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民俗常识一本通
28464100000036

第36章 民间传统休闲娱乐活动(3)

唐代,玩步打游戏的主要是一些后宫佳人。但是到了宋代时,步打已经成为一种由皇帝亲自主持的大型游戏活动。每年三月,宋太宗均要亲自主持仪式,组织朝廷和艺人们参与步打游戏。步打在金元时期称为捶丸,元初宁志老人所撰的《丸经》中,曾详细地记载了步打游戏的场地、器具的规格以及活动方式,可见步打至金、元时在社会上仍非常流行。

步打球玩时分组,用棍击球,以球入对方球门为胜。如唐代王建《宫词》第十二首所说:“殿前铺设两边楼,寒食官人步打球。一半走来齐跽拜,上棚争谢得头筹。”

捶丸

捶丸是中国古代的一项球类运动,近似于现今的高尔夫球。有人认为捶丸是高尔夫球的前身。捶丸源自宋代的步打。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出版的《丸经》,该书记载“宋徽宗、金章宗皆爱捶丸”。故宫博物院珍藏的《明宣宗行乐图》中,就描绘了捶丸游戏的场景。图中的皇帝亲自持棒参加游戏。这说明捶丸运动在当时是一项高雅的体育娱乐活动。捶丸活动经历了宋、辽、金、元以至明代的发展繁荣后,于清代走向衰落。

叼羊

叼羊是西北地区维吾尔族和其他民族中广泛盛行的体育游戏活动,被誉为“草原上勇敢者运动”。

叼羊比赛,通常是选用两岁或三岁的健壮的山羊,先割去头和四蹄,牢牢扎住羊的食管,再放到清水中浸泡或朝羊肚中灌水。这样十分坚韧,不易扯烂。叼羊比赛往往是一个队与另一个队的集体比赛。每一个队的众多骑手,须有战略战术,首先是要有明确分工,每队都有冲群叼夺、掩护驮逃和追赶阻挡等分工。一个人要在十几名强手中单打独斗夺得羊,还要冲出层层包围,所以,要想获胜是有很大难度的。一旦夺得山羊,同队的伙伴要向前拽缰绳,抽打马背,前拉后推,才有可能顺利冲出对手设下的层层包围,把夺到的山羊先放到规定的地方,以获得胜利。

修身养性类游戏五禽戏

五禽戏为东汉名医华佗发明的。它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的姿态和动作进行肢体活动。五禽戏中每一禽戏的作用各不相同。经常练虎戏可增长力气,使精力充沛;经常练鹿戏能使腰肾牢固,益于长距离行走;经常练熊戏能增强人脾胃功能,益于消化;经常练猿戏能增强人的灵敏度,并益于智力开发;经常练鸟戏则利于增强的平衡能力。原动作早已失传。南朝梁名医陶弘景《养生延命录》记有华佗五禽戏诀。现行的五禽戏,都是后人根据华佗的语意编制而成。该戏流传到现在达数百种之多,鬻已形成导引学派,在国内享有盛名。

武术

武术又叫“国术”或“武艺”,是徒手或手持器械按照一定套路进行训练或表演的一种运动。武术在中国具有古老的历史和普遍的群众基础,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

武术的内容特别丰富,概括地说,可以分为拳术、刀术、棍术、剑术、枪术等几大类。而在每一大类中,又可分为具体的小类或派别。

武术起源于原始社会人类的生产活动,武术的器械来自于原始人类的生产工具。人类在与野兽的搏斗和部落的争斗中,学会了基础的攻防格斗技术。秦汉时的蚩尤戏中已具备了武术的雏形,手搏、剑道已经很流行。

到了唐宋时期,武术已渐趋成熟,使拳、弄棒、舞刀枪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武术渐以套路为主。元明清时期是武术的鼎盛时期,不同拳种流派林立,“十八般武艺”及各家拳法普遍流传。建国后,武术被正式列为体育竞技项目,得到了大力的普及与推广。

