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民俗常识一本通
28464100000025

第25章 传统礼仪文化(3)

写“报讣”在民间极其重视,若是死者无子,也无既定的继承人,“出子”时必须临时在侄辈中选一人作为承宗子写在“报讣”上,写了谁,谁就有“合法”的财产继承权。

“期服”、“大功”、“小功”等项下,应写谁,谁在前,谁在后,谁远谁近,都要慎重对待,绝不能漏掉。否则,宗族之内、孝子之间会打架闹事,搞得丧事大乱,家族不和。“报讣”由阴阳先生书写,格式不一。

请主

实际上是请“陪客”,但当地人称为“请主”。就是在开吊祭奠的前一天下午,把“五服”之内先于死者而亡故的兄弟或妯娌的“神灵”请回来,陪伴新故者共享祭礼。男死请“兄弟”,女死请“妯娌”,男女不得混请。“请主”时,前有鼓乐吹打,孝子列队相随。请谁,谁的长子抱其“牌位”领头烧纸,坟头在的在坟上烧,坟头找不到的在十字路口烧。吹吹打打,满街转悠,也有向村邻宣告第二天开吊祭奠的意思。“请”完回到自家门前时,早有女孝子跪成一片,号哭迎接,后回到灵前,把所有“牌位”以新故者“灵牌”为中心,分左右、按长幼雁翅形摆放停当。接着磕头烧纸、献饭,好让他们一起“吃、喝”。

“请主”完成之后,女婿、外甥或儿子向死者献羊,俗称“领羊”。为什么给死者“领羊”?有的说是送给死者在阴问当马骑的;有的说是供死者食用的;有的说是为死者运钱的。人们各有自己的解释,没有什么一致。

开吊

通常在安葬前一日,设席待客祭奠,当日清晨,先由孝子跪拜烧纸,“执客”动手,在大门之外“出纸”。人们把这种“纸”叫“大纸”,是由“纸活匠”用各种色纸(以白纸为主),凿刻出金钱、花纹等图案,用苇子做骨架,扎成亭台楼阁样式,然后粘糊串连成筒状长条形,外加纸质旗幡飘带,吊悬在两丈左右的高杆上。其简繁由丧家自定。“出纸”有扬幡招魂、招回者灵魂享受祭奠的含义。

“出纸”毕,接着是孝子在灵前磕头烧纸,给亡灵献饭。献饭时,还要把丧事中杀了猪的猪头都献上。来客一看祭桌上的猪头,便会知道丧事杀了几口猪。

当天,亲朋邻里纷纷前来祭奠。丧家大门外设“礼桌”、“礼簿”,有人专门登汇来客和礼品,俗称“上礼”。凡有来客都鼓乐齐奏,热烈欢迎,有“知客”专职接客。客人先在“礼桌”上礼,再到灵前烧纸奠酒。

礼品中若有“名人”题写的匾幛之类,要在赞礼人的率领下,乐队前进,孝子列队随后前往村旁跪拜迎接,以表尊重。近年来,丧事奏乐除了唢呐以外,又引进了西洋鼓号,显得更加壮观、郑重、气派了。

祭礼

丧事应当过几天,各地习俗各异。一是依据阴阳先生推算挑出的埋葬吉日定;二是根据丧家的筹备情况而定;三是根据时令季节定,如盛夏就要快葬。因此,丧事过四五天、七八天的都有。

丧事大致分为普通事、官宾事、加祭事三种类型。

普通事没有主官、土官、礼宾,有少数吹手吹奏唢呐即可。不行“点主”礼,仅跪草守灵,烧纸奠酒,接待来客祭奠而已。

官宾事场面宏大,礼节复杂,耗资极大,唯富贵人家才能办得起。要请有功名的主官一人,土官一人,礼宾四人,穿旧式袍服,戴旧式礼帽。

分别有祭墓志铭、祭大木、行家祭礼、“点主”礼,还有墓前“祭后土”

等仪式。每举办一项仪式都须鼓乐齐奏,呼叫赞礼,三拜九叩,读文祭告。过去,有些丧家还请和尚、道人诵经“打醮”,超度亡灵。

加祭事就是旧时因家贫或其他原因,认为父母葬礼太简单,后来儿孙有了钱,选择吉日另行祭奠;或是另择“风水”改葬、迁坟。其形式可以按着普通事办,也可以按官宾事过,主要是祭奠亡灵、缅怀老人生前对本人的恩德。

