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恐龙百科
28982700000020

第20章 大椎龙

大椎龙又称为“巨椎龙”,其拉丁文的含义是“有巨大脊椎的蜥蜴”。是侏罗纪早期广泛分布于南非地区的一种蜥脚亚目恐龙。化石产地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津巴布韦、南非、纳米比亚和莱索托。

大椎龙的外观

成年大椎龙长约4~5米,高约1米。头很小,脖子很长。外形比同时期的板龙要小巧得多。其后肢强壮,前肢细瘦。站立或行走时主要依靠后肢,粗壮而细长的尾巴主要起平衡作用。大椎龙如果用后肢站立的话,可以够到双层公共汽车的顶部。大椎龙的胚胎和成年体大不相同,胚胎的四肢发育很均匀,脖子短而平直,脑袋较大,尾巴较短。

大椎龙的生活习性

大椎龙是最早在陆地上出现的以植物为食的恐龙之一。当这种恐龙的化石被初步发现的时候,在它的肋笼内找到了一些小鹅卵石。古生物学家们推测这是大椎龙吞下帮助它们在胃中消化食物用的。大椎龙的牙齿很小,可以咬碎树叶,但咀嚼功能却不强,这些鹅卵石正好可以将树叶捣碎成浓厚、粘稠的汁液,以便其能够吸收对自己身体有用的营养。这种生活习性后来遗传给了一些大型的植食性恐龙,甚至还遗传给今天的鸟类。

大椎龙的拇指特别大,上面长有长而弯曲的爪,主要是为了防御。在二、三指的配合下,大拇指还具有抓握功能。当大椎龙依靠两条后腿站立起来时,这种结构的前肢还可以帮助它采食大树顶上的树叶和嫩芽。

大椎龙恐龙蛋化石

1978年,考古学家在南非国家公园发现了6个已有1.9亿年历史的大椎龙的蛋化石。2005年,美国、加拿大和南非的考古学家在其中两个3英寸长的恐龙蛋化石中找到了发育成熟的胎儿化石。胎儿化石有15厘米长、尾巴短、前肢长且头较大。考古学家指出,大椎龙幼崽的体形与它成年后约5米长、前肢短、尾巴长和头小的特征明显不同。小恐龙出生后用4条腿爬行,而成年的大椎龙多用两条后腿直立行走。

这两个恐龙蛋化石保存得十分完好,使古生物学家第一次能够对比成年恐龙和新生恐龙之间的差异,这对研究恐龙的成长和进化过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负责此项研究的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赖斯表示:“这些即将被孵化出来的恐龙胎儿没有牙齿,可见它们出生后需要其父母的喂养。如果这个推断成立,那么我们就有了最早的有关恐龙父母照顾其幼儿的化石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