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决定孩子命运的12个关口
28462200000034

第34章 关口12注重生活的细节,成大事从小事做起(1)

细节决定成败。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是你将来成功的“细节”,小事往往能体现出一个人的修养、品质与操守。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想做大事的人,但愿意把小事做好的人却不多。许多人并不明白,要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小事,没有一定的素质修养是不行的。只有脚踏实地地做事,才是孩子成功的基础。

在生活中,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到极致就是不平凡,把每一件小事做好也就成就了大事。

1.每天读书30分钟

书作为知识的主要载体,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读书使人充实,可以提高自身素养,改善思想,增长才能。你应该帮孩子找出他自己每天的30分钟,最好是每天的固定时间。他唯一需要的是读书的决心,有了决心,不管多忙,他一定能找.到这30分钟。

高尔基曾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对于这个“阶梯”的理解,应该是人们一生的精力有限,不可能每件事情都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获得知识,那么就只能依靠书籍。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它记录了人类干百年来的每一点进步,通过阅读不同的书籍,掌握各个时期、各个种类的知识,这就是读书的真理。一个没有书籍、杂志、报纸的家庭,是缺乏学习动力的,人们只有通过经常接触书本,才能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在不知不觉中增长各种各样的知识,才能不与社会脱节。

耶鲁大学的前任校长海德雷说:“在各界做事的人,无论是商业界、交通界还是实业界,都这样向我说,他们最需要的人才是大学学院培养的、善于选择书本、能活用书本知识的青年。而这种善用书本、活用书本能力的最初培养,最好是在家庭中,尤其是在那些具备各类书籍的家庭中。”可见,一个家庭的藏书对于自己、对于孩子的未来是十分重要的。

一位原来只是补习班讲师的英文教师,后来成为一家着名英文杂志的发行人,他说他一共买了三套英文百科全书,一套缩写本随身携带、一套放在家里、一套放在工作岗位,随时阅读。他以随时随地提高自己为目的,也慢慢把自己带向了成功之途。

聪明的青少年在学生时代就养成了一种重要的能力,那就是怎样从一个汗牛充栋的图书馆中,辨别选择书籍,以供阅读。这种能力将对他的一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因为掌握了如何在图书馆里寻找自己需要的书籍、资料,就等于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就像是一个工人善于选择工具一样。

一位前任的哈佛校长这样告诫他的学生:“人若是能养成每天读10分钟书的习惯,则20年后,必判若两人。”但是,读书不能不求甚解,对书籍的钻研是一个人从书本中获取新知识的重要途径。

南宋朱熹开创了中国儒学的一个新篇章,他大半生的时间致力于学术研究和教育工作,成就斐然。

朱熹读书十分刻苦用心,与他同龄的孩子仅满足于读书、识字、背诵,他却更倾向于用心去体会圣人所讲的道理。他常常为一句话所含的意义而食不甘味,夜不安寝。一旦他领悟了各种道理,便又高兴得不能自已。朱熹不仅读书刻苦,而且非常善于总结学习方法。他喜欢博览群书,但从不贪多贪快。他认为,读书不明其中道理,就算读得再多也没有用。

早年他在读《周礼》时,听人说《周礼》的每一句话都仿佛从圣人心中自然流出,但当时不甚理解。后经多年研读、揣摩,终于豁然开朗。他曾比喻说这就好像以前只听说糖是甜的,盐是咸的,今天亲自尝到了,才真正明白了何为糖甜、盐咸。他还形象地把读书比做射箭,刚刚练习时,只要射到箭靶上就行。但经反复训练,最终要射中靶心,否则也就不能说学会了射箭。朱熹认为,读书的目的在于弄懂书中的义理,而后照着这些义理去做。

他说,十七八岁时读《孟子》,到20岁,只能逐句去领会。以后才明白,书中很多长段是首尾相连的,不能割断了它们的联系,只有把大段的文字综合起来理解,才能得到其中的真谛。

朱熹读书还十分讲究循序渐进的方法。他认为,读书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比如要先读《论语》,再读《孟子》;先读《论语》的《学而》

篇,再读《为政》篇。读某一本书或某一篇文章时就要读到把它弄懂为止,再接着读下面的内容。这样,读到融会贯通的地步,就可以说把知识学到手了。

朱熹不仅爱读书,而且会读书。他早年兴趣广泛,禅、道、楚辞、诗、兵法样样涉猎。但后来,他又转向专攻儒家经典研究。这“一博”、“一专”,为朱熹的学术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家长一定要让孩子养成每天读书30分钟的好习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每天抽出一点时间来仔细读书,将为孩子今后的工作、生活带来精神上的极大财富。

2.不懂就要问

培养孩子谦虚的品格。不懂就问,不耻下问,只有这样才能把学习搞好,也才能把人生过好。

今年周文进入小学高年级,爸爸观察周文,发现他喜欢唱歌,喜欢听歌,可是哪一首歌他都唱不到头;他喜欢看足球比赛,可是却从来不去学习和练习;一台收音机让他拆了,却不想着怎么样还原;但是他喜欢看书,性格好静,因而爸爸认为他搞理科比较合适,于是爸爸便根据这个大的方向来激发他对科学的兴趣。