抖空竹

抖空竹也称“抖嗡”、“抖地铃”、“扯铃”。盛行于全国各地,京、津及东北等地更为盛行。最早起源于明代。空竹又叫“空钟”、“响簧”、“地龙”、“地牛黄”、“闷葫芦”,是一种抖动出声的竹木玩具。分双轴、单轴,轮和轮面为木制,轮圈为竹制,竹盒中空,有哨孔,旋转发声,中柱腰细,以便缠绳抖动进行旋转。抖空竹时,用两根短棍,在棍端系线,再用此线绕住空竹的轴,来回扯动,空竹便会旋转起来,加快旋转使之发出鸣声。抖动时姿势多变,绳索翻花,做出串绕、抢高、对扔、过桥等动作,诸此技巧有“鸡上架”、“仙人跳”、“满天飞”、“放捻转”等名目。也有耍单轮空竹或代之以壶盖、酒瓶等器物的。

太极拳

太极拳,早期民间曾称“长拳”、“绵拳”。18世纪末,山西王宗岳着《太极拳论》,用《周子全书》中阴阳太极哲理解释拳义,从此“太极拳”这一称谓广泛被采用。太极拳在发展过程中,渐渐分化出不一样的派别,其中具有普遍性的有五大流派。它们分别是陈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和孙式太极拳。

太极拳的特点是心(意识)、息(呼吸)、身(动作)三者密切结合,运动时要求心静神聚,舒缓自然,“神为主帅,身为驱使”,“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气如车轮,腰如轴,如环无端,绵绵不断;专气至柔,纯任自然。外形“静如山岳,动若江河”,有“圆、柔、慢、稳、匀”几大特点。太极拳动作舒展大方,协调性非常强。所有运动过程都是阴阳对立的统一体。

气功

气功古称有吐纳、导引、行气、服气、食气、练气、静坐、坐禅或内功等,是我国古老的体育活动之一。

我国的气功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论述气功的出土文物《行气玉佩铭》,经考察是公元前380年左右的实物。《庄子》中也有有关气功的论述,中国最早的一部医书《内经·上古天真论》关于气功的论述很详实。

另外,古代不少着名着作中,如老子的《道德经》、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等等,也都谈到了气功。

气功的内容非常丰富,有以练呼吸为主的吐纳功;以练静为主的静功;以练动静结合为主的动功;以练意念导引为主的导引功、站桩功和以自我按摩为主的保健按摩等。其特征是通过练功者的主观努力对自己的身心进行意、气、体结合的锻炼,主要包括调身、调心、调息、自我按摩和肢体活动等。

祈福纳祥类活动

舞龙灯

舞龙灯,又叫“耍龙灯”、“跑龙灯”,是中华民族最富民族特色的运动项目之一。舞龙灯活动从汉代就有了。相传古代舞龙灯,带有祈祷之意。龙色分为黄、青、白、赤、黑五种,分别代表金、木、水、火、土。

遭旱灾玩水龙,遭水灾玩火龙,祈求风调雨顺。舞龙灯节目一般在春节、中秋节等传统佳节进行。

龙灯往往以竹篾、绸布和灯为主要制作材料,先用竹篾扎成龙头、龙身的样子,再把薄而能透光的绸布罩在竹篾上,然后再用油彩在绸布上绘出龙须、龙鳞、龙爪。龙灯分为数节,少则几十,多则上百节。舞龙人由健壮男子组成,每人各持一节,龙头前由一人手持彩球(称彩珠)引逗,龙头追赶彩珠,龙身龙尾随龙头而动,上下翻滚,左右盘旋,自成套路,非常壮观。

舞狮子

舞狮子是深受中国人民喜欢的一项运动。每到春节,自初一到十五,中国的大江南北都会进行各种形式的舞狮子活动。舞狮子分北方狮舞和南方狮舞两大类。它们在制作狮子的材料、方式以及表演手法上均不相同。

北方舞狮以河北省双狮、安徽省青狮等最为有名。狮头用木头雕成,重达数十斤,因此,它对舞狮者的身体素质有较高的要求,主要表现狮子的威猛、敏捷。北狮在表演时重视跳跃、翻滚等有难度的动作,具体表演动作和技巧有跌扑、翻腾、直立、滚绣球、走梅花桩等,因此,北狮也被叫做“武狮”。

