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是传统文化的积淀经过人为的发挥开出的奇葩,它往往被人们理解成“高高在上”,不被一般大众所熟识的东西。而事实上,艺术是人类精神的延伸,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它原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原于生活而超越生活。艺术是为大众服务的,不为大众所承认的艺术其存在的意义是有限的。
书法
中国传统艺术之一,是以汉字为表现对象,以毛笔为表现工具的一种线条造型艺术。汉字经历了篆、隶、楷等发展阶段,技法日精,在文字书写的点画篇章之间,表达出作者的性格、情感、意趣、素养、气质等精神因素,遂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用笔、结构、章法为书法之大要。从商周甲骨文、两周金文、秦篆、汉隶,以及魏晋到唐宋的楷、行、草,书体繁复,流派众多,涌现了王羲之、颜真卿、怀素等伟大的书法家,留下了《兰亭序》、《自叙帖》等珍贵书法遗产。
文房四宝
文房四宝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文书工具。文房之名,起于我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公元 420年—589年),专指文人书房而言,以笔、墨、纸、砚为文房所使用,而被人们誉为“文房四宝”。四宝品类繁多,丰富多彩,名品名师,见诸载籍。四宝以湖笔、徽墨、宣纸、端砚著称,至今仍享盛名。文房四宝不仅有实用价值,而且是溶绘画、书法、雕刻、装饰等各种艺术为一体的艺术品。
甲骨文书法
商、西周的甲骨文是十分成熟的文字,因刻在龟甲、兽骨上而得名;因其记录了当时占卜的内容,故又称卜辞。
商、西周甲骨文是用尖利的工具契刻的,也有用类似毛笔所写的墨书和朱书文字。龟甲兽骨都很坚硬,上面契刻的文字,笔画瘦硬方直,线条无论粗细,都显得遒劲和富有立体感,有粗不为重、细不为轻的感觉。也有的甲骨文笔画比较粗壮,出现弧形的线条。甲骨文契刻时的轻重疾徐,在线条上都能细微的反映出来,表现出契刻者运刀如笔的熟练技巧。
不同时期的商、周甲骨文,在书法风格上有明显的差异,或雄伟俊迈,或纤细谨密,或草率粗放。这些风格上的差异,也是甲骨文断代的重要依据之一。著名的《大骨四版》、《四方风名刻辞》、《宰丰骨匕刻辞》、《鹿头骨纪事刻辞》等甲骨,都是含有艺术素质的精美的书法作品。
金文书法
金文是铸刻在青铜器(一般为钟或鼎)上的一种文字,因此又叫钟鼎文。在青铜器上铸铭文,虽对原来书写的笔画有所损益,但仍能更多地保留和显示书写时的笔意。金文字画丰腴,体势凝重,有极高的艺术性。
商代金文的字体与甲骨文相近。笔画首尾尖锐出锋,中画肥厚,收笔处时有波磔,直线条较多,圆转的线条较少,行款错落参差,气象雄奇瑰丽。
西周的金文最有代表性,大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西周早期金文,笔画还有显著的波磔,但行款渐趋齐整,气度宏伟。西周中期金文的书风也有了变化,笔画已少波磔, 很少出现肥笔,笔画粗细划一,均匀圆润,布局完满,文字十分规整。此时金文字形已有较大的简化和线条化。西周晚期,金文已发展到高峰,呈现多姿多彩的局面。
春秋末和战国时,齐、晋、秦、楚等国的金文最有特色,并带有地域的色彩。北方的晋国出现了尖头肥腹的笔形,很像后世所说的蝌蚪文。南方江淮一带吴、越、蔡、楚等国的文字,有的笔画多加曲折,或以鸟形和点子作为附加装饰,这种近于图案的文字,多见于兵器上,应是所谓的鸟书。
战国时期错金工艺进一步发展,这使得铭文圆润秀劲、端严华丽,在金文中别具一格。春秋战国时,铁的发明和铁器的应用,使青铜器上出现了刻的铭文。刻铭笔画匀称、劲健,兵器上的刻款字迹草率,也是这一时期金文书法的又一特色。
