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站在巨人肩上-从布鲁诺谈天文物理
28661400000006

第6章 古巴比伦天文学(1)

古巴比伦又叫做美索不达米亚,在今伊拉克共和国境内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一带,是人类文明最早的发源地之一。

古巴比伦从公元前3000年左右开始,到公元前64年为罗马所灭结束,共走过了3000年的历程,虽然占统治地位的民族多次更迭,但人们始终使用楔形文字。古巴比伦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些一直应用到今天。如分圆周为360度,分1小时为60分,1分为60秒,以7天为1个星期,分黄道带为12个星座等。

古代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两河流域的科学,以数学和天文学的成就为最大。据说在公元前30世纪的后期就已经有了历法,当时的月名各地不同。在现在发现的泥板上,有公元前1100年亚述人采用的古巴比伦历的12个月的月名。

古巴比伦的年是从春分开始,因而古巴比伦历的1月相当于现在的3~4月。一年12个月,大小月相间,大月30日,小月29日,一共354天。

为了将岁首固定在春分,需要用置闰的办法,补足12个月和回归年之间的差额。

公元前6世纪以前,置闰无一定规律,而是由国王根据情况随时宣布。著名的立法家汉谟拉比曾宣布过1次闰6月。自大流士一世后,才有固定的闰周,先是8年3闰,后是27年10闰,最后于公元前383年由西丹努斯定为19年7闰制。

巴比伦人一个月的开始在新月初现的那一天,这个现象发生在日月合朔后1~2日,决定于日月运行的速度和月亮在地平线上的高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塞琉古王朝的天文学家自公元前311年开始制定日、月运行表。

这个运行表只有数据,没有任何说明,因而很难理解,但它的奥秘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被伊平和库格勒等人揭开。

在这个日月运行表中,有的项目多到18栏之多,如还有昼夜长度、月行速度变化、朔望月长度、连续合朔日期、黄道对地平的交角、月亮的纬度等等。

有了日月运行表以后,月食的预测就变得很容易了。事实上,远在萨尔贡二世时,已知月食必发生在望,而且只有当月亮靠近黄白交点时才行,但是关于新巴比伦王朝时迦勒底人发现沙罗周期的说法,近来有人认为是不可靠的。

巴比伦人在天文学上有很多的成就,如对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周期测得很准确,朔望月的误差只有0.44秒,近点月的误差只有3.6秒,对五大行星的会合周期也测得很准确。这些数据远比后来希腊人的准确,同近代的观测结果非常接近。

古代各个民族观测星象、制定历法以及进行星占活动,都是生活使他们不得不这样,因为如果不懂天文,整个民族可能会因此而丧生,其目的仅止于知其然,并不鼓励“玩物丧志”,把时光耗费在“无用”的观测和思考中。独古希腊人不然。古希腊人带着一种超然心态无忧无虑地观察天象,他们冥思苦索,追求事物深层的解释,试图探索宇宙的本质。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印度人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在宇宙观上他们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吠陀”是印度最古老的文献,这是一种古代宗教的圣经。“吠陀”分为四部:《梨俱吠陀》最为古老,其中大部分内容在公元前十几世纪已经形成,全部编成不晚于公元前6世纪。《沙摩吠陀》《耶柔吠陀》以及《阿闼婆吠陀》大体形成于公元前6世纪。

在《梨俱吠陀》中,反复出现了这样的诗句:“光明之神再次战胜了黑夜”,“太阳又从东边升起来了”,这些诗句是古印度人歌颂任何东西也不能代替的光明之神,为太阳编造的优美的神话和传说。

不仅如此,古印度人还不停顿地观察太阳的运动。其证据是在《梨俱吠陀》中有“太阳180天运行在北方天空,180天运行在南方天空”的记载。书中还写到:“月亮在15天内逐渐变圆,在15天内逐渐变弯。”这样,古印度人以太阳的运动为依据,把一年定为360天,又以月亮的圆缺变化为依据,把一个月定为30天,以此来编制历法。