周文有强烈的好奇心,好奇就能够促使他产生兴趣。爸爸从这一点出发,注意在家教中引起周文的好奇心,而每一次好奇心的诱发又都是以身边的科学为内容的。

坐火车时,爸爸问周文:“小文,你看这车窗外的树为什么往后跑呢?”“因为火车在往前开。”周文回答。“那你再看看远处,远处的那些树木是往后跑还是往前跑呢?”啊,远处的树怎么会朝前跑呢?整个大地看上去好像在围绕一个看不见的轴在转动。“爸爸,这是怎么回事?”于是,爸爸给他讲解了一番,引发了周文对运动现象的浓厚兴趣。

在教周文学骑自行车时,爸爸问:“我要把一个箱子从外屋推进里屋,这摩擦力是好是坏?”“不好,推起来费力。”周文回答。“那自行车轮子跟地面的摩擦力是好是坏?”周文回答不上来了。爸爸就解释说:“自行车后轮和地面的摩擦力向后,那么它的反作用力就是向前,推动自行车往前,所以人在车上踩脚蹬子,就可以往前行驶。”“那这个摩擦力是好的了。”

周文说。“不全是好的,前轮跟地面的摩擦力又是不好的了。”

他们回到乡下,爬山钻溶洞看钟乳石的时候,爸爸就对他讲山、讲水、讲古迹;进城时,在公共汽车上,有位子他们也不坐,而总是站在最前面看司机怎么开车;洗衣服,爸爸也把周文喊过来看看,再用手指在漩涡中心的空洞处试试,告诉周文龙卷风形成的道理……爸爸这样一次又一次利用周文的好奇心,进行诱导启发,终于使周文初步产生了对科学的兴趣。接下来的任务,就是由浅入深,把他产生的兴趣巩固下来。

对于培养孩子虚心好问的习惯,我们给父母的建议是:

(1)不让孩子有依赖心理

比如,在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如果遇到了难题就问,父母不要让孩子依靠父母解决。最好是做一些提示、反问,鼓励他独立思考,放弃依赖心理,因为做功课是他自己的事。

(2)培养孩子谦虚的品格

不懂就问,不耻下问,只有这样才能把学习搞好。

(3)要启发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当孩子发现书上有不懂的问题,问为什么时,父母要耐心回答,还要称赞他能虚心好问。有的孩子学习上怕苦怕难,一遇到难题就问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怎么做。这时不能直接告诉他答案,要鼓励他自己动脑筋去想,要启发他自己去解答问题。

3.凡事都要爱动脑筋

善于思考将让孩子受益一生。因此,父母必须重视对孩子的思考习惯和能力的培养。

思考是学习知识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父母要从小训练孩子思考的习惯,这样才能使他们在学习中日有所得。

王羽每次做家庭作业时都要妈妈帮忙,妈妈几乎每次都说他:“你都已经上四年级了,做作业时要先自己动脑去想,实在想不出再来问我。”

可王羽总是缠着妈妈,在妈妈帮助下才能完成作业。对此,妈妈很无奈,不知该怎样纠正儿子这个毛病。

学习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不经过思考的学习,一种是经过自己思考的学习。我们可能有这种体验,没经过思考的东西,即使学了,也会很快忘得一干二净。学习理解了,加上自己的思考的东西记得最牢,往往会一生受用无穷。这就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道理。

而孩子们现行的学习方式,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主要是第一种,也就是不经过自己思考的学习,原因当然有教育本身的问题,也有孩子自己的问题。在孩子所接受的学习和教育中,有些知识根本不需要思考或者根本不容许孩子去思考,家长和老师们往往只关注孩子记住了多少内容,考了多少分,而不注意留心孩子是不是融入了自己的思考,久而久之,孩子也就会懒得去思考。如果这种倾向不能得到扭转,那么这一代孩子仍然是缺乏创造力的。

学会思考,是孩子的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应当始终放在教育的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知识放在首位。

培养孩子思考的习惯和能力,需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下面就是培养孩子思考能力的具体方法:

(1)培养孩子观察的习惯

观察会把孩子带进问题的世界。在孩子提问的过程中,他的思考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2)认真回答孩子思考中提出的问题

有些孩子爱琢磨事情,随后会提出一些问题。对孩子提出的问题,别以无聊或荒诞来定论,而应该认真加以对待。

(3)经常让孩子领悟到事物的相对性

绝对的东西一般不需要思考,也不容易引起思考的兴趣。在遇到外国人的时候,家长可以问孩子:“在我们的眼中,对方是外国人,在外国人的眼中,我们是不是外国人呢?”还可以让孩子领悟到前后、左右、上下等都只有相对的意义。

(4)经常让孩子领悟到事物的可变性

孩子知道大熊猫喜欢吃箭竹,父母可以告诉他,远古时代,大熊猫的祖先是食肉动物。孩子见到毛毛虫,会又害怕又厌恶,父母可以告诉他,美丽的蝴蝶就是丑陋的毛毛虫变的。这样不断地给孩子指出同一件事物在不同时间、地点发生的变异,孩子的视野就会开阔起来。

