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期以来,众多人陷入了一些“坏书”营造的“语境”中,似乎社会人际的空气正在做着某种成功的媚俗,而使人更加慌恐、困惑与迷茫,之后,才深感现实原来是由非理性的文化教坏的孩子,他长大后反而向你伸出了拳头,因为他本身并没有违背你塞给他的做人处世的道理。
如何脸厚,如何心黑,怎样登龙,怎样钻营,什么捧、拍、控,什么逼、装、骗等等诸如此类的做人为人、处世交友的秘诀、锦囊妙计,甚嚣尘上,犹如集束炸弹,狂轰乱炸,炸昏了人们的头脑;也像潘多拉魔盒,打开后无数可怕的谎言、谗言、诽谤、妒忌、冷漠等如毒虫病菌一样跑出来,咬伤侵蚀了人们麻木的灵魂。无非是一一打上“成功励志”的标签,走上极端处世的道路,使出的手段,伤人自伤;教导的经验,误人自误,因为它不是仙人老道送给某一个人的“法典”,也不是家族不外传的“秘笈”,而是在“魔法学校”中,你我共同“深造”、共同“提高”,结果每个人都被妖魔化了,使处世哲学走向带有攻击性质的工具化,处处是招术与招术的碰撞,阴谋与阳谋的较量。
迷失,集体性迷失的时候,自救意识必须觉醒,否则永远找不回自己温馨的家园。
面对太多太多处世类图书,人们被它的话语权控制着,霸占着,不少人,包括我,感到了紧张和累,一些质疑的声音出来了,这是好现象,说明我们在学会思考,学会辨别,成熟起来,但破土的春芽,需要呼吸新鲜的空气,需要干干净净的阳光的沐浴。于是,我想,我难道不能赢回自己的话语权,对处世交友发表看法?极端、过激、过分、无度等方法回报我们以拳头的时候,不如趁早纠正行为轨迹,走上更为理性化、更有益于我们做人处事的道路。所以,不管处世交友的图书有多少,我还是坚持以“适度性”为理念,进行了自己的阐述,结果我发现古今中外无论名人凡人,处世交友真正成功的都是善于把握处理问题分寸的人,他们以恰到好处的方式对待成功失败,得意失意,荣辱尊卑;对待批评与赞赏,冲突与纠纷;对待一个个复杂的人际关系,化解了一个个现实矛盾,战胜了一次次艰难的人生险境。
恰到好处!这才是处世最根本的需要,也是体现智慧的最佳状态。
儒家文化的宗旨是“中庸之为道。”孔子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但是,“恰到好处”与“中庸”又不是一种意思。“中庸”只是“恰到好处”的处世方法之一,如果在不该“中庸”的时候也“中庸”,对不该回避的问题也取“中庸”态度,就不恰当了,就不是恰到好处了!这么说,大概您已明白这部书的精神。恰到好处,就是此一时,非彼一时,惯于捕捉变化之机,以达到目的。世上没有一成不变的处世交际的招术,能为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处世中提升自己的品位,在交友中获得友谊和快乐的方法,才是恰到好处的方法,而这一点,是不难掌握和做到的,只要您愿意从阴影中走出,走向阳光。
作者 何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