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呼兰”式的烟筒是关东的一大独特景观,在一些文人墨客题咏东北风俗的诗篇中也常提到它。其中乾隆皇帝《盛京土风杂咏》“呼兰”诗中“疏风避雨安而稳,直外通中朴且坚”之句,应算是“金口玉言”的总结。
蒙古包
蒙古等游牧民族传统的住房。古称穹庐,又称毡帐、帐幕、毡包等。
蒙古语称格儿,满语为蒙古包或蒙古博。游牧民族为适应游牧生活而创造的这种居所,易于拆装,便于游牧。自匈奴时代起就已出现,一直沿用至今。蒙古包呈圆形,四周侧壁分成数块,每块高130~160厘米、长230厘米左右,用条木编成网状,几块连接,围成圆形,长盖伞骨状圆顶,与侧壁连接。帐顶及四壁覆盖或围以毛毡,用绳索固定。西南壁上留一木框,用以安装门板,帐顶留一圆形天窗,以便采光、通风,排放炊烟,夜间或风雨雪天覆以毡。蒙古包最小的直径为300多厘米,大的可容数百人。蒙古汗国时代可汗及诸王的帐幕可容2000人。
蒙古包分固定式和游动式两种。半农半牧区多建固定式,周围砌土壁,上用苇草搭盖;游牧区多为游动式。游动式又分为可拆卸和不可拆卸两种,前者以牲畜驮运,后者以牛车或马车拉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蒙古族定居者增多,仅在游牧区尚保留蒙古包。除蒙古族外,哈萨克、塔吉克等族牧民游牧时也居住蒙古包。
安徽西递村
西递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城东8公里处,离屯溪约54公里,距黄山风景区仅40公里。西递村建自北宋元丰年间,距今900余年,后因徽州府于村1500米古驿道处设“铺递补所”而更名至今。村中保存完好的124幢明清民居,普遍为三间与四合格局的砖木结构楼房,马头墙、小青瓦,且“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文化内涵之深”,都是国内罕见,被游客、学者誉为“世界上最美的村庄”、“古民居建筑的宝库”。
西递村是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以胡姓为主聚族而居的古村落。西递村四面环山,东西约长800米,有三条溪流经村北、村东流经全村后在村南会源桥处汇集。西递村村中鳞次栉比的古民居形成船形的船体,村落周围的上百亩良田簇拥着整个村庄。村落以一条纵向的街道和两条沿溪的道路为主要骨架,形成以东西为主,向南北伸展的村落街巷系统。所有街巷均用黟县本地产的青石铺地。巷道、溪流、建筑布局相宜,村落空间变化富有韵律感。住宅普遍临水而建,有精雕细刻的八字大门楼,高耸的马头山墙,曲折的墙面,变化多样的石雕漏窗及街头巷尾的石凳、水井、石板桥,这些建筑和物件都保留着明清时期的原有风貌。整个村落的轮廓与所在的地形、地貌、山水等自然风光完美融合,具有很高的审美情趣,体现出皖南古村落的特有风貌。
村内现存的明清古民居有1241瞳,祠堂3幢,街道、水系均保持原状,正街、横路街和40多条巷、弄以及特有的青石板路都得到保留,使得西递堪称徽州古村落中的典范。
西递不管在建筑布局、营造技术还是装饰工艺上的成就都是极为巨大的,被人们誉为代表着中国唐宋以来住宅和人居环境建设方面的最高水平。它们还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文化的典型代表——徽州文化的载体之一,是明清时期达到鼎盛的徽州文化的产物。2000年11月30日,西递作为我国最典型的古村落类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浙江诸葛村
