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敢问敢答
28784700000021

第21章 人生坦言(一)(14)

答: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我如果说我是靠个人努力当上作家,你们可能不服气,你们会对我质疑:比你努力的人还少吗?他们为什么当不上作家?实际上我也确实看到比我刻苦,比我努力,比我拼命多了的文学青年,但他们结果却比我惨多了。但如果说我靠运气当上了作家,那我也不会服气,我十来岁就爱好文学,可是受“父亲问题”牵连,一直压制我到三十多岁才让发作品,我还有什么运气!(笑声)问:据说当作家的都有文学细胞,你是这样认为的吗?

答:我是这样认为的。从理论上我说不出文学细胞是什么,但从创作的实际体会中,我觉得确实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灵感。当你对你周围的人和事,有着连你自己都惊讶的细腻感受;拿起笔时,你还惊喜地感到突兀而至的神来之笔。你就会意识到,光靠理智和智慧写作,是不可能达到这种微妙的境界。另外,有很多人爱好文学,并呕心沥血地为创作奋斗了一生,但他无论怎样拼命,写出来的东西还是那么幼稚.那么简单,和小学生的作文没什么两样,这就足以说明他实际上没有文学细胞。当然,他也许有当工程师的细胞和别的什么细胞。大文豪马克-吐温曾以开玩笑的形式回答一个文学爱好者,说你只具有作家的优点,而不具有作家的缺点,所以还是成不了作家。这就是说有文学细胞的人不是什么优点,除了写小说以外,干别的工作照样是笨蛋一个。(笑声)问:这么说你认为当作家是一种天才?

答:更准确的说是天赋。这个天赋不是什么高超的东西,也不是上帝对作家青睐,作家如果是苹果,工程师就是桃子,企业家是梨,你可能是香蕉,各有其味吧。你非觉得香蕉不如苹果,那是你的事。用科学的角度来解释,可能是基因中决定你兴趣爱好的一种密码。

其实每个人都有天赋,也许你有当工程师的天赋、舞蹈的天赋或煎炒烹炸的天赋,说不定还有当小偷和当骗子的天赋呢!(笑声)我在公安局体验生活,发现盗贼中间也有高手和笨蛋,高手并不是认真刻苦地学习偷盗,但这家伙似乎是不学就会;笨蛋倒是在偷盗方面又勤奋又狠下功夫,但怎么也不行。我想,原因可能就在天赋,他的基因里肯定有精明灵透、鬼头鬼脑的东西。

怪不得我们有句老话:三岁看到老。意思是一个人往往从小就能看到他将来是否有出息。3岁的孩子还没进入社会,还没进学校学习,也没受到什么大的环境影响,可他的行为表现就露出或机敏,或迟钝,我邻居的两个才牙牙学语的小家伙,一个见了穿花裙子的小女孩就怪叫着用小石头打,一个见了却喜欢得上前去抱去抓,所以大家给他们起了两个绰号,一个叫小强盗,一个叫小流氓。我个人觉得,那个叫小强盗的确实名副其实,就看那对三角眼吧,将来肯定不会是个什么好东西!(笑声)问:你的天赋论使我感到培养和努力的无效,这是不是变相的宿命论?

答:如果你确实有天赋,但整天躺在床上等着成功,那实在是荒唐可笑的。但不管三七二十一,拉来一个孩子就硬性地定他为作家、歌唱家或工程师,然后按照这既定的目标培养,我认为这比荒唐可笑还荒唐可笑。

可悲的是我们经常犯的就是这样的荒唐错误,一些家长极其愚蠢地认为培养和努力就是一切,他们逼着公鸭噪的孩子当歌唱家,拖着麻秆腿的孩子去踢足球,简直就像逼着鸭子学爬树,兔子学飞翔一样。当然,我不反对培养和努力,但在培养和努力之前,更重要的是发现。也就是你首先观察你的孩子,他对什么最感兴趣,对什么事物表现出一种独特的机灵,这就是一个人所谓的天赋。萝卜地瓜,各有其用,你本来是地瓜,却非要炒菜,你就是烧焦了也炒不成菜。(笑声)发现得准确,才能决定培养和努力的有效。当然,什么事情都不是绝对的,我就怕说定论,却又时常掉进定论的陷阱里。不过,应该承认事物的基本状况。

问:天文豪托尔斯泰说过,成功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加上百分之一的天才。你怎样理解?

