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在化度了耶舍等56人后,观机施教,觉得只有摩揭陀国的优楼频罗迦叶兄弟三人善根成熟,可以去化度他们。
调伏三迦叶
释迦牟尼当下就前往摩揭陀国,来到了优楼频罗迦叶的住处。优楼频罗迦叶是拜火教的首领,是三迦叶中年纪最长的一位,智慧超胜,受到两位弟弟虔敬的爱戴。他有弟子五百人,国王大臣对他都很尊敬。当他听到佛陀光临借宿,就很客气地出迎问讯,表示欢迎,只是为难的是房舍都已住满,只有一间有恶龙居住的石室,非有神通的人不敢住宿。
佛陀表示并无妨碍,于是当晚就在石室中住宿,并降服了恶龙,将它放置在铁钵中。迦叶得知,对佛陀的本事相当佩服,但他并不认为这是最要紧的。他对弟子们说:“他的神通虽然十分之大,但终究比不上我的道真实。”
后来佛陀继续留宿,为了降伏迦叶的心,又使用了许多法术手段,显示了不少神通。然而都未能让迦叶口服心服。
过了些日子,佛陀想道:“优楼频罗迦叶的根缘已渐渐成熟,应当是调伏他的时候了。”于是佛陀赶往尼连禅河,跳进河中,运用神通力量,使身侧两面的河水都奔涌上去,其势惊天动地。佛所行走的地方,非但不见水滴,而且还有灰尘从脚下扬起。当迦叶赶来营救时,却发现佛根本毫发无伤,不禁为佛的法力所折服,但仍不能使他一心向佛。
佛见法力不足以让迦叶归服,便做狮子吼,大声喝破迦叶的迷心。迦叶于是顿悟。在迦叶的请求下,佛许他出家修行。
迦叶的两个弟弟,一名那提迦叶、一名伽阉迦叶,得知大哥跟随佛陀出家,想道:“我们所知道的东西,都是大哥教的。大哥既然跟随佛出家了,我们岂能不跟着哥哥一起修道?”于是,两位弟弟各自带领250名弟子一起随佛出家,须发自落,袈裟著身,都成了比丘。他们三兄弟后来都证得了阿罗汉果。
三迦叶的皈依是最富戏剧性的,也是佛陀在传教中显示巨大法力最好的一个例子。从此,僧团扩大为1000余人的组织,这对佛教的传播及扩大影响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因此,三迦叶的皈依是佛教史上的一件大事。这一事件的直接影响是使王舍城的人民争先恐后地皈依佛陀,并且让摩揭陀国频婆娑罗国王放弃了传统的婆罗门信仰,成为第一个信奉佛教的国王。
竹林精舍
摩揭陀国的国王是频婆娑罗王,听到佛陀光临到他的国土,欢喜异常。他回忆起以前佛陀经过他的首都,那时佛陀还是悉达多太子,自己曾愿意分半个国家给太子。想不到昔日的太子,今日真的成为佛陀。当初,他曾要求太子,请他证悟后,一定要先来救度他,这愿望今日竟能实现,频婆娑罗王不由得感叹不已,这真是千生难遇、万劫难逢的幸运啊。国王当即率领诸位大臣出城恭迎佛陀大驾,并聆听佛陀讲说妙法。佛陀说法的时候,频婆娑罗王和一切听众感到内心清凉,得到无上的喜悦,得到法眼净。频婆娑罗王不禁欢喜非常,大众也感动得流着眼泪,都纷纷皈依了佛教。
在王舍城,迦兰陀长者供奉出自己的大竹园为佛陀和弟子们修建了竹林精舍。在竹林精舍中,佛开坛讲法,使佛教僧团逐步扩大。竹林精舍因此在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黄金铺地的祗园精舍
佛经里经常提到另一个精舍,那就是舍卫国的祗树给孤独园。祗树给孤独园的创建含有一个极为虔敬的故事,使历代听众为之感动,而传诵不绝。
释迦牟尼成佛后的第五年,拘萨罗国首都舍卫城有一位富商,名叫须达多(由于他乐意救济贫穷孤独的人,所以人称“给孤独”)。他来到王舍城的竹林精舍拜访佛陀,请求赐教。佛陀对须达多讲解道:“救济贫苦孤独者是可贵的德行,但布施只是祈求人天福报,那还是追求‘我所有’的欲念,是不会长久的。施财是一种善行,法施(以佛法劝人行善)则更是大善,还有无畏施,就是不顾自己安危去解救他人,才是伟大的德行。”同时又进一步讲解了宇宙间没有什么天神控制世界,一切善恶都是因缘而生,是自己的行为所致的道理。须达多听完佛陀教诲,深受启发,便下决心要在舍卫城建造一座精舍,请佛陀到拘萨罗国去为众生说法。
