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男人养生养肝肾
28490800000049

第49章 仁可长寿,德可延年

健康,除了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外,还要加上道德健康。

人们常常咒骂那些不讲道德的人是“短命鬼”。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常做坏事项能损害健康。

缺乏道德修养、涸事常斤斤计较的人,既要算计别人,又要防备别人对自己暗算或报复,于是终日陷入紧张、愤怒和沮丧的情绪状态之中,大脑没个安宁。在这种不良情绪的影响下,体内各系统的功能活动失调,免疫功能下降,容易患各种疾病。缺乏道德修养的人,易与周围人发生矛盾,甚至可因一些小事而使矛盾激化。当他们处于心理困扰状态时,又难以摆脱心理上的困境,十分有损于身心健康。

道德养生是养生之圭臬

道德修养既是做人的根本,又是养生之圭皋,加强道德修养,有益于摄生延年。前人认为,“养德、养生无二术”。“积善有功,常存阴德,可以延年。”孔子说:“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德润身”,“仁者寿”。即以提高道德品质,修身养性为做人准则,以仁爱之心为行为规范,自然可以延长寿命。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记载:“性既自善,内外百病皆悉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性之大经也。”说明养德与养生密不可份,养德有利于养生。

道德高尚的人往往都能做到光明磊落,心胸豁达,待人宽厚,行为端正,心身愉悦,从而使人心神安宁,气血调和,阴阳平衡,五脏六腑生理功能正常有序。

因此,修身养德不仅可以培养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提高生活品味,还可以养气、养神,使人精神充沛,形体健壮,形神共荣,健康长寿。

修身养生等内涵知识,不仅可在诸多传统文化书籍中找到,就是中医医学的经典《黄帝内经》中同样可以找到。因为中医医学《黄帝内经》中的科学观点,是从“天人合一”的哲学角度出发的。如《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养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气生浊,热气生津。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内经》说“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其在天为玄。在天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化生气。神在天为风,在藏为肝,其性为暄。其德为和,其动为用,其政散,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苦生心,心生血,其德为显,其用为躁。甘生脾,脾生肉,其德为濡,其政为谥。辛生肺,肺生皮毛……,咸生肾,肾生骨髓……,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等等。

《内经》虽然属于医药学范畴,但其修身养性之学绝非只限于医学领域。为什么道德能够养生呢?

一是道德能够克服、消除许多不良的欲求、心态、习性,而消除这些不良的欲求、心态、习性,本身即有利于健身养生。葛洪曾提出善养生者,先除六害,然后可以延驻于百年。即薄名利、禁声色、廉货财、损滋味、除侵妄和去沮嫉。做不到这六条,就谈不上修养之道。这里所列的名利、声色等“六害”也是传统道德所贬抑的。人们克服这些不良欲求、心态习性,可以实现健身养生、长生的目的。

二是道德价值的实现、道德行为的完成,能给人带来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恬适的心理状态、乐观的生活态度,这一切,都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亦能达到健身养生目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发现,那些经常做坏事、做恶事者不能保持精神和心理的平和与安宁,会有一种内心深处的不安、沮丧,如果一个人经常处于这种不良的精神状态、心理境况之中,是不利于健康长寿的。相反,那些经常行善事做好人者,则会拥有内心深处的宽泰、恬适、满足,这是一种十分有益于健康长寿的精神状态、心理境况。

道德养生,强身祛病活百岁

养生重视道德,人生观重在道德。通过养生可以使人们改变成有良好的道德;反过来,有良好的道德可以提高养生的功力,达到强身祛病,延年作用。无论男女老切都应重视道德养生法。

修养德性,促使入的静定,静定加深德性修养,它们互为因果。故每日定时,全身放松,闭目思过:默想,人生不顺心等,十居八九,唯有耐心处之而已。当有不顺心之事,应正确对待,心平气和,要大度能容,不生气,不和自己过不云。如果有人恨你,背地里坏你,甚至造谣生事,只要是走的正,行的对,任凭对方怎么说也不要生气。应看到众生无罪,罪在无知,不在这个人。这样就没有想不通的享,没有解不开的矛盾,以善心对人,不计较对方对自己的态度。这可以感动人,受到人们的敬重。心常宽舒,给“静”奠定外部条件,才会感到无忧、无苦、极乐、心底圆满自足。

俗语:“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必改,未为过也。”人生一世,不可能无过,只有不断改过,才能不断净化灵魂,道德养生法功夫不断长进。

养生就是为了强身怯病近年益寿,道德的好坏与其关系密切。“美德”是诚实、坦荡、正直、善良、大公无私的体现。德是“道”的体现。真正的、最高尚的德是自然的,无形的,是内在的,含蓄的。

古人把道德养生总结为:“虚无、自然、朴素、清静、无为、柔和等特征在人的身上体现为德,在天为道”。“德”是人们品质相心灵的体现。只有具备了“德”的特征,那么,人自然清静虚明、水火自然即济,才能健康极乐。

杨力提示:

保持健康不生病也是一种高尚的道德。老人要“老有所为”,第一便要为健康,善于防病枯病。不生病便不拖累子女家人,生病是犯了生活错误的结果。是自己的错。不生病便可以“自己不受罪,家人不受累,省了医疗费,有利全社会。”

§§第八章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的男人最有魅力

“生命的幸福在身体,身体的健壮在锻炼”这句质朴的民间谚语,告诉我们“要想身体健,关键要锻炼”,的确运动锻炼是维护健康长寿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投资”,生命只要善于懂得“投资”,就不会轻易“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