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粮食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28691400000001

第1章 回望“十五”续写辉煌(代序)(1)

甘肃省粮食局党组书记、局长朱红

在第十个五年计划时期,全省粮食系统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方针政策,万众一心,奋发图强,埋头苦干,开拓进取,不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努力提高粮食宏观调控能力,确保粮食供需平衡和市场稳定,积极探索服务“三农”的新模式,初步建立了市场经济下粮食流通的新格局,为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一、突出保护粮农利益和确保市场稳定两个重点,粮食收购政策得到全面贯彻,收购总量创历史纪录

粮食部门是主要的涉农部门,粮食职工与广大农民有着天然的亲缘性,有效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推动粮食增产机制的完善,是搞好粮食收购的立足点。“十五”期间,无论是按保护价收购还是实行市场化收购,粮食职工始终牢记神圣职责,把稳定市场粮食收购价格、保护农民利益作为一项政治任务,不折不扣地执行粮食收购政策,共收购粮食110.4亿公斤,比“九五”多购32.8亿公斤,是历史上收购数量最多的5年,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种粮农民出售余粮的要求。同时,新粮的入库,陆续补充了粮食库存,改善了粮食品质,为有效调控全省粮食市场,确保供需总量平衡,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001年-2003年,根据省政府的决策,我省比照粮食主产区,继续实行以“三项政策、一项改革”为主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各级粮食部门和国有粮食企业全面贯彻“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的政策,充分发挥粮食收购的主渠道作用,对定购和保护价范围内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粮食,坚持了常年挂牌敞开收购,做到了不拒收、不限收、不停收。3年间,全省国有粮食企业按保护价收购农民出售的余粮65.1亿公斤,基本做到了应收尽收,与同期市场粮价相比,助农增收10亿元以上。

2004年,顺应全国粮食市场化的新形势,我省同步放开了粮食收购市场。我们把发展多种粮食收购主体,促进平等、公平交易环境的形成,作为建立粮食流通新体制的重要环节。一方面,出台了在粮食流通领域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措施,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粮食收购主体的发展;另一方面,指导国有粮食企业积极适应新形势,实现由“计划主渠道”向“市场主渠道”的转变。国有粮食企业树立农企双赢的新理念,按照“购得进、销得出、不亏损”的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收购方式,千方百计做好粮食收购,2004年、2005年两年共收购粮食39.5亿公斤,占全社会总收购量45.3亿公斤的87.2%,在保护农民利益、引导粮食市场价格形成方面,发挥了较好的带头作用。

二、政策性供应和市场性销售齐头并进,粮源充足,品种齐全,粮食消费保障有力

粮食工作一头连接着生产,另一头连接着消费。满足千家万户居民、村民的粮食消费需求,是搞好粮食流通的最终目的。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省粮食生产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实现了粮食生产和消费的大体平衡,但年度之间、区域之间、品种结构之间的不平衡性还明显存在,主要品种小麦有缺口,优质专用小麦少,大米主要靠省外调入,还有一部分自产粮不能直接作为口粮消费。事实证明,粮食除了总量问题外,还有品种结构的问题,粮食总量不足时会出问题,粮食品种结构矛盾突出时也会出问题。“十五”期间,平衡省内粮食供需的任务仍然比较艰巨。我们充分利用国有粮食企业和其他经营主体主辅两条渠道,采取省内直接收购、省间调剂调入、多渠道流通补充等手段,筹措采购了政策性供应和市场销售的各种粮源,确保了市场供应不断档、价格不暴涨,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消费需求,保证了全省军需民食,维护了社会的稳定。5年间,全省共销售各类粮食121亿公斤,年均销售24.2亿公斤,最高2004年达30亿公斤。粮食供应和销售的亮点主要有:

退耕还林(草)补助粮供应任务圆满完成。1999年,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生态建设工程-退耕还林(草)工程开始在我省试点启动,退耕还林(草)补助粮食的供应任务历史的落到了粮食职工的肩上。针对这项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工作难度高等特点,全省粮食系统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补助粮供应的政策措施,与相关部门通力合作,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全力以赴,及时保质保量向退耕农户供应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粮食,取得了政府认可、退耕农户满意的效果。自2000年开始供应到2004年工作结束,累计向全省退耕农户供应粮食13.9亿公斤,为实现退得下、还得上、能致富、不反弹,再造陇原秀美山川,贡献了粮食人的一份力量。