须达多在舍卫城为佛陀选择修建精舍的地方,最后,他认为只有波斯匿国王的太子祗陀所拥有的一座花园,才是最适合建造精舍的圣地。于是,须达多请求祗陀太子将自己的花园卖给他,为佛陀建说法的精舍。太子不愿卖出心爱的花园,就为难须达多,让他用黄金铺满园林来作价购买。如此昂贵的价钱也没有吓倒须达多,他果然用黄金来铺太子花园的土地。这使祗陀太子十分感动。后来,太子与须达多共同将花园赠送给佛陀,并建造了规模比竹林精舍更大的精舍,佛陀命名为“祗树给孤独园”(又名祗园精舍)。当佛陀到达舍卫城时,受到全城人民的盛大欢迎。从此,祗园精舍与竹林精舍都成为佛陀经常居住说法的重要场所。
祗树给孤独园是一个讲经的重要道场,许多经典都是在这座精舍宣讲的,如著名的《金刚经》、《胜鬓经》、《佛说阿弥陀经》等,《长阿含经》、《中阿含经》、《杂阿含经》、《增一阿含经》中有很多部分也是在这里讲说的。在这个地方宣讲的佛法已为后来大乘和小乘的发展准备了条件,如《金刚经》是大乘特别是到中国来后为禅宗最重要的经典,而《长阿含经》等则是小乘最重要的经典。虽然大、小乘歧见日深,但在早期佛陀的思想里却是融洽地联结在一起的,这不能不说是佛法广大的一个具体的见证。
回到祖国
佛陀在王舍城的弘传佛法,成就辉煌卓越,声名播及到了故国迦毗罗卫国。净饭王想念儿子,于是派使臣到王舍城,迎请佛陀回国。释迦牟尼以前发过誓言,不成佛便绝不回宫,如今已得道成佛,父亲也已年迈,因此答应回去。回国之后,佛陀为父王及臣民说法,全国上下都受到了佛陀的影响和教化,许多释迦族人纷纷前来求佛度化出家。佛陀的异母弟难陀、堂兄弟阿难、提婆达多等以及儿子罗喉罗,也都跟随佛陀出家了。只有罗喉罗年纪尚小,先做沙弥,这是佛教中有沙弥的开始。罗喉罗出家,净饭王十分痛惜难过,他因此赶到佛的住处,哭述道:“你当初出家的时候,还有难陀在,现在难陀也出家了,我最后的愿望都寄托在孙子身上,可你却还要他出家。这样,就再也没有人来继承我的国家了,国计将因此而永远断绝。”佛陀听了父王的话,也只能设法开导安慰,并因此召集僧众,建立制度:以后凡是要出家的,如果他的父母不同意,就不许出家。
王宫里的理发师优婆离也出了家,他是首陀罗种姓。印度是一个极为讲究种姓制度的国家,因此,理发师优婆离出家为僧,表明了佛法对任何种姓的人都是平等的,这在当时的印度社会也是一个巨大的举动。奴隶出身的比丘优婆离,由于“奉持戒律,无所触犯”,因而拥有“持戒第一”的称号,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
释迦牟尼在故国随缘说法三个月,感化了不少王宫贵族,使他们信奉佛教。后来,佛陀又率领诸弟子前往别的国家传教,到处宣扬得救的圣音。时光飞逝,数年以后,佛陀得到净饭王病重的消息,于是立即赶回祖国。在佛陀的照料抚慰下,净饭王安详地离开了人间。
净饭王在世的时候,迦毗罗卫国的安全就已经受到四邻的威胁。现在净饭王逝世,能够继承王位的难陀和罗喉罗也已经出家了,因此全国人心惶惶,大家都希望能有一位英勇贤明的人来继承王位。释迦族中,有一位英武的王子大将,名叫摩诃那摩,是阿那律的哥哥,大家都同意他来摄政,佛陀也非常欢喜。摩诃那摩承担迦毗罗卫国的摄政,一时还能维持局面,至于迦毗罗卫国未来的路运,仍然是无法避免的,这在大觉佛陀的心中,是早就知道的了。
后来,释迦牟尼的姨母和他的妻子率五百名释迦族妇女剃度皈依。因为当时还没有女人出家,佛陀并没有接受。但是她们立志坚决,并自剪长发,佛陀就允许她们在严格遵守戒规的前提下出家修行。女人出家,被称做比丘尼。
从此,佛教僧团便四众即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俱备。
净饭王后,迦毗罗卫国又支持了一段时间,最后被舍卫国流离王所灭。流离王是舍卫国王与婢女所生,出身低微,为此幼时在迦毗罗卫国遭众人耻笑,所以怀恨在心。那时就种下了迦毗罗卫国亡国的孽根。
流离王在攻破迦毗罗卫国后,大开杀戒,手段残忍。并且杀死了上前相劝的兄长祗陀。而当年正是因为祗陀从佛修道,才将太子位让于流离的。
