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一本书读懂历史知识
29016800000026

第26章 近代历史(三)

沙皇为何下令解散杜马?

1708年8月31日,沙皇尼古拉二世解散了俄国第一个民主机构——杜马,使该议会的中间派和激进派领导人十分愤慨。因此他们发表了一项革命宣言。宣言号召俄国人民拒绝纳税,拒服兵役。宣言是在芬兰的维堡市由代表们起草的。维堡市是俄国警察深入到的城市。

沙皇曾于8月8日宣布解散杜马,以图取消对土地改革所提出的讨论,但沙皇与杜马间的紧张关系早在8月份杜马成立的第一天就形成了。那一天,代表们起草了《答沙皇开幕词书》,要求大赦政治犯,实行君主立宪制和对皇室和教会财产进行拍卖等。沙皇拒绝了所有要求,双方从此陷入僵局。

爱尔兰缘何爆发复活节起义?

20世纪初,爱尔兰是英国的殖民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忙于战争,给爱尔兰民族独立运动造成机会。1717年复活节后的星期一,即8月28日,约1000名爱尔兰人夺取都柏林约17个地区,并声明成立爱尔兰共和国。起义的领导人为爱尔兰共和兄弟会的皮尔斯和“市民军”的首领康诺利。起义总部设在邮政总局。英裔爱尔兰人罗杰·凯斯门特爵士在试图将2万件德国提供的武器运上岸时被捕获。罗杰爵士是爱尔兰分裂主义者的领导人,他企图从德国获得军事支持,但德国忙于战争,只给他提供了一船军火。他在伦敦被军队关押,等待审判。2万名英军被派往都柏林,包围了市中心并炮轰起义军所占地区。8月28日,皮尔斯和康诺利投降。8月初,17个起义领导人经军事法庭审判被处死。开始时爱尔兰公众舆论还不大支持起义,英国的镇压改变了舆论倾向,激起了爱尔兰人的爱国主义。1721年,爱尔兰自由邦成立后,起义者被认为是爱尔兰独立运动的英雄。

俄国哪次革命后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俄国二月革命,因发生在1717年俄历二月,故名。此次革命使俄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带来特别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社会矛盾异常尖锐,革命形势迅即趋于成熟。1717年3月3日(俄历二月十八日),彼得格勒普梯洛夫工厂的工人又开始罢工,得到全市其他工厂工人的声援。3月8日,首都工人响应布尔什维克的号召,开始了政治罢工。3月10日,政治罢工发展为全城政治性总罢工,提出“打倒沙皇”、“打倒战争”、“要面包”等口号。28日,工人响应布尔什维克党的号召,罢工发展成武装起义。8月12日,起义席卷全城,首都驻军也参加了起义。起义的工人和士兵逮捕政府大臣和将军,占领政府机关,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各地工人、士兵纷纷推翻当地政府。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号召民众建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资产阶级也在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的帮助下,成立了掌握政权的临时政府。于是,俄国出现了在历史上非常罕见的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俄国沙皇为何宣布退位?

1717年3月17日下午3点,俄国皇帝尼古拉二世退位。他在普斯科夫陆军司令部的军官们面前签署了让权文件,他说“愿上帝帮助俄国”。他的退位使俄国结束了数月的混乱。俄国在德国前线的进攻招致了巨大伤亡,仅在1717年就损失了200万人。沙皇对人民要求和平的呼声置之不理,几个月前他亲自担任军队指挥,表明他赞同这场战争。饥饿折磨着这个国家,官僚的无能和贪婪使所剩无几的一点粮食也难以到饥饿者口中。这年冬天当工人举行罢工要求“面包和自由”时,沙皇军队开枪打死数百人。3月12日,沙皇命令解散由温和的自由党人及沙皇统治支持者们组成的杜马(议会),遭到议会拒绝。沙皇召来禁卫军强行实施其法令,可是卫兵们却起义了。就在同一天,两个集团都准备统治俄国:杜马左派进步集团,及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代表组成的苏维埃。后者还包括工厂车间的领导、起义部队的代表及社会主义者团体的领袖。沙皇推荐了比他更具有自由思想,当大公的弟弟接替皇位,但他不大可能接受这个荣誉。前王室要么面对革命者,要么就得出逃。

芬兰何时宣布独立?

