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高兴地点了点头,不再追究他。
交际中,失言是难免的语言现象。谁都不想说错话,但当错话的确从自己口中进发出来了,又该怎么办呢?又该如何防止失言呢?曲解辞意,将“歪”拉“正”,不失为随机应变的好技巧。
这就要求应变者在情急之中,从容自若,调整思维。巧妙地回答往往不就事论事,而是换几个角度,别出心裁,为自己打圆场,但又不偏离问话的限制。如果只顺从一条思路,只遵循一种逻辑,陷入单向思维的死胡同,失言就不可避免了。
□模糊法
含糊其辞,又称模糊语言,它是语言应变技巧中的一种。恰当地使用模糊语言,能使自己有一定的灵活性,力避被动,争取主动。词语“方便”、“最近”、“大约”、“前后”等等即是模糊语言。
比如,朋友邀你去做客,你自己无法确定具体时间,就可以说“大约在中秋节前后,我一定去一趟。”这样很灵活,可以在中秋节前,也可以在中秋节后。
魏巍曾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记叙一位志愿军战士冒火抢救朝鲜儿童的英雄事迹。这位战士叫马玉祥,他转业后,回地方默默无闻地工作了30年。有一次,回答大学生的提问,下面就是这场别开生面的对话:
问:您回地方这些年默默无闻地工作和生活,您从来没想到过您是英雄吗?
答:我不是什么英雄,当年在朝鲜战场上我是个兵,后来转业到地方,我也是个“兵”,现在离休了,我还愿当个老兵。这辈子我掂量掂量自己,只要够个“兵”的分量也就心满意足了。
问:您是50年代青年,我们是80年代青年,两代青年在气质、品格等方面有许多差别,您喜欢哪一代青年?
答:50年代青年有点“傻”,80年代青年有点“尖”,还是两代掺合掺合好!
马玉祥用模糊语言,巧妙地回答了这个难以用三言两语说得清楚的问题,引起了一片掌声。
模糊语言,还可在论辩中,故意玩弄一些辞藻,使用一些手法,打打马虎眼,使对方摸不清虚实。
有一次希特勒问占星学家:“我将死在哪一天?”
占星学家算了一下图像,很有把握地说:“你将在犹太人的节日死去。”
“究竟哪一天呢?”
“噢,你不论哪一天死,这一天就是犹太人的节日。”这位占星学家在希特勒这位杀人魔王面前,用模糊语言既表达出了他及犹太人对希特勒的痛恨,又掩护了自己,实在是应变的高妙。
40.会沉默,此时无声胜有声
国外某名牌大学,曾发生过师生反目的情形,即许多教授遭到群体学生的围攻。当时,也有一群学生冲进某教授的研究室,对他提出各种提问。但是,无论学生说什么,这位教授始终不开口,双方僵持了几个小时后,学生终于无可奈何地走了。该校惟独这一位教授因保持沉默,而逃过这一难关。
这位教授保持沉默,实际上也是一种反抗,同时又给对方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从而造成心理上的压迫感。由此看来,“沉默是金”确有一定道理。
有些人在遇到麻烦的时候,常常喋喋不休,唠叨不止,殊不知这样正好暴露了自己的弱点。处在尴尬情况下,与其聒噪不停,甚至说错话,倒不如保持沉默。
在特定的环境中,缄默常常比论理更有说服力,更能充分地表示出你的意向观点。我们说服人时,最头痛的是对方什么也不说。反过来,如果我们在遭遇围攻时什么也不说,对方的错误意见就找不到市场了。
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沉默方式,运用时要掌握火候,恰到好处。
□别人谈论自己时需保持沉默
伊里亚·爱伦堡的长篇小说《暴风雨》出版后,在社会上引起震动,褒贬不一,莫衷一是。某报主编不知从哪里了解了斯大林对《暴风雨》有看法,说是“水杯里的暴风雨”。
显然该书应该批判。为了讨好领导,就组织编辑部讨论这部小说,以表示该报的政治敏感和高度的警惕性,表明该报鲜明的立场。
讨论进行数小时,发言人提出不少批评意见。由于主编的诱导,每篇发言言辞辛辣而尖刻,如果批评成立的话,都足以让作家坐几年牢。可是在场的爱伦堡极为平静,他听着大家的发言,显出令人吃惊的无动于衷,这使与会者无法忍受,纷纷要爱伦堡发言,从思想深处批判自己的错误。
在大家的再三督促下,爱伦堡只好发言。他说:“我很感谢各位对鄙人小说产生这么大的兴趣,感谢大家的批评意见。这部小说出版后,我收到不少来信,这些来信中的评价与诸位的评价不完全一致。这里有封电报,内容如下:‘我怀着极大兴趣读了您的《暴风雨》,祝贺您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约·斯大林。’”
主编的脸色很难堪,以最快的速度离开会场,那些批判很尖刻的评委们,都抱头鼠窜溜之乎也了。爱伦堡轻轻地摇摇头:“都怨我,这么过早的发言,害得大家不能再发言了。”
爱伦堡的聪明在于,如果他据理反驳,必能激起同仁们更加尖锐的批评,这种场合,最明智的做法就是保持沉默,褒贬随人。
□不明事理时需保持沉默
在不知道对方底细的情况下,不要轻易开口,保持沉默,不但能揣摸对方的意图,往往能变被动为主动。如果冒失开口,将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某博物馆派出某馆员招揽橱窗广告业务,这位馆员专程赶到当地一家制鞋厂,稍加浏览,就大包大揽地与厂长谈生意。他自以为是,颇为认真地手指厂房里展列出的各类鞋产品,夸奖一通:“这种鞋子,款式新颖,美观大方,如果与我们馆合作,广为宣传,一定会提高知名度的!然后就会畅销全国,贵厂生产也会蒸蒸日上啊!”