流离王的恶又种下了他自己的果。佛说:“七天后流离灭。”果然七天之后,流离王和他的军队在河中被洪水冲走。
佛因此给众人说无常法。
有教无粪
释迦牟尼传教的对象,包括当时社会的各个种姓、阶层。有婆罗门、外道沙门、国王、大臣、商人、手工业者、渔民以至妓女、盗贼等。这正如同我国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主张的“有教无类”,即不分阶级、不分贵贱,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在传教方式上,释迦牟尼随机施设,不拘一格。他用倡颂、散文、故事、譬喻、直叙、问答等各种形式,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对象,宣讲不同的内容。对僧众谈论出离生死,证得无上正觉,对俗人谈论道德和行善。这使得他的思想学说在社会上得到广泛的传播。例如有这样一个故事:
将“祗园精舍”赠给佛陀的富商须达多的最小的儿子的妻子名叫玉耶,是全国最美的美女。玉耶倚自己的美貌骄气十足、盛气凌人、不孝父母、不睦家人。须达多请佛陀教导玉耶。佛陀于是带着一个比玉耶还要美丽的美女,亲自到须达多家中对玉耶说法。玉耶在佛陀面前听讲时,亲眼看到佛陀带来的美女渐渐变老,又由老而变成一架白骨。玉耶觉悟出人的美貌是不会长久的,最终是要变为可怕的骷髅,从此觉悟,皈依佛陀,成为在家修行的优婆夷。
最后一次的度化
佛陀世寿80岁那年的2月15日,在拘尸那城娑罗双树间,即将进入涅槃。
此前,释迦牟尼的姨母已率500位比丘尼集体灭度。舍利弗和目犍连也因为不忍佛陀先去,而先行涅槃,同时还有其他多位比丘一起涅槃。这集体的涅槃,使得佛的弟子都十分恐慌,秩序混乱,佛陀尽力使僧团恢复了平静。
那一天,从早晨开始,佛陀的脸上就放出光芒,普照十方世界。大地安详宁静,肃穆庄严。佛陀接受了最后一次铁匠由陀敬奉的供养后,便要文殊菩萨去寻阿难回来。阿难是佛的堂弟,追随多年,常闻佛法,记忆超群。
阿难回来后,三次请佛住世,佛陀回答:“万法自性仍归于灭,人人有生必有死,我的肉体怎能永存呢?我这段生命,必须循着自然法性而归于寂灭。”阿难和众位弟子听了,泪流不止。
佛又让阿难去寻娑罗林外须跋陀罗,说他虽已有慧根,但心性骄慢,难得正果。阿难用佛所教的话喝醒了须跋陀罗,令其修得阿罗汉,成为佛的最后一名弟子。
佛度完了他该度的所有众人,功德圆满。
寂静涅集
佛在即将涅槃之前,用洪亮巨大的声音对僧众们说:“今天,我将要涅槃了。一切众生如果有什么疑问,现在就可以问我,这是最后的一次提问了。”
阿难知道佛即将涅槃,心里十分难过,便在一旁啼泣悲伤。在阿泥楼豆尊者的提醒下,才向佛陀提出四个问题:
“第一,佛陀住世时,我们依佛陀为师,佛陀涅槃后,我们依谁为师?第二,佛陀住世时,我们依佛陀安住,佛陀涅槃后,我们依什么安住?第三,佛陀住世时,恶性的比丘有佛陀调伏,佛陀涅槃后,恶性的比丘,如何调伏?第四,佛陀住世时,佛陀的言教,大家易生信解,佛陀涅槃后,经典的结集,如何才能叫人起信?”
佛陀回答说:我答复你们的四个问题,你们好好记着:
第一,我涅槃后,应依戒律为师;
第二,我涅槃后,应依四念处安住;
第三,我涅槃后,恶性比丘,应不与之往来谈话置之;
第四,我涅槃后,一切经典首句应安‘如是我闻’等证信的句子。
最后,阿难问到佛灭度后如何安葬的问题。佛说:“如转轮圣王的葬法:用白布缠身,涂上末香,用金棺铁椁装饰起来,同时在身上浇灌酥油,然后用有香味的柴火烧化,火灭后,将骨末尽数收取,建塔安放,人们看见这塔后,或悲或喜,从而怀念国王治理国家的好处。我涅槃后,也当按照转轮王的规矩殡葬。”
已经到中夜时分了,佛即将进入涅槃。这时大地一片寂然。佛陀说道:“我所要度的众生皆已度尽,还未度的众生,皆已做了得度的因缘。现在已没有让肉体继续存在的必要,你们随顺我的教法而行,就是我佛陀的法身常在之处!”
