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潮——海洋的灾难
赤潮又称“红潮”,有人也称它为“有害藻类”。近年来,随着它发生次数的增加,范围的扩大和危害的加重,人们对这位不速之客已不那么陌生。
赤潮是一些浮游生物在一定的条件下爆发性繁殖和密度过大引起海水变色的自然现象。多在近岸、内海、河口、港湾或有上升流的水域,特别是暖流海湾水域发生,一般晚春和早秋季节为多发期。目前赤潮已是一种全球性的海洋灾害。
如果只从颜色上称它为赤潮,其实并不确切。赤潮颜色是由占优势的浮游生物种类的色素决定的。蓝藻类束毛藻、夜光藻等生成的赤潮呈红色,因为这些藻类体内含有丰富的红色胡萝卜素;腰鞭毛虫类、硅藻等产生的赤潮为褐色;涡鞭毛藻和绿色毛藻引发的赤潮则是绿色。其他还有白色、黄色,甚至无色。赤潮只是各种色潮的统称,统称的由来可能与赤潮多为红色或近于红色有关。发生赤潮的海水常常有黏性和腥臭味,赤潮因此又称“厄水”,渔民则直呼为“臭水”。
人们发现赤潮由来已久,在我国古书和西方《圣经》中均有记载。《圣经》中这样描述赤潮:“河里的水都变成了血了,鱼都死光了,河里出现了一股腥臭,埃及人也不能喝水了。”732年日本记录了相模湾和伊豆内海发生的赤潮现象。1831-1836年,达尔文在“贝格尔”号航海记录中记述了智利海面由蓝藻类束毛藻引发的赤潮:“‘贝格尔’号有一天经过一片泥浆一样的海水,很像一条膨胀的河流。”
赤潮是海洋污染的信号。在一些工业化国家的沿海海域,由于大量污水排入海洋中,尤其是含氮、磷较为丰富的污水,会导致海水养分过剩,从而促使一些浮游生物爆发性繁殖,以致引起海水变色,形成赤潮。
1982年,美国东海岸的赤潮导致在3200千米的沿岸海域禁止对贝类进行商业性捕捞。1987-1988年从新泽西州到佛罗里达州沿岸,有700头海豚死亡,科学家经过一年的调查,发现是赤潮毒素造成的。在美国,赤潮对海洋生态造成的影响要数1987年夏天在纽约萨福克一处海湾发生的最严重。该湾是有名的扇贝养殖区,这次赤潮造成的养殖损失高达18亿美元。而且由于赤潮生物大量繁殖,阻挡了光线,整个海底海草全部死亡,通常每年春、秋两季来湾内觅食的鳕鱼、鲭鱼,数量大大减少。
我国近年来赤潮发生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地区也越来越广。
例如1977年天津大沽口一次原甲藻赤潮波及范围达560平方千米,持续20天之久,导致大量死鱼漂浮海面;1983年4月,广东大亚湾发生的赤潮就使附近的惠阳县渔业损失75吨,网箱养鱼死亡一吨。
1988年12月23日至26日,广东省大鹏湾盐田至南澳镇沿岸一带二十多千米长、2—3千米宽的海面上发生赤潮,海水变成了粉红色。沙渔涌码头附近,水面几乎全被赤潮生物覆盖。入夜,海面荧光闪烁,不时有死鱼漂浮海面,发出腥臭味。这次赤潮从23日开始,24日最严重,25日开始减弱,海水由粉红色逐渐变成乳白色胶质纤维团状,26日基本恢复正常。
赤潮的危害很大,尤其是对海洋渔业生产,因为赤潮会导致鱼、虾、贝、蟹类的大量死亡。以前人们认为鱼类死亡的原因是赤潮藻类大量繁殖和死亡分解时造成缺氧引起的。现在人们弄清楚了,赤潮藻类产生的毒素是鱼类致死的主要原因。
赤潮对人类也会造成很大的危害。这往往是因为人们误食了以赤潮藻类为食物的动物,如蛤蜊、扇贝等造成的。赤潮藻类产生的毒素是一种内毒素,当鱼或有壳水生物吃了这些藻类之后,并不对它们自己产生毒害,而是把毒素积累、储存起来,储存期可达几个月,而且毒性并不减弱。当人们吃了这些动物并积累了足够的毒素之后就会中毒。受害者会感到唇舌和手指麻木,不久就会侵袭到隔膜,死亡率达1%。
赤潮这一海洋污染的危险信号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在我国沿海城市,工业的高速发展,一定要控制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努力做好污水的处理工作,以保持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好海洋水质,保护好海洋渔业资源。
