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20年代末,在西北陇右和海东地区发生了震动全国的“河湟事变”。而领导这次事变的是年仅17岁的回族青年马仲英。因他年纪小,被人们称作“尕司令”。
那时国内军阀混战,局势动荡,民难安枕。特别是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搞得民不聊生。攫取甘肃军政大权的刘郁芬,秉承其主子的旨意,肆意搜刮各族人民,粗暴地干涉回族人民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从而引起了回、汉族人民的不满,终于在1928年5月初爆发了“河湟事变”。
这次事变的领导人马仲英,今甘肃临夏县人。祖父马海渊是青海军阀马步芳父亲马海晏的胞弟,父亲马保,时任青海军阀马麒之“宁海军的营长”,后因病由其子副营长仲英代理。
“河湟事变”是由河州伊斯兰教新旧两派的斗争引起的。教派之争,历史上屡见不鲜,而河州镇守使赵席聘却借题发挥,扬言回回要造反了,把两派头目抓去杀掉,激起广大回族人民的普遍不满和联合反抗。
当年农历三月十三日(公历5月2日),马仲英趁河州人民反抗镇守使赵席聘的时机,联络马腾、马古力拜等6名“宁海军”下级军官神秘地离开西宁,向河州奔来。途中袭占了循化县府,到达河州西乡村时,已拥众数百,又在韩家集招徕回、汉、东乡、撒拉各族群众千余名,成立“黑虎吸冯军”,马仲英自任司令。提出了“不杀回、不杀汉,单杀国民军的办事员”和“杀官劫库抢富汉”等口号。他还派人四处宣传,决心同国民军决一死战。马仲英很注意协调民族关系和严明部队纪律。他指出:同国民军进行斗争,与汉、回民族之间毫无关系,对汉、回一体保护,禁止任意欺凌。仰我汉、回人民、各安生业。他还通知各部:杀一汉民百姓者二人偿命,杀一回民百姓者一人偿命。并派人到各地联络有声望的回、汉族人士,委以重任。马仲英这些主张和做法,受到广大回、汉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不到10天,便拥众数千人。接着,马仲英率部进攻河州。从农历三月下旬至七月上旬,马仲英三围河州。赵席聘不敢应战,紧闭城门,连连急电刘郁芬求援。由于刘郁芬几次从各地调来精锐部队增援,马仲英三次围攻河州,均未攻克。
走向反动的国民军,对马仲英主张回、汉团结的做法既恨又怕,采取了历代反动阶级所惯用的民族分化的伎俩,极力制造民族矛盾,挑动民族仇杀,以期达到其平息抗暴斗争的目的。赵席聘在河州组织起三个汉族民团,不时到近郊回民区进行骚扰,制造事端煽动民族对立情绪。致使起事初期的回、汉民族友好互助、和睦相处的局面被反动派破坏了。
马仲英毕竟是个出身于农民的青年,由于没有得到共产党的领导,对于出现的复杂形势无法驾驭。当刘郁芬从各地调来数万精锐部队,向马仲英步步围逼,加之施展“以回制回”的毒计,他的一些部将发生动摇,被招降了。马仲英受挫后,选拔了数千名意志坚强者,于当年10月下旬,撤离河州,出槐树关山谷,经临潭、卓尼、岷山,折向青海,后又进入河西,转战宁夏、绥西三盛公、临河等地。至此,马仲英所领导的抗暴的“河湟事变”,便宣告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