军粮供应保障有力。军粮供应既是一项重要的经济工作,又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事关国家安全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兴衰荣辱。为此,我们坚持发扬粮食人支前拥军的光荣传统,按照“转观念、强素质、抓管理、谋发展”的要求,紧紧围绕“平战结合、突出战备,军民兼容、部队优先,主副并进、以副补主”的工作方针,以完善军粮保障体系为重点,不断推进规范化管理工作,军粮供应呈现出了渠道畅通、质量稳定、服务优质、保障有力的良好局面。为更好的服务部队,军供企业还积极探索出了定点保障、伴随保障、跨级保障、联合保障等行之有效的供应方式,长年义务送粮到部队进军营,使军粮供应企业融入部队后勤保障体系之中,方便了部队购粮,节省了部队开支。军供企业以编外“粮秣官”的实际行动,不断谱写新时代的拥军曲,赢得了部队的广泛赞誉,受到了有关部门的表彰。2003年-2006年,全省有6个军粮供应企业8次被授予全国、全省军粮供应先进单位和全省“双拥”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平凉市军粮供应站获全国“十佳军粮供应站”殊荣,有7个军粮供应工作者被授予全国、全省军粮供应先进个人和全省“双拥”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陈化粮处理全面结束。通过2001年清仓查库,全省共认定陈化粮食7亿公斤。适时适度地销售处理陈化粮,对于降低粮食品质损耗,减少财政和企业经济损失,稳定市场粮食价格,保护人民身体健康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2002年以来,到目前为止,我们会同省上有关部门,通过省粮油批发市场组织实施了5次陈化粮公开竞价销售,全部定向销售给了取得陈化粮购买资质的省内外酒精、饲料加工企业。为严防陈化粮流入口粮市场,打击倒卖陈化粮的不法行为,各级粮食、工商部门对销售进行了全程监控跟踪。我省陈化粮销售处理没有出现违规操作的问题。

救灾供应措施到位。在多年的抗灾减灾工作中,粮食部门始终把做好灾民口粮供应作为应尽的责任。在2003年山丹-民乐、2006年武都-文县地震,2003年漳县、通渭和2005年礼县洪涝等突发性灾害面前,早期到达灾区的队伍中总会有粮食职工的身影,他们在做好粮食企业生产自救的同时,及时向受灾群众伸出援助之手,并主动做好抢险部队的军粮伴随供应。我省2001年发生的干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致使2002年四至接新期间部分农村严重缺粮,粮食部门通过组织低价粮源、开仓借粮等办法,满足了灾民口粮需求。针对民乐、山丹、甘州等县区和山丹马场受灾特别严重的情况,借粮2170万公斤,有效地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问题。

三、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目标,上下联动,扭亏增盈工作成绩显著

进入新的世纪,全省粮食系统把扭亏增盈工作确定为贯穿“十五”的核心,按照“抓计划、抓重点、抓典型”的工作思路,不断强化责任意识,在广大干部职工中形成了扭亏增盈是企业生存的前提、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是保障职工切身利益的途径的共识,上下联动,取得了可喜成绩。我省的一些做法和措施得到了国家粮食局的肯定,并作为亏损下降幅度大的省份介绍了经验。

抓计划,就是按照既有压力又有动力、经过努力能够实现的原则,制定扭亏增盈计划。2001年,我们确定了当年全省扭亏增盈的目标,建立了省直粮食企业考核指标体系。2002年,为持之以恒地抓好扭亏增盈,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长远性,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2002年-2004年全省粮食购销企业“三年整体扭亏”奋斗目标,省、市、县和企业逐级普遍签订了扭亏增盈责任书,层层分解,细化目标,建立了人人头上有指标、个个身上有担子的扭亏增盈责任机制。到2004年,剔除特殊因素后,全省购销企业实现盈利近1亿元,超额完成了三年整体扭亏的目标。在整体扭亏任务完成后,根据市场化的新形势,于2005年对扭亏增盈工作进行了适应性调整,由计划管理改为排序指导。为了把扭亏增盈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达到预期目的,我们每年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了考核和兑现奖励。