佛说完这话,就在七宝床上,右胁朝下,头枕北方,脚指南方,面西背东,安然而卧。这时正是中夜时分,万籁寂然。众生的导师,释迦牟尼佛就这样带着慈祥的微笑寂静涅槃了。
附录:
佛教常识问答
如来佛是不是释迦牟尼,还是另有其人?
“如来”这个名词是从梵语翻译过来的。“如”,就是“真如”,即一切法(事物)的真实状况,它又包含“如实”的意义。佛经对“如来”的解释是“乘真如之道而来”又说“如实而来”。“如来”是一个通用名词,它是“佛陀”的异名。如释迦牟尼佛,可以称释迦牟尼如来,阿弥陀佛,可以称阿弥陀如来。
释迦牟尼觉悟成佛,他所悟到的内容是什么?
概要地说,就是“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这是佛教教义最基本的内容,也是释迦牟尼对人生和宇宙作出的总的解释。
四谛是:苦、集、灭、道。“苦谛”是痛苦的现象。佛教认为人生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怨仇家见面),爱别离苦(恩爱者离别),求不得苦(想要的得不到),五阴盛苦(五阴又为五蕴,为色、受、想、行、识。色指物质,后四蕴属于精神。五阴盛苦即指在物质和精神上过分要求引起的痛苦):“集谛”是产生痛苦的原因,“灭谛”是消灭痛苦后到达理想境界的结果:“道谛”是消除痛苦的途径。谛的意义就是真理。从四谛中可以看出最根本的是苦谛。因此,释迦牟尼认为人生世界皆如苦海。他的人生哲学实质上可以说是“苦”的哲学,是探寻人生痛苦现象的原因和消灭这种痛苦的学说。
“四谛”说所依据的根本原理是缘起论。佛教的所有教义都是缘起于这个基本理论。“缘起”就是“诸法由因缘而起”。简单地讲,就是一切事物或现象的生起,都是有相对的互存关系和条件的,离开了关系和条件,就不能生起任何事物和现象。就如释迦牟尼所讲:“若此有则彼有,若此生则彼生,若此无则彼无,若此灭则彼灭。”
八正道,是达到精神解脱,进行修行的正确途径和方法。即:正见,正确地理解四谛学说:正思,对四谛深入思考,理解透彻,正语,言谈谨慎,不违佛理,正业,生活行为正确,不违佛法要求:正命,正当合法地生活,不违佛法戒律规定,正精进,正确地修炼,坚持不懈地向着修行目标前进:正念,正确的思想,铭记四谛等佛教真理,正定,正确地修习禅定,进入无烦恼的清静境界。释迦牟尼认为,人们按此八正道来观察、思考、说法、行动和生活,就可以达到涅檠的境界。涅槃的意思就是圆寂。圆是智慧福德圆满,寂是灭除了一切烦恼痛苦,永恒寂静,达到了最安乐的解脱境界。
十二因缘:是释迦牟尼用缘起论来说明人生生命循环的原理,就是把人生分为十二个阶段,序列结构是:无明(愚痴),行(行为、业力),识(心识),名色(由色、受、想、行、识五蕴组成的身心),六人(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根基),触(由外界事物刺激引起的心理活动),受(由客观环境和事物引起的苦乐感觉),爱(对生命欲望的追求贪念),取(对色、声、香、味、触五欲的执著乞求),有(由贪念等欲望引起的善与不善的行为),生(今生或来生),老死(指衰老与死亡)。释迦牟尼用十二缘来说明人生的一切活动都是互为联系的,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现象也都是因果关系;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互为条件。认为人之所以有“老病死”,是因为有了“生”,而“生”则归缘于“有”,如此上溯逆推,最终认为,人生的一切痛苦是由于无明,做了(行)许多不善的事情,引起许多烦恼而造成的,直至“生”为缘,引起“老死”的苦果。并认为十二因缘为一轮回、一生死,流转不断。
释迦牟尼在缘起学说的理论基础上,对宇宙万物提出了四条法则性的解释,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有漏(漏即烦恼)皆苦”、“涅槃寂静”,佛教把这四条法则称为“四法印”。这是佛教揭示人生本质的四个根本性论点,也是佛教与当时其他教派相区别的根本标志。
佛像胸前的“田”字代表意义为何?
“融”是古印度表示吉祥、清净、圆满的标相,是佛陀32相80种好之一。意译为吉祥海云,吉祥喜旋。“融”仅是符号,而不是文字,是表示无比吉祥的意思。“融”与“万”字同音。据经典记载:佛陀的胸前、手足、腰间等处都有“副”字,以象征佛陀的功德、智慧与慈悲。旋回表示佛力的无限运作,向四方无限延伸、无尽地展现、无休无止地救度十方无量的众生。
除释迦牟尼佛外,有没有另外的佛?
