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身疾病也称心理生理性疾病,是一组与精神应激和压力有关的躯体疾病。其特点是既具有躯体器质性病变(如冠心病、胃病、12指肠球部溃疡等),又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即心理与躯体同病,故称心身疾病。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及某些常见的中老年慢性病和退行性病变的发病大多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故均属广义的心身病范畴。
人类除具有一般的生物学属性外,与其他动物根本的区别在于人的心理社会属性,即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都要受到特定的生产方式、经济条件、思想意识、道德规范、风俗习惯、个性心理特点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正因为人类具有这两种属性,才使其健康和疾病受到生理和心理社会因素的共同作用,所以,“心”与“身”从来都是相互协调和不可分割的。从现代心身医学观点看,可以说没有哪一种疾病是单纯的生理功能障碍,也没有哪一种疾病是纯粹的心理问题,疾病往往是心身同病。正如神经症患者或功能障碍患者可以出现躯体化症状表现,而躯体性疾病患者同样伴有不同的情绪障碍和个性问题等。只不过两者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起作用的大小和主次轻重不同而已。
心身疾病是以全科医学为基础,多维诊断为手段,心理与生理结合,整体与局部兼顾,多角度、全方位思考,分主次、综合性施治的整合医学,最能充分、完整地体现现代医学模式。要求医生在临床诊疗过程中,重视人文关怀,体现对病人人格与心理的尊重。同时尊重患者的身体权、健康权及自主选择权。
WHO将健康定义为躯体、精神和社会功能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所以,我们不能忽视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也不能忽略精神健康与躯体健康的关系(如抑郁症病人容易早发癌症、心血管疾病等,反之亦然)。可见没有精神健康,就没有健康本身。
心身疾病的概念在临床上有一个逐渐认识的过程,我国2007年应用心理学教材采用日本心身医学会定义及诊断标准,但在目前的实际临床工作中执行起来还有一定难度。按70年代日本对心身疾病15大类的初步统计,心身疾病几乎占人类疾病总数的80%,其死亡率也跃居首位。甚至可以说,现代医学的发展方向实际上就是广义的心身医学。WHO专家断言:从疾病发展史来看,人类已进入心身疾病的时代。
21世纪是心身医学时代,总疾病谱中的身病(躯体疾病)、心病(心理疾病)、心身病(心理生理疾病)各占1/3,其心理因素性疾病三分天下有其二。心身医学是基础学科、桥梁学科,也是交叉性边缘学科,综合医院的非精神科医生,必须与时俱进,认真学习和普及精神医学知识,以顺应时代要求和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应用心身医学理论更好地为病人全方位高质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