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1年,随着泰国的军队踏平了六国的关隘城池。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秦帝国也随之建立。为了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实行文化专制,秦始皇发起了前所未有的“焚书坑儒”运动。秦始皇为什么要这样做?而数以百计的儒生被坑杀活埋,当是一个影响非常大的事情。其“坑儒”地点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史书中却没有明确的记载。就这样,秦始皇在一手制造了千古冤案的同时。也给后人留下了千古之谜。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便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加强中央集权。首先,他确立了至高无上的皇权。他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为显示自己的独到之处,便下令更改名号,把古代传说中的神和人最尊贵的三皇五帝的称号合而为一,号称皇帝。从此,“皇帝”便成为封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的称号。他是第一代,故为“始皇帝”,后世以二世、三世计,以期“传之无穷”。随后,他又在中央和地方设立了一系列相配套的职官制度及政治管理系统,并废藩置县,扩大军队,统一法律、文字、货币和度量衡,以加强对新兴封建中央集权国家的管理。
当政治上的诸多加强控制的举措完成之后,秦始皇便开始了对人们思想上的箝制。因受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学术空气的影响,秦初的儒生们尚保留着敢于直言、相互争鸣的学术传统。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咸阳宫大宴群臣及众多的儒生。在这次宴会上,围绕着是否实行分封制,众儒生们之间发生了激烈的争执。丞相王绾、博士生淳于越等人主张实行分封,而丞相李斯等主张实行郡县制,并指责淳于越等人“不师今而学古”,“道古以害今”。这一点对秦始皇触动很大。最后,秦始皇赞同李斯的观点,并采纳了李斯“焚书”的建议,下令:除秦纪(秦国史书)、医药、卜筮、农书以及国家博士所藏《诗》、《书》、百家语外,凡列国史籍、私人所藏的儒家经典、诸子着作和其他典籍,一律限期交官销毁。同时,禁止谈论《诗》、《书》和“以古非今”。违者处以黥刑乃至死罪。百姓如想学法令,可拜官吏为师。
这样,从都城咸阳到边远的乡村,四处是焚书的烈焰,大批文化古籍在无情的烈火中化为灰烬,中国文化史上第一次灭绝性的大浩劫从天而降。焚书的恶果不仅使许多先秦重要典籍遭到破坏,同时也给春秋战国以来活跃的思想领域及理论探索者们以致命的打击,堵塞了秦代学术自由探讨之路,阻碍了先秦诸子百家思想文化融合的进程。
然而,焚书的余烟尚未消散,“坑儒”的风波又平地而起。“坑儒”的直接起因是方士侯生、卢生等讽议始皇,继而逃走所致。秦始皇称帝后,为求长生不老,迷恋仙道,不惜重金,先后派徐福、韩众、侯生、卢生等人寻求仙药。由于多方求仙药未果,引起秦始皇的不满,他的脾气也变得越来越乖戾、暴躁,喜怒无常。有一次,始皇临幸梁山宫,从山上看到丞相李斯车骑甚众,很不高兴。他身边的人将这一信息透露给了李斯,后来,李斯就减少了车骑。秦始皇得知后大怒,认为身边的人竟敢泄露他的言行,便严加查问,但身边没有一个人承认的。秦始皇一怒之下,把这些人全杀了以泄愤。
