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现代家庭生活指南丛书:新编世界未解之谜大全
28693500000056

第56章 破译神奇动物之谜(4)

有人认为,鸟类要充分利用食物,还必须有完善的能量转换功能。鸟类体内“油箱”里装的是脂肪,这些脂肪是鸟类通过摄人体内的食物转换而来的,在大量的摄入之后,它要把食物分解、转换、储存起来,这里涉及一整套生理生化过程,食物通过这个过程,变成高度浓缩的脂肪物质以备用。这样一个充分利用自身机体的因素,将所贮的养料经过氧化、分解,转换成高能的过程是相当复杂的,在“收”、“支”两大方面,往往因鸟而异。

人们发现,许多鸟在“收入”食物时拼命多一些、再多一些,“支出”时则尽量少一些、再少一些。有的甚至可以用“吝啬”两字来形容。其实,要做到吝啬支出能量,也同样涉及生理生化过程。

美洲有一种十分可爱的小鸟叫蜂鸟。蜂鸟因其体小状若蜜蜂。又因扇翅飞行发出“嗡嗡”声响而得名。蜂鸟虽小,本领却不小,它能做长距离的远征,能做高度5000米的飞越,还能独树一帜地节能减耗。人们发现小小蜂鸟每昼夜吃的食物,比它的体重还多一倍。这需要怎样一个高速运转的“设备”方能进行有效的转换呢?为了充分节能,它们还可以做到夜间休眠,也就是在不飞行时,降低体温降低新陈代谢的速度,一般情况下可降5~10℃,有时降到平常体温的一半。这样一来,它们的能量支出便可以减少到最小限度。

不管是利用外因还是利用内因,鸟类的节能技术的确是奇妙无穷。科学家们对于鸟类节能术的问题,正在做进一步的探索,以求揭开其奥秘所在。由于这个问题涉及生理生化领域,揭示它的作用机制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正因为它的难度具有相当大的研究价值,所以使这个自然之谜更加吸引人,一旦解开了它的谜底,可以想像得到,人类在仿生学等应用科学方面将会受益匪浅。

动物“播种”

说到播种,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人。没错,不管是为了食用还是观赏,人们总是在特定的季节播撒种子,让它发芽、生长,直至收获。可是,除了人类之外,动物也会播种,这就是许多人不知道的了。

说起动物播种的事,还有一个故事。1905年,为了垄断豆蔻的生产,荷兰人把南亚的一个岛专门划为种植区,砍净了别处的豆蔻,而且严禁种苗外传。他们认为这样就能控制这种造香料的名贵原料了。尽管他们认为万无一失,但不久,其他岛屿上还是出现了豆蔻。荷兰人十分恼火,他们以为是当地土人偷运出去的,便毒打土人,甚至烧毁整个村庄。后来,人们才发现是犀鸟、飞鸽和食火鸡吃了豆蔻的果实以后,跨岛飞行,把带有种子的粪便留在其他岛上,至此,这桩冤案才真相大白。从这个故事里我们知道动物是可以传播种子的。

由于鸟会长距离地飞行,所以它在传播植物种子方面贡献最大。鸟儿喜欢成熟的果实,大量吞食之后,使得果实中的种子落户到鸟肚中。因为种子大多覆盖着一层保护膜,所以它们不会被轻易消化掉,在鸟的肠胃旅行一番后,又随着粪便排出体外。另外,鸟儿爪子粘带的泥土里也存有许多种子。在林中跳跃不止的鸟儿自己也想不到,它们爪子上的泥土,竟是一个小小的“种子仓库”呢。达尔文做过一个试验,他将一种鸟腿上的泥块保存了3年,然后浸湿,过了些日子,泥块中竞生长出82种植物!可以想见,那些南来北往的候鸟每年要播撒多少植物的种子啊。

还有一些鸟儿喜欢埋藏种子慢慢享用,像松鸦、星鸟会用坚硬的喙挖动泥土埋松子;松鼠、金花鼠们则是把植物的果实或种子贮存在自己栖身的洞穴里,以各冬粮。如果它们忘记或者有别的原因遗漏了一些种子,一旦遇上合适的条件,这些种子就生根发芽了。就说蚂蚁吧,它们也是传播种子的好手呢。当然它们的对象是体积较小的种子。它们把爱吃的植物果实搬“回家”,路上遗漏的,日后就有可能发芽生长。由于蚂蚁来来回回走的是同一条路。所以它们掉落的种子日后往往长成一排整整齐齐的植物,仿佛是人们有意栽下的。