春秋战国时期的金文失去了西周时期金文凝重端严、雄奇浑穆的风格,而变得清新秀丽。突出的特征是文字的形体多为纵式,行笔很长,笔法全用玉箸(粗细划一的线条),圆润柔和,像《功吴王夫差鉴》、《秦公簋》、《齐陈曼□》等,已开秦代小篆的前型。
石鼓文书法
石鼓文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石刻文字,被誉为“石刻之祖”。因为文字是刻在十个鼓形的石头上的,故称“石鼓文”。石鼓文的字体,上乘西周金文,下启秦代小篆,从书法上看,石鼓文与《秦公簋》(春秋中期的青铜器,其上铭文为石鼓、秦篆的先声,字形方正、大方,横竖折笔之处,圆中寓方,转折处竖画内收而下行时逐步向下舒展。其势风骨嶙峋又楚楚风致,大有秦朝强悍的霸主气势。)上的铭文相比,更趋于方正丰厚,用笔起止均为藏锋,圆融浑劲,结体促长伸短,匀称适中,古茂雄秀,冠绝古今。
石鼓文集大篆之成,开小篆之先河,在书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由大篆向小篆衍变而又尚未定型的过渡性字体。石鼓文被历代书家视为习篆书的重要范本,故有“书家第一法则”的称誉。石鼓文对书坛的影响以清代最盛,如著名篆书家杨沂孙、吴昌硕就是主要得力于石鼓文而形成自家风格的。
小篆
秦统一后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它六国的异体字,创制了小篆这一全国统一的文字书写形式。所以,小篆又称秦篆。
小篆这种书体更趋简化,线条园匀,字呈竖势。是我国汉字的一大进步,也是汉字发展史上一次重要的里程碑,为后来楷、隶、行、草诸书的变革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小篆发展到清代,线条变粗,而且突破笔画粗细、顿挫、迟速、轻重、方圆的变化。小篆的另一个分支是汉篆,用笔上掺以方折的隶意,而入印的篆书更为方折,又称缪篆,即摹印篆。
小篆有的是铸造在铁器上,有的刻在石碣、石碑上,从目前所见的史料看,秦篆一般铸造刻在铁器及度量衡器、符印、货币、诏板上。字有大有小,章法自然,结字端庄,分行布白工整,为小篆的精华和代表。其传世代表作有《秦山刻石》残部,仅存10字。另有《泰山》、《琅琊台》二石真迹拓片存世,《会稽》、《峄山》后人摹刻本传世,据传上述刻石皆为李斯所书。
小篆一直在中国流行到西汉末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但由于其字体优美,始终被书法家所青睐。又因为其笔画复杂,形式奇古,而且可以随意添加曲折,印章刻制上,尤其是需要防伪的官方印章,一直采用篆书,直到封建王朝覆灭,近代新防伪技术出现。康熙字典上对所有的字还注有小篆写法。
隶书
隶书是汉字一种书体的名称,也叫“隶字”、“古书”。产生于战国,盛行于汉代。过去一般相信隶书之由来为“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佐书,曰隶字”。但近来指出“隶”字亦有“附属”的含意,可能意旨其为篆字之衍生。
隶书是在篆书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的字体。隶书把小篆加以简化,又把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变小篆的纵势为横势,形体宽扁,左右舒展,打破了篆书曲屈圆转的形体结构,更加便于书写。
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具有浓重的装饰趣味。隶书分“秦隶”(也叫“古隶”)和“汉隶”(也叫“今隶”)。隶书的出现,是古代文字与书法的一大变革。
隶书艺术以两汉成就为最高,汉代隶书遗存至今的有碑刻和简牍书。汉碑隶书,体势、风格变化多端。其结构有的方正工整,有的疏朗宽博,有的中紧开张;其用笔有方有圆;其风格有的端庄秀丽,有的雍容典雅,有的雄强浑厚,有的朴拙天真。其著名碑刻保留到今天有百余种之多。《熹平石经》是汉隶的典型代表。