抓重点,就是抓好减少亏损、增加盈利的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一是抓好粮食销售。为了实现降低库存、降低成本、扭亏增盈等目的,我们开展了“粮食促销年活动”,对各地和省直企业实行购、销、存综合量化考核,提出了销售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企业。联合财政、农发行等部门出台了支持粮食促销的政策,召开了促销经验交流会,推动促销工作的发展。“十五”期间,全省粮食销售收入连年递增,特别是“三年扭亏”期间增加较多,分别达28亿元、35.8亿元和46亿元,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二是抓好有利于增加盈利、增强发展后劲的优势项目。据不完全统计,全省粮食系统“十五”期间开发各类项目98个,总投资7.66亿元,其中引进外资和社会投资2亿元。比较大的项目有:总设计容量8.25万吨的省级粮食储备库项目,省粮油储运总公司天源嘉座、嘉泰名居两个房地产项目,省粮油购销总公司的金源面业项目,省粮油批发市场改造提升服务功能项目,天水市的陇东南粮食交易物流中心项目,临夏州的“粮油城”项目,平凉市的年产1万吨植物油生产线,景泰县三福粮油公司6万吨等级粉生产线,会宁县粮食公司奶牛养殖及乳品加工项目,定西西源粮库果蔬保鲜恒温库,陇西粮油批发市场,兰州新兰豆制品厂,民乐县国翔麦芽厂等项目。这些项目的陆续投入运营,拉动了企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抓典型,就是大力推广扭亏先进经验,做好对亏损大户的帮扶工作。针对各地扭亏工作中存在的不平衡性,每年召开经验交流会,由扭亏和增盈较大的地区、企业介绍经验,帮助亏损额较大地区、企业分析差距和亏损原因;两次下发文件,从制度和措施上明确了对亏损大户的帮扶要求;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向全省介绍推广了金昌、景泰、高台等地粮食企业扭亏增盈的先进经验;采取排名的方式,对各地粮食部门的综合经济实力进行通报,使各地从排序中对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一目了然,达到了取长补短的目的。

四、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分级负责,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步伐明显加快

“十五”初期,全省粮食部门按照“三项政策、一项改革”的要求,以实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目标,坚持“抓大放小、有退有进”的方针,不断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对粮油加工、饲料、运输、商贸、零售等非购销企业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改制,大部分企业通过股份制、关闭解散、产权转让、破产等方式退出了国有序列;对购销企业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减员增效的要求,采取并所撤站、精简人员,定编定员、竞争上岗,内部退养、裁减冗员,带资分流、置换身份的办法,精干队伍,提高市场竞争力。

2005年10月,省委、省政府把粮食企业改革列入“四加一”改革重点,2006年,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全省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贯彻国务院关于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意见的通知》,批转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全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随着粮食企业改革政策的全面出台,在2005年、2006年交替之际全省粮食企业改革全面启动,目前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是“三老”问题的解决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了妥善解决全省国有粮食企业“老人”身份转换和分流安置资金不足的问题,省政府确定了“省上下达专项补助、市州和县区财政补助、企业变现资产”的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省财政按每人补助4000元的标准下拨各市、州补助金1.1亿元,各地采取变现资产等多种方式筹措安置资金2.6亿元;在对2.5亿公斤高价位粮食给予差价补助、1.6亿公斤陈化粮专项处理的基础上,对定购和保护价收购的“老粮”库存,核定了费用补贴,全部交由企业包干销售;按照“分清责任、分类处理、分级负责”的原则,以执行中央、省市县政策形成的亏损及产生的利息为基础,清理认定政策性挂账23.16亿元,连同1998年5月以前发生的财务挂账共38.34亿元,已完成了从企业的全部剥离工作。

二是近六成职工完成了身份置换。有18003人置换了身份,2227人办理了内退,占在册职工总数35519人的57%,定西、天水、武威、酒泉职工身份置换达到80%以上,平凉、金昌也达到70%以上。

三是清产核资工作全面完成。各级粮食行政部门依据政府赋予的职能,按照“国家所有、分级管理、授权经营、分工监督”的原则,认真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把“管人、管事、管资产”有机统一起来,指导、监督企业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清理核实了企业资产。经清查,国有粮食企业资产总额为99.87亿元,负债总额为96.32亿元,所有者权益总额为3.55亿元。

四是国有粮食企业新布局初步确定。各地按照“稳定主产区粮食生产、加强重点贸易集散地辐射作用、确保城镇人口和农村缺粮人口的粮食供应、实现粮食购销市场化和市场主体多元化”的原则,拟集中优良资产,调整企业布局,重组国有独资、国有控股的承担粮油储备和军粮供应任务的骨干企业159户,占原来1028户的15.5%。截至9月底,已有30户企业实行了国有独资的产权改革,41户实行了国有控股的改革,3户实行了国有参股改革,13户合并重组,7户依法破产,62户以租赁、承包、出售等其他方式进行了改制,占原企业数的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