有些植物没有诱人的果肉种子,怎么办呢?别担心,它们自有高招。有的种子身上长满了钩子和刺,像苍耳、鬼针草和蒺藜等,不论什么动物从它身边走过,它都毫不客气地钩挂、粘附上去,随之奔走四方,当然,肯定也就在异乡落户生根了。

怎么样,动物播种的本领不小吧。

奇妙的气味语育

有一位昆虫学家,曾经研究了一种夜蛾的奇怪现象。他做了一个实验:在夏天的黄昏,把一只未受精的雌蛾装入铁丝笼里,放在树林中,不到半小时,许多只雄蛾好像接到了邀请一样,纷纷前来“赴约”。

这些雄蛾扑着翅膀,绕着铁丝笼子飞。一会儿飞上,一会儿飞下,一会儿飞走,一会儿又飞回来。就这样,每晚至少有20多只雄蛾,来向这位被囚禁的雌蛾“求爱”。这种蛾子在当地本来是不多的,可是,一连三个晚上,竞捉到了64只。

这位昆虫学家又接着做了另一个实验。他在一部分雄蛾的身上涂上颜色,把它们释放到离这所房子约4千米的地方。可是,这些蛾子很快又飞了回来。这种本来不善于直线飞行的蛾子,平日飞得很慢。然而,这一次却恰恰相反,雄蛾只用了40分钟,就飞完了这么长的路程。

奇怪的是,当他把一只雌蛾关进另一只透明而不透气的玻璃箱子里时,却没有一只雄蛾飞来。

这是为什么呢?究竟是什么指引着雄蛾找到雌蛾而向它求婚呢?

科学家们经过反复研究,发现昆虫是靠体内分泌的一种微量化学物质进行通讯联系的。这种微量化学物质称为“信息素”。信息素含有特殊的气味,在空气中迅速扩散。某一昆虫释放之后,同种的其他昆虫通过感受器接受;接受到的昆虫,就能知道对方所在的方位和提出的要求,这就是昆虫奇妙的“气味语言”。

原来,昆虫学家用来实验的那只雌蛾,腹部末端有一种腺体,雌蛾就是利用这种腺体释放出来的“性信息素”,引诱雄蛾前去“赴约”的。而雄蛾则是借助于触角上的嗅觉器官来接受雌蛾释放出来的“性信息素”,并辨别出雌蛾所在的位置。如果我们将雄蛾头部两根触角剪去,雄蛾就无法判定雌蛾的位置,即使将它们放在一起,雄蛾也无法找到雌蛾。但是,如果我们把性成熟而未交配过的雌蛾的腹部剪下,用有机溶剂提取,再将提取物滴在滤纸上,仍然会引诱来许多只雄蛾。这就说明,雌雄蛾之间,是通过“性信息素”的气味来保持相互联系的。

科学家们进一步研究昆虫的“信息素”,已经查明100多种昆虫的信息素的化学结构,并根据其化学结构和性能,以及引起昆虫的不同行为等特征,进行了分类。例如,引起同种异性个体产生性冲动与配偶行为的“性信息素”;帮助同类寻找食物,迁居异地指引道路的“示踪信息素”;通知同种个体对劲敌采取防御和进攻措施的“告警信息素”;召唤同种昆虫聚合过冬的“集合信息素”等。奇妙的是,昆虫的信息素有它的专一性。一种雌虫分泌的性信息素,只对同种雄虫有作用,而对别种昆虫则毫无作用。因此,昆虫不会产生种族混乱的现象。

一般来说,雌虫分泌的性信息素,作用距离较远,引诱力也强。科学家们根据这些特点,把害虫的性信息素制成了诱捕器,设在田间引诱害虫,起到很好的灭虫效果。科学家们又把性信息素和黏胶、灯光、水盆、杀虫剂和不育剂等结合起来,灭虫效果更佳。我国科学家还不断探索,反复实践,自1972年以来,人工合成了棉红铃虫、麦蛾等多种农业害虫的性引诱剂。如今,家庭使用的消灭蚊虫、蝇的各种灭蚊剂,就是利用昆虫的信息素原理制成的,既可杀死害虫,又不杀害有益生物与人体,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品。