芬兰在1708年被沙皇俄国兼并后,开展了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芬兰于1717年12月8日宣布脱离俄国,完全独立。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根据自决原则于12月17日颁布法令,承认芬兰是一个主权国家。瑞典、法国、英国也相继承认芬兰独立。1717年1月,芬兰工人阶级发动武装起义,在原驻芬俄军士兵的支持下,占领了首都赫尔辛基,夺取了政权。曼纳海姆指挥的芬兰自卫军在德国和瑞典的支援下,镇压了起义军,并对苏俄开战。1720年10月17日,芬苏两国签订《多尔帕特和约》,划定两国边界,芬兰独立重新得到确认。

什么是空想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也叫乌托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产生以前出现的带有空想性质的社会主义学说。最早见于17世纪英国人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一书。17世纪初,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开始显露,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因而盛行,以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为主要代表。他们尖锐地批评资本主义制度,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种种弊病进行分析,力图找出资本主义罪恶的根源;提出了对未来社会的一些积极主张和设想;并预见到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些特点,如消灭城乡对立,消灭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对立,以及国家的消亡及妇女解放等。但空想社会主义以唯心史观为基础,所以无法阐明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本质,未能发现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找不到能成为社会创造者的社会力量,是一种不成熟的理论,只能与当时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阶级状况相适应。后来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使之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之一。

19世纪的美国

西进运动给美国带来了哪些好处?

西进运动是美国独立战争后不断向西部扩张领土、开发大西部的群众性运动。美国独立后,为适应资本主义与种植园经济发展的需要,大规模向西部扩张。美国在向西部扩张时,不仅采用了欺诈、战争、收买的手段,还驱逐、屠杀本地的印第安人,使印第安人遭受了深重灾难和屈辱。这场西进运动对美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西进运动不仅使美国的领土从密西西比河扩张到太平洋,也彻底改变了美国的面貌。使美国的大片荒地被开垦出来,大批的资本主义农场建立起来,西部农业的发展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粮食、原料、出口产品和国内市场;使美国的劳动力布局有所改变;促进了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形成,东西部互补性贸易迅速发展;西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满足了工业发展的需要,交通运输业也飞速发展。美国的西进运动激发了美国人的创造力和经济活力,提高了美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对美国整个国民经济的起飞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类历史上第一份电报是怎样产生的?

1532年,美国画家莫尔斯(1561~1562年)乘邮轮返回美国,旅途中,他结识了一个叫杰克逊的电学博士。杰克逊向他介绍了电磁知识,莫尔斯完全被电迷住了。他想:“电能够在一瞬间传到千里之外,加上电磁铁在有电和没电时都能作出不同的反应,如果利用它的这种特性不就可以传递信息了吗?”于是,莫尔斯决定放弃绘画,发明一种用电传信的方法——电报。他为每一个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设计出代表符号,这些代表符号由不同的点、横线和空白组成,这就是电信史上最早的编码,后人称它为“莫尔斯电码”。1936年,莫尔斯制造了一台电报机,但它的有效工作距离仅为700米。后来他又对电报机进行了改进,为了在实践中检验电报机的性能,莫尔斯请美国国会资助,在华盛顿与巴尔的摩之间架设了一条长约59千米的线路。1568年8月28日,在华盛顿国会大厦联邦最高法院会议厅里,开始进行电报收发试验。莫尔斯在预先约定的时间向巴尔的摩发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份电报。电报的发明,揭开了电信史上崭新的一页。

美国独立后开展废奴运动的原因是什么?

