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文化一本通
28514800000012

第12章 哲学(1)

文化是一个民族性格的反映,哲学乃是这种性格的旗帜与标签,是这种性格、思维方式的根本直接的表现。哲学是人类最高智慧的结晶,一直被人们看作是使人聪明的学问,它在塑造民族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儒家

儒家是中国古代最具影响力的学派。在先秦时它虽与诸子百家地位平等,而且,秦始皇时焚书坑儒使之受到重创,但自汉以后,儒家思想在绝大部分历史时期都是中国的主流价值观。

儒家思想指的是儒家学派的思想,又称儒学,由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创立。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儒家哲学注重人的自身修养,要与身边的人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做人有自知之明,尽份内事,“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对待长辈要尊敬讲礼貌;朋友之间真诚守信用,“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统治者要仁政爱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官者要清廉爱民;要有一颗博爱之心,“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对待上司要忠诚,“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对待父母亲属要孝顺,“父母在,不远游”、“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要尊重知识,“朝闻道,夕死可矣”;要善于吸取别人的长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提倡人要到达温、良、恭、俭、让的道德境界……

儒家思想中的“礼、义、廉、耻、仁、爱、忠、孝”等价值观,一直是指导绝大部分中国人日常行为的基本意识规则。可以说,中华民族礼貌友善、温良忠厚和认真刻苦的气质,也是在儒家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

《易经》

《易经》是中国古代一部神秘的著作,因为流行在周朝,所以又叫《周易》。《易经》被儒家尊为群经之首,但从其编排体例及文字内容上看,它是占卜用书。秦始皇焚书坑儒之时,李斯也将《易经》列入医术占卜之书,因而得以幸免。

关于《易经》的作者,《史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故古人多依司马迁之说而认同《易经》乃周文王所著,今人则有不同观点。由于成书很早,文字含义随时代演变,《易经》的内容在春秋战国时便不易读懂,为此古人专门撰写了《易传》以解读《易经》。今天我们所说的“周易”通常是指《易经》和《易传》二者的结合。

有人认为,占卜之书的性质并不能掩盖《易经》作为一部伟大著作的价值。占卜起源于人类解释世界的渴望,哲学的萌芽从原始宗教中生发出来,《易经》为此提供了很好的例证。中国哲学中阴阳相生相克、对立统一的基础理论,便根植于《易经》。后人从《易经》中发展出了复杂的哲学系统,儒家和道教的学说均明显受到《易经》的影响。今人更是从《易经》中解读出了哲学、政治、历史、军事、民俗等诸多方面的研究价值。

根据《周礼》的记载,占卜有“三易之法”,《易经》只是其中之一,另两部《连山》、《归藏》均已失传。

太极八卦

八卦图是中国古代儒家论述万物变化的重要经典——《周易》中用的八种基本图形,亦称八卦,由“-”和“--”符号组成。名称分别是:乾卦、坤卦、震卦、巽卦、坎卦、离卦、艮卦、兑卦。这八卦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据此可以推测自然和社会的变化。《周易》认为阴、阳两种势力的相互作用是产生万物的根源。

八卦是智慧之学,京戏中孔明出场,身穿阴阳八卦袍,就是为了说明他是高度智慧的代表。太极图就是一个圆,里面画着阴阳鱼;八卦图是一个正八边形,每条边上都有一个特殊的符号。

相传太极八卦图,是古代圣人伏羲氏首创,在“五经”的“周易”中,有详细的记载和说明。古人认为: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这是太极化生八卦的基本理论。它原属哲学范畴,是朴素的唯物论。但是,后来的一些学者,牵强附会,图谶预测,宣扬万物天定的宿命论观点,使太极八卦掺杂进了唯心主义的内容,涂抹上了迷信的色彩,失去了本来的科学意义。

太极和八卦组合成了太极八卦图,它又为以后的道教所利用。道家认为,太极八卦意为神通广大,镇慑邪恶。

太极八卦图是中国古老的文化科学遗产,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文明的结晶。

独尊儒术

这是在西汉的汉武帝时期执行的一种思想政策。

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法家的政策。汉朝初期,采用了比较宽容的政策,用的是老子的思想,儒家学说没有得到重用,所以儒生们也没有在政治上得到很多权利。

汉武帝时,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统治,时代需要一整套的上层建筑,也需要有一套广泛的哲学体系,老子的宽容思想就不再合适了。于是汉武帝便招贤良文学之士,亲自策问治理国家的纲领性的东西。

为了统一思想,不扰乱舆论。汉武帝让各地官员推荐懂得儒家思想的人,他亲自主持考试。董仲舒在回答汉武帝的问题时,回答得非常好。从此,汉武帝就开始重视儒生,让他们参与到国家的管理中,有的还做了丞相。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董仲舒提出来的,意思是废除其他很多的思想,只尊重儒家的学说。以后,凡是做官的人都要懂得儒家的学说,而且法官也用儒家的思想来解释法律。