辞灵

在埋葬的前一天晚上,从晚八点上下开始,鼓乐班子齐坐灵旁,由孝子到至亲,按门氏近远依次分别进行。该谁“进饭”,谁就端跪灵前,双手持香于胸前,鼓乐奏起曲子,有一人将盘子端上一盏茶饭献于灵前,一首曲子吹奏完了,“进饭”人叩头退位,再轮第二个人。

“进饭”时,除了本家孝子外,其他至亲“进饭”还要给鼓乐班子送小钱。给的钱多,就吹奏得好,时间长;给一次钱,就吹奏一曲。所以,各人“进饭”的时间长短不一样。吹奏哪些曲子,可由“进饭”人自点。

出殡

出殡,就是把灵柩从家里抬到墓地的过程。

出殡之前,先由吹鼓手在村里吹奏一番,乡邻听到嘹亮的唢呐声,从梦中醒来,便知道要起灵了。有的人即到丧家帮助,有的人掮上锨直奔墓地等待“全墓”。孝子及亲邻都到齐了,灵前烧纸叩头后,便把灵柩抬到大门外两条长凳上,在灵柩两侧绑上椽作为抬杠。出殡往往不用车,由四人或八人扛抬。

一切准备妥当了,孝子跪地烧纸“起灵”。灵柩抬起后,有人用脚踢倒停柩的两条长凳,由长子在柩前地上摔碎“纸盆”,顿时哭声大作。习俗谁摔“纸盆”谁就是当然的承宗子,就有继承权。灵柩起动时,长子在前一手拄着“哭丧棍”,一手拉着扯纤布,抱着“灵牌”低头弯腰哭奔墓地。

出殡的队伍顺序是:鼓乐走在最前边,吹奏哀乐。还有一人打着灯笼,俗称“引路灯”。一人提着纸笼边走边撒“纸钱”,俗叫“引路纸”。

一人提着斗,斗内装有五谷杂粮、铭旌和牌位等物。一人端着献饭,一人背上祭桌,这些大多都由女婿、外甥担任。接着就是男孝子、灵柩、女孝子、 “送埋”的亲朋好友随行。灵柩出村时路过谁家,谁家大门前就烧起火堆,一则为“路祭”,二则为驱邪。

下葬

灵柩抬到墓地,要绕墓穴转一周,表示死者踏看“地方”,熟悉环境,转完了,把灵枢放置在墓穴前面。孝子全部跪倒于地。阴阳先生进到墓室,用罗盘测定灵柩放置的位置,同时画出线来。下葬的时辰到了,用绳子把灵柩吊入墓室,挪在阴阳先生画定的线上。接着,在灵柩前放置灵牌、墓志砖、“阴间地契”,点上长明灯,摆上献饭,放个吃“饭”碗,然后用土蟹或石板封闭墓室口。

接着,就开始填土“全墓”。孝子再次大哭,长子填进第一锨土,娘、舅家人也要填上几锨,进行最后告别,接着众人便都动出手来,很快一个墓冢就堆起来了。冢上散上五谷杂粮,孝子与众人一起跪拜烧纸活,埋葬宣告结束。

埋葬完毕回到家里后,全体孝子叩头烧香敬天;再到各家“谢灶”。

而后,招呼“全墓”人吃饭,过去多是饴饹面。当天中午,才摆酒席,谢总管、知客,清理用品,丧事全部完毕。

葬后祭祀之礼

死者安葬后第三天下午,原来“送葬”的孝子及女婿、外甥,端上“献饭”,带上锨,到坟上去烧纸祭奠,修理墓冢,平整坟基,然后把“哭丧棍”全部插在冢尾,又把垂在脑后的孝纱盘上头去。从此,孝子才一可以随意出入人家大门。带去的“献饭”献过亡灵之后,孝子分吃不完就地埋掉,不许带回家中。原来“送埋”的孝子和至亲,必须参加“复三”。俗语说:“送埋不复三,家里穷个干。”所以,人们都特别忌讳,“复三”时“送埋”者无一有缺。

人死从咽气那天算起,每七天为一个祭日,也叫“祭七”或“过七”。第一个七天叫“头七”,第二个七天叫“二七”,直到第七个七天叫“尽七”。“三七”、“五七”、“尽七”比较郑重。“过七”丧家及亲友多在坟头烧纸祭奠和煨火。

“祭七”过完到百天,再烧化纸钱,进办祭奠。以后三年内每逢死者去世的日子,都要举行祭奠仪式,以表纪念,俗称“三年守制”。第一年叫“头周年”,第二年叫“二周年”,这些年祭礼比较简单,多为本家孝子及至亲参加。到了“过三年”,这时已经“服满”,所以最为隆重,有的像过丧事一样,杀猪宰羊,布置祭堂,来客祭奠,祭礼繁杂。“三周年”