奇特的动物语言

多姿多彩的鱼类语言

研究鱼类的科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把水下寻音机放入水域,发现水域并不是一个安静的世界,鱼类能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科学家们进一步研究发现,每一类鱼的叫声有其特殊性,比较容易辨认,譬如,大黄鱼的声音像远处的马达声:“轰隆隆,轰隆隆”;小黄鱼的声音像青蛙在呜叫:“呱呱呱,呱呱呱”;黄鲫鱼的声音像风吹树叶:“沙沙沙”;箱钝发出的声音像狗叫:“汪汪汪”;青鱼发出的声音像鸟鸣般的“唧唧啾啾”;成群结队的沙丁鱼则发出惊涛拍岸般的“哗啦哗啦”声;而同为比目鱼,声音变化多端,时而响若洪钟,时而脆似银铃,时而像大风琴雄浑的独奏,时而像竖琴和谐地齐奏……奇妙的鱼类声音组成了一曲动听的水底交响曲。

那么,鱼类所发出的不同声音到底有没有特定的含义呢?换句话说,这些声音是否具有类似人类语言的功能呢?科学家们对此又进行了长期的跟踪分析研究,结果有了惊人的发现:原来鱼类的发声多半是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主要是用来和同类或别种鱼类进行交流。譬如:鱼类如发现食物,就会用声音邀请同伴来分享;

风平浪静的时候,经常可以看见鱼儿在一起成群结队地游玩散步有时发出嘈杂声,那可能是在聊天。一旦遇到风吹草动,立即停止聊天,整个鱼群“呼啦”一声,向四面八方散去;遇到敌害时,不同的鱼发出不同的报警声。海鲫鱼的报警声像敲打金属似的“当当当”,这种声音不但给同伴通风报信,让它们赶快躲藏起来,还常使对手一时摸不清海鲫鱼的实力,不敢轻举妄动,海鲫鱼便趁机逃跑。

科学家们在研究中还发现,鱼类不仅仅通过声音“语言”来相互交流,而且有的鱼类还有其特异功能:通过“光语言”或“电语言”来互递信息。譬如,闪光鱼能利用发光菌来点“灯”,这只灯有两种作用:当闪光鱼遇到凶猛的敌人时,就会突然点亮“小灯”,“灯光”使敌人眼花缭乱,而闲光鱼趁机逃之夭夭;另一个作用是,闪光鱼用“灯光”做通信工具,用它告诉伙伴们,这一片是它的地盘,请不要擅自闯入,否则绝不客气。此外,他们还能用“灯光”来互相交谈,成为鱼的“光语言”。

电鱼还能通过放电来进行交流,科学家们发现,在电鱼之间,其中的一条电鱼放出电脉冲,可以被另一条电鱼接受,这条电鱼接受到之后,就会放出电脉冲来回答。通过这种电波的“交谈”,双方可以了解对方的种类、年龄和性别等情况。电鱼能用不同的频率、不同波形的电脉冲来互通消息,电鱼放出的电脉冲竟然成为这类鱼的“电话”了。

还有的鱼对“气味”特别敏感。科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在一个鱼缸里,有一条双目失明的鱼在安静地生活着;在另一个鱼缸里,有一条凶狠的鱼中强盗——狗鱼。科学家从狗鱼的鱼缸里舀了一杯水,轻轻倒人瞎眼鱼的鱼缸里,瞎眼鱼立刻像受到惊动似的,在鱼缸里乱窜,显得惊慌不安。最后竟然躲到假山的石缝里。原来是水中带有的狗鱼气味,让瞎眼鱼感到危险就在眼前。所以,科学家把这种通过气味来相互影响的交流方式,称做“气味语言”。

鱼类在“声音语言”、“光语言”、“电语言”和“气味语言”之外,一定还有其他的“语言”方式。多姿多彩的鱼类语言,不仅是揭开鱼类生活的一把钥匙,而且也为人类开发与利用“语言”资源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动物的“优生优育”