浙江兰溪的群山中,有一个清幽典雅的山村。山村不大,却以其神奇而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保存完整的古老建筑受到中外游客的青睐,这就是驰名中外的高隆诸葛村。
据历史记载,诸葛亮的第十四世孙诸葛利在浙江寿昌县任县令,即为浙江诸葛氏的始祖。诸葛村布局特别奇巧罕见,高低错落有致,气势雄伟壮观,结构精巧别致,空中轮廓优美,是诸葛亮的第二十七世孙诸葛大狮举家迁居至此后,为纪念先祖诸葛亮按九宫八卦阵图式精心设计建造而成。目前,这里聚居着4000多位诸葛亮的后代,数量之大让人吃惊。诸葛村以姓为村名,一村便为一族,一代接着一代,至今已绵延到第六十九代。村民祖辈更是无人不知自己是诸葛亮的嫡传后裔,处世行事无不以诸葛遗训规矩方圆。
诸葛村的建筑非常有特点,整个山村的分布形似八卦。外有八座小山拱卫环抱,小山似连非连,排列在八卦的八个方位上;而村内的民居建筑布局也精巧玄妙:村落中心有一口名叫“钟池”的池塘,半边池水半边地,两面各设一口水井,形成极具象征意义的鱼形太极图。钟池的位置不仅在地理上居于全村的中心,在整个建筑布局上也处于众星捧月的地位。
钟池周围构筑的八条街巷向四周辐射,分别指向村外的一座座小山岗。围池而建的几十座古老的厅堂及村民住宅自然地归人内八卦的坎、震、艮、巽、离、坤、兑、乾八个部位。从高空俯视,内外八卦赋形庄严完美,整个山村隐隐中透出一种和谐而又庄重的神秘。传说山村建立已有700多年的历史,虽然外界战乱不绝,但山村却少有兵灾内乱,这是诸葛村得以完好保存的重要原因,更是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
全村最雄伟、最壮观、最重要的建筑要算丞相祠堂与大公堂了。丞相祠堂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是诸葛氏族的总祠。每年的农历四月十四、八月十八及冬至日,亦即诸葛亮的生辰、忌日和民间祭祀日,诸葛村的村民均要在这里举行大型的祭祖庆典活动,感怀先祖盛德伟业;每当诸葛氏族中有重大事件,如历代子孙考中举人、进士或升官等,均要在这里祭祖,告慰先人。
大公堂处于村落中心,坐北朝南。大公堂内,挂着“三顾茅庐”、“舌战群儒”、‘七擒孟获”、“草船借箭”、“借东风”、“空城计”、“八阵图”、“白帝城托孤”等八幅彩画,演绎着诸葛亮一生的功伟。透过栩栩如生的壁画,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大形象越发鲜明。
陕西党冢村
党家村民居四合院是韩城民居的主要代表。韩城在乾隆年间曾经被称为陕西的“小北京”。党家村因农商并重而经济发达则又被称为“小韩城”,可见当年之盛况。2001年6月25日经国务院批文,党家村古建筑群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党家利全村多数为党、贾二姓,因党姓居住在早,故称党家(贾)村。党家村位于城东北9公里西庄镇境内,占地16.5公顷。始建于元至顺二年(1331),地处东西走向的葫芦状沟谷之中。现全村330多户,1400多人。明成化年间,党、贾两姓联姻,合作经商,生意兴隆,成为地方巨商富族,因而明清两代有较大规模兴建。清咸丰元年(1851)在村东北高地建寨堡,使村寨相通,连为一体。
在党家村的四合院建筑中,别具情调的便是院门。院门大多开在门房偏右或偏左的地方,有的也开在背墙上。开在背墙上的门,窄小朴素,只是稍作装饰。有钱人家则占用门房的一部分面积专门设计了高大、气派的“走马门”,“走马门”旁设有上马石、拴马桩或各种形式的环。门枕为方形或鼓式,均为石雕。有狮子门墩、鼓儿门墩、狮子鼓儿相结合的门墩,还有形体单纯的竖立双体线雕门墩。尤其是狮子门墩,无论粗犷简略或精雕细刻,都能将这一猛兽雕刻得栩栩如生,神态逼真。
