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培养最爱学习的孩子
28513900000010

第10章 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和能力(3)

对于孩子反应慢的问题,家长一定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包括周围环境的影响、营养等等。家长要尽量创造机会让孩子到外面多走走多看看,扩大他们的视野,让他独立地去完成一些事;另一方面家长应让孩子多提出问题来促使思维的发展,从而让脑子灵活起来。

青青放学回家之后,脸色十分不好。

“青青,你怎么看起来有些不高兴呀?发生什么事了?”爸爸问道。

“爸爸,今天老师让我们做游戏了,可是我总是出错……”青青说着说着就没声了。

“老师让你们做什么游戏了?”爸爸问道。

“就是根据老师的指令做动作,要求做的动作跟老师的指令相反。就是老师让举左手,我们就要举右手……可是我总是做不对。”青青说。

“没关系,我想肯定是青青太紧张了,下次放松着玩儿肯定能做对。”爸爸鼓励青青道。

“才不是呢,我还没有反应过来了,别人的动作都已经做完了,我跟不上……”青青越说觉得越难过,眼看眼泪就要掉出来了。

我们知道,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想要让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好的适应这种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灵动迅捷的应变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一分钟的时间不长,但有的人正是因为比别人领先了一分钟而站在了别人向往的高度之上。因此,时间在未来的社会中将成为宝贵的资本,但这种资本并不专属于谁,需要每个有时间观念的人主动去争取。要想在这样一场时间战中胜出,迅速的反应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敏捷的思维,能迅速地对外界的指令或其他刺激做出反应。但有孩子似乎天生的“慢性子”,做事总是比别人慢半拍,但孩子并不刻意地磨蹭。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比被人慢半拍呢?

1.思维分析能力弱

从生物知识我们可以知道,人的肢体行为是受特定的大脑神经所支配的。只有神经中枢在接收并对信息做出判断以后才能发出指令。做出判断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一个分析的过程,有的孩子大脑发育比同龄孩子稍微慢一些,这样由于延长了这个分析的过程,导致了反应的迟缓。

关于这一点,家长没必要有过多的担忧,但要注意多让孩子多参加拓展思维的活动,就像刀刃是磨出来的一样,通过对孩子的训练同样能让孩子的反应快起来。

2.对需要做出反应的信息不感兴趣

我们常见这样的景象:一个孩子还没有完全醒过来,如果家长说“起床吧,快迟到了”,孩子没什么反应;如果家长说“起床吧,快起来吃你最喜欢的蓝莓蛋糕”,孩子可能会马上就睁开眼睛。很明显,受孩子喜好的支配,大脑也总是乐意按照主人的意愿选择性地接收信息,同时对不同信息的接收速度也有所不同。

不感兴趣是造成孩子反应慢的一个原因,但同时也为家长提供一种锻炼孩子反应能力的思路,即先从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入手,让孩子以不同方式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作出反应。

3.睡眠不足

工作的家长都知道睡眠不足的时候很难集中精力,处理问题比平时也会慢很多。儿童的大脑还正处在发育的关键时期,充足的睡眠是孩子各方面能力健康发展的保证,包括孩子的反应能力。

培养孩子的反应能力,就可能令孩子在时间上比别人快一小步,而往往在一小步中隐含的机遇所能提供的空间是无限大的。好的机会往往是难得的,而抓住了好的机遇就是为自己的自立能力建造了一个平台,否则没有机会,便只能永远在成功门外徘徊。因此,如果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总是比别人慢一步,一定及时地找出原因并通过恰当的方法连培养孩子的反应能力。

反应能力可以通过训练逐步变得敏捷。家长在培养孩子反应能力的过程中应注意什么呢?

1.变“理论灌输”为“游戏影响”

要提高孩子的反应能力,关键还是培养孩子思维的敏捷度。思维的锻炼靠理论的灌输是无法实现的,如某些家长单纯告诉孩子如何做就能把速度提上来,这样显然是行不通的。因为孩子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不知道如何去做而反应慢,而是思维的缓冲时间过长。因此可以通过做游戏的方式让孩子在轻松愉悦之中得到锻炼,

比如,爸爸妈妈可以和孩子一起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首先让孩子站在妈妈身后抓住妈妈的衣服,爸爸在前面,装着像一只老鹰似的要抓站在妈妈身后的孩子。孩子不停地躲,妈妈张开双臂设法“保护”孩子。玩一会儿后,可以让孩子当老鹰,爸爸作“小鸡”,换个角色继续玩。这样孩子为了不被“老鹰”抓到或者抓到“小鸡”就需要随着对方位置的移动迅速地改变自己的移动方向,这不失为一个锻炼反应能力的好游戏。

2.从兴趣入手

我们知道孩子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总是十分上心,比如有的孩子喜欢玩儿玩具坦克,一听和“坦克”相关的信息就会马上做出反应。针对这一点,家长可和孩子一起玩他感兴趣的东西,随着孩子的反应会越来越敏捷,再逐渐扩大“成果”让孩子在各个方面快起来。