佛,是梵语音译佛陀的简称,意为“觉悟者”,是对彻底觉悟佛教真理的人的尊称。觉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之意。小乘佛教所说的“佛”,往往是专指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大乘佛教除了专指教主释迦牟尼佛之外,则更加强调对于佛法的领悟。认为只要掌握了佛法的真谛,无论是谁都能证悟成佛。因此大乘佛教所说的“佛”还泛指一切觉悟得道者。大乘教义认为众生都有证悟佛教真理的可能,因此人人都能成佛。他们还认为,时间是无始无终的,空间是无边无际的,时间和空间都没有穷尽。从无始无终的时间来看,在不断反复循环着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世中,曾经出现过,并且将来还会出现许许多多的佛。再从无边无际的空间来看,茫茫宇宙间,有无数个和我们一样的“世界”,每一个世界都有一个佛在教化那儿的众生。因此,上下四维,过去未来,十方三世有无数个佛。
常见的佛的尊像有现在世界释迦牟尼佛的像,西方世界阿弥陀佛的像,东方琉璃光世界的药师佛像以及未来佛弥勒、法身佛毗卢遮那等等。有些寺院的佛殿四壁,或者一些石柱的四周,密密麻麻地雕有一排排的小佛像,这些统称为千佛(或万佛)。
中国汉地佛教寺院的主殿大雄宝殿中,往往供奉三尊佛像,这一般称之为“三世佛”。三世佛有“横三世”和竖三世之说。
横三世又称三方佛,“三方佛”是按地域范围而言。即中央、西方和东方世界;
释迦牟尼是娑婆世界的教主,娑婆世界即人间的现时世界,
药师佛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
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
竖三世是从时间上说,即过去、现在和未来大劫周期,出现三个佛;
过去世迦叶佛(燃灯佛),是释迦牟尼之前的佛祖,相传释边牟尼曾拜燃灯佛为师,供奉过此佛;
现在世释迦牟尼佛,
未来世弥勒佛。在下一个大劫周期,他要继承释迦牟尼佛,保佑世界。
大乘佛教依据教义还有“三身佛”之说,认为释迦牟尼佛在不同的情况下具有不同的身份和性质。这三身佛即为法身毗卢遮那佛,代表了佛法的绝对真理,报身卢舍那佛,表示证得绝对真理的最高智慧,应身释迦牟尼佛,这是随缘应机、教化众生的佛身。关于三身佛,佛教各派还有多种不同的说法。
何谓“娑婆世界”?
“娑婆”译为“堪忍”,娑婆世界就是现实世界。意思是说,我们所居住的这个世界,虽然充满了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等众苦逼迫,但是人生活在其中,还有能力忍受,因此称为“堪忍”。
东方三圣,西方三圣是谁?
药师佛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这个位于东方的净琉璃世界,是佛教理想中的“净土”乐园。药师佛曾立下十二大愿,要使净琉璃世界的一切居民无病无灾、丰衣足食、解脱苦厄。药师佛除与释迦佛、阿弥陀佛在大雄宝殿共同享用人间香火外,还有自己的“药师殿”、“药王殿”(与中国道教的药王庙是两码事)。殿内正中为药师佛,两旁是他的左右胁诗曰光菩萨和月光菩萨,合称“药师三尊”,又叫“东方三圣”。药师佛的典型形象是左手持钵,内盛甘露,右手持药丸。
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佛经上讲,这里没有任何悲痛和苦恼,居民们可以尽情享受诸种快乐,所以叫“极乐”。阿弥陀佛又被称做接引佛,他的左右胁侍是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合称“阿弥陀三尊”,又叫“西方三圣”。
佛教里,哪一尊佛第一?
在阿弥陀佛发愿文中的第一句是“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这并不是指阿弥陀佛第一、释迦佛第二、药师如来第三。在佛教里面,每一尊佛都是第一,没有第二,因为佛各有各的第一。兜率净土,弥勒佛第一,极乐净土,阿弥陀第一,琉璃净土,药师佛第一,华藏净土,毗卢遮那佛第一,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第一。
四大天王是谁?