南方舞狮以广东一带的最为有名。狮头一般用竹篾制成,再在狮头上装上玻璃等饰品,较为华美。具体表演动作和技巧有抖毛、洗耳、朝拜、上楼台、滚球等。表演时动作柔美、细腻,主要表现狮子的活泼可爱和有趣诙谐,因此南狮也被称为“文狮”。不过,北狮和南狮的这种区别并非绝对的,它们通常互相吸收对方的长处,经常是文中有武、武中有文。

放孔明灯

放孔明灯是民间传统娱乐项目,盛行于我国许多地区,特别盛行在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它是一种用于节日或欢乐聚会时在夜间燃放的灯,传说是由三国时的诸葛亮所发明。当年,司马懿把诸葛亮包围在阳平,诸葛亮没法派兵出城求救,于是他算准风向,制成会飘浮的纸灯笼,再系上求救的信息,果然得以脱险。后来,人们就把这种灯笼叫做孔明灯。另一种说法则是这种灯笼的形状像诸葛亮戴的帽子,因而得名。

孔明灯的做法是:用自制的有韧性的皮纸84张,糊成一个直径达数米的球,下留一孔。孔的周围垂四条数米长的粗绳,绳端系一篾圈。先由多人将纸球张开,用柴火在孔外熏之,数分钟后。球便膨胀,产生升力,然后将一个缠着浸透生油白布的十字木架引燃,把木架绑于篾圈上,一放手,球便载着一团火冉冉上升进入天空。孔明灯初如一盏明灯,后来像一颗闪烁的星.特别壮观。

踩高跷

高跷,又叫“脚把”、“柳木腿”等。在一根长长的木棍上,装上脚踏板,便成了一支高跷。踩高跷就是人们把脚分别踩在丽支高跷的脚踏板上,再把高跷绑在腿上,借助高跷行走并做各种动作。

踩高跷在我国具有古老的历史。《列子·说符》篇有这样的记载:宋国有个叫兰子的人,用比自己身体长一倍的两根木条绑在足胫上去朝见君主。这说明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了高跷的雏形。踩高跷在唐代以前称为长跷伎。魏晋南北朝时期,踩高跷主要是作为一种杂技项目而在皇宫中表演的,至宋元以后,踩高跷才开始在民间推广。宋代,踩高跷称为“踏跷”,一般在春节、重阳登高等传统节日时举行。到了清代,踩高跷已成为大江南北最喜闻乐见的观赏民俗活动。即使在今天,每当庆祝传统佳节时,都会在各种庙会、演出中看到高跷队的身影。

酒令酒令,是酒席上的一种助兴游戏,一般是指席间推举一人为令官,余者听令轮流说诗词、联语或其他类似游戏,违令者或负者罚饮,所以又称“行令饮酒”。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酒令就出现在宴席上,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投壶游戏,秦汉之间的“即席唱和”等属于一种酒令。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酒风特浓,酒令也快速发展,最常见的有掷骰、射覆、酒筹、酒牌、文字令,另外还有击鼓传花、手势令、旗幡令、小酒令等。其花样翻新,门类繁多都达到了空前水平,在文人雅士中很是盛行。

宋元以后,伴随通俗文学的发展,酒令从士大夫、文人雅士及富豪之家的酒宴之间普及到民间寻常百姓之家。

明清时代,酒令进入巅峰时期,其品种之多,内容之丰富,都远远超过前代酒令。凡人间事物、花草虫鱼、经史典故、风俗习惯、时令节气、唐诗宋词、小说俗语等,均可入令。尤其是文学酒令几乎用到了所有的修辞手段,雅令在娴熟中见经纶,俗令在随意中显风采。并且行令气氛宽松,不行苛令,行令仅为劝酒,饮酒仅为行乐。

酒令是我国酒文化中一朵别有风姿的奇葩,它是劝酒行为的文明化和艺术化。今天,我们了解了酒令的有关知识,并将它适当地应用到饮酒活动当中,可以调节气氛,增加乐趣,提升智力,提高饮酒的文明程度。

行酒令的形式可谓五花八门。文人雅士与平民百姓行酒令的形式自然有很大不同。所以把酒令分为雅令、通令。雅令,是指文人的酒令,这类酒令按内容可分为字令、诗令、词令和花鸟虫令。通令是平民百姓的酒令,包括掷骰、抽签、划拳、猜数等。划拳是通令的代表。