(5)经常让孩子报告他的新发现

如果孩子报告说“我发现火苗总是向上的”、“我发现木块在水里是浮着的”等,父母应该热情地加以鼓励和表扬。如果孩子没有发现什么,就要经常启示他某个事物、某个现象,让他逐渐有所发现。

4.培养孩子的注意力,防止走神

孩子注意力的发展是成人教育的结果。家长要了解自己孩子在注意力方面的优缺点,配合幼儿园和学校开展注意力培养方面的工作,就能更好地开发孩子的智力。

李爽小时候跟祖父母同住,尽享祖辈的宠爱。李爽对学习从来不主动,无论上什么课都不集中精神,尤其是读书、写字、算术,回答老师的问题时总是答非所问。他对英语学习还是比较喜欢的,因为他两岁多的时候就参加了英语兴趣班,接触过英语。

今年夏天,李爽报名上重点小学时要进行考试,妈妈懂得些教育知识,让他练习应考,他死活不愿做,着急的妈妈找了一名家教。但是,家庭教师在给他讲解问题时,李爽的注意力始终很不集中,常常讲不到3分钟就得停下来,等他开一下小差才能继续下去。

李爽是个聪明孩子,他想学的东西都能学会,他不想学的时候,往往是因为被其他事情吸引。当其他孩子学习的时候,他能够专注于自己的事情。李爽还有个毛病,上课时,他会做些跟大家不同的事情。例如上画画课,他不等听完老师的讲解就自己开始动手画,画的内容并不是老师要求的主题,而且表达得也不好,颜色搭配不协调。比如有段时间他特别喜欢深颜色,就会把整幅画涂成黑色、红色等。

由于在上幼儿园前,父母比较注重早期知识灌输,所以李爽的知识面比较广。他爱问很多关于自然科学的问题,特别爱到幼儿园的科研室去看动植物标本。有一次,他在路边抓了一只虫子,带回幼儿园放着,问了老师很多关于虫子的问题,对这个问题他足足关注了一个星期。

可以分析一下孩子的家庭教育状况。也许,李爽妈妈懂得些教育知识,所以在语言上对他有所控制,例如批评他,可能道理讲了不少,行动上却迁就他,这很空洞,而且招孩子反感,这比不讲道理还要糟;本来父亲在家中应该扮演管教者的角色,显露威严,可惜他却并没有在家庭教育中起到什么作用。祖父母更是对孩子百般溺爱,家中没有能镇得住孩子的人,孩子自然容易失去控制。

所以,年轻的家长要做到:

(1)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避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对孩子的教育起着很大的作用。当孩子认真看图书、绘画或做其他事情的时候,家长们要为孩子创造的环境,电视或音响的声音不宜过大,更不宜在孩子旁边打麻将、大吵大闹,或者发出其他噪音,以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家长要善于在日常生活小事中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要养成孩子生活的规律性,这对提高幼儿注意力的稳定性是很重要的。在家里,无论教孩子收拾、放置物件,或是使用各种劳动工具,都要提出具体要求,并且给予具体指导,使他做事有始有终。例如开饭,家长教孩子搬好桌椅,再放好碗筷,让孩子集中注意力,做完一件再做另一件,这样,孩子就不会因为分散精力而打烂碗碟,倒掉饭菜,或者没有做完就走开。

(2)家长要讲一些教育孩子专心学习、做事的故事,促使孩子集中注意力

例如故事《小熊进步了》,内容是说一只小熊不专心上课,没有掌握区别蜜蜂和苍蝇的知识,错把蜜蜂当苍蝇拍,结果被蜜蜂蜇肿了脸。《小猫钓鱼》写大猫、小猫一同去钓鱼,大猫专心钓鱼,不一会儿便钓到了一条大鱼。小猫不专心,见蝴蝶、蜻蜒飞来了,它都去捉,结果连条小鱼也没有钓到。后来小猫经过大猫耐心的教育、帮助,专心钓鱼,不一会儿就钓到了一条大鱼。把这些故事讲给孩子听,结合孩子的实际,具体指出孩子要专心做事、学习,就可以使他逐渐养成专心的习惯,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的学习和其他活动,不可能完全符合幼儿的兴趣,但是,又要让幼儿集中注意力去完成,所以家长必须向孩子具体地讲清学习、活动的目的、意义和明确的要求,并做到循序渐进,由集中注意较短时间到较长时间,这样才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加强意志的控制力。

5.语言是一个孩子修养的体现

骂人、说脏话是一种粗鲁的行为,对人际关系危害极大。父母应采取措施纠正孩子骂人、说脏话的行为,树时代文明新风。

本性天真的小男孩,当受到外界的感染时,常常在模仿中沾染一些不良习气,例如骂人、说脏话。对此,父母不要简单地训斥,更不能纵容,适当的惩罚和耐心的说服是必需的纠正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