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民俗常识一本通
28464100000028

第28章 民间传统工艺(1)

争奇斗艳的名窑陶瓷

瓷器是我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陶瓷的国家。早在原始社会,先民们就已经在陶器上装饰各种花纹和图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彩陶文化。新石器时期陶器的制作就从最早的手工捏塑、泥条盘筑发展成转轮成型,夏商周时陶器逐渐朝精工细作转变。西汉发明各色釉药并施在坯上,烧成明亮的低温釉陶器。东汉时首次烧制成功高温青釉瓷器。到了唐朝,我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进步,促进了制瓷业的发展,如北方邢窑白瓷“类银类雪”,南方越窑青瓷“类玉类冰”,形成“北白南青”的两大窑系。同时唐代还烧制出雪花釉、纹胎釉和釉下彩瓷及贴花装饰等品种。

宋代是我国瓷器空前发展的时期,呈现了百花齐放、百花争艳的局面,瓷窑遍及南北各地,名窑迭出,种类繁多,除青、白两大瓷系外,黑釉、青白釉和彩绘瓷纷纷出世。举世闻名的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的产品为世之珍品。还有耀州窑、湖田窑、龙泉窑、建窑、吉州窑、磁州窑等产品也是风格奇异,此时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

元代发明了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并第一次成功地烧制出典型的元青花和釉里红及枢府瓷等。特别是元青花的烧制成功,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明代烧制出众多的高、精、尖产品,如永宣的青花和铜红釉、成化的斗彩、万历五彩等都是稀世珍品。景德镇的青花、白瓷、彩瓷、单色釉等品种,繁花似锦,五彩缤纷,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还有福建的德化白瓷产品都非常精美。

清朝康、雍、乾三代瓷器的发展臻于鼎盛,达到了历史tz~j最高水平,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高峰。景德镇瓷业盛况空前,维护了中国瓷都的地位。康熙时烧制出色泽鲜明翠硕、浓淡相问、层次鲜明的青花。郎窑还恢复了失传200多年的高温铜红釉的烧制技术,郎窑红、缸豆红独步一时。还有天蓝、豆青、娇黄、仿定、孔雀绿、紫金釉等均是成功之作。此外康熙时创烧的珐琅彩瓷也驰名海内外。

清后期,由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日益衰落,导致我国陶瓷发展每况愈下,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逐渐回升。

如今,瓷器制造主要分布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广东枫溪、山东淄博等地,耀州窑、龙泉窑、建窑、定窑、磁州窑、德化窑也逐渐恢复发展起来。

江西景德镇瓷

我国着名瓷都。素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之称。瓷质优良,造型轻巧,装饰多样。在装饰方面有青花、釉里红、古彩、粉彩、斗彩、新彩、釉下五彩、青花玲珑等,其中特别是青花、粉彩产品为大宗,颜色釉为名产。釉色种类繁多,有青、蓝、红、黄、黑等类。仅红釉系统,即有钧红、郎窑红、霁红和玫瑰紫等,都用“还原焰”烧制。还有青花装饰与镂雕结合,形成独特的青花玲珑器皿。

河北定瓷

定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地址在今河北省曲阳涧滋村及东西燕村,在宋代属定州,所以称定窑。北宋定窑以烧制白釉瓷器为主,装饰手法有划花、刻花、印花和捏塑等。纹饰以莲花、牡丹、萱草较为常见。定窑除烧白釉外,还兼烧黑釉、绿釉和酱釉。造型以孩儿枕、狮子枕、梅瓶、云龙盘、双凤碗等较多。常在器底刻“奉华”、“聚秀”、“慈福”等字。盘、碗因覆烧,有芒口及因釉下垂而形成泪痕之特征。

福建德化瓷

明代德化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沿袭了传统浮雕纹及贴花的特点。德化白瓷的胎骨细柔坚致,俗称“糯米胎”,含有晶莹的亮泽,釉水洁净匀厚与胎骨结合紧密浑然一体,成色温润如玉,剔透光滑,器体在光线照耀下,可映见指影,敲之声音清悦悠扬,犹如敲击金属,铿然作响。德化陶瓷闻名于世界还是以明代生产的白瓷最具特点,也最有影响力。可以说,德化的明代制瓷技术已经达到了历史的最高水平;在造型艺术方面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陶瓷世界里天生丽质、别具一格的艺术品。