雅令因为其难度较大,至今已不大被人们采用,目前延用最多的是通令。

通令以通俗易懂、简单易学为特色,不管文化水平高低都能很快地操作运用。大众酒令主要有以下几种种形式:

同数令

多是两人为一组,互相对抗。双方每划出一拳,必说出一数,同时要伸出手指表示一个数。如若喊出数而没有出拳,或者已伸出拳而没有喊出数,均叫做失拳。口手虽一,但所喊之数不是大于或等于出拳之数,也算失拳。一般来说,失拳即为输拳,须罚饮酒。酒拳之数,用手指来表示从一至五。伸出指为一,指与中指为二,指、中指、无名指为三,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为四,手掌全部张开便为五,握拳伸出为零。除表示五数之外,食指不得伸出,如误出即是不礼貌行为。

蜜蜂

两只小蜜蜂呀,飞到花丛中呀,嘿!石头、剪刀、布,然后猜赢的一方就做打人耳光状,左一下,右一下,同时口中发出啪、啪两声,而输方则要顺手势摇头,做挨打状,口喊啊、啊;如若猜和了,便要做出亲嘴状还要发出配音。动作及声音出错则饮!(注:适合两个人玩,有点打情骂俏的味道,玩起来特别逗!)拍七令

方法:多人参加,从1~99报数,但有人数到含有“7”的数字或“7”的倍数时,不许报数,要拍下一个人的后脑勺,下一个人继续报数。如果有人报错数或拍错人则罚酒。

揭彩令

令官将一张写有数字的纸条用杯子扣在桌子上。合席之人除令官外都不知此数字,但要求这个数字须在6~36之间。令官饮完,口中说出“6”

字后再送给席间的任何一人,依次类推。如果所加数字之和刚好与杯中所扣数字相等,叫做得彩,则该人饮一杯酒。倘若又轮到令官而数字又没超过杯中之数,则令官只能加“1”再送给他人,如果累计已超过杯中数,那么该人与接者猜拳,过几个数猜几拳,输者饮酒。

击鼓传花

这是一种既热闹又紧张的罚酒形式。在酒宴上宾客依次坐好。由一人击鼓,击鼓的地方与传花的地方是分开的,以表公正。击鼓开始时,花束就开始依次传递,鼓声一落,看花束在谁手中,则谁就得罚酒。所以花束的传递特别快,每个人都唯恐花束传在自己的手中。击鼓的人也得有点技巧,时紧,时慢,造成一种捉摸不定的气氛,能更加剧宾客的紧张程度,一旦鼓声停下,大家均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接花者,此时大家一哄而笑,紧张的气氛一消而散。接花者只好饮酒。如果花束正好在两人手中,则两人可通过猜拳或其他形式决定胜负。击鼓传花是一种老少皆宜的形式,且多用于女客。

明七暗七令

自然数按顺序数下来,1、2、3、4、5、6、7……遇到7、17、27、37等以7结尾的数字称作明七,7的倍数如14、21、28等称作暗七,到明七时暗七的人都不能发声,只许击一下桌子,然后逆顺序再继续数下去。从左到右1、2、3、4、5、6、7(不发音),然后逆顺序,喊6者要紧接喊8、9、10、11、12、13、14(不发音),喊13者又要紧跟着喊15,一直下去,到27、28时最易出错。

指掌令

以指为戏,又叫指掌令,主要有五行生克令、一官搬家讼、抬桥令、石头剪子布令、大小葫芦令、打更放炮令等。

汤匙令

放一汤匙在盘中心,用手拨动匙柄使其转动,转动停止时匙柄所指之人喝酒。

地方戏名令

行令者每人说一种地方戏名,并指出一个名角,说不上者饮两杯,说出一半者饮一杯。

青蛙落水

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跌落水,咚(青蛙落水的声音);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听候落水,咚,咚,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听候落水,咚,咚,咚;四只青蛙……如此类推,每人说一句(以逗号隔开为标志),出错者喝酒。另:此游戏也可以不发声,仅仅用手令,动作来表示。

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