答:我认为这基本上是胡说八道。成功之后的名人不是假装谦虚,就是故意伟大。另外,人们为了鼓励和教育后代,总愿意把成功者努力的成分说得重要一些。但我们设想一下,托尔斯泰如果去当工程师,可能成绩平平;去当将军,肯定是打败仗;去当医生,患者算倒了大霉。(笑声)但他当作家,却会卓越于全世界。所以我说,天才与努力,至少应该是三七开,就是百分之七十的努力,百分之三十的天才。用我自己的话说,成功就是你认识了自己是个干什么的,并努力去干成了。(掌声)问:你认为写作应该具备哪几个务件?

答:除了造物主给予找们的文学细胞以外,还应该有三个条件:一、高中文化,最好没考上大学。二、丰富的生活经历,最好是倒霉的经历。三、经济条件一般,最好是略穷一点儿。最后声明一下,我说的这些条件只是适合在当今的中国当作家。

问:创作有灵感吗?你怎样解释创作的灵感?

答:创作确实有灵感,没有灵感你写出的东西肯定是干巴巴的。灵感很奇妙,有时它不招自来,有时你急得要死它也没影儿。现在有一种说法是把创作当作工程来安排来计划,一年写出多少多少部长篇,多少多少部中篇,多少多少部短篇,我认为这是痴人说梦。在这种工程计划之下,即使是写出100万、1000万部作品也是废纸一张。而且,这种毫不懂艺术规律的瞎指挥,很可能会发展到一年出多少个营雪芹,一年出多少个鲁迅,一年出多少个巴金的荒谬,让全世界的作家为我们笑掉大牙。(笑声)创作灵感并非是神灵,而是你平日创作素材的积累。当你丰富的积累在你的脑海里不断地涌动时,才会有一触即发的奇妙。这时哪怕你听到一声鸟叫,或是听到谁的一句话,或是一个美丽的景致,或是一辆汽车从你面前驶过——都能使你立即触景生情,热血沸涌,眼前一亮;你丰富的脑海里瞬间翻起了浪花,精彩的语言急速地倾泄而出,也就是说你来了灵感。

倘若你的脑袋里什么也没有,像个空洞的壳子,你永远也来不了灵感。即使你突然热血涌动地想拿起笔,用不上两分钟就会垂头丧气的冷却下来。我的意思是灵感虽然说起来抽象,但也是一种物质现象,决不会凭空而来。

问:有句话说,文章都是有感而发,作家成年累月地写作,难道都是有感而发吗?

答:文章都是有感而发这句话说得很正确,没感而发的文章那是豆腐账。但把写文章当作糊口职业的作家,要他每篇文章都有感而发,那非得把作家“感”死了不可!(笑声)然而,没感能发吗?严格地说是不能发的。所以作家都有这样的能耐,既能有感而发,也能无感而发。这无感而发就是在百无聊赖之时,想法燃烧自己,设法使自己激动起来,在这强制燃烧的手段下,感慨就油然而生,于是,作家就进入有感而发的状态了。

当然,这是我自己的经验,不代表那些真正有感而发的大作家。不过,当今作家还能好过些,因为他们面临的困难不是无感而发,而是感慨太多了,多得你总是感不完也写不完,而且很多时候还为能不能写让不让写和怎么写而感慨万分。(笑声)问:如果贾宝玉和林黛玉活在我们这个时代,他俩能终成眷属吗?