董仲舒认为,凡是不在礼乐射御书数之内,不属于孔子的学说的言论,都杜绝其兴起的根源,不要让他们与儒家争道。这样,邪谈怪论便会灭息,然后天下便有一致的条例准则和明晰的法令,人们便知所从了。

独尊儒术之后,中国古代的封建正统思想就开始确立了。从此以后,在学术和仕进上,儒家被定为一尊,统治中国达两千年之久。独尊儒术在最初起到了统一思想、统一舆论、稳定国家的作用,但后来却成为封建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禁锢了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特别是个性思想。

道家

道家,是中国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起源于远古的隐士传统。

西汉初年,汉文帝、汉景帝以道家思想治国,取得了文景之治。自汉武帝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后,道家成为非主流思想。道家在先秦各学派中,虽然没有儒家和墨家这么多的门徒,地位也不如儒家崇高。但随着历史的发展,道家思想以其独特的宇宙、社会和人生领悟,在哲学思想上呈现出永恒的价值与生命力。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道家的理论奠定于老子,老子《道德经》一书上下五千言,字字珠玑。

道家重视人性的自由与解放。一方面是人的知识能力的解放,提出了“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认识原理;一方面是人的生活心境的解放,提出了“谦”、“弱”、“柔”、“心斋”、“坐忘”、“化蝶”等处世理论来面对世界。

道家的社会哲学不是积极进取的,重点都在保身而不在文明的开创。也正因为道家的社会哲学强调应对的智慧,因而非常适于人们在混乱的世局中修养生息的需求。同时也使得很多人能更轻松地发现进退之道,理解出入之间的智慧。

老子与《道德经》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末期楚国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是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掌管过东周王室的史书典籍,比孔子略早,孔子曾问礼于他。他给世人留下了不朽的著作《道德经》,成书于春秋末期,虽屡经后人修改,但基本上反映了老子的思想,开创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之先河。老子学说及其衍生出的道家流派,对中国两千多年来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老子的《道德经》包含了丰富的政治思想和生活智慧。老子将“小国寡民”视为理想的社会制度,故其治理天下的理念主要源于两个基本观念:“君民都要无为无欲”和“圣人应以百姓心为心”。此外,《老子》关于兵法与处世的言论中,也体现出丰富的思想内涵。这些精辟见解无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对现代社会仍有一定价值。

《道德经》还体现了辩证否定式思维模式,包含着以下四个原则:“对立面(肯定与否定)的相互依存”、“肯定要以否定为基础、为根本、为开端,从而才能成就其自己”、“肯定要依赖于否定,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对立面的转化”。老子非常注重辩证否定式的运用,这是他创造性地寻找到的新思维方法,以此突破了以往旧传统的束缚,建立了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哲学思想体系——以“道”为核心的学说。

黄老之学

黄老之学是中国战国时的哲学、政治思想流派。这一流派尊传说中的黄帝和老子为创始人,故其思想被称为黄老思想。

黄老之学始于战国,盛于西汉,其假托的黄帝和老子的思想,实为道家和法家思想结合,并兼采阴阳、儒、墨等诸家观点而成。《史记·乐毅列传赞》称其代表人物有河上丈人、安期生等。黄老之学继承、改造了老子“道”的思想,认为“道”作为客观必然性,“虚同为一,恒一而止”,“人皆用之,莫见其形”。在社会政治领域,黄老之学强调“道生法”,主张“是非有分,以法断之,虚静谨听,以法为符”;认为君主应“无为而治”,“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上述主张在汉初产生了一定影响,在其影响下出现了“文景之治”。东汉时黄老之学与谶纬迷信相结合,演变为自然长生之道,对原始道教的形成产生了一定影响。

墨家与《墨子》

先秦学派之一,创始人墨翟,世称墨子,这也就是墨家之名的由来。

墨家思想是墨子对儒家学说进行批判和改造,树立起的一面旗帜,在战国时成为与儒家相抗衡的引人注目的“显学”。

墨家思想主要反映在《墨子》一书中。尚贤尚同是《墨子》一书的基本政治纲领。墨子认为“尚贤”(任人唯贤)是为政之本,这种平等思想直接冲击宗法世袭制。他又提出“天下有义则治,无义则乱”,应“一同天下之义”,即制止天下动乱,必须选举贤能的士、卿、大夫、天子来一同天下,为万民兴利除害,这就是“尚同”。

墨子言功利,但他所说的利,不是利己,而是普天同利。这种建立在理想国上基础上的功利主义,是《墨子》一书的基本道德观念。

墨学是代表小生者的利益,具有一定的人民性。它反对剥削,崇尚劳动,提出了“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不与劳动”的,就不能“获其实”等理论。

