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世纪初开始,在中国民主革命运动推动下,备受反动派压迫奴役的回族人民从沉睡中觉醒起来。他们不但在政治思想上积极追求新思想,终于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投身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北伐战争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而且在文化上积极组织回族文化团体,认真开展回族历史文化研究,改革旧式经堂教育并举办新式回民教育,创办刊物,出版书籍。他们企望通过这样的文化运动,提高本民族的文化素质,振作民族精神,推动全民族政治和经济的向前发展,与发展先进于己的民族站在同一条水平线上,为祖国的发展前进,贡献回回民族的一份力量。下面简略地分述一下近现代回族“第一次自觉发动的文化运动”(著名学者顾颉刚语)的内容。
(一)创建文化团体
从20世纪初至40年代末,回族知识分子先后创建省级以上的文化团体有100多个。创建最早的是留日归国的童琮于1906年在江苏镇江发起的“东亚穆民教育总会”(后改名“东亚清真教总会”)。1907年,留日的36名回族学生创立“留东清真教育会”。1912年,王浩然从中东考察归国,联络马邻翼等在北京成立了第一个全国性的回族文化团体——“中国回教俱进会”。各地回族群起响应,凡回族居住较多的省份,都相继成立了分部或支部。1913年,蔡大愚和马邻翼创设了“兰州回教劝学所”(后扩大为“甘肃省回民教育促进委员会”)。1917年,京师公立第一两等小学创立了“清真学社”。1925年,哈德成、伍特公、沙善余、马刚候等人在上海成立了全国性的“中国回教学会”。1928年,北京各大学回族学生联合成立“伊斯兰学友会”、“追求会”。1934年,上海成立“中国回教宣传所”,太原成立“伊斯蓝布道会”,南京、东北、重庆等地成立“伊斯兰青年会”。1939年,又有“伊斯兰文化学会”、“青海省回教青年会”等先后成立。由于国民党政府不承认回回是一个民族,所以,这些回族文化团体只好冠以“回教”、“伊斯兰”、“清真”等名目。这些文化团体的创立,对提高回族的社会意识,推动回族教育、研究回族文化,以及增进民族团结等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举办回族教育
从20世纪初开始,回族中的先进知识分子即着手改革以学习经文为主的旧式经堂教育,创办既学经文又学汉文和科学文化知识或主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新式回民学校。在1906年以前,童琮就在镇江办起“穆原学堂”。1906年,安铭在北京郊区创办“宛平民立初级小学”。1907年,马邻翼在湖南邵阳创办“清真偕进小学”。1908年,王浩然联络王友三、达浦生等在北京牛街礼拜寺创办“回教师范学堂”,马邻翼等人也在北京创立京师公立第一两等学校。辛亥革命以后,1912年“中国回教俱进会”成立,对各地新式回民教育起了促进作用。不久,马邻翼赴甘肃省主持教育工作,聘来达浦生,共同倡导新式回民教育,先后在兰州、临夏等地创办回民小学多所。马福祥、张禹川等人对甘肃、宁夏等地的回民教育均起了推动作用。至1945年,仅青海一省“回族教育促进会”就设立完小85所,初小245所;临夏亦有回民小学70多所。到了1949年初,甘肃全省已办起回民学校179所。
从20年代中期开始,回族中出现创办中等教育的热潮。其中影响较大的计有:1925年由马松亭、唐柯三等人创办于济南、后迁北京的“成达师范学校”;1928年创办于上海的“伊斯兰回文师范学校”;1929年创办于北京的“西北公学”,创办于昆明的“明德中学”;1938年创办于临夏的“私立云亭中学”;1940年由原西宁中学改名的“昆仑中学”等。
