吗?”

我问女儿:“如果别人这么骂你,你的感受是什么?”女儿说:“如果别人骂我,我肯定揍他,我讨厌骂人!”我笑,“这就对了,骂人是一种发泄愤怒的表现,但同时也是一种引发别人愤怒的事情,相当于把自己的快乐建立于别人的痛苦之上。当我们想骂别人的时候要考虑‘这样做是不是不妥,会不会引起战争呢?’”

我们都曾在有意无意间不经意地吐出粗口,让身旁的孩子感到惊讶,她会想:“为什么平时优雅的妈妈也会骂人呢?”于是,当她以为这是一种正常的表达方式,她学会了像你一样的口气去对付别人,那会是怎样的一种情景呢?家有爱骂人的父母往往培养出来的孩子也爱骂人,孩子的模仿能力特别强,她或许感觉这是一种酷呢!尤其现在网络骂人俗语的流行更是让我们防不胜防。“靠”这个字眼用得最为广泛,那天无意中看女儿的聊天,竟然也用到了这个词。这时她的骂人是故意的吗?或许她并没有当成骂人吧,就像我们平时的聊天,熟人之间也会用这个词一样。这样的中性骂人词语被越来越多的人接纳,大多时候我们感觉不出是骂人,却也让我们失去了文明的韵味。

我们要向孩子解释:骂人是绝对不允许的,那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

虽然有时大人偶尔会犯错,用粗口来发泄情绪。可是,这并不值得炫耀和表扬,这种行为也会让同为大人的我们感到不舒服。我们可以试着用一些词语来代替粗口,来表达自己的不满,这同样起到作用。比如:用“我不喜欢这样”替代“去你的”,用“走开”替代“滚”,用“讨厌”替代“去你妈的”,等等。并不是只有骂人才能达到泄愤的目的。

经常骂人会形成习惯,损害你的形象,让人感觉你不是一个品质优良的孩子,人们会远离你,因为谁也不喜欢一个经常骂人的孩子。骂人对女孩子来说不但影响到美丽,更影响到各种社交能力。试想一下,她长得很漂亮,但是就有骂人的习惯,你还会喜欢她吗?答案肯定是不喜欢,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去学骂人呢?妈妈要明确地告诉她不仅小孩不可以骂人,成人也不能骂人,成人骂人更具有攻击性,会造成朋友的疏远,甚至可能会引起打架。

骂人有自言自语型和攻击型。成人骂人更多的时候是自言自语型,当某种欲求达不到满足的时候,也许会无意中脱口而出一句骂人的话。如果恰巧女儿在旁边,你除了尴尬一笑之外,要赶紧给她解释,给她道歉,这样才能让她正确地理解“骂人”。就怕是调皮的孩子学着你的粗口,这时的你千万不要训斥她,强制的后果只会引起她的犟嘴。其实她学你只是因为好奇,嘟噜一会儿看见你没有反应,过后就会忘记了。但如果她经常讲粗口就要注意了,要及时纠正她的语言行为,避免形成习惯改也改不了。

随着她渐渐地长大,社会道德行为的日益规范,这时的你想叫她在公共场合骂一句,都会是很难的事!那时的她会认为这样骂人真不是一件光荣的事,还是少去做的好。

为什么我怕鬼故事,你却不怕

那几日女儿特迷恋鬼故事,一边看一边吓得难受。她忍不住对我说:

“妈妈,为什么我怕鬼故事,你却不怕?”我只好对她说:“那些都是假的,害怕就不要看了,免得晚上睡不着觉。”女儿却不听,依旧看得津津有味,直到开始做噩梦,再也不敢看了。

恐惧是人的正常心理反应之一。对于鬼故事其实我也害怕,只是没有孩童时的恐惧感那么强烈,只有我们把它当真的情况下,才会产生可怕的感觉,想到那些东西都是假的,为什么还要如此害怕?我告诉女儿好多次,那些鬼故事都是虚构的,并没有什么可怕的,如果感觉太可怕,就不要去看了。她偏偏不听,并从中获得兴奋感,跟小朋友们讲里面的僵尸和幽灵。这让我想起我在小时候,也有段时间迷恋鬼故事,一遍一遍地看,然后兴趣盎然地跟同学们讲述。如果恰在此时有人恶作剧地突然大声喊一下,那种恐惧感瞬间让你无所适从。尽管害怕还会去看,这就是恐怖片的魅力。

看过一份研究报告说:压力太大的时候不妨看看恐怖片,会减掉一部分压力。对于这个建议我试过,我专挑非常恐怖的电影看,结果确实有点效果。等我真正感到恐惧的时候,随着大声的尖叫,压力也随之而释放掉了,也许通过看恐怖片释放压力对少数人来说有点作用。

孩童时的我们往往把许多东西都当做真实的,这也是童话的魅力。那时我们相信桌子会疼,狗狗会说话,天使会飞等。同样地,孩子们也会相信幽灵和僵尸的存在,也理所当然地会对幽灵和僵尸感到恐惧。

看了一段时间鬼故事的结果就是女儿开始缠着和我一起睡,不敢再自己睡觉了。我试图把她从恐惧的情绪中解救出来,建议她不再看鬼故事,可以多看一下幽默漫画等,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后,女儿渐渐地不再害怕了。

当女儿问你这个问题的时候,你也许可以尝试和她一起讨论如何成为勇士,以及怎样才能打败魔鬼。向她解释鬼只是虚构的形象,大多是人们的想象。人们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习惯了,有很多值得留恋的人和事,因此不愿意他们死去,或者是就算自己死了也还希望能存在于这个世界上,这就是鬼的最初形成。又因为人们害怕死亡,继而害怕鬼魂的存在,所以,恐怖的鬼故事流传了下来,并让我们有时信以为真。有些宗教也涉及到鬼,并用下地狱来警示做人要善良。而鬼故事只是用来看的,不要完全当真。随着她慢慢地长大,随着她的勇气慢慢地增加,以后就不会再那么害怕了,这也是大人为什么不怎么害怕的原因。

当然,真正的鬼并没有什么可怕的,最可怕的就是人内心的魔鬼,这种魔鬼的出现才是真正的恐惧,相信长大后的她会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