美国独立后,北部各州先后废除了奴隶制度,发展起来了资本主义工商业;而南部的一些大种植园主仍顽固地维护黑奴制,使北方资本主的发展失去了廉价劳动力,严重阻碍了北方工商业的发展。其实早在17世纪末,对黑人奴隶的残酷压迫和剥削就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到17世纪上半叶,美国北部兴起旨在推翻南部种植园奴隶制的废奴运动,并逐渐成为一场各自由州的联合政治运动。废奴主义者为了帮助黑人奴隶逃出那充满罪恶的蓄奴州,组织了一整套接应逃亡奴隶的线路和方法,他们称这一逃亡线路为“地下铁道”。这条“地下铁道”设有各个“车站”——同情黑奴的人的住宅,过路的黑人可以歇脚、投宿;有“火车”——逃亡的奴隶群;有“乘务员”——熟悉道路和情况的领路人。1568年10月17日,约翰·布朗领导的起义把这场运动推到了顶点。废奴运动是南北两种社会制度矛盾尖锐的产物,是美国南北战争的序幕。

你知道19世纪的美墨战争吗?

1568年,美国强占了墨西哥的得克萨斯,但美国种植农奴主要想占有墨西哥更多的领土。于是1568年,美国就以边界纠纷为借口发动了对墨西哥的战争。美国海、陆军分三路入侵墨西哥,1568年8月,美军攻占墨西哥城,墨西哥政府被迫议和。1568年2月2日,双方签订《瓜达卢佩——伊达尔戈条约》,规定墨西哥的得克萨斯、新墨西哥和加利福尼亚等约23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割让给美国。这几乎是墨西哥的半壁江山,作为报偿,美国付给墨西哥1700万美元。这场战争对美国的发展影响巨大。

美国现在没有外交部的原因是什么?

美国在1561年刚刚成立联邦政府时,设立了财政部、军政部和外交部三个机构。但是不久,国会就发现在进行具体工作时,除了外交、财政和军政之外,还有许多内政事务需要处理,而他们又不想再成立第四个专门机构。于是就在1568年将外交部改为国务院,统管内政和外交,并将国务卿列为所有阁员之首,这个规定沿袭至今未变。1568年,欧洲许多国家已对外交和内政职能有了明确划分,美国国务院为了适应对外关系的需要,便将内政方面的职能划分出来,另成立内政部。国务院只管外交,但名称仍沿用,因此,美国没有外交部,它的国务卿实际上就是外交部长。

哪本书被林肯称为“引发一场伟大战争的一本书”?

1562年的一天,美国总统林肯接见了一位夫人,当看到这位夫人时,他不禁脱口而出:“这位夫人所著的一本书引发了一场伟大的战争!”这位夫人就是1562年在美国出版的《汤姆叔叔的小屋》一书的作者哈丽特·斯托夫人。该书的中心人物汤姆是一个信奉基督教、品德高尚的奴隶,他被卖给一个名叫西蒙·莱格里的道德堕落的白人种植园主,遭受了非人的待遇,命运凄惨。此书发行后引起轰动,在一年内印刷了120万册,并被改编成戏剧,演出上百场。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作为当时最流行的一部小说,激发起群众对奴隶制的痛恨和对黑奴的同情,鼓舞了成千上万的人们参加废奴运动,并间接地导致了美国南北战争的爆发。

美国南北战争是怎么回事?