的中心是“换服”,即“守制”期到,脱去孝服。埋葬时,过了“大事”

的,多数“过三年”都比较简洁,本家孝子及至亲烧纸祭拜,坟上“换服”就行了。在“守制”的三年内,孝子都穿白鞋。清明、农历十月一日、冬至、除夕、新年时都要烧纸祭奠,孝子家不放炮,不作乐,过年门上不贴红对联。三年后,才可举行正常的节日习俗活动。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的广大地区开展殡葬改革,转变旧的丧葬习俗,移风易俗改土葬为火化,摒弃了旧丧葬习俗中封建迷信的内容或繁文缛节的模式,简化了丧葬过程。

另类葬俗

船棺葬

船棺葬是我国古代南方某些少数民族的葬俗。因用船形棺为葬具,称船棺葬。船棺葬分露天葬和土葬两种。

船棺露天葬盛行于东南部古越人所在地,大多是福建及江西的武夷山区。福建崇安武夷山的船棺是独木舟状,史称“架壑船棺”、“仙船”、“舟船”等,曾盛行于商周至西汉年间。近年考古发现,这种船棺分底盖两部分,都由整段木头刳成,上下套合。下部为船棺的主体,中为长方形盛尸处;盖作半圆形,内部刳空如船篷状。

船棺土葬是旧时四川巴族的葬俗,流行于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前1世纪末。考古发现,四川巴县冬笋坝和昭化县宝轮院有船棺墓葬群,船棺体形粗大笨重,用整段楠木刳凿或用六块整板拼接而成,中部为盛尸处,上有木板为盖。

天葬

在西藏民间,天葬是最为常见的一种丧葬方式。

有关西藏天葬的来历,目前有好几种说法:一种说法觉得,西藏一年内大部分时间为冻土层,坚硬难挖且又因树木稀少难以棺葬,便因地制宜地采取了天葬方式。另一种更加可信的说法是天葬与佛教教义相一致。在佛教中,“布施”是信徒的标志之一,布施中的最高境界便是舍身,佛经中就有“舍身饲虎”的动人故事。按照佛教教义,人死以后,灵魂离开肉体开始新的轮回,尸体就成了无用的皮囊,而后将尸体喂鹰升天,也是人生的最后一次善举。

悬棺洞葬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瑶麓乡的瑶族人现在还沿袭着古老的悬棺洞葬葬俗,已有三百年以上的历史了,是当前世界上唯一的少数民族悬棺洞葬的族群。

在瑶麓乡,悬棺洞葬按家族姓氏分摊山林里山洞,将之作为亡灵安息的洞窟。老人去世后,族人把棺木做成“井”字形。瑶族画师用矿石颜料和蓝靛为亡灵描绘有天堂、人间、占钱、海洋和地狱的月牙表图腾及鱼形图腾的木板,嵌置在棺木上。家人则为死者准备一份糯米饭和一块烤肉给他们作为枕头,放进棺木内。后生们围着棺木,烧起篝火,敲着木鼓,唱起古歌,围绕棺木跳起“打猎舞”。夜幕降临后,几十个后生抬起棺木,全村人打着火把将亡灵送出村寨。依照古老的习俗,他们不能走有人走过的路,也不允许用砍刀开路,必须钻刺蓬踏荆棘,走一条陌生的路。几十个人抬着棺木钻刺蓬,攀悬崖,将沉重的棺木运进半山上的亡灵洞中,而后一齐转身离开,任何人都不得回头再看一眼,而且从此任何人也不再进入这个亡灵安息地。

生育习俗坐月子

妇女产后,叫“坐月子”。“月子里”,产妇主要是休息调养和育婴。

产妇生产后三天内不能下床,孩子没满月前不得出门。坐月子期间,产妇一般不用劳作,怕落下“月子”病,多由婆家小姑子或妯娌们伺候“月子”。第三日,产妇要喝肘子骨做的“全汤”,以滋补身子和催奶。月子期间,忌食生冷辛辣等食物,否则会“回奶”、“叉奶”。

坐月子期间,禁忌很多。忌外人进入产妇居室。产妇生产后,家人大多在屋门口悬挂一红布条,以防外人冒然进入。据说,外人进入产妇屋子,会把孩子吓出“脐带疯”来,对产妇和进入者身体也不好。此俗有一定信仰因素,如产褥禁忌、产妇不洁等,同时还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如保护产褥期妇女和新生儿身心健康等。

