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己的演讲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每一个演讲者都希望自己的演讲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与感染力。如果演讲者能站在听众的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那么这样的演讲往往更能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怎样从听众角度进行思考与分析呢?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设身处地,为听众着想。
在演讲中,演讲者设想自己处在听众的地位或境遇中,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听众的心理需要,从而使演讲者与听众的心灵相通,使自己的演讲让听众听得进、能接受。
上海某工厂新分来了一批失足青年。该厂厂长在接待这些失足青年时,发表了简短而感人的演讲:“我热烈欢迎你们到厂来,共同为振兴我厂工作。你们用不着把过去的情况对我讲。我也不会问你们过去的事。我更不许别人来议论你们过去的事。因为我清楚地知道:你们痛恨过去的行为,已经开始向昨天告别。你们不希望重提旧事,更不希望听到任何讽刺打击,来继续伤害你们的心灵。你们渴望得到组织与同志的理解、鼓励与尊重。你们愿意重新开始人生的旅程,迎接光辉灿烂的明天。我理解你们,只要你们努力工作,好好学习,我一律平等、一视同仁!”
这位厂长设身处地地讲出了失足青年的心里话,就像一剂强心针,鼓起了失足青年开拓明天、争取新生的勇气与信心,因而也就取得了比较好的演讲效果。
在演讲中,演讲者还可以运用假设,从对方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起到互补的作用,更容易形成双方的共识。
上海轻工业局举办了一次“企业有困难,我们怎么办?”的演讲比赛。有一位工人演讲的题目是:《假如我是一个厂长》。他说:“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原材料调价、资金短缺、市场疲软、效益滑坡……
“假如我是一个厂长,我牢记三句话,一是与其在逆境中拖垮,不如在拼搏中奋进,继续发挥企业精神,带领职工知难而上,绝不向困难低头。二是不找市长找市场,我绝不乞求政策、等待改革,而要果断地调整产品结构,适应市场需求,在竞争中求生存,在生存中求发展。三是人心齐,泰山移,干部与群众要同心同德、同甘共苦、同舟共济,这样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这位青工的演讲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知道听众中的绝大多数是工人,他们渴望听到厂长在困难时候的声音。他用一个工人的话来讲出厂长的心声,听众将心比心,促使干部与工人原先的互怨和不满消除,使厂长与工人形成共识:齐心合力,共渡难关。
振作精神克服语言交流中的障碍
善于言辞,无疑对每个人的事业和生活都裨益无穷;能言善辩,口若悬河的演说家,更是令人艳羡,使人崇拜。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拥有高超的语言技巧,我们周围也确实不乏不善说话、沉默寡言之人。
一些人天生性格内向、孤僻,对说话存在胆怯心理。“我总是不敢在人面前讲话、发言,那会使我心跳加快,脑中一片空白……”有人坦然地承认自己说话的胆怯,而且对此颇为苦恼。
往往每一个说话胆怯的人都以为怯场的只是自己,以为别人并不怯场,总是在想:“为什么只有自己这样呢?”其实,那并非某个人所特有的现象,只不过别人对于怯场状态不太注意而已。
心理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一般的人,都或多或少在说话方面有着不健康的心理,而紧张和恐惧便是这些不健康心理的突出表现形式,是影响人们进行正常说话和语言交流的明显障碍。