《墨子》一书政治观点和道德观念形成的共同基本核心思想,便是墨子提出的“兼爱”(兼相爱),“兼爱”是墨家学派的主要思想观点。其它非攻、节用、节葬、非乐等主张,也都是由此而派生出来的。墨子的“兼爱”,是对孔子思想体系的基本观念的“仁”的改造。墨子提倡“兼相爱”,就是说无差别地爱社会上一切人。

墨家学说具有现实价值,如墨家的“兼爱”思想,它要求人们平等互爱,互相援助,突出了互利互助的精神;墨家的“尚贤”思想,“贤”主要是指有道德、有学识的人才,这一道德价值取向,对于激励人们加强自我修身、力争成为贤者有积极作用;墨家的“节俭”思想,于今而言,依然具有针对性,更值得提倡。

法家

法家,中国春秋战国时代一个以法治为核心的思想学派,代表人物主要有申不害、商鞅、韩非子等。韩非子的思想集以大成,构成法家思想的终极核心。

法家学派否定了世袭贵族天然传承的等级制度,认为“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他们在政治实践中,奖励耕战,毁弃诗书,彻底与传统文化决裂,主张以法治国。

法家的这种学说乃一种纯功利主义的思想体系,内容核心主要是针对君主如何加强统治。在战国时代那种殊死竞争的情况下,法家这种思想在斗争中的确相当实用,秦统一六国就是明证。西汉后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法家思想被儒家所吸收,并开始以儒法并用“儒表法里”的理论治理国家,独立的法家学派逐渐被排斥掉。

法家是先秦诸子中对法律最为重视的一派。他们以主张“以法治国”的“法治”而闻名,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这为后来建立的中央集权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后来的汉朝继承了秦朝的集权体制以及法律体制,这就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与法制主体。

法家在法理学方面做出了贡献,对于法律的起源、本质、作用以及法律同社会经济、时代要求、国家政权、伦理道德、风俗习惯、自然环境以及人口、人性的关系等基本的问题都做了探讨,而且卓有成效。

但是法家也有其不足的地方。如极力夸大法律的作用,强调用重刑来治理国家,“以刑去刑”,而且是对轻罪实行重罚,迷信法律的作用。他们认为人的本性都是追求利益的,没有什么道德的标准可言,所以,就要用利益、荣誉来诱导人民去做。比如战争,如果立下战功就给予很高的赏赐,包括官职,这样来激励士兵与将领奋勇作战。这也许是秦国军队战斗力强大的原因之一,灭六国统一中国,法家的作用应该肯定,尽管它有一些不足。

纵横家

战国时以从事政治外交活动为主的一派,主要人物是鬼谷子,《汉书·艺文志》将其列为“九流”之一。

纵横家出现于战国至秦汉之际,多为善辩之士,可称为中国五千年中最早也最特殊的外交政治家。他们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当时割据分争,王权不能稳固统一,需要在国力富足的基础上利用联合、排斥、威逼、利诱等方法不战而胜,或以较少的损失获得最大的收益。

纵横家的理论主要为纵横。所谓纵,就是联合众多弱势以攻一强势;所谓横,就是凭借一强势来攻击诸多弱势。前者以“连”为主,主要是用外交手段联合团结,阳谋多阴谋少;后者以“破”为主,主要是利用矛盾和利益制造裂痕,阴谋多而阳谋少。这些战略思想,是行辩术成大事的基础。如果不熟知这些思想,游说他人必然不会成功。因此,纵横理论对谋士的要求是:知大局,善揣摩,通辩辞,会机变,全智勇,长谋略,能决断。

具体来说,要游说他人,首先要对现实有最明确的认识,确定连横的对象,然后明确对方的为人而定说辞。游说之时,或抑或扬,或抑扬相合,或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只要方法对症,结果往往就会令人满意。其次在游说过程中,他们会先观察对方的反应和对自己的态度,见机行事。对方若赞同,一切可按计划进行;反之则要及时弥补遗误,而后以利诱之,或告之以危害,而后再以揣摩之术深察其内心,看其同异,而后快速正确以权谋之术决断。

纵横家的思想对维护世界格局具有实际的借鉴作用。它不仅在世界范围内受到重视而且已从单纯的外交领域走入更广泛的社会各领域。

玄学

玄学是三国、两晋时期兴起的、以综合道家和儒家思想学说为主的哲学思潮,故通常也称之为“魏晋玄学”。玄学是魏晋时期取代两汉经学思潮的思想主流。

“玄”这一概念,最早见于《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就是总天地万物的一般规律“道”,它体现了万物无穷奥妙的变化作用。玄学就是研究幽深玄远问题的学说。

玄学所探讨的中心问题尽管仍可归结为天人关系问题,但在形式上,它已经摆脱了两汉经学章句笺注的繁琐破碎;在内容上,则抛弃了经学思潮的“天人感应”的粗俗的目的论之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