侯生与卢生当时都是秦始皇身边的方士,由于长期求仙人和仙药终不可得,他们内心也惴惴不安。按照秦国的法律,求药不应验就会被处死。他们从博土们的前车之鉴,感受到自身命运亦将不济;从秦始皇的暴戾无常,感受到自己的末日也将来临。他们深深感慨:像这样以靠刑罚和杀戮而建立威势并且贪婪权势的人,不能为他求仙药。于是,侯生、卢生悄悄地逃走了。
这件事激怒了秦始皇,他暴跳如雷,说道:“我招揽了众多的文章博学之士和方术士,希望通过他们求得仙药,并谋求天下太平。韩众、徐福等人,我给他们的待遇非常优厚,花费几达数万计,但却始终未得仙药。侯生、卢生等人,我对待他们也很优厚,但他们不仅没求得仙药,反而不辞而别,还恶意诽谤我。这岂能姑息!”于是下令,对在咸阳的所有儒生进行审问,欲查出造谣惑众之人。儒生们为保全自己,只得互相告发,秦始皇最后圈定了四百六十余人,都在咸阳挖坑活埋。长子扶苏进谏道:“天下刚刚安定,远方的黎民百姓尚未完全归附,众儒生都学习孔子的学说。如今一概重刑处理,恐怕会引起天下的不安,希望皇上慎重考虑这件事。”然而,此时的秦始皇,根本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他一怒之下,竟把扶苏赶出京城咸阳,北去上郡临视蒙恬,驻守边疆。
从事情的表面来看,“焚书”源自于秦初“师今”与“师古”的争论,但就实质而言,他是秦始皇加强专制统治的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作为一个刚刚一统天下的帝国领袖,他所希望与需要的正是“统一”——统一意志、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儒生们“百家争鸣”的学术争论同他的统治需要背道而驰,自然是他所不能容忍的。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是专制主义的本性,赫赫皇权是不容侵犯的。而“坑儒”则是“焚书”的继续。如果说焚书是因秦始皇容不得政治思想上的持不同意见者所致,那么,侯生、卢生等方士们的求仙未果,则被秦始皇视为直接的欺骗,这同样是专制皇权所不能容忍的。为了能够箝制人们的思想,专制皇权是不择手段的。
然而,对异己思想的压制与对持不同意见者的肉体消灭行为,并没有阻止秦王朝走向灭亡。公元前210年秋,秦始皇于巡游途中病逝沙丘,次子胡亥伪造诏书继位,是为秦二世。一年后,便爆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随后,农民起义在全国各地烽起云涌,公元前207年十月,在距秦始皇病逝后仅仅三年,秦王朝便在刘邦大军的涤荡中,宣告灭亡。对此,唐代诗人章碣曾作诗云: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对于秦始皇的“坑儒”,特别是他所坑杀之人究竟是方士还是儒生,学术界有不同看法。从“坑儒”事件的起因来看,秦始皇所坑杀之人似应是方土;而从秦始皇长子扶苏的进谏“众儒生都诵法孔子”来看,所坑杀的似又是儒生。对此,顾颉刚先生认为,从秦开始,方士和儒生日益走到一起,特别是儒生们,看到秦始皇如此崇信仙道方术,因此,他们在谈论政治制度时也常用邹衍的五德终始说的方式来迎合皇帝的意图,儒生方土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而方士们看到仅靠仙法道术也并不能完全满足秦始皇的需求,尤其不能在政治上超过儒生,便也要表现出崇尚儒学的样子。这样,一方面是儒生们尽量方士化,而方士们为要取得政治权力也相率归到儒生的队里来了。就此而言,秦始皇所坑杀的人中间,当是儒生与方士都有。
