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帝王的手段
28656000000050

第50章 自号“十全老人”的乾隆帝(1)

高宗弘历公元1711年-公元1799年)。

公元1735午,深受祖父康熙喜爱的弘历。在父亲雍正帝病死后,登基称帝,是为清高宗,又称乾隆帝。

乾隆是雍正的第四个儿子,从小在祖父康熙的身边长大,深受康熙勤政爱民的影响,他非常羡慕祖父所取得的丰功伟绩,因此乾隆自幼就立下了创造一代伟业的雄心壮志。

乾隆帝自号“十全老人”。他喜欢游江南。“六度南巡止,他年梦寐游。”这是乾隆帝第六次下江南后写下的诗句,表达了他对江南的无限眷恋之情。

乾隆帝弘历1736年继位。他第一次南巡是在乾隆十六年(1751),第六次南巡是在乾隆四十九年(1784),前后相距33年。

乾隆帝下江南最主要的目的是笼络人心,凡是沿路经过的地方,乾隆帝均下令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减免赋税,减轻人民负担。对于前来接驾的官员,乾隆帝也一一接待,向他们了解当地的情况,特别是对前来接驾的老臣,更是嘘寒问暖,赏赐裘衣、貂皮等珍贵物品,以此来表扬他们对国家的贡献,这些人均感激不尽,一再向乾隆帝表示为国尽忠之心。

乾隆帝知道江南一带素来就是人杰地灵之地,读书应试、考取功名的人非常多,于是下令增加江苏、安徽、浙江三省生员名额,以便当地有更多的人考取功名。乾隆帝还开放《四库全书》江南三阁,允许各地学子前来阅读抄录。这些举措受到江南地区文人的欢迎,推动了文化事业的发展。

乾隆帝六次下江南除了政治目的之外,主要是为了视察水利,他曾说“南巡之事,莫大于河工。”六次南巡中,乾隆帝有四次巡视了浙江的海塘工程,五次视察了黄河治理工程,为当地百姓解决实际困难。

第一次南巡时,乾隆帝来到洪泽湖视察水利工程,听当地官员反映,高家堰与蒋家坝之间的黄河大堤只有三座大坝,排泄不畅,每年到了夏秋之交,雨量增加,大坝排水不畅,洪泽湖水位就会上涨,很容易发生水患。乾隆帝视察之后,与宮中的水利专家商量了好几次,最后决定增加水坝,以缓解压力。这样又增加了两座水坝,五座水坝分别命名为“仁”、“义”、“礼”、“智”、“信”,以示皇帝的洪恩浩荡,以后再遇洪水时,五座水坝可以同时排水,大大减少了洪水泛滥的可能性。

乾隆四十九年(1784),乾隆帝最后一次南巡时,下令继续修建浙江海宁州的范公塘石坝,有力地保护了江南水乡的农业发展。

南巡之中。乾隆帝还多次视察徐州附近的黄河大堤,在这里先后修筑了全长约70多里的防洪石堤大坝,解决了当地的水患问题。

视察水利是乾隆帝南巡中最成功的一个举措,为百姓带来不少益处,为江南水乡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乾隆帝南巡,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游山玩水,饱览山川美景,其出行奢华程度惊人,尽管沿路各地政府均为其准备好了一切,但每次他仍然要花掉大量银子。乾隆帝每次都率几千人马,浩浩荡荡地从京师出发,到杭州后再返回。因为当时交通不便利,乾隆帝下江南大部分行程都是坐船。水陆行程共计约6000里左右,每次历时三四个月之久。陆路行进时,乾隆帝坐在十六人抬的大轿上,大队人马追随其后,蜿蜒几里。水路行进时,乾隆皇帝所乘的龙船更是豪华无比,共有五艘,被称为安福舻、翔凤艇等,制作工艺极其精美,后面随行船只大大小小足有1000多只,首尾相联,旌旗飘扬,犹如水中长龙。

乾隆帝前四次南巡都带着皇太后、皇后、嫔妃等人,这些人更是奢华无度,爱讲排场,所到各地索取各种珍奇物品,耗费钱两数量之大,难以计数。

沿途各地方官员更是极尽奉承之能事,准备好当地所有的珍奇物品,进贡给皇帝,以表其“忠心”。还专门建造行宫、花园供皇帝享用,从北京到杭州,沿途共建造了30座行宫,都是金碧辉煌,雕梁画栋,天上楼阁一般。一路上吃的用的更不用说了。尽管乾隆帝三令五申严禁各地铺张浪费,但各地方官员为了博得他的欢心,无不绞尽脑汁,想方设法投其所好。

乾隆帝是位文化型皇帝,有清一代,文治方面在乾隆朝达到鼎盛,其中最为突出的则是历时10余年修撰的《四库全书》,这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部丛书。

从1741年开始,他就早已下旨访求天下藏书来充实宫掖,所以,当编篡《四库全书》的渝令一下,他就为源源不断的珍本图书就会蜂拥而至。结果没有想到,过了一年的时间还是没收上来几本书。