四大天王是佛教的护法神,俗称四大金刚。佛教传说东南西北各有一神守护,故此得名。我国汉族地区寺院,常常在山门两侧塑上他们的像。其中,身为白色,手持琵琶的是东方持国天王,身为红色,手臂缠绕地龙的是西方广目天王:身为青色,手持宝剑的是南方增长天王,身为绿色,一手持伞、一手持银鼠的是北方多闻天王。
韦驮,也是佛教传说中的护法神。在我国汉族地区佛寺中,常被塑在天王殿弥勒佛之后,面对释迦牟尼像,其形象为身穿古代武士服,手持金刚杵。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载,唐代高僧道宣梦见一神,自称“弟子是韦将军,诸天之子,主领鬼神。如来欲人涅槃,教弟子守护赡部(南赡部洲)遗法”。
在我国一些寺院的山门两侧,还塑有两尊守护佛法的神将,一位张口、一位闭口,习俗称为“哼哈二将”。二人皆裸露上身,缠衣裳于腰部,手执金刚杵,容貌威猛。实则此二人也为佛教传说中的金刚力士,职责为守护寺院大门。由于神话小说《封神演义》的流传,民间遂根据二人张口、闭口的特点,附会为小说中描写的“哼哈二将”了。
天龙八部是什么?
天龙八部,又叫“龙神八部”、“八部众”,是佛教八大护法神,数量很多。具体如下:
一、天众。“天”就是神。著名的护法二十诸天的大梵天、帝释天、四大天王、韦驮、阎王等皆是。二十诸天常被供奉在大雄宝殿两侧,如杭州灵隐寺、北京大慧寺、大同华严寺、普陀山慧济寺等。
二、龙众。佛经上说,有无数龙王,专管兴云降雨。这与中国的龙王传说十分相似。
三、夜叉。一种吃人的恶鬼。
四、乾闼婆。是香神,又是乐神,多达六千多位。他们在佛面前弹琴唱赞歌时,“三千世界皆为震动”。
五、迦喽罗。就是金翅鸟神,两只翅膀张开,有三百多万里!他以蛇为食,可除掉世间各种毒蛇,益于众生。中国的神魔小说中,把他说成是在佛爷头上护法的大鹏金翅鸟。
六、紧那罗。歌神。与乾闼婆各有分工,乾闼婆专管演唱俗乐,紧那罗则专门演奏法乐。
七、阿修罗。本为古印度神话中的一种恶神。其容貌丑陋,佛教收为护法。
八、摩侯罗迦。是大蟒神,古印度是个多蛇并崇拜蛇的国家。大蟒神也被吸收为护法神。
以上八部分,以天众和龙众最为重要,故统称“天龙八部”。
佛教描绘的世界是怎样的?
任何一种宗教都要向教徒描绘世界的形状。佛教的世界是由“净土—世俗世界—地狱”,也就是“天堂—人间—地狱”三大部分组成的,而人间、地狱又分成许多等级。信徒只有一步一步地不断修行,才可以到达净土,永远得到安乐和颐养。
净土,又叫“净刹”、“净界”、“净园”,是佛居住的世界,与世俗众生居住的所谓“秽土、”秽园“相反。大乘教派认为佛有无数,净土也有无数,著名的有如来佛的灵山净土、阿弥陀佛的西方净土、药师佛的东方净琉璃世界等。其中西方净土通常叫做”西天“或”极乐世界,常被信徒们挂在嘴上,经常称道。佛教利用教徒对净土的向往,来巩固他们的信仰。
世俗世界又称为“三界”,有欲界、色界、无色界三层。欲界是普通人居住的地方,这里的人们怀有种种欲望。色界在欲界之上,这里的人们已经消除了各种欲望,但还不能离开物质。五色界又在色界之上,这里的人们已不需要物质,但仍不能脱离因果轮回与生死。这三界,佛教统称为“迷界”,需要经过对生死诸苦及它的根源“烦恼”的彻底断灭的涅檠境界,才能到达净土。而反对佛教、执迷不悟,或者做了坏事、杀生犯罪的人就要堕入地狱。
地狱,又叫做“不乐、”可厌“、”苦具“、”苦器“,是佛教虚构的惩罚恶人的地方。分为八大地狱:一是等活地狱,在这里罪人互相残杀,凉风吹来死而复苏,二是黑绳地狱,用黑铁绳绞死罪人,三是众合地狱,用野兽与刑具配合,残害罪人,四是号叫地狱,罪人在这里因受折磨,发出号叫,五是大叫地狱,这里的罪人痛苦更大,大声呼叫,六是炎热地狱,罪人被放在铜锅中烧煎,七是大热地狱,罪人直接被火烧烤,八是阿鼻地狱,这是最黑暗最痛苦的地狱,罪人到了这里,就永远不能超生。俗语说的”永世不得翻身就是从这里来的。
佛教勾画的这幅世界蓝图,主要是引导人们努力修行,扬善避恶。用天堂来鼓励人们多做好事,用地狱警告人们不可为非作歹。从这个意义上说,佛教有劝人从善戒恶的作用。
什么是寺、院、庵?
