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粮食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28691400000048

第48章 “十一五”甘肃省粮食行业发展规划(7)

2.全省国有粮油加工企业绝大部分工艺落后,设备陈旧,适应不了目前高出粉、高效益,低消耗的形势需要。2000年全省共加工粮油产品和饲料近15万吨,亏损额却高达2698万元。平均每吨产品亏损达179.86元。2003年,兰州新兰面粉厂因出品率低,消耗大、成本高,只生产面粉6000多吨,还不足生产能力的10%。2004年计划将原来两条生产线中的一条进行技术改造,共需资金75万元。因为缺少资金只能将另一条生产线拆除处理,旧设备折价30万元,计划用于技术改造,但仍有45万元的缺口无力解决。全省其他国有粮油加工企业都存在上述问题,技术改造困难很大。

3.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的粮油加工企业基本上靠贷款维持生产经营。贷款利息是企业很大的一项支出。兰州红梅面粉有限公司在1997年引进德国生产线时贷款5000多万元,一年支出利息高达250多万元,造成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在兰州市场上,外来面粉基本是参照红梅面粉定价,每袋销售价总比红梅面粉低2-3元,对红梅面粉形成了包围的局面。

四、粮油加工业发展趋势预测

1.粮油加工工艺技术和设备有了新发展。传统的短粉路、手工操作已改为长粉路、轻研细磨和自动控制新技术,并被大部分大、中企业广泛应用。技术进步使粮油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工艺设备先进,企业经营机制灵活的粮油加工企业正在崛起、发展壮大。

2.随着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快,个体私营和国外投资等非国有经济的迅速增长,粮油加工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和挑战。这就要求粮油加工业一是实行强强联合战略,国有粮油加工企业与优势民营企业结盟,在双方自愿互利的指导原则下,按市场经济准则组成联合体,参与市场竞争,求得生存和发展;二是利用国家对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政策,参与国企之间的重组和兼并;三是充分发挥国有粮食系统的仓储设施和购销网点优势,实行粮食收储企业与粮食加工企业联合,在市场竞争中获得发展;四是走龙头企业+科技+农户的产业化经营之路,实现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这样既可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使农民得到实惠;也可实现粮食种植良种化,为加工企业提供优质原粮,实现互利双赢;五是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武装企业。粮油加工生产全程自动化控制是粮油加工业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在生产过程和市场运作上必然要逐步实现计算机集中控制和网络化经营,并建立起ERP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实行信息化管理,以科技进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

3.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臻完善,粮油加工企业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空间日益扩大,在原料选择、购进和产品销售上,企业将会有更广泛的市场。

甘肃省“十一五”粮食流通监管体系发展规划

甘肃省粮食局

2004年国务院颁布的《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赋予了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监督粮食市场的职责,标志着粮食行政职能的根本转变。“加强粮食市场监管,维护粮食流通秩序”,成为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职能转换的重要内容。

一、指导思想

2006年是贯彻落实我省“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省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切实贯彻两个条例,积极探索加强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努力构建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体系和机制,切实推进粮食流通监督检查法制化进程,确保全省粮食安全,规范粮食流通秩序,保护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利益。

二、工作目标

到2010年,建成比较完整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依法管粮法规体系和配套的工作制度体系。包括省级储备粮的监管、粮食库存监管和收购市场监管等法规制度体系;层级监督、评议考核、行政执行等监督检查工作制度。落实收支两条线的执法经费保障体系。

建成比较完善的粮食流通监督检查行政执法工作体系。彻底改变我省市、县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执法主体资格不完备、粮食流通监督检查执法队伍不健全的现状。省粮食局在进一步加强监督检查处机构、人员建设的基础上,组建省粮食流通行政执法稽查总队;按照《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关于“行政执法重心要向基层转移”的规定和国家粮食局的有关要求,市(州)、县(区)粮食局除建立健全粮食流通监督检查专门科(股)室外,还要成立市州粮食流通行政执法稽查支队和县区行政执法稽查大队。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完整的行政执法工作体系。落实收支两条线、经费落实的执法保障体系。

