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受想行)的适业状态为“身适业性”。心的适业状态为“心适业性”。它们有寂灭身心的不适业状态的特相;有破除身心的不适业状态的作用;以身的把握所缘的成功为现状;以身心为近因。当知它们是对治除了(掉举、惛沉、睡眠、见、慢等)以外而使身心的不适业状态的诸盖的,能于信乐事中取来信乐,能于利益的行为中而取堪任适当的状态,正如纯金相似。
身(受想行)的熟练状态为“身练达性”。心的熟练状态为“心练达性”。它们有身心健全的特相;有破除身心不健全的作用;以无过失为现状;以身心为近因。当知它们是对治使身心有过失的不信等的。
身(受想行)的正直状态为“身正直性”。心的正直状态为“心正直性”。它们有身心正直的特相;有破除身心歪曲的作用;以身心的正直为现状;以身心为近因。当知它们是对治使身心成歪曲状态的谄与诳等的。
“欲”与“希望去做”是一同义语。所以此欲有欲作的特相;有遍求所缘的作用;希求于所缘为现状;并以希求于所缘为近因。当知此欲之取于所缘,如伸心手相似。
“胜解”等于信解。有确信的特相;有不犹豫的作用;以决定为现状;以确信之法为近因。当知它于所缘有不动的状态,如因陀罗的柱石(indakhila——界标)。
“作意”是作法——于意中工作(置所缘于意中)。因为和前面的意(有分)不同的作意故为作意。这有三种:(一)支持所缘(作意),(二)支持路线(心)(作意),(三)支持速行(作意)。此中:“支持所缘作意”——是作所缘于意中。它有导向所缘的特相;有使相应的(心、心所)与所缘结合的作用;以面向于所缘的状态为现状;以所缘为近因。它是行蕴所摄,因为能使相应的(心、心所)支持所缘,所以如御车者。“支持路线作意”——与“五门转向”是一同义语。“支持速行作意”——与“意门转向”是一同义语。这里是指前一种,不是后二种的意思。
“中舍性”——是对于诸(心、心所)法抱中立的态度。它有心与心所平衡的特相;有遮止太过与不足的作用,或有断绝偏向的作用;以中庸的状态为现状。关于它的舍置心与心所的状态,正如御者的舍置平等牵驾的良马相似。
“悲”与“喜”,与梵住的解释中所说的方法一样。只有一点不同的是:那里的(悲喜)是属于色界而证达安止(根本定)的,这里是属于欲界的。有人主张慈与舍亦属于不定心所。然而这是不能接受的;因为依于义理,无嗔即是慈,中舍即是舍。
离去身的恶行为“离身恶行”。其他的(离语恶行,离意恶行)亦是这样。其次从相等来说,此等三者都有对身恶行等的对象不犯的特相——即是说不蹂躏的特相;有摆脱身恶行等的对象的作用,以不作(恶行)为现状,以信、惭、愧、少欲等的德为近因。即是心的不向恶行的状态。
摘自(印度)觉音著《清净道论》说蕴品第429—432页
不闻他教而获得的慧——因为是由于自己的思维而成,所以是“思所成(慧)”。闻他教而获得的慧——因为由闻而成,所以是“闻所成(慧)”。无论依那一种修习而成及证安止的慧,是“修所成(慧)”。即如这样说:“此中:什么是思所成慧,即于从事瑜伽的事业之时,或于从事瑜伽的工巧(技术)之时,或于从事瑜伽的学术之时的业自性慧或谛随顺慧——如色是无常,受……想……行……识是无常等这样的随顺的忍、见、意欲、觉慧、见解、法虑忍(都是慧的别名)——不闻他教而获得,故名为思所成慧。……乃至闻他教而获得,故名为闻所成慧。入定者的一切慧都是修所成慧”。
摘自(印度)觉音著《清净道论》说蕴品第404页
〔《数论经》作者:〕创造(产生)于欲望,瑜伽(产生)于离欲。
〔吠若耶比柯宿注:〕当有欲望时,就有创造;当离欲时,就有瑜伽,即“我”居于其自己的“本色”之中,也就是说(达到了)鲜脱,或换言之,抑制了心的变化。
摘自(印度)吠或耶化柯宿《数论经注》
