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孙子兵法
28569600000038

第38章 附录

打仗不在于兵力越多越好,只要不轻敌冒进,并集中兵力、判明敌情,取得部下的信任和支持,也就足够了。——孙武

经典故事在战乱中苦学本领孙武的祖父、父亲都是善于带兵作战的将领,这种家庭条件给孙武提供了优越的学习环境,他很早就开始阅读古代军事典籍《军政》,了解黄帝战胜四帝的作战经验,以后又陆续学习了伊尹、姜太公、管仲的兵法。打仗不在于兵力越多越好,只要不轻敌冒进,并集中兵力、判明敌情,取得部下的信任和支持,也就足够了。——孙武孙武附录经典故事在战乱中苦学本领孙武的祖父、父亲都是善于带兵作战的将领,这种家庭条件给孙武提供了优越的学习环境,他很早就开始阅读古代军事典籍《军政》,了解黄帝战胜四帝的作战经验,以后又陆续学习了伊尹、姜太公、管仲的兵法。

当时战乱频繁,兼并激烈,孙武耳闻目睹了一些战争,这对他军事方面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孙武如饥似渴地学习用兵的方法,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施展自己的抱负。

然而,孙武当时生活的齐国,内部矛盾重重,危机四伏。齐景公初年,左相庆封灭掉了右相崔杼。接着田、鲍、栾、高四大家族又联合起来,赶走了庆封。

后来,内乱日甚一日,齐国公室同四大家族的矛盾,四大家族相互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愈演愈烈。

孙武对这种内部斗争极其反感,不愿纠缠其中,于是萌发了远奔他乡、另谋出路的念头。

当时南方的吴国自寿梦称王以来,联晋伐楚,国势强盛,很有新兴气象。孙武认定吴国是他理想的施展才能和实现抱负的地方。

在齐景公三十一年左右,孙武毅然离开乐安,告别齐国,长途跋涉,投奔吴国而来,孙武一生事业由此就在吴国展开。

用宫女练兵

孙武带着他刚写成的《孙子兵法》十三篇进见吴王。吴王一边看一边连声称好,但忽然想,这兵法写的头头是道,但不知是否适合于战争的实用?这个人能写兵法,又怎么能证明他不是个纸上谈兵的人?便有心为难他,让他当场用宫女来小规模地演练一下。

吴王将宫中美女180名召到宫后的练兵场,交给孙武去演练。孙武把180名宫女分为左右两队,指定吴王最宠爱的两位美姬为左右队长,让她们带领宫女进行操练,同时指派自己的驾车人和陪乘担任军吏,负责执行军法。

分派之后,孙武站在指挥台上,认真宣讲操练要领。他问道:“你们都知道自己的前心、后背和左右手吧?向前,就是目视前方;向左,视左手;向右,视右手;向后,视后背。一切行动,都以鼓声为准。你们都听明白了吗?”

宫女们回答:“听明白了。”

安排就绪,孙武便击鼓发令,然而尽管孙武三令五申,宫女们口中应答,内心却感到新奇、好玩,她们不听号令,哈哈大笑,队形散乱。

孙武便召集军吏,根据兵法,斩两位队长。这时看台上的吴王可坐不住了,他见孙武要杀掉自己的爱姬,马上派人传命说:“寡人已经知道将军能用兵了,没有这两个美人侍候,寡人吃饭也没有味道,请将军赦免她们。”

孙武毫不留情地说:“臣既然已受命为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孙武执意杀掉了两位队长,任命两队的排头充当队长,继续练兵。

当孙武再次击鼓发令时,众宫女前后左右,进退回旋,跪爬滚起,全都合乎规矩,阵形十分整齐。于是孙武传人请阖闾检阅,阖闾因为失去了爱姬,心中不悦,便托辞不来。

孙武便去亲自拜请阖闾,他说:“令行禁止,赏罚分明,这是兵家的常法,为将治军的通则。对士卒一定要威严,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听从号令,打仗才能克敌制胜。”听了孙武的一番解释,吴王阖闾渐渐怒气消散,任命孙武为将军。

在孙武的严格训练下,吴军的军事素质明显提高,这为不久后吴楚大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看清形势急流勇退

吴王夫差继位后,虽能继承父业,争当霸主,但其生活极其奢侈、腐化。随着吴国霸业的蒸蒸日上,夫差在朝政上也逐渐变得独断专横、自以为是。

吴王夫差不再像以前那样励精图治,对孙武、伍子胥这些功臣也不再那么重视,反而重用奸臣伯嚭。

伯嚭收受了越国的巨额贿赂,充分利用受到夫差宠信的合法身份和手中掌握的权力,离间夫差和孙武、伍子胥等忠臣贤士的关系,结党营私,借刀杀人。

夫差的狂妄孤行,伯嚭的贪婪祸国,吴国宫廷内的钩心斗角、倾轧争斗,这一切孙武看得十分清楚。他机敏地觉察到吴王夫差在奸臣的诱惑下,作出了错误的决策,执行了极其错误的战略方针,已经不可救药,无法扭转。

孙武深知“飞鸟绝,良弓藏;狐兔尽,走狗烹”的道理,他不愿重蹈叔父田穰苴的覆辙,著述兵法以教后人才是自己的选择。

孙武在其兵法十三篇首篇《计》中就曾写道:“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他已经知道现在该是急流勇退,辞去将军的官衔,归隐养老的时候了。

孙武向夫差正式提出了自己不愿为官、归隐养老的要求。夫差让伍子胥再三挽留孙武,但孙武此时已是去意已决,不可动摇。

临别之时,孙武与伍子胥进行了深谈。他暗地里劝好友伍子胥:“你知道自然运行的规律吗?自古暑往则寒来,春还则秋至。吴王夫差现在自恃强盛,四境无虞,以至奢侈无度,荒废朝政。如果我们功成名就还不懂得隐退,哪将来必定会有后患的。我并不是只想自保,也是想着保全自己的家小啊!”

孙武走后,伍子胥未听从孙武的劝告,在越国的问题上继续一而再、再而三地向夫差进谏。伍子胥的苦谏,夫差根本听不进去,甚至厌恶反感,日久就疏远他,咒骂他。

后来,夫差在伯嚭的挑拨下,借口伐齐前伍子胥偷偷地把自己的儿子送往齐国怀有二心,是对自己不忠,于是派人送属镂剑,赐伍子胥自刎。

伍子胥死后,吴王夫差命人将伍子胥的尸体装在一只皮袋里,扔到江中。伍子胥不听孙武忠告,只落得如此凄惨的下场。

孙子与伍子胥都是为后人称颂千年的英雄,但是,他们的结局却如此地不同。

孙子早已看明白了吴王夫差,所以早早地就功成身退了,而伍子胥却不听孙子的劝告,结局相当悲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