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文化一本通
28514800000021

第21章 军事(1)

古代中国是兵学昌盛之国,素有“兵法之国”的美称。中国古代军事理论,最先反映在国家的法令、规章制度和其他文献中。从西周到清朝前期,先后问世的军事理论、用兵方略、兵制、兵器等方面的兵书有两千多种,在世界军事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对中国和世界军事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兵家始祖姜子牙

姜子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颇享盛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尚武功,重智谋,轻鬼神,军事思想博大精深,用兵打仗无往不胜。他协助周文王、周武王修德理政、兴国安邦,带领军队纵横驰骋于战场,策划出许多兵家谋略和新奇妙计,为周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由于这个原因,后人言及兵家权谋都首推姜子牙,认为他是兵家的始祖。

当时,商纣王的统治腐败,刑罚残酷,连年用兵,整个社会动荡不安;而周正如日当中,蒸蒸日上。于是姜子牙建议周武王修德以倾商政,积极开展伐纣灭商的大业。

武王要伐纣王,但占卜结果却不吉利,而且兵未出行,又遇到暴风雨。众大臣都很恐惧,只有姜子牙坚持出兵。武王最终听从了姜子牙的意见,在牧野与商军展开大战。在这场战争中,姜子牙的战略战术的指挥都很得法。

在战略指导上姜子牙善于把握战机,他选择商军主力远征东夷,纣王在国都朝歌孤立无援众叛亲离的有利时机领兵出战。战略时机的正确选择是周军最后取胜的重要前提。

在战术运用方面,姜子牙攻心为上,因为打前阵的是奴隶,他就亲自率领百名精锐冲击商军阵脚。姜子牙初战告捷之后,武王便率主力跟进围歼。商军中的奴隶兵纷纷倒戈,周军很快大获全胜,商朝被灭。

牧野之战时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姜子牙给后人留下的丰厚文化遗产。关于姜太公的著述,《汉书·艺文志》道家类曾有著录曰:“《太公》二百三十七篇,《谋》八十一篇,《言》七十一篇,《兵》八十五篇。” 太公之学多佚,仅有《太公兵法》,又称《太公六韬》、《六韬》传世。

《六韬》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相传为周初太公望(即吕尚、姜子牙)所著,普遍认为是后人依托,作者已不可考。现在一般认为此书成于战国时代。

《六韬》以太公答周文王、周武王之问的形式写作,其书包括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六个部分,各为一卷,近二万字。

《六韬》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战争观、军队建设、战略战术等有关军事的许多方面,其中又以战略和战术的论述最为精彩,它的权谋家思想也很突出。《六韬》的军事思想比较复杂,差不多先秦各家的军事思想在书中都有反映。书中最突出的是阴谋权术思想。

在战略战术上,《六韬》有其独到之处。它提出了关于全胜的战略,“全胜不斗,大兵无创。”全胜战略的核心是突出机动灵活,不为敌人所牵制。能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就可以战无不胜。

关于战机的选择方面,《守土》曰:“日中必慧,操刀必割,执斧必伐。日中不慧,是谓失时;操刀不割,失利之期;执斧不伐,贼人将来。”《兵道》曰:“外乱而内整,示饥而实饱。”“阴其谋,密其机,高其垒,伏其锐,土寂若无生,敌不知我备,欲其西,袭其东。”

关于敌情判断的方法,《六韬》认为要保守机密,制造种种假象迷惑对方,对天道、人事、阴阳、内外皆予以考察,最后做出正确的决策。

对于军队的建设,《六韬》认为首先应注意将领的选拔与培养。它还提出了选择考察将领的各种方法和建立参谋部的问题。将帅要量才录用各种人才,取其各自所长。如王翼的七十二人分工。将帅要具有五材,为将者要礼将、力将、止欲将等。

此外,《六韬》还系统地论述了将领的自主权问题。详尽阐述了武器装备及利用地形攻守等思想。“兵贵神速”、“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成为历代兵家的取胜法宝。

《六韬》形成了一整套完整详尽的兵学理论体系,它作为先秦兵学的集大成者,堪称古代的政治军事百科全书,对后代的军事思想有很大的影响,被誉为是兵家权谋的始祖。司马迁《史记·齐太公世家》称:“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张良,诸葛亮都将《六韬》视为至宝。

北宋神宗元丰年间,《六韬》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为武学必读之书。《六韬》在16世纪传入日本,18世纪传入欧洲,现今已翻译成日、法、朝、越、英、俄等多种文字。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理论著作,也是中国古籍在世界影响最大、最为广泛的著作之一。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它所阐述的谋略思想和哲学思想,被广泛地运用于军事、政治、经济等各领域中。

《孙子兵法》作者孙武,字长卿,大约活动于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前5世纪初。孙武是中国古代军事学家,中国古代军事学的奠基人,春秋末期吴国将军,后人称之为“兵圣”。