寺,在古代本是朝廷机构的名称,如“大理寺”、“太常寺”,又引申为官署。汉代设有鸿胪寺,用以招待四方宾客。后来佛教传入中国,从西域来的僧人渐多,遂在洛阳建白马寺,专供外来僧侣居住。这就是佛教僧人居住修行之处所,都可总称为寺的由来。
院,本是寺内的一部分,寺内的别舍。后来佛教僧人也单独用院作为居住处所的名称,但院的规模一般比寺略小。
庵是专指佛教出家的女众(比丘尼)居住的处所。
佛教的寺、院,庭不能与宫、观,庙混为一谈。宫、观、庙不用在佛教上(只有藏传佛教用“宫”)。
宫,原义是高大的屋宇,过去皇帝的居处多称宫,后来道教供奉天地神明祖师等处所也可称宫。
庙,朝廷、民间、道教皆用,用来供奉祖宗、神、仙等。
观,是道教所专用。因此,寺庙并说,其意思应包含佛、道教修行之处所。如果单独指佛教僧人居住处所,则不能说寺庙。
什么是落发。染衣和受戒?
俗人出家为僧,按佛门戒律规定,必须剃除须发,换上袈裟,这就叫落发染衣,以示从此脱离尘俗和烦恼业障。更衣之后,再通过隆重仪式接受佛教戒律,就叫受戒。戒,是防止身口意三业的过失,有五戒、十戒、具足戒三级。五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类,这是出家、在家弟子共持的戒,十戒是沙弥持的戒(出家男子受十戒的叫做沙弥,一般是不满二十岁的人,满二十岁才能受具足戒为比丘),具足戒是比丘、比丘尼持的戒。受戒的仪式也各不相同,有的僧人在受戒时还要在头上“烧痂,即在头顶上点燃几个塔形残香头,让其燃烧至熄灭,以示”愿以肉身作香,燃点敬佛“的诚心。烧痂后留下的疤点,俗称之为”戒疤“。由于各人发心的不同,疤点的数量也不同。一般有一、二、三、六、九、十二几种。十二点表示是受的戒律中最高的”菩萨戒,现已废除此制。
什么是念珠、木鱼、山门?
念珠,又叫佛珠或数珠,佛教徒在念佛诵经持咒时用它来计数和收摄心意。念珠质地有多种,佛教认为菩提子所做念珠功德最大。
木鱼是佛教法器之一。相传佛教认为鱼昼夜都不合眼,因此用木制成鱼形,击之以警戒僧众昼夜思道。木鱼有两种:一为圆状,刻有鱼鳞,诵经礼佛时叩之,以调音节,一为挺直鱼形,吊于库堂前,粥饭或集合僧众时用之。
山门是寺庙的大门。因为寺庙的大门多是三门并立(中大旁小),故称“三门殿”。又因寺庙多在山间,所以又称“山门殿”。
什么是舍利?
舍利是印度梵文sarira的音译,汉译佛教典籍中早期译作“设利罗”或“室利罗”,原意是尸体或身体的意思。《实用佛学辞典》:“舍利”为“佛之骨”,“此云骨身,又云灵骨。有三种色,白色骨舍利,黑色发舍利,赤色肉舍利。”
相传佛祖释迦牟尼灭度后,其遗体火化(佛教称“荼毗”)时骨灰未化者称为舍利。释迦牟尼的舍利存在形式包括:舍利子(粒状),传世较多:牙齿(今存中国和斯里兰卡),指骨(今存法门寺),头盖骨,锁骨等等。
除了佛祖的“肉身舍利”外,佛家认为,佛所说的经法也是舍利,叫“法身舍利”:修行佛法笃信佛教的高僧大德们焚身后有骨如珠的,亦名“舍利子”。此外,佛教所言舍利并不拘囿于僧人火葬后的残余骨烬,也允许以米粒或其他对象制作代用晶。
在佛教经典中,关于舍利内涵的扩展还不止如此,甚至人们在诵经、雕佛、笔端、剃发等都可得到舍利。在佛教徒看来,舍利之孕育,非有关生理现象,而是长期修习佛经、积诸功德的结果。
关于中国的佛真身舍利,据《法苑珠林》、《宋书》等记载:在释迦牟尼灭度二百年后,当时统治今印度大部的阿育王发愿广布佛法,“一日一夜役鬼神造八万四千塔”,将佛骨分为八万四千份,遍布世界各地,法门寺塔就是其中一座。据邵博《闻见后录》记载,法门寺塔下瘗埋佛指骨一节。这反映了阿育王派出大批高僧进行弘法以及佛教渐入东土的历史脉络。对于1987年法门寺塔出土的唐代地宫佛指舍利,唐代八位帝王在唐代二百九十年间曾六次迎奉。
大乘,小乘有什么分别?