3.多鼓励孩子,对孩子的训练不要太过刻意

当孩子反应快的时候,及时表扬孩子“机灵”、“反应快”。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说“真是天生的慢性子”、“你就不能快点吗”等等。经常这样,孩子往往就会错误地评价自己,认为自己真的是天生就慢,从而失去锻炼的兴致和信心。另外,家长也不要为了测试孩子,不断地对孩子发号令,这样会使孩子产生一种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影响反应力。

让孩子养成记日记的习惯

父母箴言

日记是一种心灵资料的积累。教孩子养成记日记的好习惯,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还可以让他们“阅读”自己,校对人生。

日记是心灵的自白,生命的记录。记日记是一种好习惯,它可以帮助自己理清纷乱的思想,排解孤独的情绪。写日记能锻炼孩子的书写和语言表达能力,也是对自己成长过程的一种记录形式。孩子写日记,还能培养他们恒心和毅力。日记是人的随笔记录,生活、学习、工作情况都可以记。如果从孩子会写字、会造句开始就教他写日记,一直坚持记到走上社会,那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1.日记记什么内容

父母要教给孩子写日记的内容。日记内容丰富多彩、广泛有趣。可从日常生活所见所闻中最简单的记起,从自己记起。

★记自己的身体发育变化的情况。如身高、体重、胸围、视力等的变化,从中可以看到身体成长的过程和问题。

★记自己的学习变化的情况。如当天所学知识,这样可巩固和加深记忆,可看出自己掌握知识的变化与规律。

★记自己生活及家庭的变化。通过对自己生活中点滴小事及家庭发生变化的记录,长大以后可以从家庭这个社会的细胞看到社会的部分变化及规律。

★记所见所闻。一天当中所见所闻很多,选择印象最深、自己认为有意义、有价值的记下来。让孩子记录下在外游玩或野营的美好时光,记录下日程安排、喜好的运动,以及他学到的东西,这些在未来的日子里将会变成美好的回忆。

★记感受和想法。就某一件事、某一个问题根据自己的世界观和掌握的知识可以发表议论。鼓励孩子去收集他喜爱的歌曲或诗词、有趣的图画、善意的玩笑等。还可以让孩子把日记本放在床头,每天晚上记录下昨天晚上做的梦。

★既可记又可议,夹叙夹议。就某一件事、某一个问题根据自己的世界观和掌握的知识可以发表议论。

总之,可记的东西很多。

2.教给孩子写日记的方法

★记事件要真实,只有真实的记录才能反映问题,才能反映规律。

★记事内容要有选择,不能太杂,在众多可记的事中,有选择地记某一、二件。

★记事感受不要牵强附会。

★记日记要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对日记要注意保存,过一定时间可以翻一翻以前日记,可增强对记日记的信心

另外,让孩子发挥想象力,美化自己的日记本也是必要的。比如,在日记本里面装饰上各种不同的动物图案、格子花纹、图点花纹或是条形花纹;把日记本的三面切口修剪成各种不同的形状,同时还可以在纸张上打下装饰性的小孔,以增加额外的触感;用卡通、商标、书签、标签、压好的花叶等诸如此类的东西做成说明、图画、诗词、短故事、照片。过一段时间翻一翻以前的日记,孩子会很开心。

培养孩子对文学的兴趣

父母箴言

可以说,孩子对文学的兴趣是天生的、本能的,对于孩子这方面的兴趣,父母一定要着力培养。这里所说的“培养”,是增加孩子对文学书的兴趣,也就是说要支持、鼓励和引导孩子这方面的兴趣。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的加入便发动了储存在内的力量,足以使工作变得有乐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对文学的浓厚兴趣是使孩子积极地接受文学熏陶的关键。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些父母却在扼杀、压制孩子的文学兴趣。

首先,父母为孩子选择不合适的书。比如太过艰深苦涩的书,离孩子生活太遥远的书,过于“成人化”的书,还有恐惧、悲伤、阴郁等消极情绪的书,枯燥乏味、教条化的书……,孩子在阅读这类书籍时,心理上是不但难以获得审美愉悦感的,反而会产生厌倦、反感、烦躁等情绪。

其次,是父母对孩子的阅读进行过多的干扰。当孩子独立意识逐渐增强时,他们会希望自主、自由地读书,如果父母总是用“你怎样还没读完那本书”之类的话干预他们,就会激发同孩子的逆反心理,进而让孩子对书本感到厌恶。

第三,父母用分析语文的办法指导孩子读书。读文学书籍,贵在产生情感共鸣,获得美学享受。然而,有些父母却按着应试教育的思路,把文学作品一篇篇“肢解”成字、词、句、段、中心思想,这种做法违背了文学欣赏的基本规律,无异于焚琴煮鹤,大大倒了孩子的胃口。

那么父母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对文学感兴趣呢?要知道,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是当然的权威。父母的价值评论方式,也会潜移默化地渗透给孩子。所以,要培养孩子对文学书籍的热爱,父母就应该反复地表示出自己对读书的赞赏,对文学的赞赏,对热爱书籍的人的赞赏。让孩子从小树立“读书是有用的”和“读书是有趣的”这种观念。