可喜的是,回族女子教育开始受到重视。先后在北京成立“新月女子中学校”(1934年)、临夏创办“回民女子小学”(1925年)、“素琴女子小学”(30年代末)、“魁峰女子小学”(1940年)、青海创办的“西宁回族女子小学”(1930年),临潭西道堂创办“启西女校”(1943年),1945年在西宁设立“昆仑中学”第一、第二、第三女子小学。这些女校的设立,开创了回族女子教育的先河,具有特殊的意义。
(三)创办回族刊物
为了弘扬民族文化,振作民族精神,唤醒民族意识,回族知识分子在近现代还兴起了创办刊物的热潮。从20世纪初至40年代末,在全国先后创办回族伊斯兰教方面的刊物达70多种。这些刊物“皆以阐发教义,提倡教育,沟通文化,传达各地回民消息为主”。(《禹贡》5卷11期)对回族新文化运动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1907年初,回族创办的第一份白话报《正宗爱国报》在北京出版。该报办了7年,1913年因社长丁宝臣被袁世凯杀害而停办。
1908年,“留东清真教育会”创办了回族的第一个刊物《醒回篇》。该刊虽然只出了一期,但是它对国内回族刊物的举办,起了带头和推动作用。
从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在中华民族危亡的关头,回族人民进一步觉醒,志士仁人出于爱国爱族之心,掀起了创办刊物的热潮。先后创办回族伊斯兰教刊物40多种,约占20世纪初至40年代末全国回族刊物的半数。其中发行时间较长、影响较大的有以下几种:
《月华》。1929年由马福祥、马松亭、唐柯三等人创刊于北京。初为旬刊,从1947年起改为月刊。内容丰富,设有经典、教务、史乘、回民教育、文艺、国内回民概况等栏目。在国内广为发行,并远销国外几十个国家。
《中国回教学会月刊》。1926年1月创刊于上海。内容严肃而充实,设有教义、论说、评论、史乘、专稿、常识、笔记等栏目。
《突崛》。1934年创刊于南京。该刊以“唤醒中国回民,阐扬回教教义,倡导回民教育,联络回教民族”为宗旨,也颇有影响。
另外,1929年创刊于北京的《成达师范学校校刊》、1935年创刊于南京的《晨熹》等,均对回族新文化运动起了推动作用。
(四)出版社与出版书籍
从20世纪初至40年代,我国文化出版界的回族团体不下10个,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如下几个:抗日战争前夕由买进三在上海创办的“中国回教书局”,出版了许多回族伊斯兰教典籍,影响很大。日寇侵占上海后,书局停办,买进三迁居西北,他携带的书籍,在回族聚居区销售甚多,使许多重要典籍得以保存下来。
创办于抗战前的回族出版社团还有“北平清真书报社”、“成师出版部”、“上海穆民经书局”、“云南振学社”等。抗战及解放战争期间创办的有重庆的“回教文化出版同志会”、马松亭、庞士谦在北京创立的“北平伊斯兰出版公司”、“月华文化服务社”等。他们出版了不少回民学校教材参考书籍和伊斯兰教经典译著等书籍。
在回族历史文化研究方面,抗战前“北平清真书报社”刊印了明清以来的回族伊斯兰汉文著作70多种,使不少珍本得以保存下来。著名伊斯兰学者王静斋翻译的《古兰经》和《伟嘎业》分别由“中国回教俱进会本部”和天津《伊光》报社出版。著名历史学家陈垣发起对回族伊斯兰历史文化的系统研究。1927年,他发表了《回教传入中国史略》的论文,并提出编纂《中国回教志》的宏伟计划,首开回族历史文化研究之先河。1934年,金吉堂的《中国回教史研究》出版。不久,马邻翼的《伊斯兰教概论》、傅统先的《中国回族史》、马以愚的《中国回教史鉴》相继出版。白寿彝为后起之秀,在新中国成立前先后发表《中国回教小史》(1944年)、《中国伊斯兰史纲要》(1947年)、《中国伊斯兰史纲要参考资料》(1948年)三本专著和多篇关于回族史、伊斯兰教史方面的论文,而1942年延安民族问题研究会编写的《回回民族问题》是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回族历史和文化的专著,对以后回族历史文化的研究,产生了不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