在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逝世后,佛教内部由于对释迦牟尼所说的教义有不同的理解和阐发,先后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派别。按照其教理等方面的不同,以及形成时期的先后,可归纳为大乘和小乘两大基本派别。
“乘”是梵文yana(音读“衍那”)的意译,指运载工具,比喻佛法济渡众生,像舟、车能载人由此达彼一样。“小乘”,原为大乘佛教出现后,对以前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的贬称,而“大乘”则为该派对自己的褒誉。如斯里兰卡、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等南亚、东南亚各国所传为小乘系统佛教,但至今他们自称为“上座部佛教”,不接受“小乘”的称号。现行一般佛教史著作中沿用“小乘佛教”、“大乘佛教”等称谓,则并不寓有褒贬之意。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区别,主要可以从信仰修证和教理义学两个方面来考察。
首先,从信仰修证方面来说,小乘部派佛教奉释迦牟尼为教主,认为现世界只能有一个佛,即释迦牟尼,不能同时有两个佛。信仰者通过“八正道”等宗教道德修养,可以达到阿罗汉果和辟支佛果,然不能成佛。大乘佛教则认为,三世十方有无数佛同时存在,释迦牟尼是众佛中的一个。信仰者通过菩萨行的“六度”修习,可以达到佛果(称“菩萨”,意为具有大觉心的众生),扩大了成佛的范围。又,小乘佛教要求即生成除自己的烦恼,以追求个人的自我解脱为主,从了生死出发,以离贪爱为根本,以灭尽身智为究竟,纯是出世的,所以大乘佛教讥讽他为“自了汉”。大乘佛教则自称佛法大慈大悲、普渡众生,把成佛救世、建立佛国净土为目标,认为修证需要经过无数生死,历劫修行,以“摩诃般若”(大智慧)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觉),除断除自己一切烦恼外,更应以救脱众生为目标。因此他既是出世的,又强调要适应世间,大开方便门,以引渡众生。
其次,从教理义学方面来说,小乘佛教总的倾向是“法有我无”,即只否定人我的实在性,而不否定法我的实在性。而大乘佛教则不仅主张人无我,而且认为法无我,即同时否定法我的实在性。
此外,大小乘佛教都有各自编辑的经典作为立论之依据。小乘佛教的主要经典有:《长阿含经》《中阿含经》《增一阿含经》,《杂阿含经》等。大乘佛教的主要经典则有:《大般若经》、《妙法莲华经》、《华严经》、《大涅檠经》,以及《大智度论》、《中论》、《瑜伽师地论》等等。
佛教约在东汉初传人我国,至东汉末,才开始有佛经的大量翻译。当时有两位著名的译经者,安世高和支娄迦谶。安译出大量小乘经典,支则译出大量大乘经典,在社会上都有相当的影响。因此,在我国,大小乘佛教几乎是同时传人。然而,就其在我国的发展来看,主要是大乘佛教的发展。小乘佛教虽也出现过一些学派和学者,但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小乘佛教的各种经典、教理和戒律等只是备参考而已。
大乘佛教在我国可以说得到了创造性的发展。东晋时期大乘空宗般若学受到当时玄学的影响,在社会上十分流行,对般若oJ陛空说的解释有“六家七宗”之多。至于在唐代中期形成的“禅宗”、“净土宗”等宗派,则更是为印度佛教所未有,而完全是由中国佛教徒所独创的大乘佛教宗派。他们具有通俗、简明的教理,广泛的融合和适应性,因此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具有深远的影响。大乘密教也在中唐时期传人我国,以后主要在西藏、内蒙古等地区得到发展,流传至今。
南无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
念佛是佛教徒思念佛的形象和功德,或念诵佛名号的一种修行方法。据说一心念佛可以不生情欲,有助于达到解脱或死后往生佛国。小乘佛教念佛专指思念释迦牟尼佛,大乘佛教因认为有无数佛,故所念之佛也有许多。最盛行的念阿弥陀佛,如念“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也是梵文的意译,读为“那谟”(namo),是致敬归命、皈依礼敬的意思。佛教徒常用来加在佛、菩萨或经典名称之前,表示对佛、法的尊敬与虔诚。阿弥陀佛简称弥陀佛,是大乘净土宗的主要信仰对象。佛经上说,西方有个极乐净土,所居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阿弥陀佛就是这片极乐世界的教主,能接引念佛之人往生该处。
人死了为什么又称为“往生”?
广义而言:受生三界六道及往生净土者,都可称为“往生”。至弥陀净土之说盛行以后,则称:“去娑婆世界,往弥陀如来之极乐净土,谓之往,化生于净土七宝莲花中,谓之生。所以佛教徒称人死为”往生,是含有祝福亡者往生善处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