《孙子兵法》大约成书于2500年前的春秋末年,堪称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军事理论著作。该书自问世以来,对中国古代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被人们尊奉为“兵经”、“百世谈兵之祖”。历代兵学家、军事家无不从中汲取养料,用于指导战争实践和发展军事理论。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第一个为《孙子兵法》作了系统的注解,为后人研究运用《孙子兵法》打开了方便之门。

《孙子兵法》共有6000多字,分为13篇,每篇都有一个主题思想。比如:《计》篇论述的是能否进行战争的问题。它深刻地指出了战争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提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五个基本因素是政治、天时、地利、将帅、法制,而首要的是政治因素。《作战》篇阐述了如何进行战争。《谋攻》篇讲述如何进攻敌国。孙武主张以尽可能小的代价,去取得最大的成功,即力求不战而胜,不靠硬攻而夺取敌城,不需久战而灭敌国。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特别强调以谋略 取胜,他指出:用兵的上策首先是以政治谋略取胜,其次是以外交手段取胜,再次是使用武力取胜,下策才是攻城。而要做到“谋攻”,不仅需要知道自己的实力,还要做到知道对方的情况。在《用间》篇里,孙武指出,要先知敌情,就要善于使用各种间谍,获得广泛的情报。

《孙子兵法》包含了许多有价值的哲学思想。其中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话,已成为中国老百姓的口头禅。

《孙子兵法》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书中探讨了与战争有关的一系列矛盾的对立和转化,如敌我、主客、众寡、强弱、攻守、胜败、利患等。《孙子兵法》正是在研究这种种矛盾及其转化条件的基础上,提出其战争的战略和战术的。这当中体现的辩证思想,在中国辩证思 维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孙子兵法》谈兵论战,集“韬略”、“诡道”之大成,被历代军事家广为援用,书中不少计名、典故,在中国也是妇孺皆知。《孙子兵法》缜密的军事、哲学思想体系,深远的哲理、变化无穷的战略战术,常读常新的探讨韵味,在世界军事思想领域也拥有广泛的影响,享有极高的声誉。

《孙子兵法》不仅是中国的谋略保库,在世界上也久负盛名。8世纪传入日本,18世纪传入欧洲。现今已翻译成29种文字,在世界上广为流传。

《孙膑兵法》

《孙膑兵法》是中国古代的著名兵书,也是《孙子兵法》后“孙子学派”的又一力作。《孙膑兵法》古称《齐孙子》,系与《孙子兵法》区别之故,作者为孙膑。传说孙膑是孙武的后代,在战国时期生于齐国,曾和庞涓师从鬼谷子学习兵法。后来,庞涓辅佐魏惠王,做了将军,暗中派人请孙膑到了魏国,但见了孙膑又嫉妒他的才能在自己之上,后来陷害孙膑,给他用了膑刑,即去掉膝盖骨的残忍肉刑,所以后来人叫他孙膑。

在友人的帮助下,孙膑最后逃离魏国,到了齐国,被齐威王重用,做了齐国将军田忌的军师。公元前353年,孙膑采用围魏救赵之计,几乎全歼庞涓所领魏军。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桂陵之战”。

后来,魏国在国力恢复之后,又将矛头指向了韩国。韩国难以抵挡,遂向齐国求救。齐威王采纳孙膑“深结韩之亲而晚承魏之弊”的建议,在魏韩两国几经激战、韩危魏疲之际,再次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出兵救韩。

孙膑依然采用围魏救赵的计策,率兵长驱魏境,兵锋直逼大梁。魏国鉴于桂陵之战的教训,遂撤韩国之围,调10万大军,以太子申为上将军、庞涓为副,准备与齐军进行一场战略性决战。孙膑为调动敌人,创造战机,果断引兵东撤。一路上,他令军队逐步减灶,造成齐军大量逃亡的假象,以诱敌深入。庞涓果然上当,便丢下步兵,率轻骑精锐,兼程穷追。至马陵时,遭到齐军主力伏击,庞涓智穷力竭,愤愧自杀。齐军遂全歼魏军,俘太子申,取得了马陵之战的重大胜利。

马陵之战后,田忌遭宰相邹忌的陷害,被迫流亡楚国。孙膑辞官归隐,潜心军事理论研究,终于写成了流传千古的军事名著——《孙膑兵法》。在战国的兵家中,孙膑是以“贵势”即讲求机变而著称的,他和吴起都是当时著名的军事家。

最早明确记载孙膑有兵法的是《史记》,《汉书。艺文志》把它与《吴孙子兵法》并列,著录《齐孙子》八十九篇、图四卷。据考证,《孙膑兵法》的散失大概在唐代以前。因为《魏武帝注孙子》提到了“孙膑曰:兵恐不投之于死地也”;唐朝赵蕤《长短经》卷九也提到过“孙膑曰:兵恐不可救”;杜佑所著《通典》卷一四九有“孙膑曰:用骑有十利”一段,但从《隋书·经籍志》以后就不见记载了。

《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谋略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