“海鲜”不鲜
大连湾在我国的北方沿海,是一处美丽的海湾。这里湾阔海深,山青水秀。海面上塑料浮子成排成行,整齐排列,养殖着海带、贻贝、扇贝等海产品。海底天然生长着海参、鲍鱼、牡蛎和各种贝、藻类,尤其是湾里的牡蛎,个大、体肥、味美。挖出来的肉有的足有一个乒乓球大小,是其他地方生长的牡蛎不能相比的。当地老百姓喜欢生吃,在筵席上也可以做成一道名菜“炸蛎黄”,外酥里嫩,表黄内白,没有吃到嘴里已经使你垂涎了。生物学家特地用当地的地名把这种牡蛎命名为“大连湾牡蛎”,以防其他种类的冒名顶替,败坏了它的声誉。大连人对它们更是倍加青睐:干脆把自己的乡音也叫做“海蛎子味”。
也不知从何年何月开始,大连湾里的牡蛎吃起来有一股异味,说确切一点是有些油味。起初油味不浓,后来越来越重了。煮熟后一开锅臭气刺鼻,谁还敢吃呢?继而这里捕捞到的鱼、贝、蛤、蟹等等都陆续带上了同样的味道。难怪如今在市场上,只要听说是从大连湾捞上来的海货,买主就摇头走开了。
大连湾牡蛎到底是怎样传染上这种油臭呢?用精密仪器对牡蛎肉进行分析表明,其中含有石油的成分。这就奇怪了,牡蛎生活在海中,又不是浸泡在石油里,它们体内的石油究竟来自何方呢?人们慢慢发现,今天的大连湾不比往昔了。四周岸边到处是工厂,黑的、红的、黄的污水咕嘟咕嘟一个劲地排到湾里。海面上巨轮、渔船百舸争流,往日清澈的海水现在到处是一片片彩虹般的油膜,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在海水和海底泥沙中都化验出了石油。
实验证明,每升海水中即使含有0.01毫克的石油,生活在其中的鱼、贝体24小时就可沾上油味。我们把这一浓度称作鱼、贝体产生臭味的“临界浓度”。当水中油浓度比“临界浓度”高十倍时,鱼、贝类在2-3小时就发臭了。
进一步研究发现,石油中含有一些发臭的成分,它们可以通过体表渗透和鳃黏膜侵入鱼、贝体内,随后由血液或体液迅速扩展到全身。
至此,我们可以明白了:大连湾牡蛎的油味是附近工厂和船只排出的污油污染了湾里的海水和海底泥沙,进而危及牡蛎和其他海洋生物的结果。
牡蛎和其他海产品有油臭味,人们很容易发觉和识别,大不了忍痛割爱,扔掉就是了。可是如果这些美味的“海鲜”被细菌和病毒侵入或附着,那问题就严重得多了,因为它们不会向人类发出油臭味那样的暗示和警告。1988年元旦前,我国最大的城市上海爆发的那场轰动国内外的甲肝事件就是因为毛蚶被病毒污染引起的。它严重毁坏了“海鲜”的声誉,以致很长一段时间,江南许多地方的居民只要一提起“海鲜”就头痛,真有“谈虎色变”的气氛。
根据我国卫生部防疫司宣布:截止3月18日,上海市累计有近30万人患上甲型肝炎,死亡31人。经流行病学家调查、临床诊断和实验室研究多方证实,这起甲肝爆发与生食江苏启东产的毛蚶有关。
毛蚶是一种生活在海底的贝类,是我国沿海人民喜欢食用的海鲜产品之一。它们在海底以滤食海水中的腐殖质和微生物为主。每只毛蚶一天能够过滤120升海水。如果海水中有甲肝病毒、沙门氏菌、痢疾杆菌、嗜盐菌等致病微生物,就会被毛蚶等贝类滤入并在体内积累。
人们食用这类海鲜品一般不愿煮得太熟,有的时候甚至生食,因为这样味道更鲜。然而这样一来,隐藏在毛蚶体内的病毒就逃避了高温的惩罚,甚至因为温度合适进而促进病菌更加大量地滋生繁殖。最后这些病毒随海鲜品一起被吃入人体,在体内兴妖作怪,严重危害了人类的健康。
类似上面那样的因为食用海鲜品而中毒的事件,在国内外曾多次发生过。
1959年,山东烟台某厂因食用蛤蚶导致一千多人嗜盐菌中毒,成为建国后我国第一次食用海鲜产品大规模中毒事件;1977年,浙江省宁波市也发生了食用毛蚶引起肝炎爆发的事件。该市1984年以来又连续发生了10起因食用海产品中毒的事件。
据统计,从1987年底到1988年初,因生食江苏启东地区的毛蚶共引起上海、江苏、浙江和山东三省一市42.3万人患上甲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