每当我们打开电视机时,往往会被一些潇洒大方、表达自如的节目主持人所折服;每当我们打开收音机时,也往往会被一些口若悬河、音色优美的播音员所倾倒。其实,他们也并非如我们所想象的那样说话时无忧无虑,应付自如。他们也一样常常怯场。据闻,日本某演员临近自己拍片的时候就想上厕所,甚至一去就是5分钟。美国某播音员,起初每临播音,都要先到浴室去洗一次澡,不这样,播音时就不能镇定自若。如果碰到外出进行现场直播,他便不得不提前到达目的地,并在直播现场附近寻找浴室。
既然人人都有可能出现说话胆怯的情况,那么,怯场则是一件非常正常的现象。怯场时,明显症状是脸红、心扑通扑通地跳、语无伦次、词不达意,等等。如果此刻说话者想到:“怯场啦!怎么办呀!”他就会因慌张而说不出话来。但是,如果他当时想到的是:“换了任何一个人遇此情景,都会怯场。”他会随之镇静下来,很快恢复平静。所以,正确地对待怯场非常重要。
美国某年轻议员在向一位年老而富有经验的议员请教时说:“我在演说之前,心里老是扑通扑通地跳,这是否正常?”年老的议员则回答道:“那是因为你对于你要说的话进行着认真的考虑,这是必然的。即使你到了我这个年龄,也难免会出现如此情况。”
台湾某名歌星这样说过:“面对观众,如果我不怯场,那时我歌手的生命也就停止了。”此话表明了这位歌星对于每一次演唱都是全力以赴,认真对待。如果他马马虎虎地行事,觉得凑和唱完就行了,那他就有可能不会怯场。
由此可见,说话胆怯是一种非常正常而又极其普遍的情况,它有可能发生在每一个人的任何一次与他人的交谈中,而绝非个别人的语言方面的缺陷。那些常因自己说话胆怯而烦恼的人,大可不必为此担心,而应该振作精神,努力克服这种困难。
独特的演讲风格有助于提高自己的身位
许多行政总裁和多数高级主管经常拿着别人撰好的讲稿,几乎不做任何准备,就在起身发言时读起来。但是,照本宣科会严重损伤演讲人的信誉,原因有三:
1念讲稿,无法显现出真情实感。事先拟好的讲稿与即席演讲确有不同,后者当然更可信、更有趣味、更显真诚。念讲稿很难做到像平常说话一样。念讲稿时,演讲者与听众之间几无目光交流,少见手势,也缺乏面部表情,声音单调。最终,演讲者与听众不能建立起密切的关系。他们可能会失望而归(“真浪费时间,还不如我自己看!”),心中对演讲者的可信度和诚意顿生疑窦。
2依赖讲稿,无法带来真正的安全感。讲稿中细致有加的提纲,常常限制你的灵活变通能力。如果遇到突发意外,就会受害不浅。例如,如果你正参加小组讨论,轮到你发言,时间已所剩无几,这最后一刻再做变通实属不易;一旦演讲现场被提问打断或被其他话题岔开,念稿者通常很难再重回思路,接着原来的话题讲下去。
3你的信誉可能会受到损害。不管演讲的本意如何,听众总是以眼见为实。对着听众念讲稿,很可能会令他们感到失望。他们会意识到,你没有下工夫准备。如此一来,你的信誉可能会受到损害,你要传达的信息就会化为乌有,你的演讲也就毫无效果可言。
成功交流的基石是对演讲内容进行组织。如果你的演讲组织得井然有序,就能畅所欲言,尽情发挥,其他方面也会水到渠成。但记住,花大量时间准备并不意味着你已胸有成竹。只要你掌握技巧,短短20分钟即已足够。
无论是压轴演说、小组讨论,还是媒体采访或向董事会作报告,采用如下五个系统步骤,就能做到万无一失:
1分析你的演讲。先自问以下几个主要问题:我的听众是谁?要讲多长时间?演讲的目的是什么?最后一个问题可能是最重要的,因为它促使你找出你演讲的本意。借助这些信息,你所讲的话便能针对听众的需要并有助你达到目的。
具体说来,分析演讲要达到以下目的:删除不必要或不适当的信息,缩短准备时间;确保使用听众能听懂的词汇;有助你预测听众提出的问题或反对意见;观众不同但演讲主题相同时,可将内容迅速加以调适。
2精选主题。人们通常试图传达太多信息,希望能在听众心中留下点什么。只是这如山的信息令听众招架无力,不知所措。
所以,要收到最好的效果,你应该帮助他们理解你所表达的内容,只给他们易于分析和好记的信息。应找一个重点突出、直接明了的主题。
3确定主线句。演讲中的主线句可以时时提醒你如何取舍和展开你的演讲信息。主线句包含如下三个因素:
目的:想要听众了解什么、感受什么或做什么?对此的回答就是你的目的。
主题:演讲是为了提供信息或说服听众。你的演讲意图确定下来后,就能更好地寻找演讲的内容。
分类:一般而言,演讲要表现的主题将决定你的分类。信息的分类包括步骤、方法、种类和益处。先决定你的分类,再确定演讲的要点,有助于你在展开整个演讲时不偏离主题。
4确定要点。先将你要表述的内容分列在三大标题之下。这种做法有助于听众听得轻松并明白你传递的信息。
使用视图工具使要点清晰、轻重有序并增添变化,但不要只是简单地读一下屏幕或图表上的文字。要增强你的感染力,使你的演讲更加自然流畅,一定要让视图工具为你的演讲增姿添色。
