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华上下五千年
29034100000056

第56章 甲午中日战争

就在“致远号”船身受重创倾斜,弹药也将用尽的危急时刻,邓世昌下令士兵,开足马力,向敌舰“吉野号”撞去,决心与敌人同归于尽。

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国力大大增强,开始向外侵略扩张。1894年夏天,中国海军的“济远号”和“广乙号”两艘军舰护送陆军官兵乘坐的英国商船“高升号”和“操江号”到朝鲜去,中途受到日本海军的袭击。“广乙号”船身太小,中弹受伤后退出战场。“济远号”是铁甲快舰,吨位大,战斗力强,但是管带(舰长)方伯谦贪生怕死,刚听到日舰开炮,就下令逃跑。士兵们虽奋勇反抗,但寡不敌众,1000多名士兵全部壮烈牺牲。

清朝政府并不想对日本宣战,反倒希望英国出面干涉。而日本政府马上就向英国表示是“误会”,并答应赔偿损失。这一来,英国也就不进行干涉了。日本乘清朝势弱无援,又发动了进攻。清朝政府迫不得已在8月1日对日宣战。这一年是甲午年,所以这次战争叫做“甲午战争”。黄海大战是甲午战争中一次激烈的海上战斗。

1894年9月,中国北洋海军提督(官职名,相当于海军司令)丁汝昌率领北洋舰队执行一项护航任务。17日,北洋舰队在完成护航任务后正准备返航时,在鸭绿江口的黄海大东沟,与日舰遭遇,黄海海战爆发。北洋舰队参加战斗的军舰为十艘,日本海军为12艘。丁汝昌下令应战,黄海海面立刻炮声震天,硝烟弥漫。我方舰队虽然在仓促中迎战,但将士们战斗十分英勇。丁汝昌在指挥时身受重伤,但拒绝随从把自己抬入舱中,坚持坐在甲板上鼓励士兵作战。管带邓世昌指挥的“致远”舰勇往直前,中弹最多。船身已严重倾斜,弹药也将用尽,在这危急时刻,邓世昌不顾个人安危,大义凛然地对部下说:“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声威,也就达到了报国的目的。”邓世昌见敌舰“吉野号”十分猖狂,义愤填膺,下令开足马力向它撞去,决心和敌人同归于尽。不幸,“致远”舰被敌人的鱼雷击中,邓世昌和舰上200余名将士壮烈牺牲。战斗共历时五个多小时,双方伤亡惨重,日舰撤离战场,北洋舰队也返回旅顺。这一战中,北洋舰队五艘军舰沉毁,日军五艘军舰受重创(后两舰沉没)。北洋舰队返回旅顺后,李鸿章下令水师避于威海港,实行“保舰制敌”的消极防御方针,等于把黄海制海权拱手让人。

清军溃退中国境内后,清政府任命四川提督宋庆为诸军总统,领清军共82营约三万人驻守鸭绿江北岸。但各部之间缺乏协同,不服宋庆调度,士气不振。

在激烈的海战中,由于中国广大将士奋不顾身,英勇杀敌,日方也受到严重创伤。横行一时的“吉野”舰,完全丧失了战斗力,只剩下一具躯壳,主力舰“松岛号”被击毁,还有三艘敌舰也受到重创,几乎沉没。黄海大战的悲壮显示了中国人民抵御外辱的决心。

黄海大战以后,北洋舰队尚有各种舰艇26艘,却根据李鸿章的防御方针龟缩于威海卫港内。1895年2月3日,日军占领威海卫城,水师提督丁汝昌坐镇指挥的刘公岛成为孤岛。腐朽的清政府一味地向侵略者妥协,致使日本侵略者肆意横行,无所顾忌。2月12日,在日本陆海两军的夹攻下,中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丁汝昌自杀殉国。日军不断扩大侵略,先后侵占辽东半岛、山东威海卫和澎湖列岛等地。清政府不敢继续作战,向日本求和。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和日本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