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是星期五。
那晚,夜色压人,月也不觉明。我仍一人,一车,有些不情愿,却也朝家的方向骑着。
不经意地向周围望着,借以忘记那疲惫。我看见了什么?两根盲人棍摇晃着却又被路中的安全栏挡住了去路。那是两位盲人,也是约七旬的老人。虽已是晚上10点,却仍有一些行人,多是些男女青年,他们个个见若没见,或是有些好奇地多看几眼,觉得无趣了,便悠然走开了。见状我只得下车,顾不及将车停于路边,顾不及锁车……
两位老人这才得以走过那宽宽的马路。我和我的车子隔了好长的距离,但能望见,它看起来很乐意站在那里等。我又帮两位老人辨清了方向,引了几步。接着我的心开始摇动了:老人要去“华联”附近的一个地方,从这儿到“华联”可不近呢!我该怎么办?弃车于不顾送老人回家?10点啦!家?父母的心?一时担心,害怕,冲动,我走了。我把车骑得飞快,我有泪欲出——不,我后悔了,有生以来第一次这样后悔。老人会不会再次偏了方向,接下来的马路该如何通过……两位老人互相搀扶着,木棍在地上无规则地划着——此景又呈现于我的脑海。
在屋中,我慌乱地踱着,我祈求原谅,不向上帝,向两位老人。梦里,我送老人回家……
温馨叮咛
亲社会行为又称“向社会行为”、“利他行为”,它是指对他人或社会有利的行为及趋向,如帮助、安慰或救助他人,与他人合作,分享谦让,甚至包括赞扬剐人、使他人愉快等行为。
弗洛伊德认为: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必要条件是认同起重要作用,一旦利他原则被内化并成为理想自我的一部分,儿童将努力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以避免由于未提供帮助而带来的良心惩罚(内疚、羞愧和自责)。
“梦里,我送老人回家”中“真实自我”与“理想自我”发生了冲突,“我”选择了放弃帮助两位老人而回家,而梦中,潜意识却发生作用,“理想自我”去帮助了老人。这次内疚(道德情感)与原来已被教导的应该帮助别人(道德认知)必将为以后的帮助别人(道德行为)的具体行为打下自然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