答:不能。贾宝玉和林黛玉不仅在今天,恐怕在100年乃至1000年以后也思恩怨怨地结不成婚。社会形成的爱情标准永远有悖于个性强烈的青年男女,否则人生就会缺乏曲折的趣味,就没有故事。

性格即命运。林黛玉的个性和脾气,导致她在大观园里独立寒秋的人际关系,和悲悲切切的爱情波折。坦率地说,无论内容怎样变化,任何社会都是一个大观园。个性强烈的人在任何社会里都会显示他的锐气,他的特别,他的不和谐,换句话说就是在自杀式地制造他的不幸。这不是他的思想他的道德所致,真正的罪魁祸首是个性。把林黛玉这样的人物放到20世纪30年代,她会成为争取解放的革命女性,放到20世纪50年代,她八成会打成右派,60年代能戴着红袖标造反,80年代在经济大潮面前也会横眉孤傲,视金钱如粪土;即使是耐不住寂寞下海做生意,肯定赔得一塌糊涂……贾宝玉更完蛋,压根就没有点男子汉的气质,混得好一点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混不好干脆就扣上流氓习气坏分子的帽子。(笑声)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他绝对考不上大学本科,勉强弄个大专文凭也得靠贾母走后门。林黛玉假如真的同贾宝玉结婚,过不上三天半绝对会离婚!(笑声)但即使是到了21世纪,愤世嫉俗的林黛玉依然可敬也可怜,曲高和寡难寻知音;优柔寡断的贾宝玉照样可爱但可恨,这家伙就是倒霉落魄一百辈子也得再倒霉落魄一百辈子。你们只要细细地琢磨一下你们四周生活着的各种各样的人,就会明白我说得有些道理。

问:社会总是以否定前面的生存形式而前进的,怎么会否定不了贾宝玉和椿黛玉那可怜的婚姻呢?

答:社会的前进确实是在否定前面的生存形式,但否定不了生存的本质,也就是说我们无论是吃中餐吃西餐吃山珍海味吃野菜树根,其营养本质不变。我们可以有先进的思想落后的思想,但很难有先进的性格和落后的脾气。(笑声)我们似乎过分强调社会强调文化强调教育,而对后天的影响绝对化,其实是一种简单化。先天生就的基因密码,对一个人一生有着难以抵挡的生理操纵能力,进而派生出难以抵挡的对心理的影响能力。在这方面,我们还没有上升到理论方面的认识,至少我还没发现能说服我的理论。

在文艺理论上,剖析人物几乎就是在一丝不苟的剖析社会。同样都是水浒时代,李逵抡起板斧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要杀人,武松却要在心里划算一下怎么杀怎么退,林冲只是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才破釜沉舟,宋江基本上是胆战心惊地摆着手说使不得。这些浅显的性格道理,作家们早已写得活灵活现,理论家们还是百折不挠地在老花镜下挖掘着复杂的社会原因。

即使是在现代化的今天.生活中也有不少人绰号叫李逵的叫张飞的叫林黛玉叫贾宝玉的。所以,在一些问题上,特别是爱情问题上,我甚至认定人的性格原因更重于社会原因。结婚的花样可以五花八门,爱情的本质无论在什么朝代也不会变化。问:你对薛宝彀是怎样看的?答:从识时务者为俊杰的角度看,薛宝钗是个了不得的人物。她无论活在什么时代,都会婚姻美满,走到哪个单位,也是群众拥护、领导赏识、官运亨通;而且任凭社会颠荡,她也照例四平八稳。坦率地说,我很欣赏她。如果我们早早地学会薛宝钗这两下子,1957年的右派分子就会少多了,“文革”也不会那样激烈,压根也用不着这么呕心沥血地改革,因为我们即使是吃糠咽菜也会在赞歌声中前进。薛宝钗的处世哲学还有更实际的用处,就是干家万户的婆媳之间全是和睦相处,有没有爱情的家庭,夫妻也不会离婚。实际上我们现在的社会都很欣赏薛宝钗,有多少人想一丝不苟地学习她,成为她,可恨的是总是学不好井学不像。薛宝钗不仅是有高超的智慧,重要的是有高超的忍耐,能化耻辱为荣誉,更能化悲痛为幸福。(笑声、掌声)问:我们现在为什么没有鲁迅那样的伟大作家?

