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最高的善。
——《塔木德》
19世纪末,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前往《圣经》中所说的“流奶与蜜的地方”巴勒斯坦,结果,那里满目疮痍的破败状况令他无比震惊:大地裸露着难看的胸膛,昔日的田园已变成瘴气迷漫的沼泽,山丘光秃,梯田坍塌,风沙扑面,到处是污秽的垃圾……这位文学大师开始是震惊,继而绝望,他以令人窒息的笔调写道:“在所有景色凄凉的地方中,巴勒斯坦首当其冲……这是一块没有希望的、令人沉闷的土地。”然后他叹息着离去。一个世纪过去了,世世代代犹太人的梦想终于变成现实,随着以色列的成立,巴勒斯坦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上帝的选民”犹太人以自己的智慧创造了一系列的神话:经济上,以色列不仅是世界上的工业强国,而且成为世界农业强国,人均国民收入达到近8000美元的水平。以色列其棉花产量居世界之冠,并有许多农产品大量出口。教育方面,以色列已建立了完整的教育体系,每年的人才供大于求,16岁以下的儿童全部接受义务教育,文盲已基本扫除,每4500人中就有一名教授或副教授,大学毕业生占全国总人数的10.5%(犹太人中占12%),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相比的。此外,以色列的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8%,居世界前列,每年人均读书比例居全球之冠。慨叹之余,人们不禁要问,一个500万人口的弹丸小国在短短几十年内怎么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呢?这就是极度重视教育的结果。犹太民族以尊重知识、注重教育而闻名于世。《圣经·箴言》就告诫人们:“弃绝管教的必致贫受辱,领受责备的必行尊荣”。早在上古时代,犹太人就热衷于教育,并已开始形成自为一体的教育思想,在世界教育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流散时期的犹太人,面对艰难的生存环境,始终把教育视作一种至高无上的神圣事业,十分注重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以色列建国后,极为响亮地提出了“教育兴国”的口号,建立健全了一整套完备而有效的教育体制,使发达的教育事业成为这个年轻国家创造奇迹的坚实基础。正是这种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使犹太人成为世界上公认的文化水准很高的群体,并为人类的思想、文化宝库做出了引人注目的贡献。
◇知识是最可靠的财富
在犹太人中流传着这样一则故事:有一艘船在海上航行,船上坐着许多腰缠万贯的大富翁和一位穷困潦倒的拉比。在言谈中,富翁们情不自禁地炫耀起自己的巨额财富,互相争执,不可开交。这时,穷困的拉比说出了自己的高见:“要论财富吗?还是我最富有,只是现在我还无法证明这一点。”好像冥冥之中果真有上帝的安排一样,航行途中,一群海盗无情地袭击了这艘船,富翁们引以自豪的财富被洗劫一空,个个都成了身无分文的穷光蛋。海盗离去之后,这艘船因为缺乏继续航行的资金不得不停泊在一个港口。船上的乘客都下了船,只能依靠自己的能力去谋生。这位拉比因为拥有知识而被人们所器重,他被当地的居民请去当了教师,在他们的眼里只有高尚而幸运的人才能从事这一职业。而那些与拉比同行的富翁却朝不保夕,艰难度日。后来,富翁们由衷地告诉拉比:“还是你说的话对,拥有财富的人会一夜之间失去一切,而一个有学问的人会永远富有。你拥有学问就等于拥有了一切。”犹太人从这则故事中得出的结论是:“知识是最可靠的财富”,“是唯一可以随身携带、终身享用不尽的资产”。这种观念并非一时的看法,而是早已植根于犹太民族的脑海之中。《塔木德》圣典,就充分体现出犹太人的求知热忱。
《塔木德》被誉为“犹太智慧的基因库”,而作为希伯来语音译的“塔木德”一词的本意正是“钻研或研习”。以“书的民族”而著称的犹太人对读书确有一种特殊爱好。在大多数犹太人看来,喜爱读书是一种美德、一种高尚人格的象征,博览群书的人会备受人们的青睐。曾经长期与犹太商人打交道的日本富商藤田在谈及对犹太商人的印象时就深有感触地说:一旦接触犹太人,你就会明白,犹太人是“杂学博士”。与犹太人进餐时,他们的话题涉及政治、经济、历史、体育、娱乐等各个领域,你不得不为其知识的广博而吃惊。即便一般认为与商业买卖没有多大关系的东西,犹太人也有相当的了解。比方,栖息在大西洋海底的鱼的名字,汽车的结构,植物的种类等等,其了解的程度几乎与专家相同。这些广博的知识不仅丰富了犹太人的话题和人生,而且对犹太人做出正确的判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以色列,犹太人嗜书如命的特点得到了更为明显的体现。198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统计数字表明,以色列每年出版的图书达2000种以上(不包括教科书和再版书),14岁以上的公民平均每月读一本书。全国的公共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共4000多所,平均不到1000人就有一所公共图书馆。在全国580万居民中,办借书证的就有100万。就全世界范围来看,以色列在人均拥有图书和出版社以及每年人均读书比例上,都位居世界第一位。此外,以色列出版的各种刊物达890多种,报纸29种。在街头的报刊亭里,每天都可以买到当天出版的《纽约时报》、《泰晤士报》、《世界报》等西方各大报纸。总之,犹太民族是名副其实的“书的民族”、“知识的民族”。正是在这种刻苦求知的优良风尚的滋养下,犹太人形成了独特的教育观。