“计划生育”的方法

瑞典的一位动物学家经过长年考察后发现,该国南部生活着数量众多的野兔和以野兔为食的红狐。一旦某段时间里野兔的数量明显减少时,红狐们并不“背井离乡、远走高飞”,也不是坐以待毙,而是采取积极的节育措施来减少本族数量。它们减少参与交配的次数,比正常年景少了一半。那些无缘享受“蜜月”的红狐很顾全大局,自觉地散居在带有后代的狐穴旁边,并不“争风吃醋”。红狐就是用这种减少繁殖的办法来保存自己的。

蜣螂俗称屎壳螂,全世界共有14500多种,它们大多实行“计划生育”。在产卵之前,蜣螂就为后代的“口粮”忙碌起来。它们挖好一个直径约5厘米、深10~20厘米的地道,地道顶端是宽敞的“贮藏室”。蜣螂们在“贮藏室”堆满粪球,然后,雌蜣螂开始产卵,它先将大粪球搓成6~7个小粪球,再在每个小粪球上产2~3粒卵,雌蜣螂产满20粒卵就停止了。

对于蜣螂的这种习性,人们感到很奇怪,雌蜣螂卵巢内明明不止20粒卵,为什么不多产几粒呢?后来才弄明白,搬运粪球很吃力,小蜣螂又很能吃,为确保每个后代都能茁壮成长,蜣螂不得不用限制产卵的办法来“计划生育”。

栖息在埃及尼罗河两岸的非洲大象,它们非常能面对现实,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繁殖的数量。科学家发现,在尼罗河的一侧林木繁茂,野草遍地,生活在这里的大象用不着担心找不到吃的,这里的母象按正常的繁殖周期,每隔4年生育一胎;而在尼罗河的另一侧,沙石遍地,气候恶劣,植物稀少。对在这里生活的大象来说,食物短缺是经常困扰它们的一个大问题,除了减少生育,没有别的良策,它们与河对岸的大象虽是同一种类,但它们要隔9年才生育一胎,以降低“象口”密度来保持食物的供需平衡。

非洲羚羊也懂得“计划生育”,其方法令人叫绝。有的母羚羊因一时疏忽,怀胎过早,分娩时将是寒冬腊月,对小羚羊的成长极为不利。母羚羊为了不使小宝宝一生出来就面临饥寒交迫的困境,它们竞能忍受艰苦的“负重”,把即将分娩的胎儿留在腹内,推迟分娩时间。待到来年春暖花开时,再让小羚羊降生到这美好的世界。这种奇特的“晚生”本领在动物界是罕见的。

优生的措施

和人类一样,有些动物在选择交配对象时能避开有血缘关系的近亲,从而避免了因近亲繁殖而引起的退化等现象。

那么动物是怎样识别它们的血缘关系的呢?科学家发现,动物主要是根据体味、声音等,靠嗅觉、听觉和视觉来辨亲的。英国伦敦医学研究所的布鲁斯博士早就发现,雄鼠屎里有一种特殊的气味,雌鼠一闻到它就能辨别这雄鼠是否为近亲。假如嗅出雄鼠是近亲,雌鼠就不会在雄鼠面前发情,它甚至停止排卵,这样就避免了近亲交配、繁殖。

与人类的进化有近亲关系的灵长类属于高度社会性的动物。它们群居在一起,但本群内不婚配。日本科学家对日本的一些猴群进行长期跟踪,发现几乎所有的雄猴到了性成熟时,都要从群体中离开,到别的猴群寻找配偶,成为人家的“招女婿”;而雌猴一直留在群内,直到老死。

海洋中的虎鲸却与此不同,雄虎鲸终生不离开自己的家族。但在本家族内,雌雄虎鲸之间不会交配,只有在两群虎鲸相遇时,雌雄虎鲸之间才会交配。

生长在内蒙古北部草原的野盘羊,体躯健壮,个性凶猛。这种野盘羊本能地忌讳“近亲交配”,即使在找不到同类异性的情况下,它们也不会马虎行事。雄性野盘羊如找不到合适的雌野盘羊,就混人家羊群中当“上门女婿”。这样产下的小羊具有家羊和野羊的双重优势。动物通过这种“开放性”的社会,进行群体之间的交流,这就避免了因近亲婚配在遗传上给后代带来的种种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