★假如孩子的阅读基本功很强,只是讨厌书本,那么问题可能出在家庭内部。可能是家里给了他这样那样的压力,逼得他暂且造反。在这种时候,父母千万不能对孩子施以高压,而是应该为他创造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逐渐培养他的读书热情。

★孩子不爱读书,那么他喜欢什么呢?找出孩子喜欢的东西,然后从这些东西上找出能够让孩子感兴趣的书籍。比如,一些孩子喜欢科学知识,那么就从科普读物、游记和科幻小说开始好了。他喜欢足球?好,父亲陪着儿子看看足球比赛,然后不动声色地给他一本世界杯足球画册作礼物,孩子津津有味地读完了这本书,他开始感受到了读书的快乐。那么,再给他一些这方面的读物:球星的传记、描述体育比赛的报告文学和小说。除了这样做之外,父母还可以收集一些名人读书的故事讲给孩子听,在孩子书桌前挂一条有关读书的格言,送孩子几本介绍名人少年时代读书立志的传记。这些途径能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孩子阅读的积极性。

★父母也可以在孩子身边寻找一些典型事例。父母少年时学习的经历是很适合讲给孩子听的。如果邻居或亲戚家有乐于读书的小孩,也可以激励自己的孩子与他们竞赛。

★在孩子阅读的过程中,父母一定要以不断的表扬、肯定、赞美来点燃孩子的自信心。这种赞美性的话语应该是有针对性的,例如:“我发现你今天又学会了一个新词语,真聪明!”或“你对这本书的见解很有新意,连爸爸也受了你的启发”,这样的评语可比泛泛而谈的“不错,读得好!”要强得多。孩子在阅读中时常会产生畏难情绪,这时,父母也依然要用肯定性的话语激励他们,例如“这本书对你这个年纪的孩子是难了一点,不过你很聪明,妈妈相信你一定能读懂它。”就是很好的鼓励性话语。

★在孩子的阅读取得明显进步时,父母应该给予一定的奖赏:一本书,一套精美的书签,一个笔记本或一次全家的郊游。不断的鼓励会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以更浓厚的兴趣和更恒久的耐心对待文学阅读。

★鼓励孩子在家人以及亲戚朋友面前朗读诗歌、讲故事等。父母和其他观众在听孩子朗诵时都要尽量地专注和热情,并给予孩子赞美和肯定。

★当孩子读完一本书后,父母可以为他举办一个“读书成果报告会”,让孩子复述书中的故事,或谈读书的体会等。

★激发孩子的创作欲望。为他准备一个本子,把孩子自己讲的故事、精彩的句子以及各种各样的奇思妙想记录下来,然后让孩子为它们配上插图,做成一本孩子自己的书。

★鼓励孩子写信,让他交几个通信朋友。

★鼓励孩子记日记,让孩子每天用十几二十分钟倾吐一天的喜乐悲伤,记录一天的观察感受,展开想象的自由翅膀。久而久之,使孩子将写日记视为一种生命的需要。

还有一种办法能让孩子对文学具有浓厚的兴趣,那就是全家人一起读书,多开展一些家庭性的读书活动,这是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最好途径。读书活动,可以通过很多种方法来进行。

★讲故事。故事最能诱发孩子的文学兴趣。大部分作家和文学爱好者都是从听故事开始培养阅读的兴趣的。著名作家冰心,早在四岁就迷恋上了故事,七岁时,她每天晚上缠着舅舅讲《三国演义》。后来舅舅没空了,她没有法子,只好自己捧着《三国演义》啃起来。从此,她就迷上了读书,迷得蓬头垢面,如痴如醉。

★朗读。许多教育学家大力提倡家庭朗读,并且把它视为引导孩子接触优秀作品、激发孩子文学兴趣的良方妙策。通过朗读,孩子更容易感受到作品的美和趣味,而且,全家人欢聚一堂朗读文学作品的欢乐气氛也会感染到孩子,使孩子从一开始就了解到,文学阅读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

★讨论。全家性的读书讨论活动可以很正式。比如,父母可以抽出一个星期天的下午办“家庭读书讨论会”,每个家庭成员都要谈谈自己近来阅读的书,其他人则提出问题和加以评论。这种活动也可以邀请更多的人参加,如邻居、亲友、孩子的小伙伴们。更多的时候,有关读书的讨论可以更自由地进行,如饭桌上、电视机前、晚上临睡时。父母应该尽可能地启发孩子的思考,鼓励他们主动地阅读、创造地阅读。

★专题性的阅读。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家庭性的阅读可以让孩子和父母有更多的共同话题,也可以使家庭读书讨论进行得更加深入。电视里正在放《三国演义》,家里便可以围绕三国展开一段时间的专题阅读。父亲负责史书的阅读和史料的收集,母亲阅读有关《三国演义》的评论,孩子则看少儿版的《三国演义》和三国故事。这样,晚上看电视的时间也就是家人共同讨论阅读成果的时间。娱乐与学习相互融合、相互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