5设想你的讲演。“讲演者的设想图”是你充满自信、自然流畅发挥的关键。它是你演讲的蓝本,让你把演讲的所有环节都在一张纸上设想出来。你甚至可以借此标明使用视图工具的时机。
跟着你的设想图走,你和听众都会显得轻松自然。关键的词句会开启你的记忆,使你不偏离主题。即使被打断,扫一眼设想图便能回到正题。
将你的思想放入一个精心组织的设想图中,就不用照着稿子读,在演讲中你自然就能娓娓道来。随心所欲的演讲将带来更多的目光交流、更贴切自然的手势,使听众的注意力更加集中。
演讲要做准备,这是常识,但身体力行的人并不常见。经理人常常忙于应付繁忙的日程,在他们看来,为演讲做准备就显得浪费时间。事实未必如此,按照上述五步进行,有利于做好准备工作,可以确保你养成行云流水般的演讲风格。
演讲中,讲个好故事能使场面更生动
故事,有五个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每一个故事都应该包括这五项内容,才算表达清楚。何时的表述要注意开门见山,警示性地引起听众注意;何地的表述要尽快地进入场景,这样才会突出你想表达的主题;何人的表述要有名有姓,这样才显得真实,也方便听众理清思路;何事的表述应注意具体化、描述细节化;何故的表述相对不太重要,是给听众一个心理释放。
讲故事,最重要的是对何事的讲解,换句话说也就是重现场景。重现场景的一个技巧就是表达具体化、描述细节化,这才能使听众以一个一致性的画面进入情节,限制听众的随意思考。你让他们思考了,他们的反应就会不一致。在社会心理学中,不一致就意味着心理互动的失败。心理互动失败,你就不能在讲话中达到最佳效果。
在讲故事的时候,要注意如下几点:
1不要用模糊的概念。“可能是甲,可能是乙”,“好像是1978年”等句子,模糊的概念可能会转移听众的一部分注意力,也会使你的故事的真实性显得有点下降。相比之下,直接确定为甲,或直接说是1978年,故事则显得更有说服力。
2不要用解释性的语言,尽量使用描述性的语言。在描述故事的天气时,如果你说“那天因为天气很热,所以我穿的很少”,就不如“那天天气太热,我只穿了个裤衩”;“因为台子有8米高,所以我站在上面发抖”,也不如“我站在8米高的台子上,双腿发抖”那样不会使人的思维走岔路。
3讲故事时,不要有谦虚的开场白。这样无疑会打击听众的信心,认为从你的讲话中学不到什么东西。而且如果你自己连这个自信都没有,如何让听众对你有信心?一般情况下,一个话语啰唆的人往往是讲半天话还在兜圈子,这时听众已经听烦了,大量的圈外活动使听众的心理期待数次落空。这时你的讲话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4在讲故事之前,第一句话的语音、语调、语速,是非常关键的。如果第一句话较有力,那么首先会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再者下面的故事陈述就会流畅得多。所以在讲话之前,要吸一口气,稳一下自己的心神,然后再开始,不要慌慌张张地开始。
5在讲一件事情或心理的效果时,尽量使用事实来侧面反衬,这样给听众的印象是生动的、形象的、记忆深刻的。比如描述害怕,说事后发现衣服湿透了,则更加逼真。
6避免使用抽象化的语言。你想陈述你的学习成绩,如果你说你“总是优秀”,就是一个笼统概念;你要说,你考试成绩“不是第一,就是第二”,就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7运用恰当的比喻。一个恰当的比喻,可以省略你10分钟的描述,如“长得像××”,下面关于长相的话就不用说了,人物也活了。
恰当地运用照应技巧,使演讲的布局巧妙
初学演讲者很容易犯这样一种毛病,那就是在演讲时内容漫无边际、结构松散凌乱、语言拖沓累赘。但是,如果演讲者能根据演讲的目的、主题、题材等因素,恰当地运用照应技巧,则可以避免这个问题。下面的照应技巧可供借鉴:
1扣题照应,画龙点睛
演讲的标题是其内容的高度概括,演讲中应在适当的时候照应标题,这在演讲中往往能成为画龙点睛之笔。扣题照应可以使演讲的内容向标题聚拢,指向更加明确集中,也可以使演讲的主题思想得以突出和升华。
2首尾照应,开合自如
在演讲中,开头埋下伏笔,结尾再来照应,可以使演讲的结构曲折跌宕、大开大合,而且能使布局巧妙、眉目清楚、重点突出、主题深化,给听众以深刻的印象,产生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引起听众心中强烈的共鸣。
3层层照应,一线贯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