河北磁州瓷

磁州窑地处河北磁县的彭城镇。早在南北朝时期,这里就开始生产青瓷器。北宋时期,磁州窑成为北方着名的民间瓷窑基地,是北方民窑的代表,有“南景德,北彭城”的美誉。到了明代,磁州陶瓷发展到鼎盛时期。像高档细瓷象牙黄,具有质地细腻、淡雅素净、凝似霜脂、轻若浮云、胎薄透明、质如象牙的特点。翡翠瓷则质地晶莹,如玛瑙玉石;装饰上以黑白对比为特点,白、黑花装饰极为突出,并创造性地运用绘画的技法把人物、鸟兽、虫鱼、山水等景物描绘在瓷器上。不论是画花、刻花、雕花,都造型优美,色泽典雅,形象生动,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陕西耀州瓷

耀州窑位于今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耀州窑始于唐代,那时烧黑、白、青瓷,宋代青瓷得到很大发展,北宋末为鼎盛期。耀州窑宋代晚期以青瓷为主,胎薄质坚,釉面光洁匀静,色泽青幽,呈半透明状,俗称“姜黄色”。装饰有刻花、印花,结构严谨丰满,线条自由流畅。纹饰多满布器内外,种类繁多,有牡丹、菊花、莲花、鱼、鸭、龙、凤等,风格粗放健美,生动自然。器型有碗、盘、瓶、罐、壶、香炉、香熏、盏托、钵等。小口、短颈、丰肩,通体刻画缠枝花卉的梅瓶,以及风首提梁、狮子流,通体刻画缠枝莲花的倒流壶等,则是耀州窑独具特色的产品。耀州窑为我国“六大窑系”中最大的一个窑系,其产品成为北方青瓷的代表。

风格各异的剪纸

剪纸,又称剪花、窗花、刻纸,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民间工艺,早在西汉司马迁《史记》中就有记载。汉晋时,民间妇女就有用金银箔和彩帛剪成方形花鸟,贴在鬓角为饰的风俗。唐诗中有关剪纸的诗句很多,李达《剪采》诗云:“剪采赠相亲,银钗缀凤真。”到了宋代,剪纸更加流行,这时有了专业艺人和专门的剪纸手工业。到了明清时期,剪纸在民间广泛用作窗花、团花,象征吉祥喜庆。另外,还做鞋花、枕花、伞花,梳妆镜上的喜花,少妇背上婴儿背带的巾花、陶瓷器具上的边饰等。

剪纸艺术发展到现在,种类繁多,有黑白剪纸、套色剪纸、分色剪纸、刻金彩衬等样式。就创作者和表现内容来看分为两个体系,一个是传统民间剪纸,一个是表现新题材的新剪纸。民间剪纸的作者除少数专业性剪纸艺人外,大多是农村心灵手巧的妇女。她们从日常生活中选择题材,花鸟飞禽、瓜果、虫鱼、民间故事、历史人物、戏剧脸谱、吉祥图案,无不入画,富有生活情趣。民间剪纸轻写实,重神似,结构简洁,风格明快。新剪纸则在传统民间剪纸的基础上,借鉴中国画与西洋画的技巧,线条挺拔流畅,色彩明快鲜艳,既含传统寓意,又闪耀着现代光芒,独具艺术魅力。

我国剪纸艺术颇具民族特点,其最为流行的地方:北方有河北蔚县,河南灵宝,山西浮山县、静乐县,陕西千阳和山东蓬莱;南方有广东佛山,江苏邳县,福建漳州等地。各地各民族剪纸风格各异,剪纸作品异彩纷呈。陕西的剪纸,粗犷奔放;河北的剪纸,善于点色;山西、山东的剪纸,淳朴厚重;广东剪纸,善用金纸衬托;江苏的剪纸,剪工精细;浙江的剪纸擅长边饰图案;福建的剪纸,形态自然。剪纸艺术直接影响了中国众多造型艺术,如葬礼使用的“糊纸扎”,皮影戏的道具、粘贴画、麦秆画、农民画等,都可以说是剪纸艺术的延伸与发展。剪纸艺术在我国民间盛行不衰,不愧是中国民间艺术中的瑰宝,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种珍品。