培育一支高素质的专业监督检查执法队伍。建立系统化的执法资格培训与业务素质培训相结合的行政执法人员培训考核体系。形成一支具有明确的依法行政意识、文明执法意识和服务意识,执法政策水平和专业水平较高的监督检查行政执法队伍。

建立一套高效快捷的监督检查行政执法信息网络体系。逐级建立粮食经营者诚信档案系统,建立监督检查行政执法信息交流、信息发布和政策宣传网络。

三、实施步骤

按照“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重点要为粮改大局服务、行政执法重心要向基层转移、工作体系建设要向市县延伸、队伍建设关键要提高整体素质、制度建设目标要突出依法管粮”的原则,积极推进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

(一)加强粮食流通监督检查专门机构建设。建成机构完善、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粮食流通监督检查行政执法工作体系,各市州粮食局要在2008年底前完成粮食流通监督检查专门科(室)和粮食流通行政执法稽查支队的组建工作,各县(区)粮食局要在2010年底前完成粮食流通监督检查专门股(室)和粮食流通行政执法稽查大队的组建工作。

(二)完善监督检查各项配套制度并突出依法管粮。依据《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粮食流通监督检查暂行办法》和《甘肃省粮食市场监督检查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制定《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行政执法报告和监督制度》、《投诉举报和案件回访制度》等层级监督、评议考核、执法责任制等配套文件;健全粮食收购市场准入制度,进一步规范审核工作,严格工作程序。加强对内设监督检查机构、执法组织和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监督,加强层级监督和社会监督对基层开展粮食监督检查行政执法工作的指导,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工作还要积极接受当地政府的执法监督。

(三)建设高素质的监督检查执法队伍。通过自主学习与团队学习,采取岗前培训、全员培训、课堂培训与现场执法实践相结合的多种培训方法,继续加强监督检查执法人员的执法资格培训和素质培训,使监督检查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确保监督检查工作“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不断提高监督检查行政执法人员的依法管粮意识、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并将理论学习与执法实践、案例分析相结合,通过多样化的培训和实践,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大力提倡文明执法,努力构建公平、公正和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长效监督检查工作机制。通过各种媒体积极宣传国家粮食流通法律、法规和政策,提高粮食经营者的法律意识,在全社会营造守法经营的良好氛围。

(四)加强粮食行政执法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建成上联国家、覆盖全省、高效快捷的监督检查行政执法信息网络体系。包括逐级建立粮食经营者诚信档案系统、监督检查行政执法信息交流系统、信息发布和政策宣传系统、经营者诚信档案等粮食流通信用体系。

(省局监督检查处起草)

甘肃省“十一五”粮食产业化发展规划

甘肃省粮食局

一、粮食流通现状

“十五”期间,我省粮食产量一直在75-80亿公斤之间,收购量20亿公斤左右,供需矛盾在一些地方已经凸显。一是河西商品粮基地对全省的粮食贡献率逐年降低。酒泉、张掖、金昌的粮食总产量不能满足当地消费需要。武威已初步形成原粮自销、加工增值、成品外销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当地具有一定规模的面粉加工企业11户,年加工能力近10亿公斤,当地小麦总产量仅能满足其一半;荣华公司、希望集团等以玉米为原料的产业化经营企业,年加工能力达4.5亿公斤以上,能全部消化当地玉米生产量。二是中部和陇东南粮食产需缺口继续扩大。平凉、庆阳两市基本自给平衡,白银略有缺口,兰州每年外购5.5亿公斤粮食保证市场供应,天水、定西、陇南等市和临夏、甘南州生态建设任务重,粮食生产能力弱,商品粮少,均需从区外调入粮食才能够满足当地消费。三是省国有粮食企业库存逐年减少。2002年全省国有粮食企业商品粮周转库存40亿公斤,2005年末降到27.5亿公斤。这种状况如不改变,将会影响到我省粮食安全。

我省粮食产业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自然条件差,粮食生产风险大。耕地面积有限,仅有的耕地中旱涝保收的只占1/4,其余都要靠老天帮忙。二是粮经收入差距大,部分农户只种口粮田,满足自身消费,商品粮减少。三是全省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小,带动力不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四是目前农产品加工层次不深,产业链不长。