“三十六计”一语,先于著书之年,语源可考自南朝宋将檀道济(?—公元436年),据《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子唯应走耳。”意为败局已定,无可挽回,唯有退却,方是上策。此语后人相继沿用,宋代惠洪《冷斋夜话》:“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及明末清初,引用此语的人更多。于是有心人采集群书,编撰成《三十六计》。但此书为何时何人所撰已难确考。

原书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其计名,有的来源于历史典故,如“围魏救赵”、“假道伐虢”等;有的来源于古代军事术语,如“以逸待劳”、“声东击西”等;有的来源于古代诗人的诗句,如“李代桃僵”、“擒贼擒王”等;有的借用成语,如“金蝉脱壳”、“指桑骂槐”等;还有出自其它方面的。

每计名称后的解说,均依据《易经》中的阴阳变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刚柔、奇正、攻防、彼己、虚实、主客等对立关系相互转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的因素。解说后的按语,多引证宋代以前的战例和孙武、吴起、尉缭子等兵家的精辟语句。全书还有总说和跋。

《三十六计》素有兵法、谋略奇书之称,被古今中外许多军事家广泛研习和应用,在千变万化的战争中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为后世留下一个个精彩绝伦的成功战例。此外,它虽是一部军事著作,但其蕴涵的深刻哲理在现代军事、政治、经济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是历代政治家、军事家和商业巨子都潜心研究的著作之一。

三十六计名称

第一套 胜战计

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

第二套 敌战计

无中生有,暗渡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

第三套 攻战计

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欲擒故纵,抛砖引玉,擒贼擒王;

第四套 混战计

釜底抽薪,混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途代虢;

第五套 并战计

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不癫,上屋抽梯,树上开花,反客为主;

第六套 败战计

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

《武经总要》

《武经总要》是北宋封建王朝用国家力量编辑的一部大型综合性兵书,也是我国第一部官修兵书。它对于军事组织、军事制度。用兵选将、步骑训练、行军宿营、古今阵法、战略战术、武器装备的制造和使用、军事地理、历代用兵实例、阴阳星占等各个方面都有所论述。其中营阵和武器装备两部分,还附有大量的插图。所以,它不仅具有重要的军事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武经总要》的编纂反映了宋朝至仁宗时军事思想的变化。宋初为防止武臣夺权,以“安内”为首,实行以文制武、“将从中御”的治军原则,致使宋军屡遭失败。在朝廷敕命编纂的这部兵书中,总结了包括宋代在内的历代战争经验,重新肯定了“兵贵知变”这一兵家的优秀传统思想;重视将帅的作用和选拔,指出“君不择将,以其国与敌也”;重视军队的训练,认为“盖士有未战而震慑者,马有未驰而疲汗者,非人怯马弱,不习之过也”;重视赏罚,“申赏罚以一其心”,具体规定了“赏格”、“罚条”,等等。

《武经总要》记载了丰富的古代科学资料,尤其是首次比较全面具体的记载了古代各种武器装备的制造技术。所记载的北宋时期武备上使用的各种长短兵器、远射兵器和防御武器及插图,生动地勾画出了自南北朝、隋、唐、五代传袭而的武器形象的轮廓。它所涉及的科学内容,包括化学、力学、声学、磁学、热学等,有些方面代表了我国宋代的科学技术水平,有些记载则是世界第一流的科学发现。如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本书就详细记载了其中的两种。一种是指南鱼。另一种是火药配方。火药虽然在唐代已经发明,但最早明确记载火药配方的是《武经总要》。

《武经总要》在科学技术史,尤其是军事技术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中国军事学术史和兵器技术史的研究﹐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武备志》

《武备志》是中国明代大型军事类书。编者茅元仪先后汇集兵书二千余种,历时十五年,终于完成了这一著作。《武备志》是中国古代字数最多的一部综合性兵书。全书二百四十卷,约二百万字,附图七百三十幅,被当代人称为是“军事学的百科全书”。此书是茅元仪有感于明朝国运衰落,政治腐败而后金政权日益强大,屡犯边境的形势有感而作的,良苦用心十分明显。

《武备志》由兵诀评、战略考、阵练制、军资乘、占度载五大部分组成。作为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兵书,《武备志》体系宏大,条理清晰,体例统一。它将二千余种各朝的军事著作分门别类,每类之前有序言,考镜源流,概括内容,说明编纂的指导思想和资料依据。每一大类之下又分为若干小类,小类之下根据需要设置细目。

《武备志》材料丰富而又取舍精当。全书采录的图书达二千余种,几乎网罗了明之前的全部主要兵书。在选取材料上,紧紧围绕武备问题来进行,“于武备稍远者,听之舆图方史可矣。”同时,本书选录的资料比较新颖。全书对明代军事记载最详,不仅选录了先于编者茅元仪的戚继光、俞大猷等人的治军、练兵、作战等方面的言行,也选录了同一时代人的军事资料,如王鸣鹤的“号令说”等。

《武备志》编排合理,有一定的逻辑秩序。全书五大部分从理论到实践,井然有序,又不可分割。每部分的子目顺序也是按照它们的内在联系排列的。由此及彼,使整部《武备志》成为一个严密的整体,有着不能随便安排的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