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略原文”
凡与敌各守疆界,若敌人寇抄我境,以扰边民,可于要害处设伏兵,或筑障塞以邀之,敌必不敢轻犯。法曰: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
“奇略今译”
凡是与敌对抗,各自防守边界,如果敌人进犯我边境,袭扰我边民的话,可在边界要害之处设置伏兵,或者构筑障碍要塞以拦截敌人。这样,敌人必定不敢轻率来犯。兵法说:能使敌人无法进犯我防区,是因为我方坚守险隘要塞拦截的缘故。
“奇略战例”
唐时,朔方总管沙吒忠义为突厥所败,诏张仁愿摄御史大夫伐之。既至,贼已出。率兵蹑击,夜掩其营,破之。始,朔方军与突厥以河为界,北岸有拂云祠,突厥每犯边,必先谒祠祷祀,然后引兵而南。时,默啜悉兵急击突厥,张仁愿请乘虚取河北,筑受降城,绝兵南寇。唐休璟以为:“西汉以来,皆南守河,今筑城虏腹中,终为所有。”仁愿固请,中宗许之。表留岁满镇兵以助其功,咸阳人二百逃归,仁愿擒之,尽斩城下,军中股栗。役者尽力,六旬而三城就。以拂云为中城,南直朔方,西城南直灵武,东城南直榆林。三垒相距,各四百余里,其北皆大碛也。斥地三百里远,又于牛头朝那山北,置烽候千八百所。自是突厥不敢逾山牧马,朔方亦无岁寇。省费亿计,减镇兵数万。
“战例今译”
唐朝时,朔方总管沙吒忠义被突厥人所打败,朝廷下诏派张仁愿任御史大夫去接替他打突厥军。到任后,敌人已经撤离。仁愿派兵跟踪,夜袭敌方营盘,打败了敌人。开始时,朔方军队与突厥军队以河为界,界北有一座拂云祠,突厥每次侵犯边界,必先到拂云祠祭祀祷告,然后再出兵南侵。当时,突厥首领默啜已把全部兵力派出攻打西突厥。张仁愿建议趁敌内部空虚进兵河北,构筑受降城,截断敌兵南侵的道路。唐休璟以为:“从西汉以来,都坚守河南,如今要把城垒筑在敌人心脏里,迟早将被敌人所吃掉。”仁愿再三建议,唐中宗李显竟然答应了。仁愿上表挽留服役已满期的镇兵延期至年底,以帮助完成筑城任务。不料发生了200名咸阳兵逃亡的事件,仁愿把他们全部抓回,在城外处决了,这件事使全军震动很大。此后筑城的人无不加紧工作,60天修好三座城。以拂云为中城,南到朔方;西城南到灵武;东城南到榆林。三城相隔,各400余里,它的北边,都紧靠广大沙漠。由此举开拓疆界300里远。又在牛头朝那山以北,设置烽火台1800多所。从此,突厥人不敢越山牧马,朔方也看不到敌兵的踪迹。每年能节银以亿计算,缩减镇兵几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