〔《数论经》作者:〕心注一处的(人的)三昧不会中断。(他)就如同射箭者一样。
〔阿尼鲁达注:〕如同一个射箭者把精力完全集中在箭上,未察觉国王从其身边走过一样,以注一处的人的三昧也不会中断。
摘自(印度)阿尼鲁达《数论经注》
〔钵颠阇利:〕瑜伽是对心的变化的抑制。
在(抑制心的变化)时,观者保持其本来面目。
〔毗耶舍注:〕在心的那种状态中,没有认识的对象。……在那时,观者(神我)保持其本来面目。在那时,意识的力量在其自身的本性上确立,如同处于完美的解脱状态中一样。
〔钵颠阇利:〕在别处(的非物的变化与心的)变化一致。
(心)的变化(有)五种,(它们是)痛苦的与非痛苦的。
〔毗耶舍注:〕痛苦的(心的变化使人)产生苦恼……非痛苦的(心的变化可对事物进行区分。
〔钵颠阇利:〕(这五种心的变化是:)正知、不正知、分别知、睡眠和记忆。
感觉、言语的认识和推理是正知。
不正知是(对事物的)虚假的认识,(它)具有不(表明)这(事物特性的)形式。
分别知由言语表达的认识而产生,(它)没有实在性。
睡眠是(心的)变化,它依赖于不存在的原因。
记忆是未遗忘的感觉印象。
这(五种心的变化)通过修习和离欲(可)被抑制。
此处,修习是保持安稳的努力。
而且,由于长时间不受干扰及虔诚地专心,这(修习将)是牢固的。
离欲是摆脱了对可见和超验享乐的追求的人的至上意识。
〔毗耶舍注:〕心摆脱了对可见享乐的执着,如(对)女人、吃喝、权力(的执着),并不追求超验的享乐,如(去)天堂……这种心态就是离欲。
摘自(印度)毗耶舍《瑜伽经注》
有想三昧伴随着想象、思索、欢喜和自我意识。
(以不断重复心变化)终止概念为基础(的三昧)是另一种(三昧,即无想三昧),在它之中,仅保存着过去的行力。
(对于)无形的(神)和并入自性(者来说,无想三昧是由客观)存在产生的。
(对于)其他(者来说,无想三昧是)以信、力、念、定、慧为基础的。
至上意识强的(人)最接近(三昧)。
由于(至上意识的)弱、中、强性质(有差别,因而进入三昧的快慢)亦有差别。
或者,通过敬自在天(,三昧也能较快地达到)。
摘自(印度)钵颠阇利《瑜伽经》
〔钵颠阇利:〕病、昏沉、疑惑、放逸、懈怠、欲念、妄见、不得地、不安定,这些引起精神涣散的(状态)是(作瑜伽的)障碍。
痛苦、忧愁、动摇和(不规则的)呼吸伴随着精神涣散。
为了防止(精神涣散),(应把)心集中于一个实在。
通过对慈、悲、喜(习性)的修炼和对乐、苦、善、恶的舍弃,心(变得)纯净。
或者,通过调节呼吸(使意安稳)。
或者,通过较高级的感觉活动的出现,使意安稳。
〔毗耶舍注:〕通过(把心)集中在鼻端获得识别超物质世界的香(味)的力量,(这)就是较高级的感觉活动。
〔钵颠阇利:〕或者,(通过作为较高级活动的)无痛苦的明晰状态(的出现,使意安稳)。
〔毗耶舍注:〕“无痛苦的明晰状态”作为一种较高级的活动出现,(它)使意安稳。……这是一种思想形态的意识,它产生在把心脏作为凝定(对象)的人之中。……这较高级的活动可任取一种阳光、月光、星光和宝召之光来(作为)表现(形式)。
〔钵颠阇利:〕或者,以离欲为冥想对象,(使)心(进入安稳状态)。
或者,以梦与睡眠的知识为(冥想)对象,(使心进入安稳状态)。
或者,通过对自己选择的(对象)静虑,(使心进入安稳状态)。
这(瑜伽行者)的力量(可以达到)最小(之物和)最大(之物)。
由于(变得)如同(心)变化停止时的清澈水晶球一样,(心达到)等至(同状态,并获得)以任何呈现在它前面的对象的形态出现的力量,(无论这种对象是)认识者,(还是)被认识者,(或是)认识行为。
摘自(印度)毗耶舍《瑜伽经注》
〔钵颠阇利:〕在(瑜伽修行所达到的诸等至状态)中,搀杂着言语、意义、概念差别(的)等至是有寻(等至)。