红喜蛋

中国传统思想认为生孩子就是添喜,因此把女婿前往岳父母家通报称为“报喜”。报喜时常带红鸡蛋,如果是男孩,红蛋是双数,染红后还要在鸡蛋的一头用墨染一个黑点,表示“大喜”。如果是女孩,鸡蛋为单数。

红鸡蛋送到姥姥家,姥姥一眼就知道女儿已经生产了,并能看出是男孩还是女孩。古时,姥姥接到喜讯,还要烙一张饼让女婿或报喜的人带回去。报喜人在回去的路上碰到狗时,把饼扔给狗,这表示狗替孩子挡了灾,婴儿就不会夭折了。

婴儿出生后,近亲好友要为产妇及孩子送一些礼品,通常是红糖、小米、挂面、鸡蛋四色礼,也有送农家玩具的。婴儿的姥姥大多要送上一百个甚至几百个鸡蛋。

主人收下礼后,还要回敬煮熟的红鸡蛋。每收一份礼,便要让客人带走一份红鸡蛋。男孩带双数,女孩是单数。因生育过程中使用的这种礼仪蛋为红色,人们都习惯称它为“红喜蛋”。

洗三

孩子出生第三天,很多地方有“洗三”习俗。洗三时,由接生婆抱着婴儿洗澡,边洗边唱吉祥歌谣:“洗洗头,做下侯;洗洗蛋,做知县;洗腚沟,做知州。”洗完澡后,用一根大葱往婴儿身上轻轻抽打两下,说道:

“一打聪明,二打伶俐。”再拿起先前准备好的秤砣照着婴儿比画两下,说“秤砣虽小压千斤”,意思是孩子长大之后在社会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最后,再拿一面小镜子在婴儿屁股上照几下,说“拿宝镜,照照腚,白天拉屎夜里净。”至此,整个洗三仪式完成。

这一天,生孩子的主家一般还要备办酒席,一表庆贺,二来答谢接生婆和前来庆贺送礼的亲朋好友。

做满月

婴儿出生满一个月叫满月,通常男婴在出生后的第三十天,女婴则是在第二十九天。满月时所做的庆贺称做满月,有些人是选在第二十四天,取二十四孝之意,寓意小孩长大后会像二十四孝中的人物一样孝敬父母。

到婴儿满月时,要剃掉婴儿的头发,叫理胎发。剃头时,婴儿让他人抱住,父母不能在身边。有些地方把婴儿剃下的头发搓成团,用红绿花线拴起来,悬挂在堂屋高处。

这天产妇的娘家会派产妇的兄弟给外甥送头尾。所说头尾指的是婴儿从头到脚所穿的所有衣物,包括帽子、衣服、银牌或金锁、手镯、脚镯、鞋袜等。外婆和亲友陆续携带礼品或礼金来看望小孩,主人要大办宴席来招待。外婆或舅舅还要抱着孩子到大街是或邻居家里转一转。

河南等地盛行满月挪臊窝的习俗,即母亲带着婴儿回娘家。母亲抱着宝宝在回娘家的路上呼唤“宝宝别怕”,目的是为孩子祈求幸福和吉祥。

有人把婴儿满月出门称作“游行”,叫法虽不准确,但借此表达希望孩子见世面、不怕生人、将来有出息的心愿还是很恰当的。挪臊窝对产妇而言,可以说以此摆脱了那个充满污秽的环境,恢复被中止的社交活动和联系。至于回娘家,显然与满月礼中娘家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是一脉相通的。

百天

在诞生礼中,百日礼可能是最不注重仪式的,它仅是人们利用“百”

这个象征圆满的数字表达对新生儿的祝福。古人又以为百天是婴儿成长的一个关键期,婴儿如果能顺利活过百天,就意味着摆脱了一个困厄,他们利用“百”圆满、完全的象征意义祝福婴儿长命百岁,是祝福的一面。

于是婴儿出生百天,穿百家衣、戴百家锁、吃百家饭这些祝福他长命百岁的行为便大大普及开来。

百家衣讲究紫色,取其谐音“子”,有祈祝多子多福的含义;百家锁多用金银制成,讲究由百家凑钱制成,有些地方还要求百家之内必须要有谐音长、命、富、贵四姓;吃百家饭则有依靠众人养护孩子的意思。人多力量大,能给身体柔弱、魂魄不稳的婴儿制造更加宽松、舒服的生活空间。

抓周

婴儿过周岁生日,意味着在人生道路上平稳地度过了第一个春夏秋冬,为此要设宴庆贺,一则祝贺孩子的健康成长,二来寄托大人们对孩子的美好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