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可尽管不是遵循某种相对一致性的标准,但不被认可,你就会丧失交友处世的激情。
激起同情心,得到对方认可
朋友相处是一种相互认可、相互仰慕、相互欣赏与相互感知的过程,对方的优点、长处、亮点、美感都会尽收眼底,印在脑海里,哪怕是朋友一点点的可贵之处也会成为推动你向上的能量,成为你终身受益的精神源泉。朋友的智慧、知识、能力、激情是吸引你靠近的磁力,同时你的一切也会得到朋友的认可,让他感知你对他的影响力。
而对于他人,却不像朋友,你想得到其认可也许难一点,但可以采取办法激起对方的同情心,来让他接受你,认可你,来为你办事。并不是说凡得到别人的赞同,或者你求人办事都要摆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甚至流几滴眼泪,而是说,当你在求人解决问题时,应该调动对方的同情心,使他首先从感情上与你靠近。这就为你解决问题与办事打下了基础。人心都是肉长的,如果你遇到了困难,有什么事需要对方点头,只要你将受害的情况和你内心的痛苦如实地说出来,对方是会动心的。
同情心可以促进对方对你的理解,但这并不等于说马上就会得到对方的帮助或认可。如果对方是个当权者,处理问题会考虑多方面的情况,有时会处于犹豫之中,甚至会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不想过问。这时候,求情办事者就得努力激发对方的责任感,要使他知道,这是在他职责范围以内的事,他有责任处理此事,而且能够处理好此事。
美国曾有一位老妇人向正在律师事务所办公的林肯律师哭诉她的不遭遇。原来,她是位孤寡老人,丈夫在独立战争中为国捐躯,她靠抚恤金维持生活。前不入,抚恤金出纳员勒索她,要她交一笔手续费才可领取抚恤金,而这笔手续费是抚恤金的一半。林肯听后十分气愤,决定免费为老妇人打官司。
法庭开庭。由于出纳员是口头勒索的,没有留下任何凭据,因而指责原告无中生有,形势对林极为不利。但他十分沉着、坚定,他眼含泪花,回顾了英帝国主义对殖民地人民的压迫,爱国志士如何奋起反抗,如何忍饥挨饿地在冰雪中战斗,为了美国的独立而抛头颅、洒热血的历史。最后,他说:
“现在,一切都成为过去。1776年的英雄,早已长眠地下,可是他们那衰老而又可怜的夫人,就在我们面前,要求申诉。这位老妇人从前也是位美丽的少女,曾与丈夫不过幸福的生活。不过,现在她已失去了一切,变得贫困无靠。然而,享受着烈士们争取来的自由幸福的某些人,还要勒索她那一点微不足道的抚恤金,有良心吗?她无依无靠,不得不向我们请求保护时,试问,我们能熟视无睹吗?”
法庭里充满哭泣声,法官的眼圈也发红了,被告的良心也被唤醒,再也不矢口否认了。法庭最后通过了保护烈士遗孀不受勒索的判决。
没有证据的官司很难打赢,然而林肯成功了。这应归功于他的情绪感染、驾驭了人们以及被告的的心理,达到了理智与情绪的有机统一。如果仅靠情感也打动不了对方时,还有一着就是激发起所求之人的责任心,同情心与责任心一旦被激发,事情办成就八九不离十了。
夸奖过头会让人觉得是讽刺
夸奖恭维别人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必须要把握一个度。因为高帽子尽管好,可尺寸也得合乎规格才行,滥做过重的高帽是不明智的。赞扬招致荣誉感,荣誉感产生满足感,但当被夸奖被恭维的人发现你言过其实时,他会感到自己受到了愚弄和讽刺。所以,夸奖不能过头了,抬高了别人,反而出力不讨好。
过分而粗浅的溢美之词,会毁坏你的名声和品味。不论用传统交际的眼光看,还是用现代交际的眼光看,过分的夸奖都有阿谀谄媚之嫌。正人君子是鄙视这种人的。孔夫子说:“巧言令色鲜仁矣。”毛泽东生前也多次批评胡乱地夸奖、吹吹拍拍、拉拉扯扯的庸俗作风。可见,夸奖过头了,俗不可耐。
在现实交往中,大凡向别人敬谄媚词的人,总是抱着一定的投机心理,他们自信不足而自卑有余,无法通过名正言顺的方式博取对方的赏识,表现自己的能力,达到自己的目标,只好采取一种不花力气的途径——夸奖别人,恭维别人。那么,怎样才算夸奖适中呢?