无寻(等至是这样一种状态):记忆停止,(心在其中)仅作为客体照耀,就如同(它)没有自己的特性一样。
由此,以细微之物为对象的有伺(等至)和无伺(等至)也得到描述。
〔毗耶舍注:〕在这些(等至)中,进入细微元素的称为有伺(等至)……无伺等至作用于在各方面都不受限制的细微之物。……无寻等至和有寻等至作用于在时空中发展的事物,有伺等至和无伺等至作用于细微元素。
〔钵颠阇利:〕而且,细微之物的领域达到(事物的)实相。
这(四等至)仅是有种三昧。
无伺(等至)的纯粹(心)流(产生)主体的光辉。
在(较高程度的三昧或等至)那里,(有)充满真理的认识。
(这种三昧或等至具有)与言语的认识和推理的认识不同的对象,因为(它)涉及的是特殊。
〔毗耶舍注:〕言语的认识指由别人那里得来的认识。它以一般为对象。不可能用言语来描述特殊。为什么?因为对特殊来说,不存在传统的言语表述。
与此类似,推理的认识亦以一般为其对象。……推理借助一般的性质导出结论。因此,没有特殊可作为归纳和言语认识的对象。……
〔钵颠阇利:〕从(较高程度的三昧或等至)那里产生的过去的行力,阻碍其他的行力。
在对这种(行力)抑制时,由于抑制了所有的(行力,因而达到)无种三昧(的状态)。
〔毗耶含注:〕当心(意)停止活动时,神我保持其自身的真实的自我,并因而成为纯粹的和绝对自由的。
摘自(印度)毗耶舍《瑜伽经注》
〔钵颠阇利:〕苦行、诵读和敬神是当为瑜伽。
〔毗耶舍注:〕这(苦行)被认为是值得实施的行为,因为它使心净化。……
诵读是反复念诵纯净的言语,如“唵”等。……
敬神和以神为一切行为的动机意为:一切行为都献给这最高的导师。
〔钵颠阇利:〕(当为瑜伽的实行)是为了产生之昧和减少烦恼。
摘自(印度)毗耶舍《珈伽经注》
〔钵颠阇利:〕(瑜伽修行的)八支是:禁制、劝制、坐法、调息、制感、执持、静虑、等持。
在这之中,禁制是:不杀生、诚实、不偷盗、净行、不贪。
(禁制是)伟大的誓言,(它是)普遍的,不受生命状态、空间、时间和场合的限制。
劝制是清净、满足、苦行、学习、敬自在天(神)。
当被罪恶思想所困扰时,培养与(罪恶思想)相反的(思想)。
罪恶是(对别人的)伤害等等。(这些罪恶)被作、被引起作、被允许作。(这些罪恶)以贪、嗔、痴为基础,(它们有)弱、中、强(白)区分,它们的结果是无数的痛苦和愚昧。因而,(应)培养与(罪恶思想)相反的(思想)。
当确立了不杀生(的思想)时,在(一切生物)出现时就放弃了敌意。
当培养了诚实(的品质)时,行为和结果(就有了)依赖(关系)。
当培养了不偷盗(的习惯)时,一切珍宝就接近了。
当培养了净行(的道德)时,就有了精力。
当培养了不贪(的品德)时,就认识了生命的形态。
〔毗耶舍注:〕当培养了不贪(的品德)时,就认识了生命的形态:我曾是谁?我曾如何?这是什么?这如何?我们将成为什么?我们将如何?以这种形式,人出现了要认识他自己在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存在本质的欲求。
〔钵颠阇利:〕由于清净而厌恶自己的身体,(并)停止与其他人接触。
〔毗耶舍注:〕当一个人对其身体的污垢厌恶时,他开始使自己清净(洁)。于是,他发现身体的缺陷,他失去了对身体的执着……他停止与别人接触。他看透了身体的本质。
〔钵颠阇利:〕当(心的)实在(变)纯净时,(就产生了)心的欢喜,(心)注于一处,感官(受到)控制,并适合于自我的认识。
〔毗耶舍注:〕心的欢喜,感官受到控制,并适合于自我的认识,(这些)产生于实在的纯净。……通过纯净的确立,这些就在瑜伽行者那里产生了。
〔钵颠阇利:〕由于满足,至上幸福被得到。
通过苦行,去除了不净,因此,得到身体和感官的(超自然力)。
