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种说法:“用10万元投入公益活动,用100万元投人后期公关和宣传,最后获得1000万元的经济效益,这才是公益营销的精髓。”这一说法揭示了公益新闻营销的基本原理。当王老吉第一次为四川地震灾区捐助1亿元时,正是利用新闻营销将这一信息以核裂变的方式进行了传播,引发了社会的高度关注,这就是新闻营销与公益活动的完美结合。
利用社会重大事件进行新闻营销
企业在对社会事件的关注往往需要具有前瞻性,可以提前预知的要提早行动,以便抢占先机。
在“神舟五号”发射前夕,农夫山泉出资1 000万元人民币用于支持中国航天工程事业。作为回报,中国航天基金会授予农夫山泉“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赞助商”和“中国航天员专用饮用水”两项荣誉称号,并允许企业以此展开商业活动,于是,农夫山泉没有费周折就进行了丰富多彩的新闻营销。
在中国“第一宇航员”杨利伟返回地球的同时,印有“中国航天员专用牛奶”标志的蒙牛牛奶就即刻出现在全国的各大卖场中,配合着身穿宇航服的人物模型和其他各种醒目的航天宣传标志,“航天员专用牛奶”引起了众多消费者的关注。一时之间,蒙牛利用中国载人飞船成功返航这一喜人事件进行了新闻营销。
对于一些突发性的事件,一定要用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来反应,只有这样才能在很好的新闻营销事件中,使自身产品美誉度和销售量更上一层楼。
利用体育赛事进行新闻营销
体育活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和参与,体育赛事是企业产品及品牌牌最好的新闻载体,体育背后蕴藏着无限商机,已被很多企业意识到并投入其间。像可口可乐、三星等国际性企业都是借助体育进行深度新闻营销的。
简而言之,新闻营销的优势就是六个字:投入小,效果好。通过媒体的及时发布,花费比广告要少很多,特别是在网络媒体上,如果恰如其分地进行新闻营销,会产生大量的转载,其增值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广告诉求至人心,新闻诉求至人脑;广告动之以情,新闻晓之以理。与硬性广告相比,新闻营销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借用杜甫的一句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新闻营销犹如春天风雨,悄悄地改变外界对企业、对产品、对消费的态度。如今,已有越来越多的知名企业已经走在了新闻营销的康庄大道。
手段44 巧妙地利用“名人效应”
掌控营销关键点
名人是人们比较熟悉的群体。广大受众出于对名人的喜爱会转嫁到对产品的喜欢,由此推动产品的销售,这就是名人效应。总经理在利用名人效应时要找到名人和产品品牌的最佳契合点,从这个契合点出发,才能做出真正经典的广告,发挥出最大的名人效应。
据《战国策·燕策二》记载,有个人在集市上卖骏马,三天无人理睬。于是卖者请来名人伯乐,让伯乐绕着马转了几个圈儿,离开时再回头去看了马儿一眼。这匹马的身价马上涨了十倍!可见我国古代的商业人士就已经懂得运用名人效应了。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大众媒介的作用,人们对明星的熟悉和了解程度远远超过了对邻居和同事的了解,尽管这种了解可能非常表面化。人们看到名人形象,就不由得感到亲切,这种“亲切感”增强了明星与人们之间的联系,所以借用明星推销产品,更容易得到人们的认同。因为人们总是习惯对自己熟悉的人产生兴趣,做出反应。
利用晕轮效应 “爱屋及乌”、“情人眼里出西施”、“一见钟情”、“一砂一世界,一花一天堂”、“讨厌和尚恨袈裟”、“疑邻盗斧”……这种种的古语,实际上都提到了一种心理现象,那就是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的具体概念最早出现在人力资源方面的研究中,随后许多学者又从各方面对晕轮效应展开了深入了解。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简单来说就是人们根据某一主体部分品质或特征的印象,对该主体的本质或整体特征下结论,并决定自己对该主体的态度。