◎夸奖的话要坦诚得体,必须说中对方的长处
人总是喜欢奉承的,即使明知对方讲的是奉承话,心中还是免不了会沾沾自喜,这是人性中固有的弱点。换句话说,一个人受到别人的夸奖,绝不会觉得厌恶,除非对方说得太离谱了,说得太多了。
夸奖别人首要条件,是要有一份诚挚的心意及认真的态度。言词会反应一个的心理,因而轻率的说话态度,很容易被对方识破,而产生不快的感觉。
◎不要像一个暴发户花钱似的,大手大脚把高帽子到处送
对于不了解的人,最好先不要深谈,也不要随便奉承,要等你找出他喜欢的是哪一种赞扬与夸奖,才可以进一步交谈。最重要的是,切不要不分青红皂白随便恭维别人,因为世上还有一种人不吃这一套。
高帽就是夸奖过分的产品,说白了就是美丽的诺言,首先要让人乐于相信和接受,不能像把傻孩子说成天才一样离谱;其次夸奖别人要言词美丽高雅,不能俗不可耐、低三下四,糟蹋自己,也让人倒胃口;再者,夸奖的话不可一日说多遍,忍不住想夸人家,也要想法子在语言在突破,形式上突破,不能说相同的话,毫无特点的话。
一则寓言说:小偷看见狗从旁边走过,便不停地把小块面包扔给它,狗对小偷说:“你这家伙,给我滚开!你这种好意使我感到非常害怕。”
这个小偷就是个不善处世的家伙,他连狗都骗不了,在人面前还有所作为吗?因此,既达到了夸奖与恭维的目的,又让被夸奖与恭维的人不感到在给他戴高帽或者设置陷阱,你就是个善于夸奖的人了。
学会在别人的势力范围内生存
人在世上活动,习惯形成大小各种圈子,也叫势力范围。你有时或许不得不进入别人的圈子,或进入别人的势力范围,这时你如果不善于周旋,学会生存技巧,你的境地会很糟糕。
别人屋檐下,就是对势力范围的形象话说法。只要你处在别人的势力范围之中,并且依靠这势力生存,那么,你就在别人的屋檐下了。这屋檐有的很高,任何人都可以抬头站着,但这种屋檐不多,以人类“同性相斥”的特点来看,大部分的屋檐都是很低的。
进入别人的势力范围办事,你会受到有意无意的排斥,让你感到巨大的精神压力。这一点,在办公室里尤为突出。今天,那些聪明的部属总会想方设法掩饰自己的实力,以假装的愚笨来反衬领导的高明,力图以此获得领导的青睐。当领导阐述其观点后,他马上会装出大彻大悟的样子,不是直接阐发意见,而是在暗地里或用暗示等方法及时告知领导,同时,在表面上再抛出与之相左的甚至很“愚蠢”的意见。时间一长,尽管在大众中形象不佳,有点儿“弱智”,但领导却备加欣赏,对其情有独钟。
有个古老的典故,叫“南辕北辙”,意思是说目的地在南方,但驾车的方向却对准了北方,结果跑得越快,离目标越远。同理,如果上司使用了不忠诚的下属,他总是同自己对着干或者“身在曹营心在汉”,那么这位下属的能力发挥得越充分,可能对上司的威胁性就越大。
小黄在某钢厂宣传处工作,有一天,处长突然叫他整理一个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其实,这是处长对小黄的一次考试,它将关系到小黄是否还能继续在机关呆下去。本来对这样的材料,他并不感到为难,但有了无形的压力,便不得不格外精心对待。花了一个通宵,写好后反复推敲,又抄写得工工整整。第二天一上班,小黄就把材料送到了处长的桌子上。处长当然高兴,快嘛,字又写得遒劲、悦目,而且在内容、结构上也没有什么可挑剔的。可是处长越往下看,笑容越收敛,最后,他把文稿退回了小黄,让他再认真个性修改。小黄面对满脸严肃的处长,真叫人搞不清什么地方出了差错。小黄转身刚要迈步,处长像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说:“对,对,那个‘副厂长’的‘副’字不能写成‘付’,这不合文字规范,你把它改过来就行了。”
小黄想,原来处长是忌讳自己是副处长。想到这里,小黄在修改稿里把处长前的“副”字全删了。当处长看到修改稿后,又恢复了先前高兴的样子,还一个劲地道:“来得快,不错。”处长从此把小黄视作了自己人。
在别人的势力下,不能表现得太完美,善于处世的人,常常故意在明显的地方留一点儿瑕疵,让人一眼就看见他“连这么简单的东西都搞错了!”这样一来,尽管你在别人的势力中生存就不会让对方感到有威胁了。杨子荣“智取威虎山”,既显示自己有能力,又不让座山雕感到他的到来会冲击其势力。