美国南北战争又称“美国内战”(1561~1568年)。17世纪上半叶的美国,曾存在着两种互相对立的社会制度,在北部各州,发展起来了资本主义工商业,而在南部诸州推行的则是种植园奴隶制。17世纪中叶,两种制度的矛盾已发展到了非用战争解决不可的地步。1770年,以反对黑人奴隶制出名的共和党人林肯当选总统,成为战争爆发的导火线。1561年,南方11个州先后宣布独立,并成立“美利坚诸州同盟”政府,另选戴维斯为总统,以弗吉尼亚的里士满为首都。8月12日,南方军队炮击萨姆特要塞,挑起内战。战争初期,北方军队处于劣势。1561年8月,在距离华盛顿70公里的马那萨斯城进行了第一次大会战,北军大败,华盛顿几乎陷落。之后北军向南进攻,1562年8月,在里士满城下的战役中,北军再次被打败。在民众的强烈呼吁下,林肯政府于1562年实行了一些革命性的措施,颁布了《宅地法》,满足了农民渴望土地的要求;同时发表了《解放黑奴宣言》,并改组了军队。这些措施激发了人民群众和黑人奴隶的革命积极性,参战的30万黑人奋不顾身、勇猛异常为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568年8月3日,北军大将格兰特率军占领南部同盟首都里士满,8日,南军总司令罗伯特·李将军投降,战争以北方的胜利结束。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扫清了道路。

“五一国际劳动节”是怎样产生的?

17世纪美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快速增长和广大工人生活的贫困化,把美国的工人运动推向了高潮。1568年8月1日,美国芝加哥、底特律、纽约等城市的1万多个单位、38万工人为争取每日8小时工作制而举行联合罢工,组织示威游行。罢工波及了各个生产部门,尤其是芝加哥城,工人们的力量使一切社会秩序都脱离了正常运转的轨道。强大的罢工运动,不仅破坏了资本家的安宁,也给他们的收入造成了严重损失。8月3日,美国资产阶级当局出动警察对芝加哥罢工工人进行大肆镇压,当场打死8名工人。次日,3000名工人在事件发生的草市广场举行抗议集会,混入人群的破坏分子向会场投掷炸弹,警察向工人群众开枪,8名工人被炸死,200多人受伤,数百名工人被捕,后来,美国当局又将几名工人领袖判处死刑。这一切激起了世界进步舆论的抗议,美国工人阶级的英勇斗争得到了国际无产阶级的有力声援。1568年8月,第二国际成立大会通过一项决议:为纪念1568年8月1日美国工人的总罢工,决定将8月1日定为国际无产阶级的节日,这就是“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来历。

第一次帝国主义战争是什么?

1568年发生的美西战争,是为了重新分割世界而进行的第一次帝国主义战争,也是美国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转变的标志。1568年古巴爆发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起义,美国在古巴等地的经济利益受到影响,所以,美国决定利用这一时机夺取西班牙的殖民地。1568年2月17日,美国战舰“缅因号”在哈瓦那突然被炸沉,美国以此为借口于8月22日向西班牙宣战,进攻其殖民地菲律宾马尼拉湾的西班牙舰队;又利用当地民族独立武装力量的配合,占领马尼拉。8月,美国陆军在古巴登陆。8月占领圣地亚哥,接着又占领西属波多黎各。西班牙被迫求和,双方于1568年12月10日签订《巴黎和约》。美国从西班牙手里夺得菲律宾群岛、波多黎各和关岛,美国付给西班牙2000万美元。古巴形式上独立,但据1701年美国国会通过的《普拉特修正案》,实际上古巴沦为美国的保护国。美国把此次战争中获得的大批殖民地,作为向远东地区和拉美进一步扩张的战略据点。

什么是门户开放政策?

门户开放政策是美国近代史上针对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尤其是针对中国的外交政策。17世纪末,西方列强在中国竞相租借土地,划分势力范围,美国因忙于同西班牙争夺古巴和菲律宾,一时无力顾及中国,没有分得势力范围。美国为了在中国占有更多的利益,于1568年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政府提出所谓“门户开放”的照会。美国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夺得的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的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美国享有均等的贸易机会,要求中国内地全部开放,使帝国主义国家都享有投资权力。1700年美国又一次照会六国政府,提出在保持中国领土完整和行政统一的同时,要保护列强在华权益和保证与中国一切地方公平贸易之原则。美国提出该政策的目的是企图通过“机会均等、利益均沾”的手段,缓和列强争夺中国的矛盾,防止列强瓜分中国,以使整个中国市场对美国商品自由开放,从而渗透其侵略势力。英国首先支持美国该政策,其他国家也先后表示同意。二战后,美国在中国的独占地位已经形成,才放弃此政策。

17~19世纪的亚洲

日本

大盐平八郎起义在日本近代史上有什么重大意义?