门额题字是每户人家建院时必不能少的事,这也是韩城地方的传统习俗。几百年来,代代相传,延续至今。进院门,应先抬头观门额上的大字。若写着“进士”、“世进士”、“太史第”等内容的,是宅主在炫耀自己的政治地位或官职;若写着“忠恕”、“富德居”、“和为贵”,那宅主一定学识不凡,极具道德修养,还有警醒自己、训诫后人之意;若写着“居之安”、“诗礼传家”,是宅主在祝颂幸福、平安吉祥,标榜自己文化修养和情趣追求。最难能可贵的是,这些题字大多由当时有书法根底的人所书,书法讲究,制作精良,绝无涂鸦敷衍之处。此外,党家村还有一绝为“门庭家训”,其训词很多,内容丰富,保存完整,无处可比。
村中的看家楼,砖砌方形三层阁式,高14.5米,登高嘹望全村四周,是防御设施的嘹望楼。仿木砖雕节孝碑楼,雕制精美,建造独特,是党家村砖雕代表作品。
随着党家村古民居群体的发现,中日两国专家学者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上宣读考察党家村文章后,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此考察。中日两国有关建筑专家编写了《党家村——中国北方传统的农村集落》和《韩城村寨与党家村民居》专着。可谓“元明清三朝建筑耀高堡,欧亚美百国专家赞古村”。
苏州民居
苏州素以“园林甲天下”而闻名于世。拙政园、留园等9处古典园林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更是得到了世界的认同和肯定。但是这些私家园林的住宅部分以及构筑古城优美天际线的众多古民居,却犹如颗颗珍珠散落在悠长又寂寥的水巷深处,鲜为人知。
苏州传统民居多临水,以便运输和用水。有的建在滨河街巷一侧,临街面河;有的建于街巷与河道之间,前街后河,挑出水面,布局严谨,形成“楼台俯舟楫”、“白墙青瓦水中映”的景观;有的跨水而建,以桥接通两岸,独具情趣。
苏州民居大院都是由数个或数十个院落组合而成,而每个院落则由一进房屋、一个天井组成。这些院落一般按轴线规整排列,中轴线上依次建有门厅、轿厅、大厅和住房,左右轴线设客厅、书房、次要住房和杂屋等,成为3组以至多组纵列的庭院式建筑群。后部住房多为2层。各组轴线之间有贯通前后的狭长备弄。客厅和书房前布局山石花木,构成幽静的庭院。有的在宅后或宅旁建筑园林。面向厅、楼的门楼多用精美的砖雕装饰。
苏州民居外观除了高低错落、粉墙黛瓦,并无太多讲究,但是特别注重内部装饰,砖雕、木雕十分文雅,不像安徽民居讲求繁多。
苏州园林其实就是古民居的延伸,是大宅里的花园。苏州人不喜露富,再漂亮的园林都是只开个小门进入。走进庭院,回头又可观赏厅堂优美的造型和精湛的装饰。而在厅堂背后,高墙脚下,备弄尽头,还有特意留下的一块块小小天井,不过几平方米大,小的仅有一二平方米,俗称“蟹眼天井”。
蟹眼天井可通风,可采光,还可排水,在古民居内是不可缺少的,一个深宅大院动辄要布置一二十个小天井。对造宅者来说,这些小天井不是累赘,而是古民居这盘棋上的气眼。小天井内可布石笋,植天竺,置湖石,种芭蕉。一个天井就是一幅立体的画面,就是一曲优美的乐曲。高高院墙有时也开一些漏窗,漏窗可通气,也可透光,把沉闷的氛围、神秘的感觉冲淡了。
另外,还有精巧的屋檐滴水,天井、备弄中形态万千的漏窗,厅堂里构思独特的挂落以及小巧玲珑、峰石花卉装点的庭院,客厅内精细而又华丽的陈设和四壁高雅的挂饰等,无不透着吴地建筑文化的浓郁气息和不尽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