答:我们整天高喊时势造英雄,也就是说只有伟大的时代才能造出伟大的英雄,而绝不是伟大的英雄造出伟大的时代。这个意思就是伟大时代出伟大作家,而不是伟大作家自己随便就能钻出来的。那么问题就很明白,鲁迅是时代的产物。我们没有鲁迅那样的时代,怎么会出鲁迅呢?

问:你的意思是我们现在不出伟大的作家,实际上就是说我们不是伟大的时代吧?

答:你这个问题问得挺阴险的,(笑声)我说的其实是马克思的意思。半个世纪以来,我们的领导领着我们高喊,时势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时势,终于使我明白了没有伟大的时代绝没有伟大的作家。依此类推,没有伟大的作家,肯定不是伟大的时代,至少不是伟大的文学时代。鲁迅愤怒他所生存的那社会却同时又给那个可恨的社会带来光彩,这说明那个社会至少还能容忍他活下来。

但我还可以解释一下,伟大有时和庞大一样,站得太近很难看清,历史上有很多伟大的人物,在活着的时候很惨,甚至还是囚犯,只是死后才渐渐伟大起来;但也有很多人物活着的时候伟大,死后却是不齿于人类的狗屎堆。为此,我们要想弄清楚真正的伟大作家,弄清楚今天是不是伟大的时代,活着的人很难回答。这得拉开点距离,这个距离就是时间。也就是说,我们的子孙会清晰地数点着我们今天是渺小还是伟大,自己吹伟大没用。(掌声)问:可以谈谈你对鲁迅先生的看法吗?

答:我是个逆反心理很强的人,无论多么伟大的人物我也不会对他五体投地,但我却毫无保留地崇拜鲁迅先生,因为他能始终给我清醒的告诫和坚定的支撑。在风云变幻的社会,有时一个人很难寻找到真正的心理支撑,然而半个世纪以来,无论世界变得多么的五光十色或是五花八门,惟一能说服我,能支撑我,也能使我保持清醒的,就是鲁迅先生。但是,到了21世纪的门槛上,我还在用崇敬的口气来谈鲁迅,应该说是一种悲哀。这说明鲁迅所批判的一切,今天依然存在。也就是说阿Q精神越多,卑鄙无耻的东西越多,鲁迅才能越显光彩。我盼望有一天我们不把鲁迅当回事儿,那样,我们的社会真正是在前进了。

问:有一些很有才气的年轻作家,例如××等对鲁迅说了不恭之词,你是怎样看这个问题的?

答:我只能是说这些作家太年轻了,或者说他们也许只有才气,但没有智慧。能使这些年轻的傻瓜犯这样的错误,有如下三点:一、因为鲁迅的伟大,使他的敌人也不得不利用他的名声。极左时期,尤其是“文革”时期,鲁迅就被利用了很长时间,所以,很可能使这些有才气的青年作家们对鲁迅产生误解。二、这个误解会使他们不能认真地和耐心地阅读鲁迅的作品。三、他们很可能压根就没看过鲁迅的作品。我本想说他们看不懂鲁迅,但我想这么有才气的作家不可能看不懂。我敢肯定,如果他们确实认真读完鲁迅的作品,就会痛悔自己的过失。

问:你很喜欢鲁迅的小说吗?

答:我对鲁迅的小说何止是喜欢,简直就是五体投地。即使是最优秀的作家,他的作品也是有精彩的和不精彩的,甚至有败笔的。但鲁迅的小说没有一篇不精彩,没有一篇不吸引我。我还没看到哪个作家的作品能经得起如此全面的审美推敲。在小说的表现方式上,鲁迅最为老棘,现代白话与精练的文言适度搅拌,犹似陈年酿出的老酒,又像厚肥喂出的老黄烟,既流畅又耐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