通过学习,(可与)希求之神交流。
通过敬自在天,(可)获得三昧。
摘自(印度)毗耶舍《瑜伽经注》
〔钵颠阇利:〕(瑜伽修行八支行法中的)坐法(要求修行者保持)安稳自如。
通过行为动作的放松和(对)无限(观念的)等至(,坐法得到完善)。
〔毗耶舍注:〕当心转变成无限,即当使无限观念成为自己的时,就使坐法得到完善。
〔钵颠阇利:〕因而,(当坐法完善后),两两相对之物的干扰就停止了。
〔毗耶舍注:〕当坐法完善后,这(瑜伽行者)就不再受两两相对之物,如热与冷的干扰了。
〔钵颠阇利:〕(瑜伽八支行法中的)调息是在这(坐法完成)时,呼吸运动的停顿。
表现为外部的、内部的和完全抑制的(调息),通过位置、时间和数量来调节。(它因而是)长(时间)的和细微的。
〔毗耶舍注:〕在呼气之前气的运动的停顿是外部的。在吸气之前气的运动的停顿是内部的。第三个(步骤)表现为完全的抑制,在这种状态中,通过单一的努力使那(前)两种运动停顿。……这三者都要由位置来调节。(即)占有多少空间。亦要由时间来调节。第一个停顿多长?第二个多长?第三个多长?因而,它(也)要由数量调节。这修炼确实成为长期巩固的和细微的。
〔钵颠阇利:〕第四个(调息步骤)涉及到(呼息的)外部和内部的范围。
〔毗耶舍注:〕在第三个(步骤)中,范围未被考虑,通过单一的努力使(气的)运动停止……在第四个(步骤)中,吸气与呼气的范围被确定。
〔钵颠阇利:〕这样,对光辉的遮盖就被摧毁。
〔毗耶舍注:〕瑜伽行者的业遮盖光辉,把他束缚在轮回转生中,通过每时每刻的调息,(这业)变弱,然后被摧毁。
〔钵颠阇利:〕而且,(调息也使)意适合于执持。
(瑜伽八支行法中的)制感(是这样一种修持方式:借助于它),感官不与它们的对象接触,(产生)与心的本性类似(的状态)。
因而,感官被置于最高控制之下。
摘自(印度)毗耶舍《瑜伽经注》
〔钵颠阇利:〕瑜伽行者的业是非白非黑的;其他(人的业则有)三种。
〔毗耶舍注:〕这业的种类有四位:黑的、黑白的、白的、非白非黑的。在这之中,黑(业)是坏的。黑白(业)由外部手段引起,如在此处,业的意乐通过引起痛苦的手段或对别人表示仁慈而产生。
白(业)是这样的人的(业),这些人采用改进学习和静虑的手段。……
非白非黑(业)存在于这样的人中,这些人放弃一切,他们的烦恼被摧毁,他们现在的身是最后的身。
摘自(印度)钵颠阇利《瑜伽经》
(瑜伽行者的神通力可)通过出生、药草、咒文、苦行、三昧获得。
摘自(印度)钵颠阇利《瑜伽经》
(瑜伽行者)通过对身体形态的总制(即执持、静虑与三昧的合一),感觉力被抑制,因而与(别人)眼光的接触就不存在了。这时,(瑜伽行者的身体就)见不到了。
行为(或者)较快地(产生)结果,(或者)较慢地(产生)结果。通过对这些的总制,(获得关于)死的知识。或者,通过预兆(获得关于死的知识)。
(通过)对友好等等(的总制,获得友好等等的)力量。
(通过对大象的)力量(等等的总制,获得)大象的力量等等。
通过把高级感官活动的洞察力引向细微的、隐蔽的和遥远的(对象,瑜伽行者获得这种对象的)知识。
通过对太阳的总制,(获得)世界的知识。
(通过对)月亮(的总制,获得)星系的知识。
(通过对)北极星(的总制,获得)它运动的知识。
(通过对)肚脐丛(的总制,获得)身体系统的知识。
(通过对)喉咙和胃(的总制,可)缓解饥渴,
摘自(印度)钵颠阇利《瑜伽经》
〔钵颠阇利:〕(瑜伽八支行法中的)执持是心注一处。
〔毗耶舍注:〕持执意味着心注一处,如肚脐、……头上之光、鼻尖、舌尖等身体部分。
〔钵颠阇利:〕(瑜伽八支行法中的)静虑是观念在那(执持状态)中的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