◇没有教育,就没有未来
“没有教育,就没有未来”,这是以色列开国元勋本里安的名言。在犹太人的历史传统中,宗教和文化教育始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犹太人看来,人一生有三大义务,而教育子女当位列其首。《圣经·申命记》中说:“听着,唉,以色列耶和华,我们的上帝,是唯一的主,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上帝。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话,须铭记在心。也要殷勤教训你的儿女,无论你坐在家里,行在路上都要谈论它们”。《圣经·箴言》更明确地告诫以色列人把教育儿童作为毕生最重要的事情,如:“父亲要给子女的教诲,就是智慧之言”;“我儿,要听你父亲的训诲,不可背弃你母亲的教导。”犹太人之所以如此强调成人对子女的教诲与指导,是因为他们很早就意识到了虔诚、平和、优雅的个人性格是后天教育的结果。
中世纪以来,遍及欧美的犹太社团都极为重视教育与学术研究。尽管“世界对犹太人的态度是黑暗的,但学术的光不会熄灭”。为了让孩子成为有知识的人,犹太人对教育怀着极高的热忱,“上学成了他们的期望,智力受到赞扬,高学位为他们所追求”。以色列建国以前,犹太复国主义者就试图把教育作为复国的手段之一。建国以后,以色列历任领导都很重视教育。用前总理夏扎尔的话来说,“教育是创造以色列新民族的希望所在”。前总统纳冯教授在卸职以后又勤勤恳恳地当上了教育部长,而且还干得极为投入。这在其他国家是极为罕见的,而在以色列却十分平常,其原因就在于他们真正认识到了“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前提”。著名科学家卡齐尔1978年卸去总统职务之后,毅然来到了魏茨曼科学研究院和特拉维夫大学从事学术研究,并常常给学生上课,三尺讲坛成了他的工作领域。以色列历任政府尽管所面临的客观环境不尽相同,施政纲领也各有差异,但在教育问题上的政策却始终如一。它们都“遵循前辈的传统,把教育视为以色列社会的一种基本财富以及开创未来的关键。教育制度的目标,是把儿童造就成这个由不同民族、宗教、文化和政治背景的人共处的民主和多元社会中富有责任感的成员”。
犹太人对教育的重视不是只停留在口头上,更不是仅仅为了粉饰舆论,而是实实在在地投入,千方百计地为教育创造条件。《塔木德》上曾经指出:如果学习是最高的善,那么,创造有利于学习的机会与条件便是仅次于学习的善。因此,许多犹太社团都把教育投资视作一种责无旁贷的责任与义务。从上世纪的一本年鉴上我们可以看出阿什肯纳齐人的教育观:每一个社群都抚养年轻人并且每周为他们提供去学院院长处学习所需要的经费。他们还支持每个年轻人辅导两个小孩,以便他能和他们口头讨论他已学过的《革马拉》……从而体验《塔木德》观念的精妙。小孩将由社群慈善基金会或公共食堂提供伙食。如果社群是由100个家庭组成的,那么它至少要抚养300个青年和儿童。一个家长将被指定抚养一个青年和两个儿童。在整个波兰王国的犹太家庭中,几乎没有不潜心钻研《托拉》的人。要么家长本身是个学者,要么他的儿子、女婿或在他家吃饭的青年是学者……在每个社群,学院的院长都享有盛誉,富人和穷人均听从他的教诲。没有人对他的权威性表示疑问。每个人的行为都顺从他的吩咐。他手持木棍和鞭子,惩戒和责打越规者,颁布法令和禁令,建立护卫队。但是,每个人都热爱学院的院长。由于学习和研究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单靠社团本身来筹措,往往力不从心。为此,犹太人把教育事业与慈善传统结合起来。具体来说,就是把“什一税”作为追求学问的经济支柱。犹太人很早就接受了“什一税”的观念。关于“什一税”的用途,犹太教律法上虽然有很多详细的规定,但有一点极为明确,即什一税首先要用在“那些把时间都花在研究《圣经》和其他典籍的人身上”。此外,一些犹太商人在发迹之后也纷纷解囊,为教育和研究提供经费。在他们中间早已达成一种共识:发财致富并非最终目的,而要以金钱来“购买生活的权力”、“购买知识与经验”。直至今天,犹太人捐款的第一投向仍是学校建设。在以色列的一些大学里,奖学金、研究基金都由外国犹太商人提供,很多教学设施如教学大楼、图书馆、实验室等也由犹太富商赞助或捐赠。希伯来大学、特拉维夫大学、以色列理工学院这三所最有名的大学中,至少有一半董事是外国人,尤其是美国犹太人。在他们看来,帮助以色列兴办教育才是百年大计、千年大计,把钱投入文化事业甚至比帮助以色列购买军火更有实际意义。以色列建国以后,历届政府一直在教育方面投入了较高的经费,从而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以色列教育经费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一直没有低于8%,这一比例超过了许多发达国家。能做到这一点,对于一个资源贫乏、军费高昂的年轻小国来说,确实极为不易。
◇教师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