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沟通术
29043800000010

第10章 有效沟通的要领(3)

如果不注意,多数人都很容易忽略坐在角落里的沉默寡言的人,而只是对着自己感兴趣的听众和那些有吸引力的健谈者大谈特谈。我们总是希望能给宴会中的重要人物留下深刻的印象。然而,你是否愿意自己也体会一下被人冷落的滋味?而且说不定那个被人冷落的人其实正是你应该注意的目标呢?

所以,我们不应该忽略任何一个平凡普通的人,和他们打交道,让自己的目光真诚友好地和每个人交流,注意大家对你言谈的反应。

有一位律师,他总是在一群人当中只对其中的一个人讲话,他谈笑风生,但仅仅对一个听众。而其他人实际上统统被他抛在脑后了。

在大多数社交场合中,总会有一些人,或至少有一位与群体格格不入的人。他可能从外表到举止都像是一个局外人,因而也就常常被别人排斥在外,不管他看上去多么枯燥无味,你也不应该这样对待他。我们每个人都会在某个时期感到自己是一个局外人,因此应该设身处地地替那个受到冷落的人着想,要让他感到自在,要让他参加进来!

拓展话题的领域

开始第一句话要注意的是使人人都能了解,人人都能发表看法,由此再探出对方的兴趣和爱好,拓展谈话的领域。如果指着一件雕刻说:“真像某某的作品!”或是听见鸟唱就说:“很有孟德尔颂音乐的风味!”除非知道对方是内行,否则不仅不能讨好,而且会在背后挨骂的。

如果不知道对方的职业,就不可胡乱问他。因为社会上免不了有人会失业,问他的职业无异于逼他自认失业,这对自尊心很重的人来说是不太好的。如果你想开拓谈话的领域而希望知道他的职业,只能用试探他的方法:“先生常常去游泳吗?”如果他说“不”,你就可以问他是否很忙,“每天上哪儿消遣最多呢?”接下去探出他是否有固定工作。如果他回答“是”,你便可加上一句问他平时什么时候去游泳,从而判断他有无职业。如果他说是星期天或每天下午五时以后去,那无疑是有固定工作。

确定了别人有工作,才可问他的职业,这样就可以谈他的工作范围内的事情。如果不知对方有没有职业,或确知对方为失业者,那么还是谈别的话题为佳。

使对方话语滔滔不绝

你如具有一定的常识,那么即使你没有各种专长的学问,也足以应付各式各样的人了。因为你虽然不能应答如流,但你总该能提出问题。

问话是使对方开口的良策。

假如对方是医生,你对医学是门外汉,你就可以用“问”的方法来打开局面。“近年感冒又开始流行了,贵院大概又要忙一阵子吧?”一句和时令或新闻有关,同时又贴近对方工作的话题,是最得体的问题。这样一来,对方的金口就开了。由此可以打开话匣子,从感冒的症状谈到气候,谈到药和补品……只要你不厌烦,你可以一直引他谈下去。

遇到做生意的人,你可以问他近来生意如何,哪些东西好卖。遇到教师则问他学校的情况,学生的素质和倾向。总之,问话是打开对方话匣的最好方法。

问话时要注意的是问对方在行的问题。如果你不能确定对方是否内行,那么就以不问为佳。譬如问一个警员“三年本市发生的车祸有多少起?”这是一般人不容易记清的事,要是对方回答“不太清楚”,这样就不但使回答者有失体面,而且双方都感到没趣,这样就不能一击而中,使对方话语滔滔如决堤。

其次,关于政治见解不宜问,除非对方是一位政治家或权威人物。因为普通人的政见有很大的差异,他不知道你有无成见。聪明的人一般不会开诚布公地回答这种问题,所以最好还是不问为佳。

适可而止的问话

有些问题,当你得不到满意的答复时,是可以继续问下去的,但有一些问题就不宜再问。

比方说你问对方住在哪里,他如果只说地区而不说具体地址,你就不宜再问在某路某号。如果他愿意让你知道的话,他一定会自动详细说明的,而且还会补充上一句,邀请你去坐坐;否则便是不想让别人知道,你也不必再追问了。举一反三,其他诸如此类的问题,如年龄、收人等也一样不宜追问,以免引起对方不快。