听起来声情并茂,又具说服力,可惜说话人并非制鞋内行,又没做准备工作,没有事先虚心讨教探探“底”,探测信息,就夸耀对方厂中积压的一批过时的产品。结果厂长不动声色地答道:“谢谢你的话。可惜你指出的这批鞋子全部是落后于市场供求形势的第七代产品,现在我们的第九代产品正在走俏、热销。”
仅此两句话,就令这位馆员无话可说了。这位馆员的话语没有说到点子上,让厂方觉得这样的话一听显然是外行,和他们合作也没什么前途,不如趁早“鸣锣收兵”。厂方对这位馆员不懂章法的话视为花言巧语,从而在心理上筑起了防线。
于是,一个眼前的客户走了,一桩即将完成的生意砸了。不是因为该说的没说,而是因为开口太早,说得太多,给自己“曝了光”。
如果例中的这位馆员能够记住“知彼知己”的道理,从实际情况出发,积累资料,分析清楚问题所在,再去游说企业领导人,岂有不胜之理?
说话盲目易造成危害,无形之中是贬低了对方。如果是有目的、有意识地刺激他,你也会同样达到目标。因为你已经摸清了彼方的情况。通过这样一场较量,使用先扬后抑的谈话艺术,以退为进,激将对方,调动对方的积极性,就自然而然地收到很理想的效果。
□时机未到时需保持沉默
说话莫忘看场合,因为心理学告诉我们,在不同的场合环境中,人们对他人的话语有不同的感受、理解,并表现出不同的心理承受力。正因为受特殊场合心理的制约,有些话在某些特定环境中说比较好,但有些话说出来就未必佳。同样的一句话,在此说与在彼说的效果就不一样。因此,说什么,怎么说,一定要顾及说话的环境,如果环境不相宜,时机未到,最好的办法是保持沉默。
日本公司同美国公司正进行一场贸易谈判。
谈判一开始,美方代表滔滔不绝地向日商介绍情况,而日方代表则一言不发,埋头记录。
美方代表讲完后,征求日方代表的意见。日方代表恍若大梦初醒一般,说道:“我们完全不明白,请允许我们回去研究一下。”
于是,第一轮会谈结束。
几星期后,日本公司换了另一个代表团,谈判桌上日本新的代表团申明自己不了解情况。
美方代表没有办法,只好再次给他们介绍了一遍。
谁知,讲完后日本代表的态度仍然不明朗,仍是要求道:“我们完全不明白,请允许我们回去研究一下。”
于是,第二轮会谈又告休会。
过了几个星期后,日方再派代表团,在谈判桌上故伎重演。惟一不同的是,这次,他们告诉美方代表一旦有讨论结果立即通知美方。
一晃半年过去,美方没有接到通知,认为日方缺乏诚意。就在此事几乎不了了之之际,日本人突然派了一个由董事长亲率的代表团飞抵美国开始谈判,抛出最后方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逼迫美方谈判全部细节,使人措手不及。
最后,谈判成这一项明显有利于日方的协议。这场谈判能成功的关键在于一句俗话“会说的不如会听的”,听出门道再开口,而开口便伤对方“元气”,不很高明吗?
在生活中,我们有时故作“迟钝”未必不是聪明人,“迟钝”的背后隐藏着过人的精明。有人推崇一种“大智若愚”型的艺术——意即在商业活动中多听、少说甚至不说,显示出一种“迟钝”。其实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最大的利益。少开口不做无谓的争论,对方就无法了解你的真实想法;反之,你可以探测对方动机,逐步掌握主动权。
这时候的沉默,实际是“火力侦察”。
老一辈人总是谆谆教导我们:“话到嘴边留半句,不可全抛一片心。”传统的中国人,代代相袭,恪守着“言多必失,语多伤人”、“君子三缄其口”的古训,把缄口不言奉作练达的安身处世之道。今天,我们亦应谨记这些古训,该沉默时一定要三缄其口。沉默,是一种态度;沉默,是一种特殊语言;沉默,也会赢得百万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