耐人寻味的是,如此大规模的坑杀方士儒生,其坑杀地点在史籍中却并没有详细的记载。东汉卫宏在《诏定古文官书序》中还记载,秦始皇在骊山温谷挖坑种瓜,以冬季瓜熟为奇异事象,诱博土诸生集于骊山下谷观看,当众儒生们各持己见,争论不休时,秦始皇下令趁机填土秘杀而埋之,七百余名儒生全部被活埋在山谷里。有人认为卫宏这个记载与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所载的是两次坑儒事件,也有人认为卫宏的记载只是一个传说而已。总之,骊山温谷从此又叫坑儒谷,汉代又把这里叫愍儒乡,有学者考证,地址在今临潼县西十公里的洪庆堡,洪庆堡过去又叫灭文堡。
又据刘修明先生实地考察认为,坑儒谷当在今据临潼西南五里处的一个狭长幽深的山谷里,其地“温泉水脉纵横,瓜果能不按季节而生”。山谷两边都是高坡峻岭,只要投下黄土石块,守住谷口,进的人,别说是数百人,即便是数千人也同样逃不出来,但这一切都缺少明确的考古证据。因而确切的“坑儒”地点至今仍然是一个谜。秦俑之谜
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陵兵马俑,俑坑长将近500米,横跨74米,数千名武士排满俑坑,战马兵车、五花八门的青铜兵器似乎正在恭候检阅,也似乎期待着这千古之谜有朝一日能够被解开。
秦始皇兵马俑是陕西省的农民无意中发现的。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秦陵东的临潼县西杨村的一农民打井,挖了好几天打不出水来,却挖出了一个瓦人,像真人一样大小。他便认为是这个怪物在作弄他,把瓦人吊在树上,砸得粉碎,以消晦气。后来在秦陵西面,农民耕地挖掘仅1米处,发现一个瓦人头,继而挖到三个跪首的瓦人,就丢在一边无人过问。建国前,焦家村又挖出两个跪首的瓦人,像泥塑的菩萨,信佛的农民特地盖了个土地庙供奉。1974年,西杨村的农民打井时,发现一个圆口形的陶器。再挖下去,发现是个“瓦盆爷”,立在陶俑的上身,农民认为挖不出水,又是这个“瓦盆爷”作怪,又把它吊起来。水保员赶到临潼博物馆,请他们来鉴别,他们也不懂,就把它运到博物馆暂存,还把碎片进行粘补,花了三个多月又修复了三个陶俑,但没有向上级汇报。有个新闻工作者发现这件事,写了《内参》,建议国家文物局注意这一情况。此事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陕西省考古队才开赴现场,经过几年的挖掘,发掘出了秦始皇兵马俑。
秦始皇兵马俑坑距秦始皇陵一公里多,共有三个坑。一号坑,坑深约5米,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14200多平方米。坑内有兵马陶俑近6000件,是一排列有序、向东开进的大型军事长方阵。此外,尚有战车铜兵器及金、铜、石等饰品7000余件,及大量的建筑遗迹。
武土俑身高1.75~1.86米,可分为两类:一为身穿短褐的武士俑,一为铠甲武士俑。第一类武土俑,均身穿交领右衽短褐,勒带、束发,发髻偏于头的右上方,腿扎行滕,足登方口齐头履,根据手臂不同的姿势和其身边出土的实用兵器,可知有的手持弩机、弓箭、背负箭菔,菔内装懑铜矢,有的手持度矛,有的腰佩弯刀等兵品。第二类武士俑,均身穿短褐,外披铠甲,足登短靴或方品齐头履,步兵均腿扎行滕,头上束发或戴园形软帽。车上的甲士腿绑胚裆,头上束发或戴小冠,有的铠甲俑手持弩机、弓箭,腰佩铜剑,有的手持长矛。
陶马和真马大小相似,通高1.5米,体长2米。四匹陶马为一组,拖木车一辆,车马的前边有铠甲俑战士俑三排,每排四人,都手执铜矛等兵器,有一甲士并腰佩铜剑。车后并立有甲士。
陶俑、陶马均是泥质灰陶,火候高,质地硬。经观察,没有发现模制迹象,当为一个个地雕塑而成。陶俑、陶马身上原都绘有鲜艳的颜色,因俑坑被焚,加上长期埋于地下,颜色几乎全部脱落。但从局部保留的颜色可窥见颜色的种类有绿、粉绿、朱红、粉红、紫、兰中黄、桔黄、黑白、灰白、赭等色。各色调配和谐、壮丽,更增添了整个军阵的威武雄壮感。