适当地把自己安置得低一点儿,也就等于把别人抬高了许多。试想想,抬举对方的时候,对方还怀有敌意?就像那位处长,他不愿自己是副的,当他终于发现了小黄材料中的一个错字的时候,他终于找到了批评的理由,而小黄恰恰是那个无意中写错的别字,解救了自己。面对有权威、有势力的人,只有当他对你谆谆教诲的时候,他的自尊和威信才能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这个时候,他的虚荣心也得到了满足。
满足对方的欲望
无论是伟大领袖,还是圣贤哲士、凡夫俗子,每个人都有缺点,都有被人利用的弱点。为人处事,你掌握了对方的弱点而利用之,处理问题或求人办事就可以被对方认可与接受。这是一种出动出击的战术,一切都将得心应手,称心如意,但是要利用得恰到好处。
人们无时不在为名而生存,无时不在为利而生存。世间有为名甚于为利的人,有为利甚于为名的人,有既为名又为利的人。有名义上是为名,实际为利的人,有名义上是为利,实际上是为名的人。你需要做到精到细致的观察,使利用的技巧恰到好处,不留痕迹。
自从汉二年(公元前200年)五月开始,楚、汉在荥阳一带展开拉锯战,谁也没有占到多大优势。于是双方约定,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其西归汉,其东归楚。
汉四年九月,项羽解围东撤,刘邦也要引兵西归。张良充分认识到此时的项羽因刚愎自用,到了众叛亲离、捉襟见肘的地步。于是,张良、陈平二人同谏刘邦,希望他趁机灭楚,免得养虎遗患。刘邦从谏,亲自统率大军追击项羽,另外派人约韩信、彭越合围楚军。
汉五年十月,汉军追到一个叫固陵的地方,却不见韩信、彭越二人前来驰援。项羽回击汉军,刘邦又复败北。刘邦躲在山洞中,不胜焦躁,询问张良道:“诸侯不来践约,那将怎么办?”张良是一位工于心计的谋略家,他时刻关注着几个影响时局的重要角色,的一举一动,探索着他们心灵深处的隐秘,并筹划着应对之策。
当时,虽然韩信名义上是淮阴侯,彭越是建成侯,实际上却只是空头衔,没有一点实权。因此,张良回答刘邦道:“楚兵即将败亡,韩信、彭越虽然受封为王,却未有确定疆界,二人不来赴援,原因就在于此。你若能与之共分天下,当可立招二将。若不能,成败之事尚无法预料。我请你将陈地至东海的土地划给韩信,睢阳以北到谷城的土地划归彭越,让他们各自为战,楚军将会很容易被攻破。”刘邦一心要解燃眉之急,听从了张良的劝谏,不久,韩信、彭越果然率兵来援。十二月,各路兵马会集垓下。韩信设下十面埋伏,与楚决战。项羽兵败,逃到乌江自刎。长达四年之久的楚汉战争,以刘邦的胜利而告终。
在处理韩信、彭越索要实惠这件事情上,张良做得十分周到,也充分利用了人性的弱点——好名、好利。划归一些封地给他们,就满足了他们的心愿,使他们各自为战,尽力而战。
人没有不自私的,与其让他为你办事,不如让他为自己办事。后者比前者的成功率要高得多。
周文王在渭水的北岸见到了正在直钩钓鱼的姜太公,太公说,用人办事的道理和钓鱼有点相似之处:一是禄等以权,即用厚禄聘人与用诱饵钓鱼一样;二是死等以权,即用重赏收买死士与用香饵钓鱼一样;三是官等以权,即用不同的官职封赏不同的人才,就像用不同的钓饵钓取不同的鱼一样。姜太公接着说:“钓丝细微,饵食可见时,小鱼就会来吃;钓丝适中,饵食味香时,中鱼就会来吃;钓丝粗长,饵食丰富时,大鱼就会来吃,鱼贪吃饵食,就会被钓丝牵住;人食君禄,就会服从君主。所以,用饵钓鱼时,鱼就被捕杀;用爵禄收罗人时,人就会尽力办事。”
一个人有特殊的欲望,这个特殊的欲望,就是他特有的弱点,你抓住了他的弱点,并满足了他的欲望,他就乐于效用于你。利用人们心中真正的欲望去制约他,让他为我办事,姜子牙的方法可谓恰到好处。
背地里不做亏心事
《诗经》中有首诗,翻译过来的意思是,如果没有做什么有愧于人的事,那么对于上天也没有什么可怕的。也就是说,做人应上不愧于天,下不愧于地,中不愧于人。
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曾经说:“盲人的眼睛虽然看不见东西,却很少受伤,反倒是眼睛好好的人,动动就跌跤或撞倒东西。这都是自恃眼睛看得见,而疏忽大意所致。盲人走路非常小心,一步步摸索着前进,脚步稳重,精神贯注,像这么稳重的走路方式,明眼人是做不到的。人的一生中,若不希望莫名其妙地受伤或挫折,那么,盲人走路的方式,就颇值得引以为鉴。前途莫测,大家最好还是不要太莽撞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