河南灵宝剪纸

每年过了腊月二十三以后,姑娘和媳妇们“放下锄头上炕头,拿起剪子剪虎头”,开始剪纸,用来布置房屋。装饰农舍的窗花、顶棚花、门笺等,都要在年前剪好。“二十八,贴花花”,腊月二十八是个约定俗成的贴年画、贴窗花的日子。那些庆祝丰收、六畜兴旺、延年益寿、吉祥美好的剪纸,体现着农家的希望,使朴素的农舍面貌焕然一新,不仅渲染了隆重热闹的节日氛围,也促使屋子的主人喜气洋洋、精神焕发。

到了正月初一这天,乡民们成群结队,呼朋唤友,串门拜年,互表问候。当然,欣赏窗花剪纸,也是拜年的一项内容。大家指指点点,品头论足,姑娘、媳妇们嬉笑逗趣。如若谁的剪纸受到众乡邻的夸奖,剪纸的作者就会感到无比荣耀。

春节需要剪纸,其他节日同样也要剪纸。在河南灵宝,正月十五过后,人们要用黄表纸剪个金牛贴在大门上,以提醒人们备耕就要开始,要爱护耕牛,做好春耕的准备。也有人说,这是为了驱邪除病。相传,春秋时的老子在函谷关令尹喜的住宅潜心撰写《道德经》时,函谷关附近发生瘟疫,人们的生命危在旦夕。一天,老子的青牛吐出一个大肉团,当地人把它抱回乡里。结果,肉团驱走了瘟神,使人们转危为安。大家都说老子的牛是头神牛,拥有镇邪除魔的作用。由于春天经常流行瘟疫,所以人们就在正月十五之后,用黄表纸剪个金牛贴在大门上。金牛的下面挂一条纸带,纸带上用朱砂写上四句话:

新春正月二十三,太上老君炼仙丹。

家家门上贴金牛,一年四季保平安。

在二月初二龙抬头节、五月初五端阳节、七月十五鬼节、腊月二十三祭灶节,女子们也纷纷用剪纸来表达自己的心愿。伴随着剪纸,还有一些有趣的民谣在民间广泛传唱。盛行在六月初六剪扇子时的民谣是:

六月六汗水流,剪把扇子插坟头。

晚辈都应尽孝道,死者九泉乐悠悠。

这些与剪纸、民俗相依的歌谣,使剪纸充满了如诗、如画、如歌、如舞的情趣。

在豫西,剪纸还是姑娘出嫁时特殊的嫁妆。新婚的头一天,新娘要把自己准备好的剪纸送给婆家人。三天回门后,新娘还要把剪纸送给婆家的亲戚邻居。人们会根据这些剪纸来品评新娘是否心灵手巧。所以,准备剪纸是姑娘们结婚之前非常重大的事情。

中国人喜欢红色,结婚大礼更以红色为吉祥色。所以,结婚用的顶棚花、窗花、喜字花、嫁妆花等礼花,往往都是用红纸剪成的,且都用整张剪裁,不用碎纸拼凑。人们认为,拼凑起来的礼花是不祥之物,新娘和新郎很难白头到老。因此,人们用连绵不断的回纹图案,剪出了喜鹊登梅、鸳鸯戏水、连年有余、双喜临门、鸾凤和鸣等作品,表达夫妻百年和好的美好祝愿。

江苏扬州剪纸

扬州是我国剪纸盛行最早的地区之一,扬州剪纸历史悠远。隋炀帝三下扬州,广筑离宫别院。每到冬天,园苑中花树凋零,池水结冰,隋炀帝令宫女们仿照民间剪纸,用彩锦剪为花叶,点缀枝条,悬于树上,同时剪成荷花等物,去掉池中冰块,逐一放置水上,这就像春夏之交的艳丽景色,让人心旷神怡。唐代,扬州已有剪纸迎春的风俗。立春之日,民间剪纸为花,又剪为春蝶、春钱、春胜,或悬于佳人之首,或缀于花下,观赏为乐。剪纸还有一些特殊用处,民间剪纸人、纸马及纸钱等,用来祭奠鬼神。大诗人杜甫写有“暖汤濯我足,剪纸招吾魂”诗句,即谓此用途。明清时,扬州剪纸加强了装饰性,欣赏结合实用,既用于妇女儿童的装饰,作为刺绣的底样,剪制鞋花、枕花、台布花、床单花等;也用作民间风俗装饰,如年节图案、喜庆图案、门前花饰、灯彩花、龙船花、斗香花之类。民间剪纸艺人凭借一把剪刀、几张彩纸,百般变化,寓意多样,剪出象征吉祥、如意、福寿、财喜等花样来。直到清末民初,扬州仍有不少民间艺人以剪纸手艺谋生。

