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夏天,我应公共电视台的邀请返台,为一系列文化节目进行评估。将近五个月的停留,使我对台湾的社会情况,有了深一层的认识,尤其是几次到学校演讲,跟年轻人的接触中,更知道了青年朋友的许多问题。
我觉得自己的孩子在美国学习所遭遇的困惑,与中国台湾年轻人十分相似。前者受西方教育,并接受父母的中国传统价值观;后者则在中国环境下,受西式的教育。他们有着同样的角色混淆与矛盾。
更深一层探讨,我发现台湾年轻人,在面对西方的民主放任与东方的教条约束,加上整个社会价值观的快速转变时,比西方孩子有了更大的彷徨。
人生的目标是什么?是一夕致富,得到一切想要的,还是按部就班,做个社会机器的小螺丝钉?读书是为求知?升学?当官?抑或最终的目的——发财?
当有一天真发财了,下一步又是什么?
确实,许多父母在自己追求理想,与为子女设定理想的过程中,已经有了矛盾。或许这正是我前两本书《超越自己》与《创造自己》畅销的原因。
因为它们为这个矛盾的现象,提出一些解决之道——一个并非填鸭式、教条式、道学式的解决方法。
教育是实际的,道德的准绳也要实际,我们可以悬得极高,但总得由低处引一条路,走向那高处的目标。
否则教育就与生活脱了节。
前两本书获得的热烈回响,加上对社会的观察,使我对这本书有了更多期许,也产生一种使命感。甚至可以说,由于过去一年间,我有半年以上留在台湾,使我一方面疏离开来,反省美国的教育;一方面针对台湾的问题,有了新的体认。这本《肯定自己》,与其说是我写给孩子的信,不如说它是写给海内外青年朋友的书。
过去两年未曾提到的吸毒、艾滋病、同性恋以及阶级观、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标准的差异,都成为本书的主题。里面甚至有好几处谈到死亡与伤害。连我秘书被人打得满脸伤痕的照片都刊在其中。
因为这是真实的社会、真实的人生。我们要让下一代好好活下去,怎能不展示给他们真实的世界?
真实的世界,不是花房,不是温床,更不是父母的卵翼。
真实的世界,充满诱惑、陷阱与不公平。我们要面对它,战胜诱惑、跃过陷阱,打破那令人愤懑的不平,并创造公平的社会。
真实的世界,是有一天朋友可能比父母更有帮助,只有那懂得打破僵局、化敌为友、创造机缘的人,才能左右逢源。
真实的世界,是充满生离死别的。如果不能从少年时代学着认知生命,一朝遭遇变故,可能造成无法平复的伤害。
真实的世界,是充满忧患的。笼中的鸟,若不学着觅食,出笼就会饿死;自小娇生惯养,不知民生疾苦的人,很难与民众结合。
真实的世界,正在以等比级数进步,只有抛弃狭隘的地域、阶级的观念,以开放的胸怀,放眼世界,关心宇宙的人,才能够在未来世界有过人的成就!
回想三年前,写《超越自己》时,我的儿子刚怯生生地步入史岱文森高中。而现在,当我写完《肯定自己》,孩子将成为哈佛大学的新生。
今天早上,他做了一盘火腿蛋炒饭吃。又一面练琴,一面招呼工人修理锅炉,然后开车出去教琴。
看着他远去的背影,我心想自己的三部曲教育方法,或许真有了些成绩。它们可能失之严苛,但就算不完美,也还过得去。
从超越自己先天的弱点,创造自己个人的风格,到肯定自己存在的价值,虽然三本书都以“自己”为题,却绝对都是由“小我”,走向“大我”。
我不想用“牺牲小我,完成大我”这样的口号。但我要说,如果一个人不能超越自己,用自己的脚站立,不能创造自己,表现出自己的特色,就不可能肯定自己,是天地间不可少的一个人!
而只顾自己的人,不可能成为“天地间不可少的人”!
希望每位看过这三本书的朋友,都能咀嚼我这几句话,然后无怍于天地地说:
我肯定自己!
我们最强的对手
不一定是别人
而可能是我们自己
在超越别人之前
先得超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