唐代隶书注重形式,笔画圆润肥重,风格趋向华丽,缺少骨力和意趣。清代是隶书艺术兴盛时期,隶书书家多直接取法汉碑,能突破唐隶的藩篱而新开蹊径。
草书
草书是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字体,是中国文字最为简约的书体。草书的特点是结构简省、笔划连绵,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别。
章草起于西汉,盛于东汉,字体具隶书形式,字字区别,不相纠连。
今草起于东汉末期,即现今通行的草书,通称为草书。今草风格多样,笔势秀丽,王羲之父子,最擅此体,其姿态之美,变化多端,真是妙不可言,已达到登峰造极之绝妙佳境。
狂草亦称大草,笔意奔放,体势连绵,如唐朝张旭《千文断碑》、《古诗四道》,怀素和尚《自叙帖》等等。“大草”与“小草”相对称,大草纯用草法,难以辨认,其字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怀素的草字容易辨认,字迹清瘦见形,字字相连处亦落笔清晰易临。张旭字形变化繁多,常一笔数字,隔行之间气势不断,不易辨认,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韩愈《送高闲上人序》中提到张旭草书以“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而有动于心,必于草书挥毫发之”,故学张旭难。
楷书
楷书是汉字书法艺术的主要书体之一,又称“今隶”、“真书”、“正书”、“正楷”等。因其形体方正,可作楷模故名。楷书是由隶书经过长期发展演变慢慢退化而成的。早在东汉时代的简、帛及器物上已能看到一些楷书的体势,《熹平石经》的正方字、《张迁碑》的方劲用笔,实际开启了楷书的先河。
楷书的开创和确立之功,应首推钟繇。钟繇(公元151年—230年)博取众家之长,兼擅各种书体,尤其精于隶书和楷书,他将楷书中简单易成分集中起来,又打破了隶书中的常规,变隶书平扁成楷书的方正。所以,钟繇堪称楷书之祖,与略后的王羲之,合称“钟王”。他的传世之作以《宣示表》最为著名。
楷书鼎盛期在盛唐,书家辈出,风格多样,蔚为大观,世人以“唐楷”称之。初唐楷书承隋楷风格之变,书家各显其个性体貌,成就卓著的有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和薛稷,他们四人被后人合称“初唐四家”;中唐颜真卿以雄风创新,其早期作品《多宝塔感应碑》严谨清雄,方圆兼具,略存隶意;晚唐柳公权用笔斩钉截铁,骨力遒劲,以“柳骨”相媲美于“颜筋”,其代表作品有《神策军碑》、《玄秘塔碑》等。
从总体上看,楷书呈长方形,结体也比隶书紧密,用笔也很丰富细腻,写起来也要比隶书灵活便捷。自创立之后,楷书就代替了隶书正统地位。实践证明楷书是实用性和艺术性结合较好的一种书体。千百年来,楷书一直是官方所采用的正式字体,也成为书法史上的一大宗。我们常说的“真、草、隶、篆”四体,楷书居四体之首。
行书
行书是继草书、楷书之后出现的一种书体。它在楷书的基础加以小的变化,书写起来非常简便,故而与楷书相间流行开来。
行书是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一种书体,它不像草书那样难写难认,又不像楷书那样严谨端庄。所以古人说它“非真非草”。它的特点是运用了一定草法,部分地简化了楷书的笔画,改变了楷书笔形,草化了楷书的结构。这些变化使它比楷书流动、率意、潇洒,又比草书易认好写。
行书在汉末是伴随着楷书而产生的,只是在当时并没有普遍地应用。直至晋朝王羲之的出现,才使之盛行起来。王羲之擅长草书、楷书,行书也不例外。他将行书的实用性和艺术性完美地结合起来,从而创立了光照千古的南派行书艺术,成为书法史上影响最大的一宗,被世人奉为“书圣”。
