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沟通术
29043800000017

第17章 有效沟通的方法(2)

遵循以下规则能使我们能够互相了解及同意。

第一个规则便是不要随意反对。同样地,也不要轻易同意--除非你确定你自己了解对方所持的立场。在你未了解事情真相前而反对是鲁莽,但同意则是无知、愚蠢的。

在你反对或同意之前欲确定自己了解与否可以礼貌地询问对方下面这个问题:“我是否明白了你刚才所说的……”前面的“……”则用自己的话说明你认为你听到对方所说的话。他可能给你的答复是:“不,这并非我的意思,我想说的是××××。”然后经过他对你再度的陈述之后,你再像先前一样的用自己的话简要说明其意思。如果对方仍然对你的说明有异议,刚刚所提的询问与回答过程则必须一直继续,直到他认为你已抓到要点,并且正确地了解了他希望你所了解的事。最后呢,你才有理由去作智慧的、有理的赞成或反对。

这种问答过程是很浪费时间的,它需要耐力和毅力。大部分着急想达到目的的人都随随便便将计就计。他们宁愿粗鲁地、无知地在未了解前同意或反对。他们只愿满足于表面的同意与否,而不愿寻求心灵的真正交会。

当两个人发现他们是真的不能同意对方时,心灵交会的工作仍然是必要寻求的。而所采用的形式是去了解这种反对。为了这个目的,二者都必须放弃坚持自己的观点,而以无私公正的精神来对待对方所持的意见。我们这里所说的无私态度是指去了解为什么对方要如此坚持这意见。在会谈时,不仅要能陈述对方所支持的看法,更要会说出他根据的理由。

如果我们发现自己果真不能同意别人时,我们就必须毫不厌倦地去努力解决这种反对。

再花些时间来努力尝试。如果你放弃这么做,就好像放弃了真理的追求。而这种反对也好像只是个人不能协调的意见冲突,纯粹的个人成见和喜恶。

你应该解释出你反对的理由,下面的方式可供你参考。

“我认为你之所以如此坚持,是因为你对于某些事实及理由消息不够充足……”

当你如此说之后,就该指出你认为他所缺乏的消息、见闻。而一旦他得知后,或许就会改变心意。

“我认为你之所以如此坚持,是因为对某些相关的事情有所误导……”

那么你就必须准备指出错误所在,如果他纠正过来之后,可能就会放弃先前的意见。

“我认为你具有充分的消息来源,并且能坚定地了解、掌握例证和理由以支持你的立场,但由于你推论的错误,使得你从前倡导出来的结论却是错的……”

那么你就得说明这种逻辑上的错误,如果经过修正,对方可能就会接受另一种结论了。

“我认为你先前并没任何错误,而你稳健的原因使你的结论有足够的根据,但我还是觉得你对这个主题的思考仍然不够完全,你应该更进一步思索出和先前不一样的结论出来。”

那么你就要能够指出这些结论,而它们如何和对方所说的不同。

心灵交会是非私人会谈的最终目标。在理性范围之内,应该努力去追求渴望的目标。

同样的,我们也不能期望过高。人类是理性也同样是情感的动物,在我们的内心里及理智上可能被一些情感所蒙蔽,以及受制于其他限制。这些都必须以某些适当、理想的方法来补足,并作不过分的寻求以期了解。

我们永远不可能完全控制情感,也不期望如此做。我们无法超然地走出自己,而完全进入他人的内心状况,去看看他或她想些什么,对我们的看法……

如果一个特别的会谈最后的结果是彼此了解并同意了客观的真相,我们也不应该就此结束这件事。还有许多事有待我们着手去做,如了解其中的暗示、涵义等。同样的,如果结果是反对,亦应该继续努力做这些事。

我们这里所要提供的忠告是,应该有另一个时间、地点允许我们对事情作更进一步的探讨。目前暂时停止而等一段时间。当一个会谈受到时间的限制或者有了僵局,这个劝告就更加有用了。

最重要的是,我们应公平对待别人的言论。

29.提问

促进沟通

率直提问直接抓住某一问题,开门见山地提问,以使对方于被动地位,从而达到沟通目的。这便是率直提问。

率直提问的关键是要抓住对方话语的实质或漏洞,直接提问。因而提问的形式不拘一格,可以一次发问,也可以连续发问,还可以排比追问。

一次发问是针对对方的问题或漏洞,直接用一个提问指明对方的错误的提问形式。它往往用于对方的错误较明显,且能一问中的的情况。

例如:一鞋商趁运动会期间推销其新式球鞋,吹嘘道:“谁买了我的球鞋,谁就能跑第一名。”此时,旁人问道:“如果有两个跑100米的人买了你的球鞋,谁能得第一名呢?”鞋商无言以对。