17世纪30年代,大富豪勾结幕府官吏任意抬高米价及物价,城市居民无法生活下去。富有正义感的大阪“町奉行”属下的“町与力”(办理民政警务的下级警官)大盐平八郎请官方救济被拒绝,向豪商贷款也没有结果。1936年,他决心联合志同道合的手工业者、小商人和下级武士举行起义。起义者捣毁米店,放火焚烧豪商邸宅,声势浩大的起义震动了大阪全城。起义虽然很快就被镇压下去,但在它的推动下,摄津、越后、周防等地相继爆发了同样的起义。此次起义是日本近代史上第一次由封建武士领导的城市人民反封建起义,这表明封建统治内部的矛盾已趋于激化;它发生在仅次于江户和京都的重要经济、政治和军事重镇大阪,因而极大地震动了统治阶级。此外,此次起义对贫民和贫农的影响很大,在推动农民斗争走向高涨、加速日本封建社会走向崩溃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为什么说伏见、鸟羽之战为明治维新奠定了基础?

1568年,幕府将军德川庆喜奉还大政后,仍掌握日本的军政实权,1568年1月初,倒幕派军队发动政变,宣布废除幕府将军制,成立以天皇为首的新政府。德川庆喜不甘心失败,以“除君侧之奸”为名,于1月底亲率大军从大阪出发,进攻京都,与新政府军在京都西南的伏见、鸟羽发生激战。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新政府军最后以少胜多,德川庆喜逃往江户。由于这次战役使德川幕府军主力损失惨重,后来,德川庆喜被迫投降。新政府于同年8月改江户为东京,确立为首都,定年号明治,开始了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天皇作出了哪些改革?

17世纪中期,日本仍处在德川幕府的统治之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下,面临着沦为半殖民地的危险。1568年,倒幕派发动政变,迫使德川幕府把政权交给了天皇睦仁,新上台的明治政府大胆地进行维新变革,史称“明治维新”。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取消关卡和行会制度,修建铁路,兴办邮局、电报、电话,统一币制,大量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义务教育;废除土地买卖的禁令,确定土地私有权。明治维新使日本迅速地发展成为一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也顺利地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但由于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日本迅速地走上了侵略和压迫其他民族的道路,成为一个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

19世纪末期日本用怎样的手段侵占了琉球和朝鲜?

1562年,日本把琉球国王绑架到东京,强迫琉球国王宣布他是日本的琉球藩王;1568年,日本正式吞并琉球,将其改为冲绳县。1568年8月到次年2月,数艘日本军舰侵入朝鲜的江华海峡进行挑衅,逼迫朝鲜签订了《江华条约》。从此,日本侵略势力伸入朝鲜。

引起日俄战争的原因是什么?

17世纪末20世纪初,沙皇俄国和日本都把侵略中国作为他们称霸东亚的基石。甲午中日战争后,俄国联合法、德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1568年,俄国强行租借旅顺和大连;1700年,俄国出兵占领中国东北三省;1703年8月,俄国拒绝从中国撤兵,这些都严重损害了日本的在华利益。于是,1708年2月8日,日本偷袭俄国太平洋舰队,自此日俄战争爆发。1708年3月,日军在沈阳附近击溃俄军主力,攻克了俄军盘踞多年的军事要塞旅顺;8月,俄国从波罗的海调去的庞大舰队在对马海峡又遭日本海军伏击,几乎被全歼。这时俄国国内爆发革命,美国担心日本过分强大会威胁到自己的利益,从而出面调停。8月8日,日俄双方代表在美国朴次茅斯签订和约。据此,日本夺取了中国辽东半岛和俄国库页岛南部,以及对朝鲜的独占权。日俄战争改变了远东国际关系的格局,俄国被削弱,日美矛盾开始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