不可问对方同行的营业情况。同行相忌,这是一般人的毛病。因为他回答你时,若不是对其同行过于谦逊的赞扬,便是恶意的诋毁。在一个人面前提及另外一个和他站在对立地位的人或事总是不明智的。

此外,在日常交际中要知道的是:一般来说,不宜问及别人衣饰的价钱;不宜问女子的年龄(除非她是六岁以下或六十岁以上的时候);不宜问别人的收入;不宜详问别人的家世;不宜问别人用钱的方法;不宜问别人工作的秘密,如化学品的制造方法等等。

凡别人不知道或不愿意让人知道的事情都应避免询问。问话的目的在于引起双方的兴趣,而不是使任何一方没趣。若能令答者起劲,同时也能增加你的见闻,那是使用问话的最高本领。

一位社交家说:“倘若我不能在任何一个见面的人那里学到一点东西,那就是我处世的失败。”

这句话很发人深省,因为虚怀若谷的人,往往是受人欢迎的。记住,问话不仅能打开对方的话匣子,而且你可以从中增希学问。

保持新颖的题材

你必须记住,话是说给对方听的,而不是说给你自己听的。因此,说话不在于仅图自己痛快,而必须顾全到对方的兴趣,你要为听者着想。

首先,你必须探出对方的兴趣(照例用几个回合的对答就应该能探出来),然后选其感兴趣的话题谈下去。别人愿意听你的谈话,大概是因为你有某一种值得听的话题或观点,或是你刚从某地旅行回来,或因你事业成功的经验值得重视,或因你知道了一些特殊的新闻,或因你对于某一个问题具有独特的见解……所以才愿意耐心地听你谈下去。你探出他兴趣的焦点,就可以围绕这一焦点一直谈下去。但有一点值得注意,即使是一个很好的题材,说的时候也要适可而止,不可拖延太久,否则会令人感到厌倦。说完一个题材之后若不能逗引对方发言,而又必须由你支撑局面时,你就要另找新鲜题材,这样才能把对方的兴趣引导出来。

其次,就是在谈话中,虽然发言权为你所操纵,但你必须时常找机会诱导对方说话。当说到某一个问题时,可征求他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或在适当的时机请他叙述他的经验,务使对方不至呆听,才不失为一个善于说话的人。

再次,话题转了两三次,而对方仍没有将发言权接过去的意思,或没有作主动发言的打算,在这个时候,你应该设法把这一谈话结束,使你感觉还好,也应让别人休息了。

自己包办了大半的发言机会,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方法。如果你不管别人是否爱听你的谈话,或不管别人有无兴趣,你一个劲儿地说下去,那就违背谈话艺术之道了。

开玩笑要有分寸

熟悉的朋友聚在一起时,大家不免开开玩笑,互相取乐。说话不受拘束,原是人生一件快事。不过凡事有利也有弊,乐极生悲,因开玩笑而使朋友不欢而散的事是常有的,有些人就由此生疑。是否在口才艺术中开玩笑之事应列为禁例?

这是大可不必的,如果在相识的朋友面前连开玩笑的话都不能说,那么人生在世,真是乏味至极了。我们必须注意的,只是怎样避免因开玩笑而产生的不良影响。

开玩笑之前,先要注意你所选择的对象是否能受得起你的玩笑。大概一般人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狡黠聪明,第二类为敦厚诚实,第三类为介于上面两类之间。对第一类人,即狡黠聪明的人开玩笑,他不会让你占便宜的,结果是旗鼓相当,不分上下。第二类即敦厚诚实者,则无还手之功,亦无抵抗之力。这种人所见于外表的,不是道貌岸然就是无可无不可的,喜欢和大家一起开玩笑,任你如何取笑他,他脾气绝好,不会动气。对于介于两者之间的那类人,应付时最要小心。这种人大概也爱和人说说笑笑,但一经别人取笑时,既无立刻还击的聪明才智,又无接纳别人玩笑的度量,结果男则变为恼羞成怒,大家不欢;女则独自躲在床上痛哭一场,说是受人欺侮。所以开玩笑前应先了解对方,然后再去做最为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