陶俑身上的文字,发现的有“宫疆”、“威令”、“威阳午”、“得”、“脾”、“四”、“五”、“八”、“十”、“十一”、“十四”、“廿”等。在俑身上刻的位置不一,以背后衣襟下较多。文字多用刀刻划,少数为阴纹印记。字体有小篆和隶书两种。有的一个字既有篆又有隶的笔触。关于字的含义有待考证。
陶俑纵横排列,且均用泥塑造,大小神态逼真,均配备精良的青铜兵器,如剑、戈、矛、戟等,其制作工艺精湛和先进程度,令人惊讶。问题是一号坑内站着的纵队、横队的陶俑是按什么形式的军阵排列的呢?有人认为是战国末年至秦各种军阵场面的提炼,有人认为它是以战车、步兵相间排列的长方形军阵,有认为它与“薄中厚方”的方阵之法相吻合。二号坑为步兵(含弩兵)、车兵、骑兵混合编组,有认为二号坑和布阵方法是攻击形式或历史上的雁行之阵,有认为二号坑是方阵、疏阵,有认为二号坑是一独立作战单位,合为一个浑然整体。二号坑的步、车、骑三兵种是按古代的什么形式的军阵而混合编组的也说不清楚。三号坑形制比较特殊,面积很小,武士俑也没几个,但武士俑的塑造却比一号、二号坑精制成熟,与一号、二号坑排列的面东呈战斗队形不同,三号坑内出土的武士俑则是环绕四周壁面内向排列,呈警卫队列行列。而且,三号坑出土的主要武器为铜“殳”,并在坑里发现了鹿角及动物朽骨,等等。据此,有人认为此坑为兵马俑三军指挥部,有人认为是军祭的社宗,即军官宴饮或祭礼祷战之所。四号坑是在二、三号之间发现的,内为扰土和杂乱堆积,无陶俑,有人认为此坑是当时原先拟议中象征中军的兵马俑坑,有些学者认为它可能是计划内要修的后勤部队俑坑,有些学者认为它并不是计划内要修的俑坑,而是当时修筑一、二、三号坑时挖出的土壕。
坑内虽然兵马俑很多,但并不见统帅俑,而且都是面向东方。这可能是因为按秦制,每次出征前由秦王指令一名将帅任统帅,工匠们不敢随意塑一位作统帅,也可能是因为秦始皇是秦军最高统帅,为维护皇帝的绝对权威和神圣尊严,不能把秦始皇的形象塑造在兵马俑坑中。除三号坑外,一、二号坑武士俑基本面向东方排列,这可能是表示秦坐西向东,作为守陵兵马俑,理所当然地应当面向东方,也可能因为太阳是从东方升起的武士俑面朝东方,是象征秦政权如同旭日东升,万世永存之意,也没有人能给出明确的答案。
俑坑被发掘出来后,发现曾经遭受过严重的破坏,有的俑东倒西歪,有的身首异处,有的头破腹裂,有的臂断腿折,有的还遭过火灾,坑道内有明显的被火烧过的痕迹。对于火灾的起因人们也是各持己见。有人认为可能是秦人自己点的火,以烧毁祭葬物品及墓周某些建筑,使死者灵魂将此带去阴间受用。但是如果真的是出于古代的丧葬礼仪制度和民间风俗习惯而焚毁掉,为什么只烧一、二号俑坑,而留下三号俑坑不烧呢?假如俑坑真是秦人自己烧毁的,那么从建成到焚毁的间隔时间不会太久,可是根据现场考古发掘来看,俑坑底下浸地砖上普遍都有十几层的淤泥层,这种淤泥层绝非是四五年能够形成的。也就是说秦朝灭亡以前兵马俑并没有被焚毁。也有人认为,秦兵马俑很可能是被项羽率领的军队焚毁的。据《汉书》、《史记》、《水经注》等史籍记载,项羽曾经引兵入关,屠咸阳,杀秦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但上述史书中并没有一个字明确记述项羽军队焚毁秦兵马俑坑,甚至连秦始皇陵前有无兵马俑这一地下军事建筑也只字未提,由于古代典籍和诗文中都对于秦兵马俑没有任何记载,因此把焚毁兵马俑坑的罪名加在项羽军队身上,这只不过是后人臆测而已。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秦兵马俑坑完全是由于坑内产生的沼气引起自然燃烧而焚毁的,但是为什么只烧了一、二号坑,三号坑却没有起火呢?
有人甚至怀疑,这兵马俑坑并不属于秦始皇,而是属于秦宣太后,这也没有得到证实。
秦始皇兵马俑倍受世人瞩目,是中国人民的悠久文化遗产,也给后人留下了许多难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