如今扬州剪纸的品种已达1000多种,销售到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为国内外的文化艺术交流作出了贡献。

广东佛山剪纸

源自宋代,盛于明清时代。从明朝起佛山剪纸已有专业作坊批量生产,产品销往省内及中南、西南各省,并远销南洋各国。

佛山剪纸按其制作原料和方法分别有铜衬、纸衬、铜写、银写、木刻套印、铜凿、纯色等大类。使用当地特产的铜箔、银箔,用剪、刻、凿等技巧,套衬各种彩纸和绘印上各种图案,形成色彩鲜艳、金碧辉煌,富有南方特点的剪纸。佛山剪纸既有纤巧秀逸,又有浑厚苍劲的表现手法,按用途而选材施艺。

福建剪纸

福建各地的剪纸都有不同的特证:山区的南平、华安等地以刻画山禽家畜的作品最多,表现较为粗犷有力、淳厚质朴;沿海的闽南、漳浦一带则屡见水产动物形象,风格细腻,造型生动;莆田、仙游一带以礼品花为主,倾向于华丽纤巧的味道。

剪纸的作用非常广泛:作岁时节日的窗花、灯花、仪礼花及刺绣的稿样;也应用在家具上;作复印漆画的底版。

最具特点的样式应为莆田的礼品花。贺生贺喜贺寿,祭神祭鬼祭祖,不管是馈赠还是设供,也不管是礼薄还是礼厚,都要贴上一枚鲜红的剪纸花。就连猪头、猪脚、猪肚儿、鸡爪,也都如此。中国有句俗话叫“礼轻情意重”,礼物本是情意的表达,而礼物上的花儿,更能表明人际交往中的情意凝结。

陕西剪纸

陕西剪纸被民俗专家们喻为“活化石”。因为它较完整地沿袭了中华民族古老的造型纹样,如鱼身人面,狮身人首,与周文化相近的“抓髻娃娃”,与汉画像所相似的“牛耕图”等,传承了中华民族阴阳哲学思想与生殖繁衍崇拜的观念。

陕西剪纸艺术中,首推陕北民间剪纸。这一地区由于近百年来交通闭塞,地处偏远,外来文化较难传人,古代的文化艺术被农家妇女延续下来,世代相传。如一些剪纸继承汉代画像石风格,外轮廓极其简练、饱满,形象生动,想象力丰富。如农家春节门上贴的《瓜子娃娃》,其四肢用纸剪出,头用瓜子代替。因为作者都是农民,面广人多,年龄各异,所以剪纸的题材丰富多样。蔬菜花木、放牧纺织、婚丧嫁娶、民间传说等是老年作者表现的题材。关中剪纸以其造型优美、细腻逼真而广受人们的喜、爱。陕南剪纸人数较少,但以其夸张中略带精巧、细致中隐藏真情的特点闻名。

千古美名的夜光杯

夜光杯出产于甘肃酒泉等地。因倒酒入杯对月映照,色呈雪白,反光发亮。它抗高温,耐严寒,盛烫酒不炸,斟冷酒不裂,碰击不碎而闻名。

夜光杯造型优美,风格独特,有传统的喇叭形、仿古齐口平底杯、金丝边杯、银丝边杯等。其色白似羊脂,黄如鹅绒,绿如翡翠,黑如乌漆。

据西汉东方朔《海内十洲记》载:西周(约公元前1066年~前771年)国王姬满应西王母之邀赴瑶池盛会。席间,西王母馈赠姬满一只碧光粼粼的酒杯,名日“夜光常满杯”。姬满如获至宝,爱不释手。从此夜光杯名扬天下。到了唐代,夜光杯更是闻名遐迩。唐人王翰诗云,“葡萄美酒夜光杯”,诗以杯名世,杯因诗增辉。

风格独特的唐卡绘画

唐卡,就是彩缎装裱而成的卷轴画,是在松赞干布时期兴起的一种新的绘画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厚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历来被藏族人民视为瑰宝。唐卡的品种和质地丰富多样,但多数是在布面和纸面上绘制的。此外也有刺绣、织锦、缂丝和贴花等织物唐卡。有的还在五颜六色的花纹上,将珠玉宝石用金丝缀在其间,珠联璧合。唐卡绘画艺术是西藏文化的奇葩,千余年来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