二、“十一五”时期粮食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思想

“十一五”期间,我省发展粮食产业化的战略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从粮食产业化整体出发,加快粮食品质结构、产品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名牌产品和产业集团,促进粮食产业链延伸和粮油资源转化增值,实现粮食产业高效、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向基地、收购、储运、加工、销售、科研一体化方向进行产业链条连接;向跨所有制、跨地区、跨部门、产权多元化方向进行资源整合;向经营产业化、品种优质化、产品系列化和品牌化方向发展,做大做强粮油加工龙头企业,使我省粮食产业化经营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在确保全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有一批大的龙头企业或企业集团走向全国大市场参与竞争。

三、“十一五”时期粮食产业化发展目标

积极培育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对支持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增强流通效益等作用。抓好龙头企业加工转化项目、现代物流设施项目和订单粮食经济三个项目。支持非公有制企业经营粮食,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和个体经济投资、参股国有或国有控股粮食企业。通过发展龙头企业稳定收购,依靠科学技术积极推广粮食优质品种生产,稳定粮食产、购、销关系,将省市县改革后保留的159户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的粮食企业,全部建设成为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科学技术为支撑,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产购销一体化的新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新路子。实现粮食产业高效、协调、可持续发展。到“十一五”末,全省还要有一批大的龙头企业或企业集团走向全国大市场参与竞争。

1.扩大优质粮食种植比例。通过龙头企业的购销活动,发展优质小麦﹑玉米的种植。全省23个粮食主产县(市)的龙头企业,要走“公司+中介+基地+农户”或“公司+订单”的产业化模式,引导农户扩大优质粮食的种植,使农民增收,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2.发挥我省小杂粮的优势。我省小杂粮的品牌荞麦及各种豆类,年产量150多万公斤。目前有的已经进入全国市场并形成名牌,要通过精深加工,进一步做大做强,更好地发挥品牌比较优势。

3.全省改制后的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的粮食企业的粮食购销量保持原全省总购销量的70%以上,达到年粮食收购15亿公斤、销售15亿公斤,继续发挥国有粮食企业的主渠道作用。还要通过品种余缺调剂,极大地丰富省内粮食市场,满足人民群众的多种消费需求(详见附表)。

四、发展粮食产业化的战略措施

1.统筹布局,制定和落实粮食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是立足粮食主产区资源优势,充分开发和利用粮食资源,通过粮食精深加工,提高粮食产品产出率,实现粮油产品由粗加工向精加工转变,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由低科技含量向高科技含量转变。

2.加强优质商品粮基地建设,大力发展优质粮源。按照“公司+中介+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建立优质粮源基地。引导农民按照市场的需求进行生产,为粮油加工龙头企业提供稳定可靠的优质粮源,提高粮油产品规模效益。

3.打破部门、地区及所有制界线,通过联合、兼并、重组,结合粮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重新整合粮食产业资源。

4.依靠科学进步,提高企业素质。加大粮油工业企业加工设备、工艺流程、技术改造力度,通过招商引资,内引外联,政策扶持,每年实施一批科技含量高的粮油精深加工重点项目,提高粮食精深加工及产品的科技含量、粮食产品的产出率和粮食产品质量。

5.大力实施精品名牌战略,提高粮油产品竞争力。依托优质粮源,依靠科技进步,努力打造知名度高、市场份额高、信誉度高的粮油名牌产品。

6.抓紧粮食市场体系和物流体系建设,为粮食产业化发展提供保障条件。

甘肃省“十一五”粮食批发市场体系发展规划

甘肃省粮食局

粮食批发市场是粮食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现代化的粮食市场体系是现代化粮食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购销市场化改革后,市场配置粮食资源的功能显著增强。为了加强全省粮食批发市场规划建设,促进粮食批发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其衔接粮食产销、引导粮食生产、满足消费需求和粮食宏观调控中的重要载体作用,现制定我省“十一五”时期粮食批发市场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省政府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精神,通过合理定位,明确市场发展思路;通过科学规划,促进市场合理布局;通过因地制宜,科学选择发展模式;通过改革创新,提升市场服务功能,逐步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发展良好的粮食批发市场体系。

二、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