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名人谈文化艺术
28625200000049

第49章 宋应星

屡试不中

宋应星自幼聪明伶俐,几岁就能作诗,有过目不忘之才,和大哥宋应升一起在叔祖宋和庆开办的家塾中读书,很得老师和长辈们的喜爱。幼时先学诗文,又学经、史、子、集,接受封建正统教育。

青年时代,他把主要精力和时间都花在了科举应试上。1615年,宋应星和哥哥宋应升一起到省城南昌参加乡试。参加这一年乡试的江西考生有10000多人,但中举的却只有109人,宋应星名列第三,宋应升名列第六,奉新县考生中只有宋应星兄弟两人及第。

当年秋天,他们又前往京师参加会试,但是,两人却都名落孙山。兄弟俩并没有气馁,决定下次再去参加会试。为了做好应试准备,他们前往江西九江府古老的白鹿洞书院进修。

1619年,宋应星兄弟进京会试,但两兄弟仍未及第。他们以为第三次可以成功,又于1623年第三次进京会试,结果又失败。就这样,宋应星兄弟一连参加五次会试仍未考中。当时,宋应星已45岁,宝贵的青壮年时期,就这样消磨在科举上面。

编写《天工开物》

17世纪30年代,中国的一本名为《天工开物》的书传到西方以后,欧洲人惊奇不已,称它是“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这本书的作者就是明代著名科学家宋应星。

宋应星47岁出任江西分宜县教谕,动手编写《天工开物》,3年后成书。以后在福建、安徽当过小官,1644年,明朝灭亡后,便弃官回乡隐居。

中国封建社会,民间工艺技术被认为是“雕虫小技”,一般读书人看不起。宋应星却把它看做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宝贵财富,将它们一一记录在《天工开物》中,成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名著。西方曾以《中华帝国古今工业》为书名,将它译成外文出版。

《天工开物》中记载的冷浸田使用骨灰蘸秧根,是我国使用磷肥的最早记录;利用不同品种蚕蛾杂交而生出“嘉种”,是我国利用杂交技术改良蚕种的最早记录。

书中记载的精巧复杂的提花机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记载的锌的冶炼技术在世界上是最早的。

担任县学教谕

1604年时,宋应星弟兄各自成家,就分居了,宋家的地产从此化整为零。几次万里征程,也花费了许多钱财,娶妻生子,家庭支出日渐增多,经济状况已经不如过去,整天在家闲居,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宋应星决定在社会上谋求一项公职,再借此施展他研究实学的志愿。

宋应星的哥哥宋应升在1632年谋求到浙江桐乡县令的职务。但是不久,他们的母亲魏氏亡故,宋应升、宋应星把母亲安葬在本乡的塘尾,就按照封建社会的习俗,在家“守制”。

1634年,宋应星担任了本省袁州府分宜县县学教谕的职务。宋应升则调任广东肇庆府恩平县令,因为有政绩,被诰封为文林郎。

分宜县在奉新的西南,中间经过上高,不算太远。县学有20名学生,教谕则是个未入流的文职衙门中的下级官员。宋应星在这个职务上一直干到1638年。

他担任教谕的同时又能接触到一些图书资料,为他从事写作提供了条件。宋应星充分利用了这段时间,根据以前的调查所得。再查找必要的参考文献,从事着极其紧张的著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