诱入提问

诱入提问是有意识地通过提问来使对方落人自己设计的圈套,从而迫使对方承认或否认某种言行,达到己方的目的,最终形成沟通。

诱入提问的要点是:根据辩说对方的特点和讨论的问题,设计一个提问,使对方的回答陷入一种困境或被动地位。此时你再根据对方的回答进行评价或批驳,可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适时反问

问与答,是索取和提供信息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问方较主动,答方较被动。但这种关系是相对的,并且可以相互转化。反问就是在对方提出问题时,不回答问题,反而提出问题来让对方回答的问话方式。借助反问,变答者为问者、被问者为提问者。变换了角度,也就能使己方变被动为主动。

反问关键是要适时,就是要针对对方的情况和己方的情况,把握反问的时机。有直接反问和间接反问两种方式可供选择。

矛盾发问

在辩说中,对方的观点或某一句话里往往隐含着自相矛盾,而己方又难以用陈述的语气挑明。此时,己方便可借助于提出一个问题,使对方的自相矛盾处明显暴露,置对方于被动地位。这就是矛盾发问。

明知故问

对答案明确的问题或已知的事实,故意提出来问对方,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方法就是明知故问。

在明知故问过程中,所提问题的答案可以是真的,也可以是假的。明知故问的目的,可以是故意刁难对方,也可以是引导对方进一步思考问题,还可以是为了说服对方。根据所提问题的答案的真假不同情况,可将明知故问分为三种形式:正面故问、有意错词和模糊故问。

正面故问是明知正确的答案,只是因答案于对方不利,便故意将问题提出,置对方于困境。这种明知故问形式往往用于辩论之中。

例如:1990年亚大辩论会决赛的辩题是“人类和平共处是一个可能实现的理想”。当时,南京大学队是正方,台湾大学队是反方。辩论中,南京大学队就明知故问地问了一个问题,“人类最大的共同利益是什么”,因为这一问题的答案很明确,众所周知,就是“和平与发展”,但答案显然对反方不利,所以正方不仅明知故问,而且不断追问。反方先是一再回避,但最后被逼得不得不答非所问:“人类最大的共同利益就是在所谓的南非问题还没有解决的时候,俄罗斯的种族问题又出来了啊!”南京大学队就是恰当地运用了正面故问形式,使反方出了洋相,陷于被动地位。

两难设问

错误的言行总是有懈可击,自相矛盾是其最突出的弱点。利用对方观点或行为的矛盾之处,通过设问使其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这就是两难设问。

两难设问的逻辑基础是两难推理。两难推理由两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和一个有两个选言的选言判断为前提,并根据假言判断和选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而推演。它是论辩中常用的一种逻辑形式。因为通过作小前提那个选言判断列举出的两种可能情况引申出对方难以接受的结论,可使对方陷于进退维谷、左右为难的境地。两难设问也可达到这样的目的。其运用要点是:向对方提出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的回答包含正反两种选择,但对方无论作出何种选择,结果都是其难以接受的。

例如:里根在担任美国总统期间,曾发生与伊朗进行秘密武器交易问题。1986年事发后,引起全国一片抗议之声,因为这在美国是严重违法的。里根为了洗刷自己,先后抛出几个替罪羊,依然难以过关。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一名记者向里根发问道:

“您作为总统,是否事先知道伊朗门事件?”里根对此难以作答,陷入困境。人们说,里根败于记者的一招之内。

里根为什么会对记者的提问难以作答呢?就是因为记者的提问是一个典型的两难设问,它蕴含着两难推理:“如果里根总统事先知道伊朗门事件,那么,总统本人严重违法;如果里根总统事先不知道伊朗门事件,那么里根是严重失职的(因为他竟不知道部下在干什么);或者事先知道,或者事先不知道。总之,或者里根总统干了严重违法的事,或者他严重失职。”因此,里根无法回答记者的提问。这样的方法适用于在谈判陷入僵局,一时无法有效沟通时。而这种方式的使用,往往使局面得以改善。

30.说理促进沟通

寻求共鸣

说服对方,理是基础,但仅有理是不够的。常言道,酒逢知己干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寻求共鸣,便可使你成为对方的“知己”,避免“话不投机”。

所谓共鸣,是对话双方思想感情上达到基本一致的体验。借助感情共鸣,可以消除对方的对立情绪,赢得对方的信任,营造融洽气氛,从而为你的说服铺平道路,使对方从心理上愿意接受你的劝说或主张。

寻求共鸣的技巧之一是寻找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虽然个性千差万别,但总有共知、共爱、共有的。年龄上、地域上、经历上、兴趣爱好上,都可有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这些话题,便是寻求共鸣的素材。有一次,着名相声演员姜昆到某市演出,市属几家新闻单位的记者纷纷前去采访。不料,姜昆一一婉言谢绝,令记者们十分失望。这时,有位爱好相声的女记者却再次叩响了姜昆的房门,说:“姜昆同志,我是一个相声迷,我对你的演出有些意见……”,姜昆便十分热情地接待了她。女记者正是利用了她和对方对相声的爱好及共同兴趣做文章,使对方产生了共鸣,接受了她的采访。