各省的官员没有意识到皇帝对这件事情有多关注,以为又是乾隆帝一时的心血来潮,所以都没什么动作。这下乾隆帝龙颜大怒,紧接着下了一道措词严厉的圣旨,限半年为期,各省督抚必须遵照旨意进献图书,并且把纪晓岚的正总裁降职为副总裁,乾隆帝自己亲自担任四库全书的正总裁。乾隆三十八年(1773),《四库全书》馆在北京设立,正式开始编纂工作。当时参加编纂工作的共有500多人,再加上负责抄写和打杂的,先后共组织了3800多人。

这一来,天下大小的官员明白了皇帝的决心,终于开始行动了。当时的江南一带,文风鼎盛,民间有不少的文人学者家中都有大量的藏书,多者甚至盖有私人的藏书楼。例如安徽歙县鲍氏的“知不足斋”,宁波范氏的“天一阁”,嘉兴朱氏的“曝书亭”等等。为了鼓励这些人向朝廷进献图书,清廷还规定了奖励的措施:只要是进献书籍100种以上者,奖《佩文韵府》一部,如果500种以上者,更是奖励《古今图书集成》一部,如果图书是特别珍贵的宋元珍本,那就仅仅是“借”而不是献,乾隆帝还会亲自在书上题诗,在抄完之后归还原主。

这些规定大大地吸引了民间人士的进献风潮,但问题也就接踵而至。各省的书籍越聚越多,在这之中,许多不利于清政府统治的书籍也频繁地出现了,在这些违禁书籍之中,尤其是明末清初的各类作品中,经常出现一些宣传反清复明、记录清军人关后屠城和杀戮内容的文章。于是这些书,包括宋朝人谈到辽、金、元,提倡民族大义的书,全被烧了个一千二净。有的书根本不涉及政治,如顾炎武的《音学五书》也被连版销毁,甚至某些图书被挂上禁书之名的原因仅仅是不合乾隆帝的胃口。负责编纂的官员将违碍之处用黄签逐条标明,送交乾隆帝本人亲自翻阅之后,在故宫武英殿前烧毁,并将奏准销毁的书单照知各省,再有私藏这些图书的人一律治罪。

一时间,“违禁’的书籍被大量销毁,据一些史料中粗略的统计,部分销毁、删改的书籍有400多种,全部查禁、销毁的书籍达2400余种,总数在10万部以上。

因此,《四库全书》的编辑无形中成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场大浩劫。

《四库全书》的编纂阵容可谓豪华,总纂纪昀被人们称为一代才子,同时也是一位踏实肯干的学者。参加编修《四库全书》的还有戴震、姚鼐、王念孙等许多著名的学者。

乾隆帝为了表彰纪昀等人的功劳,先任命总纂纪昀、陆锡熊和总校陆费墀为翰林院侍读学士,又授给纪昀礼部尚书、陆锡熊左副御史、陆费墀礼部侍郎的职位。

不久,乾隆帝派人检查《四库全书》,发现抄错的地方很多,他又大发雷霆,命令纪昀率人校正文渊阁的藏书,让陆锡熊到沈阳校正文溯阁的藏书,抄写的费用也由他们自己承担。陆锡熊到沈阳校书,连气带愁,不久就病死了。陆费墀是总校,责任最重,也最倒霉。乾隆帝罚他出钱装裱江浙三阁每一本书的封面,制作盛这三处书的木匣,又削了他的职,陆费墀也活活给气死了。乾隆帝还不肯善罢甘休,派人到他的原籍抄了他的家,只留了一千两银子作为陆费墀的妻子儿女的生活费用。

乾隆帝手迹《清明》清《四库全书》编成后,为了整齐美观,一律手抄,先后抄成正本七份,底本一份。每若干册装入一个樟木箱,称为一函。樟木箱的一端可以开合,用于抽放书册,里面有楠木夹板固定图书,内壁的夹层还放置有冰麝、樟脑等药物,防潮防蛀。七份正本分别收藏于文渊阁(宫中)、文源阁(圓明园)、文溯阁(沈阳)、文津阁(避暑山庄)、文汇阁(扬州)、文宗阁(镇江)、文澜阁(杭州)七处藏书楼内。前四处称内廷四阁,南方三处称江浙三阁。乾隆帝下令开放江浙三阁,让各地文人查阅、抄写。

乾隆帝有个宠臣叫叫和珅字致斋,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人。史书上说他少时家中贫穷,但因为祖上有军功,承袭了一个三等轻车都尉的爵位,和珅这才有幸进入了咸安宫的官办学校,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据说和珅通晓儒家经典和满汉蒙藏四种文字,天资聪颖,多才多艺且办事干练。

因为和珅的聪明机灵,他在25岁的时候被选为皇帝的侍卫。这就给了他接近乾隆帝的机会。当时的文人笔记中有这么一个小故事,叙说了和珅发迹的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