晕轮效应具有鲜明的双面性,可能带来意外的收益,但也有可能带来不利的影响,正所谓“一好百好,一坏百坏”。从不利的影响来看,要树立起一个品牌其实没那么容易,可是毁掉一个品牌,说不定只要一个负面新闻,这同样是晕轮效应的作用。人们只要开始怀疑品牌的一个方面,很快就会开始怀疑品牌的每个方面。长堤蚁穴,如果不能及时堵住,整个品牌都会被贴上负面的标签。这一点在代言名人出现形象危机时也是如此,像莎朗斯通和菲尔普斯出现负面新闻时,都给代言企业造成了不少麻烦,为了避免进一步扩大,企业不得不在第一时间撤掉广告,发表声明。因此,企业必须慎用晕轮效应。在使用名人代言时,不要一味追捧所谓最热门最顶级的名人,而应该选择具有积极、正面性格魅力,符合品牌形象的代言人。
避开晕轮效应的负面性,正确使用名人做品牌的代言人,可以让名人的光环迅速赋予品牌某些特殊的东西,消费者会不由自主地把名人的形象和品牌联系起来,名人所具有的特征会为品牌染上相同的色彩。如果名人效应使用得当,仰慕代言人的消费者可能会自然而然地把对名人的喜爱延伸到品牌身上,从而达到企业营销的目的。
利用歌星、影星代言
从周星驰为网络游戏《大话西游》代言之后,明星为游戏代言已成时尚,如张柏芝代言游戏《求婚365天》,不但微笑的面容被印在了游戏的包装盒上,她还作为隐藏女主角在游戏中出现,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不仅游戏,各大产品亦不惜巨资邀请明星代言,其花样之繁,可谓层出不穷,不胜枚举。
2007年美特斯邦威在上海南京东路的旗舰店开业之际,作为美特斯邦威“时尚顾问”的周杰伦、张韶涵也出席了开业典礼,并在开业现场和到场观众谈论自己的穿衣心得,并且还亲自“量体裁衣”,在现场当起了着装“顾问”。数千名粉丝将南京东路围堵得水泄不通,关特斯邦威充分利用了明星招揽人气的效应,为9 000平方米的上海旗舰店开业扩大了影响。又如,百事可乐的代言人郑秀文、F4等人的宣传照片被印在公共汽车的车身上;三星数码产品的大幅广告牌上可以看到陈慧琳的倩影;而各大商场的郑明明化妆品专柜前都有一张蔡少芬的靓照;日本化妆品DHC的中文网站上,中国区代言人金喜善的头像几乎成了这个网站的一大标志,而这个公司所寄出的广告宣传单上也必有其代言人金喜善和翁倩玉极力推荐产品的画面。
借体育名人树威
名人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与大众主观愿望相交合而产生的客观存在,体育名人也同样如此。当购买者不再把价格、质量当做购买依据时,利用体育名人的知名度去加重产品的附加值便是企业进行营销的最佳时机。
1936年柏林奥运会时,阿迪达斯把刚发明的短跑运动鞋送给夺标有望的美国人欧文斯使用,结果,欧文斯一连夺取了四枚金牌,阿迪达斯鞋也因此名声大振,畅销世界各地。1982年的西班牙世界足球赛上,在24支参赛球队中,有13支球队身穿阿迪达斯球衣,8支球队穿阿迪达斯足球鞋。
1984年,耐克与乔丹签订了一份5年期合同,给乔丹的条件中包括赠与耐克的股票,以及前所未有的礼遇,而耐克公司则得到了在耐克运动鞋上使用乔丹的名字的允诺。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这是傻瓜才干的,乔丹只不过是一个代言人而已。但耐克坚持这样做,乔丹对耐克的影响是巨大的。乔丹身上凝聚了活力、声望、高超的竞技水平和令人振奋的体育精神,他的分量超过了耐克理想中的任何标志。耐克借助乔丹创造了新品牌“飞腾乔丹”,生产五颜六色的篮球鞋和配套的服装。“飞腾乔丹”既是成功的广告战役,也是品牌战的胜利,在第一年销售量就高达1亿美元。随着美国职业篮球赛深入世界球迷的心,乔丹为耐克所做的广告风靡一时。耐克公司生产的“麦克尔·乔丹气垫鞋”更是频频露面,随着乔丹驰骋在万人瞩目的篮球场上,销售量更是直线上升。
耐克公司为其支付的广告费是相当巨大的,但是这种高投入获得的是高收益和好销路。耐克成功地运用了“借体育名人树威”这一谋略,即利用明星效应来打开销路。乔丹的一声赞扬远远超过千万句苦口婆心的推销言辞,可见明星无穷的风采魅力。
有人说,中国的广告业已经进入“形象代言人时代”;也有人说,名人广告是“眼球经济”的一个表征。据统计,名人形象在目前的电视广告中至少占30%,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另外,名人广告形态各异,不但无处不在,而且已经渗透到受众生活的所有领域之中。