在“吠陀”中,也有不少关于金星、彗星的记载,在“吠陀”以后的文献中关于天狼星、日食、月食的记载。

“为了研究太阳、月亮的运动,印度有二十七宿的划分方法。它是将黄道分为27等分,称为‘细沙特拉’,意思为‘月站’。二十七宿的最早名称出现在《鹧鸪氏梵书》,当时以昴宿为第一宿。在史诗《摩诃婆罗多》里则以牛郎星为第一宿,后来改为白羊座β星为第一宿。”这个体系一直沿用到近代。

由此可知,古印度人从上古的年代就已经掌握了观天方法。

古印度人对于时间和空间观念有自己的独特看法。

他们的时间观念和现代天文学中的时间观念非常相似。古印度人用“劫”来表述时间观念。所谓劫是指这样一种时间长度:在纵、横、高都是16千米的方块岩石上,每隔3年就有天女降在上面翩翩起舞,久而久之,天女的羽衣把16立方千米的岩石磨完的时间就是一劫,可以想象这个时间长度是非常非常之长的。

对于“劫”还有另外一种说法,依然是16立方千米的大容器,里面装满了罂粟颗粒。天女每隔3年飞来起舞一次,而每次都把一粒罂粟带到容器之外,积年累月罂粟带完了,容器空了。一劫就是容器变空的时间。16立方千米的空间究竟有多大呢?我们可以打这样一个比喻,如果以每粒罂粟为一个立方毫米计算,那么天女把这个大容器里的罂粟全部带出容器,需要的时间是100亿年,也就是说一劫的长度是100亿年,这个数字和现代人们计算的宇宙年龄十分接近。

对于空间,古印度人也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他们认为在人类居住的世界之上,还有夜摩天、化乐天、悲想天、非悲天等世界。

印度人也有自己的宇宙观,这就是“世界支撑在三只大象的脊背上”的看法,具体说来是这样的:神化身为大海龟,海龟的硬壳背上站着3只大象,大象驮着半圆形的大地,大象动一动便会引起地震。海龟又站在作为水的象征的眼镜蛇的身上,半圆形的大地中央是须弥山,太阳和月亮绕山运行,当太阳绕到山后的时候,就是漆黑的夜晚。

古印度人之所以对宇宙有这种看法,是和印度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他们的“图腾”观念分不开的。印度的地形是以德干高原为主体的半岛,高原周围山脉环绕,东北部是高大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西北部是广阔的沙漠,其他两面是汪洋大海,交通阻塞,使人产生自成一体的印象,而海龟是奇珍美味,大象又是最重要的牲畜,眼镜蛇则是致人丧命的可怖“神物”。这三类动物造成古印度人心目中崇拜的“图腾”,于是,便产生了上述的有趣观念。

古希腊是欧洲的文明古国,它的文化对以后欧洲各国文化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因此欧洲人称古代希腊文化为“古典文化”。

希腊的地理位置与古代的东方接近,希腊第一个著名自然哲学家泰勒斯据说曾在埃及学习几何学知识,到美索不达米亚学到了天文学。相传他曾成功预告过一次日食,他认为大地是一个浮在水上的圆盘或圆筒,而水为万物之源。

柏拉图学派创立了同心球宇宙体系,而亚历山大学派则发展出本轮、均轮或偏心圆体系。这些都属于以地球为宇宙中心的地心体系。与此同时,还有另一方面的重要发展,即从赫拉克利德到阿利斯塔克的日心体系。

公元前2世纪,喜帕恰斯在观测仪器和观测方法方面都做了重大改进,他把三角学用于解决天文问题。公元2世纪,托勒密继承前人的成就,特别是喜帕恰斯的成就,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加以发展,他著成了《天文学大成》十三卷,成为古代希腊天文学的总结。

爱奥尼亚学派认为大地是个圆盘或圆筒,毕达哥拉斯学派则认为大地是球形,亚里士多德在《论天》里肯定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看法之后,地为球形的概念即成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