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96年,孔子做了鲁国大司寇(最高法官),代理相事,大大改变了鲁国的政治面貌。齐景公害怕鲁国将来称霸诸侯,特地送来一部“女乐”(古代的歌伎),目的是销蚀鲁君的意志,使孔子不安于位。
“女乐”进了鲁宫,她们的轻歌曼舞,就把鲁定公迷住了,早晚尽情观赏,连朝都不去坐了。这就是齐景公所期望的。
孔子一连三天被挡在宫门之外见不到定公,未免灰心失望,决定带着他的学生周游列国另寻出路。有个叫子路的学生建议到卫国去,孔子同意了。
一行人到了卫国,卫灵公知道孔子的名气,对他表示欢迎;并愿意像鲁国一样每年给孔子六万小斗俸禄。孔子打算安心在卫国住下。
学生们有了安身之处,都感到欣慰。子路尤其高兴,他私下里探问老师,如果做了卫国的执政,首先打算做些什么?孔子说:“必然要讲究‘正名’,做到名正言顺。这就是说,名义要正当,说话要合理,才会获得百姓的信赖。”
谁知卫灵公欢迎孔子的话,不过一时说说,并不当真重用他。孔子不愿在卫国“无功受禄”,动身到别国去,只有子路和另一个学生子羔,因为在卫国担任官职,所以留了下来。
之后不久,卫国的太子蒯聩,探得灵公夫人南子想把他废去,改立年幼的公子郢为太子,便先发制人,带着刺客想刺死南子,却被南子识破,蒯聩只好逃奔晋国。
过了3年,卫灵公死了,遗命传位给公子郢。公子郢不肯受命,只得改立蒯聩的儿子公子辄,称为卫出公。出公担心他父亲将来借晋国的力量回国争夺君位,他要子路给他请孔子来卫国主持军国大事。
可是孔子历年往来于曹、宋、陈、蔡、郑、晋、楚诸国,经历了许多困苦和灾难,始终未能一展抱负,子路整整盼了8个年头,才盼得孔子来卫。他向孔子转达了出公的诚意,问他治理卫国应该从何入手。
孔子看清卫国目前主要问题是蒯聩凭借外力来和儿子争国,他内心极表反感;同时他也厌恶出公贪恋权位,贻误国事,只是不好明说,所以又提出了“名正言顺”四字,并且说,名义不正当,说话不合理,就干不成大事。
子路明知这番话的含义,但他不便向出公转达,只得把这事搁在一边。刚巧鲁国使臣来说,鲁定公已死,他儿子哀公要迎接孔子回国。孔子已经老了,不愿久留卫国,决定随使者回鲁。
鲁哀公向孔子问政,孔子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八个字,就是说国君要像国君,臣子要像臣子,各按名位行事。这是孔子对列国政治混乱的历史总结,也可以说是对“正名”这一主张下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