王羲之把行书推到了相当成熟的高度,《兰亭序》是其行书的最突出的代表,被历代称为天下行书第一。此帖表现了王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在用笔上有藏有露,侧笔取势,遒媚劲健,自然精妙;结体上变化多姿,匠心独运,文中20多中“之”字,7个“不”字,虽重复出现,却无雷同;章法上则疏密斜正,大小参差,敛放揖让,承接呼应,均极为奇谲。古人称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可惜这件书林瑰宝,被唐太宗作为殉葬品,埋入昭陵,真迹永绝于世。
此外,王羲之之子王献之,亦极擅行书,其行草代表作有《中秋帖》、《鸭头九帖》、《新妇地黄汤帖》等。
宋四家
宋代书法家往往借助书法来表现个人的学识、个性和怀抱。能代表宋代风格要推举“宋四家”。宋四家指的是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襄。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学识渊博,在古文、诗词、书法、绘画等方面都取得相当辉煌的成就,可以说他是历史上少有的天才。他在书法上主张师化自然,所以他的作品中有一种天真烂漫之气。其代表作品以《寒食帖》为世人所重。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他出自苏轼之门,而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他也具备多方才能,他的书法追求迭宕态势,他的字“中宫敛结,长笔四展”,特点是中部较紧实缜密,外围较开拓宽博。黄庭坚的代表作品有《松风阁诗》、《幽兰赋》等。
米芾,字元章。他在书法上的造诣,应居宋四家之首。米芾最善临古,据说传世二王墨迹,不少是他摹制的。米芾的代表作《蜀素帖》最能代表其风格。全篇气韵高古,奔放潇洒,结字奇伟,翩翩若飞,用笔凌厉痛快,有人将它奉为“宋代第一行书”。
蔡襄,字君谟,他的行书以平和蕴藉见称,宗法颜真卿、虞世南,清秀圆润之中带有一种妍丽之质。米芾评他的书法说:“蔡襄如少年女子、体态娇娆,行步缓慢,多饰繁华。”代表作有《蔡襄自书诗帖》、《谢郎帖》、《离都帖》等。
岩画
岩画是指那些在未经人工修整的自然洞窟、崖壁岩阴、天井岩床、或单个的巨石上进行绘、刻、雕制而成的艺术品,即所谓岩石艺术。它是古人留下来的造型艺术珍品。
在岩画中, 人们把刻绘在洞窟深处的叫做洞窟艺术; 把刻绘在岩阴处的叫做岩阴艺术。岩画共使用彩绘、刻、浮雕等三种制作技法, 而人们通常又把使用刻与雕两种技法的称作岩面雕刻,在我国则统称为“岩画”。
中国岩画分为南北两个系统。南系除广西左江流域,还有四川、云南、贵州、福建等地。南系岩画大都以红色涂绘,颜料是以赤铁矿粉调合牛血等而成的。制作年代在战国至东汉期间。北系以阴山、黑山、阿尔泰山等为主,绵延数千里,气势宏阔。北系岩画大都是刻制的。制作时间的跨度很大,最早的可能在新石器时代,最晚的在元代。
北方岩画多表现狩猎、游牧、战争、舞蹈等,图形有穹庐、毡帐、车轮、车辆等器物,还有天神、地祗、祖先、日月星辰、原始数码以及手印、足印、动物蹄印等。
南系岩画普遍用红色涂染,这同原始艺术中习惯使用红色的现象是一致的。原始人在他们频繁的狩猎和战争活动中,鲜血不断地刺激他们的视觉神经,导致红色在视觉中的稳定性。红色使岩画产生强烈的刺激效果,从而具有了一定的恐惧感、神秘感。此外,随着气象变化,岩画周围的环境发生变化,岩画也会具有不同的整体效果。
国内已知规模最大的一处岩画是广西花山岩岩画。画面宽约221米,高约40米。画面上绝大多数是人物,而且是一种姿势,双手上举,双脚叉开,密密麻麻地布满了数千平米的岩面。尚可辨认的图像有1819个,其中少数人形体高大,腰佩环首刀,也许是首领,周围还有动物、铜鼓、铜锣等。
岩画产生于文字之前,它犹如文字记载, 是人类历史非常重要的资料。提供了人类数千年前的记录。
泼墨画
中国画的精神是水墨,因此,离开了水墨就不能称之为中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