激将劝服

说服他人,理是基础,但当理由已充分展开还不见效的时候,或者你自我感觉逻辑推论的力量单薄的时候,你不妨试试遵循古人的训言“请将不如激将”。利用一定语言技巧,刺激对方,激发对方的某种情感,使对方的情绪波动或心态变化朝着你所期望的目标发展。

激将劝服的技巧之一是正面激将,即用鼓励、信任的语气,使对方树立起自强、自信之心,从而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你的主张或决定从事你所期望的某种行动。

《人际交往的艺术和技巧》的作者赖斯·吉布林经历过一件事。一天,他来到某市他曾住过的旅馆求宿。当他穿过那些挤在办公桌前想住旅馆的人群时,办公桌后的一位职员抱歉地说:“哎呀,赖斯。你应该让我们知道你要来这儿。照目前这个样子,我恐怕不能帮你什么忙。”赖斯回答说:“看起来我们的确碰上了难题。但是如果说在这个城市中还有哪个旅馆职员能解决它的话,我相信,那就是你。我不需要再去寻找,因为如果你也不能给我找个房间,我就准备睡到公园里去。”这一席话,刺激了对方,表明了对对方的极大信任。因而,那位旅馆职员说道:“好吧,让我想想办法。”这是对赖斯正面激将的“投桃报李”。结果,那位职员最终帮赖斯找到了一个非正式的小房间。

激发需要

无论什么人,只要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需求和愿望。这是尽人皆知的事实。因此,在说理中,我们也应考虑到人的需要,借助对方的需要,进行说服工作。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理论认为,人们的需要尽管千差万别,但存在着某些共同的需要,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种需要是按层次分布的,依次逐级上升,当低一级的需要获得相对满足后,人们就会追求高一级的需要。古人云:“衣食足而后知荣辱”,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激发需要的技巧之一,是根据对方的心理特点和马斯洛的需要理论,通过满足对方较高层次的需要来说服对方。例如,张、王同为民办教师,后张嫌民办教师工作辛苦,待遇微薄而弃教从商,同时打通关节让其仅读过小学五年级的妻子代执教鞭。王担心张妻误人子弟,常帮她提高业务,但张知道后反指责王动机不纯。王气愤不过,找到校长,校长说:“你是什么样的人,他张某是什么样的人,老师们心里都清楚,君子不计小人过,你用不着与他一般见识。”校长的一席话,从尊重王的需要上,肯定了王的行为,使王得到了心理上的满足。因此,王听完话怨恨全消,工作热情不减。

运用哲理

哲理,是智慧的结晶,令人回味,启人思考。一个人的话语中是否含有哲理,标志着说话者的思想成熟程度。因此,在说理中运用哲理,使道理具有深刻的意蕴,有助于对方从心底里信服。

哲理分为四种类型。

警策型。话一出口使人一惊,却惊而无险;出人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这是警策型哲理的特点。例如,“有人可能一百岁时走向坟墓,但他生下来就已经死亡”(卢梭)。语中“活了一百岁”与“生下来就已经死亡”是一个辩证矛盾,它隐藏着深刻的思想,表明了生理的存在与精神死亡之间的辩证关系。

若愚型。这一类型的语言往往说出的是最平常的事情,而这些最平常的事情一经提示,却似乎是“点石成金”了,变成了耐人寻味的东西。例如,“光线最充足的地方,影子也特别黑”(歌德),“一朵花做不成花圈”(赫伯特),其意蕴相当深刻。

忠告型。长者的口气,明显的善意,少许的专断意味,是忠告型哲理的特点。例如,“如果你考虑两遍再说,那你说得一定比原来好一倍”(佩恩),“从伟大到可笑,只有一步远”(拿破仑),都是语重心长的话语。

总结型。这类语言的明显特征是归纳经验,作出一种可能性的描述。例如,“长久迟疑不决的人,常常找不到最好的答案”(歌德),“财富往往像海水,你喝得越多,就越感到渴”(叔本华),读后会让你不由自主地点头称是。

透视根源

透视根源,就是对表面扑朔迷离的问题,直视本源,抓住本质,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症结,从而说服对方。

俗话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人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必然会对问题有不同认识。如果你纠缠于细枝末节,就很难说清道理,而如果你透视根源,则可快刀斩乱麻,收到奇效。

淘汰说理

以逻辑上的选言证法为基础,进行说理论证的方法,就是淘汰说理。

选言证法是一种间接证明方法,它通过确定除论题所指的那种可能外,选言判断所包含的其余可能都是虚假的,从而推出论题的真实性。

典型例证

“事实胜于雄辩”。为了说服对方,用事实说话是一种强有力的手段。不过,可作为例证的事实很多,随意所举的例子未必具有说服力,关键是要选取典型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